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Thu, Feb 4, 2021 8:30 AM
44
真人圖書館
這裡是心理系的助理教授(菜鳥的意思)
有人想問我問題嗎?
lamb6760
Thu, Feb 4, 2021 8:40 AM
心理系的出路有什麼
ಠ_ಠ
Thu, Feb 4, 2021 8:46 AM
lamb6760: 很多也很廣,最常見的當然是諮商和臨床心理師;如果讀工商心理學的話可能可以走人資、專案管理或是做市場調查;另外則是個案管理,這又分成公家單位的教誨師或觀護人(這需要考),以及民間團體(像是董氏或勵馨);有時候也會跟生醫合作弄人機介面,或跟設計的合作等等;近年也有些畢業生運用所長做遊戲去了。
lamb6760
Thu, Feb 4, 2021 8:49 AM
做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師要醫學相關執照嗎
ಠ_ಠ
Thu, Feb 4, 2021 8:52 AM
Thu, Feb 4, 2021 8:52 AM
lamb6760: 需要先考上臨床或諮商研究所,然後實習、畢業,最後通過國家考試。
所以看到宣稱治療或諮商卻沒執照的請用力檢舉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規
rat8120
Thu, Feb 4, 2021 9:03 AM
助理教授會有很強的升等壓力嗎?
ಠ_ಠ
Thu, Feb 4, 2021 9:05 AM
rat8120: 會,基本上就是教學、行政、發表都要兼顧。有些學校比較好心或資源較多,會給新人多一點支持,直接給一筆錢讓你建立實驗室~
donkey8578
Thu, Feb 4, 2021 9:54 AM
為什麼會想當教授?
專長是什麼領域
ಠ_ಠ
Thu, Feb 4, 2021 9:58 AM
donkey8578:
因為想要寒暑假(喂
因為喜歡研究也喜歡教學,台灣現在也沒什麼獨立於學校的研究中心,看來教職就是個合理的選項。
領域的話是認知神經科學和社會心理學,窄一點來說是司法心理學。
donkey8578
Thu, Feb 4, 2021 10:05 AM
司法心理學 是勇者
對台灣的精神鑑定制度的看法
或頭痛程度
?據我所知很多心理師也不太知道該怎麼做,但是法院還是會把人嘟過去
ಠ_ಠ
Thu, Feb 4, 2021 10:20 AM
donkey8578: 精神鑑定是精神科醫師跟臨床心理師的領域,不過以我的角度來說,這件事本身就很難。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可以判斷一個人在當下是否患有精神疾患?以及這個疾病是否影響他當時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但困難的是,要怎麼知道「案件發生的當下」是什麼情況?當然專業人士可以透過一些跡象回推,客觀或主觀的,像是他人觀察到的外在表現或當事人主觀記得的狀況,但還是很難。就算不是司法鑑定的案件,據我所知,心理師對同一個個案下的診斷也不一定會相同。
ಠ_ಠ
Thu, Feb 4, 2021 10:29 AM
donkey8578: 法院把人嘟過去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法律懲罰的是有責任能力的人,把病人關在牢裡他又不會變好。
啊,不過關在牢裡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lynx4382
Thu, Feb 4, 2021 12:34 PM
喜歡哪個心理學學派呢? 有推崇的典範或心理科普書籍嗎?
ಠ_ಠ
Thu, Feb 4, 2021 1:06 PM
lynx4382: 沒有特別喜歡的學派,但非常喜歡Elizabeth Loftus!她是研究錯誤記憶的大師,也開啟心理學家在法庭上向法官跟陪審團講解目擊者證詞的可能性,如果也喜歡這個議題的話,可以找她的TED Talk來看,以及有翻譯成中文的《證人證詞》這本書。
至於科普書籍,可以從《哇賽!心理學》開始,對於和心理學沒有接觸過的人來說毫無負擔。如果對腦神經有興趣,也可以讀讀《大腦簡史》。
toast7865
Fri, Feb 5, 2021 3:07 AM
好奇對之前心理師法下修爭議的看法?
ಠ_ಠ
Fri, Feb 5, 2021 6:08 AM
toast7865: 是指下修到大學畢業就能考這件事嗎?當然反對!
