RINYO | シュラ
@kororo1123
正在
Wed, Feb 24, 2021 3:18 AM
3
近日議題有感
(大概又是逆風啦)
網紅接連出個排石法、自稱人體實驗懷孕的言論,其實都看得出來多數人仍然願意尊重理科專業;然而議題若是講到了人文、社會科學相關,多數人還能保持一樣的「尊重專業」、「觀察不隨便下定論」嗎?很多人看的比如政治或時事評論,真的理解該位人士或粉專是甚麼學經歷?或是基於甚麼客觀證據能一直援引或信服他們的見解?
又,許多人看到一些影子直接先開罵「左膠」、「假左」等等,在議題光譜上難道不是粗糙的判斷而已?
掰噗~
@baipu
想
Wed, Feb 24, 2021 3:18 AM
Hmm....
RINYO | シュラ
@kororo1123
說
Wed, Feb 24, 2021 3:22 AM
台灣本身的狀況很嚴峻,有內憂KMT和一堆舔中舔共人;國際情勢也是要多注意台美、台中、美中關係。
我基本上都是同意防堵KMT與親中勢力就是要快、狠、準且警覺性高;可是一方面我們在專業與理性的判斷也是要把握住的基本。
RINYO | シュラ
@kororo1123
說
Wed, Feb 24, 2021 3:27 AM
像台灣有部分人士我就非常不喜歡。自稱右派整天噴人左膠。 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怎麼理解左右光譜的? 又,知不知道若統分台灣內部的政治光譜,KMT等掛絕對也是靠右不是靠左。蔡英文總統的政策也看得出很多左派色彩(他出身的倫敦政經學院也絕對不是很右的)。那整天看到人家不OK就噴人左膠的到底知道左是什麼意思?左膠的意思不是「政治白痴」欸 ……
RINYO | シュラ
@kororo1123
說
Wed, Feb 24, 2021 3:31 AM
就跟看到人家倡議性別種族就先噴人SJW、女拳、左膠一樣。看到關鍵字就先扣人帽子,會危害我既有權益的就是膠就是白痴左。就講真的,在一些議題上擁護右派是很值得光榮拿出來大聲嚷嚷?真的是不要說台灣沒有言論自由拜託。
RINYO | シュラ
@kororo1123
說
Wed, Feb 24, 2021 3:36 AM
回到一樓說的,台灣人真的很辛苦。我們這麼多年來在各種議題、危機的警覺都一定要比別人快,夾攻不只來自外頭、更可怕的是內奸與本來就卡在島上的中華民國。
可是我相信台灣人能挺過這麼多次的侵略,絕對不是靠粗糙的二分法、看見影子就開槍;而是基於正確理性的認知與經驗,認清誰是敵誰是友,才能一次次走過來。
Miles
@cmiles984
說
Wed, Feb 24, 2021 3:44 AM
其實這蠻有趣的,還記得基進黨當初的理念是,創造一個極左政黨,平衡左右光譜,讓民進黨看起來比較中立,進而讓大眾會去選擇較中立的政黨。但原本要讓藍營討厭左派的情況,現在變成非藍營討厭左派,反倒讓基進黨的地位尷尬
Miles
@cmiles984
說
Wed, Feb 24, 2021 3:45 AM
當然我目前覺得基進還不夠左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XD
Miles
@cmiles984
說
Wed, Feb 24, 2021 3:48 AM
總之現在各種地圖砲常常打到自己都快沒朋友,不是個好情況就是了~
RINYO | シュラ
@kororo1123
說
Wed, Feb 24, 2021 3:49 AM
Miles
: 如果照你的解釋,我覺得可能基進當初應該就要認知到多數的一般人直接=淺藍支持者會比較符合現實狀況……XDD
然後我也覺得不夠左是真的( 但是台灣目前好像走很左真的無法得到支持(# 除非會包裝吧XD
RINYO | シュラ
@kororo1123
說
Wed, Feb 24, 2021 3:50 AM
Miles
: 地圖砲打到沒朋友是真的
像之前無腦罵全體同性戀就是一個……
抗中之路是持久戰啊………
Miles
@cmiles984
說
Wed, Feb 24, 2021 3:50 AM
另外我想提個我最近有感的:
2018以前的年輕人: 大家不要只看懶人包。
現在的年輕人: 我就看迷因圖。
RINYO | シュラ
@kororo1123
說
Wed, Feb 24, 2021 3:52 AM
Wed, Feb 24, 2021 3:53 AM
這部分的話還真的是滿欠缺公民素養…
(另類的不尊重專業?)
但時下的議題支持,又好像一開始風向沒站穩就很容易全盤皆輸?
Miles
@cmiles984
說
Wed, Feb 24, 2021 3:53 AM
做迷因也是個專業啦(?
RINYO | シュラ
@kororo1123
說
Wed, Feb 24, 2021 3:55 AM
Miles
: 啊好,也是XDD沒有冒犯製圖者的意思XDD
但台灣真的很多現象也不能用「應該要怎樣」來推斷的感覺,國情過於特殊…
只是基本的知識判斷還是要有qq
Miles
@cmiles984
說
Wed, Feb 24, 2021 4:00 AM
風向不要慢慢變成日本的空氣文化就好
XD
載入新的回覆
網紅接連出個排石法、自稱人體實驗懷孕的言論,其實都看得出來多數人仍然願意尊重理科專業;然而議題若是講到了人文、社會科學相關,多數人還能保持一樣的「尊重專業」、「觀察不隨便下定論」嗎?很多人看的比如政治或時事評論,真的理解該位人士或粉專是甚麼學經歷?或是基於甚麼客觀證據能一直援引或信服他們的見解?
又,許多人看到一些影子直接先開罵「左膠」、「假左」等等,在議題光譜上難道不是粗糙的判斷而已?
我基本上都是同意防堵KMT與親中勢力就是要快、狠、準且警覺性高;可是一方面我們在專業與理性的判斷也是要把握住的基本。
可是我相信台灣人能挺過這麼多次的侵略,絕對不是靠粗糙的二分法、看見影子就開槍;而是基於正確理性的認知與經驗,認清誰是敵誰是友,才能一次次走過來。
當然我目前覺得基進還不夠左又是另一個議題了XD然後我也覺得不夠左是真的( 但是台灣目前好像走很左真的無法得到支持(# 除非會包裝吧XD
抗中之路是持久戰啊………
2018以前的年輕人: 大家不要只看懶人包。
現在的年輕人: 我就看迷因圖。
(另類的不尊重專業?)但時下的議題支持,又好像一開始風向沒站穩就很容易全盤皆輸?
但台灣真的很多現象也不能用「應該要怎樣」來推斷的感覺,國情過於特殊…
只是基本的知識判斷還是要有qq
風向不要慢慢變成日本的空氣文化就好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