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д゚ )後藤だよ
[居住正義] 時代力量在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的時候提出決議,要求財政部公布房屋稅籍全國歸戶資料:
王婉諭 - 財政部:未來擬增囤房稅 v.s....
昨天財政部執行決議,統計一出來就可以發現,台灣有22%的房屋持有在7%的家庭手上(持有四戶以上囤房者)
持屋逾4戶 全台近32萬人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cppwu
OURs 的宅數總數11,533,920 是哪來的 ???

https://pip.moi.gov.tw/...
全國住宅存量:8,993,950 宅
( ゚д゚ )後藤だよ
OURS的資料是用財政部公布的房屋稅稅籍資料去算的。例如持有二宅為1,510,329戶,戶數x2就是宅數,以上類推。
109年度臺閩地區房屋稅籍家戶歸戶統計表(全國歸戶)-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cppwu
不是我在講,用這種方法造 22% 數字一點意義都沒有。

1. 財政部的房屋稅籍破千萬的那個是件數,意思是住宅共同持分也算複數件。
2. 根據我國稅法,違建一樣要算房屋稅,意思是在農地生出一棟資材室,但實際上住在裡面,稅務單位一樣會來課房屋稅。
3. 這點最重要 ... 房屋可不是只有住宅 !!

這樣捏資料頂上去 22% 是有什麼意義 ?
( ゚д゚ )後藤だよ
cppwu : 內政部的住宅存量定義是(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最近一期普查住宅數調整率),應該是比較準確的數字沒錯。
但是在前面引用的新聞中,內政部還是拿稅籍資料當比較基準... 而且過去被批判的重點在於沒有家戶跟全國統計,而是縣市加總,所以沒辦法反應一個人多地囤房或者財產分散給家人的情況。
( ゚д゚ )後藤だよ
如果財政部明年願意出一個濾除非住宅類房屋的資料或許會更貼近現實,但是目前有大量房屋集中在少數家戶 (而且這個家戶定義僅限於有婚姻的夫妻跟未成年子女算做一戶) 的狀況,政府不能蒙著頭說「沒有,不嚴重」
cppwu
同理,民團在沒有實際數據支持論調時,也不能說「很嚴重,有 22%」

今天用稅籍資料分析,那長輩祖宅分給後代共同持分的狀況,全部都自動先加一戶上去。
一個自然人買了商辦租給別人開公司創造就業機會、但這人在民團的分野叫囤房族。
一個農人分開的好幾塊田,乖乖申請建照分別蓋資材室,他也是囤房族。
cppwu
還有那個有建物8筆的前政治人物,一定也是囤房族。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