現在讀臨床所和諮商所的研究生多半需要花四年才能畢業,其中兩年用來修課,一年用來全職實習,一年用來寫論文準備畢業,因為課業就是重到需要花上這麼多時間。就算扣掉寫論文的一年,剩下三年份量的課程加實習也不可能塞進大學四年的時間之內。
可能有些人會問,那可以把大學的課程壓縮、減少,然後把研究所課程塞進去嗎?這我也是反對的。有些非心理系本科畢業,基於個人興趣和目標來唸臨床或諮商所的學生,老實說,基礎知識真的不夠。能夠考過入學考試是一回事,真正具備那些知識是一回事。我就遇過護國企業的工程師跑去唸諮商所,想做青少年的議題但沒修過發展心理學,概念悲劇到不行。
其實可以想想,大家願不願意將醫學院培養課程縮短成四年,之後生病都給這樣的醫師看診?
libra2451
Fri, Feb 5, 2021 3:52 PM
請問您有沒有鑽研過心理語言學?
ಠ_ಠ
Fri, Feb 5, 2021 3:54 PM
libra2451: 心理語言學不是我的研究範疇,只有還當學生的時候因為課程關係接觸過。你想知道哪一方面呢?
libra2451
Fri, Feb 5, 2021 4:27 PM
不曉得這個問題恰不恰當。我先前修過一堂神經語言學以及一堂心理語言學的課,總有種感覺是:雖然人類的行為是最為外顯的表現(這種說法正確嗎?),但比起行為實驗,觀察fMRI與ERP是更直接而透徹的方法。想請教您對此的看法,以及相較後兩者,行為實驗的優勢在哪裡。謝謝。
ಠ_ಠ
Fri, Feb 5, 2021 5:21 PM
libra2451: 這是個好問題!所有修心理實驗法的學生都應該好好想一下這個部份,我盡量簡單扼要說,暫且不考慮研究的方便性和資源。
首先,行為確實可以說是人類最外顯的表現,心理學的研究主要奠基在行為上。但行為實驗的確有很多缺點,容易受到影響、受試者可能說謊、受試者可能沒有自覺、受試者可能沒辦法正確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評估。這樣看來,神經研究好像大勝行為研究對吧?
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是目前的神經研究多半還是只能將心智歷程切成很細的歷程來看,沒辦法處理太複雜的刺激材料,或者問太複雜的問題。舉例來說,你可以用EEG去測量受試者讀完一句話的情緒反應,可是你沒辦法用EEG去測量受試者讀這句話的時候,是否因為跟他過往的人生經驗產生連結,所以產生某個情緒反應。
ಠ_ಠ
Fri, Feb 5, 2021 5:21 PM
libra2451: 第二個問題是,目前的神經科學研究都很「不自然」,EEG要在頭上戴奇怪的帽子、fMRI跟MEG都要躺在機器裡做實驗,你很難拿這些實驗的數據去真正類推自然情境下的心智歷程。行為實驗的好處在此展現,你可以把它設計的很自然,你可以在搭個小帳棚,在裡面放屁味瓦斯,然後問受試者要不要捐錢給某些弱勢團體。
不過針對單一心智歷程的研究上,例如語音辨別之類的,神經研究確實能比行為實驗帶來更多的優勢,這我想你已經很清楚了~
libra2451
Sat, Feb 6, 2021 4:59 AM
我瞭解了,謝謝您的回覆!
squid9614
Thu, Feb 11, 2021 3:40 PM
不知道這麼久了還可不可以提問
我發現有的人會講和自己心願相反的句子,然後希望對方反駁,這樣他就可以安心。例如 A 很怕 B 不愛他,所以就對 B 說,「你應該不愛我吧」,A 的目的是希望 B 可以反駁,這樣就可以安心。請問這是一種有名字的心理機制嗎?
ಠ_ಠ
Fri, Feb 12, 2021 5:13 AM
squid9614: 可以沒問題XD
這個現象應該連結到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這個防衛機制,也就是當事人因為害怕自己的需求被拒絕(希望被愛),所以展現相反的行為跟態度來保護自己(別人就是不愛我)。如果別人反駁了(我很愛你啊),那對於當事人來說會暫時被安撫;如果別人沒有反駁,當事人也可以覺得自己本來就不抱期望(我早就知道你不愛我),而不會受傷。
squid9614
Fri, Feb 12, 2021 12:33 PM
ಠ_ಠ: 原來如此!沒想到這個作用還可以這麼迂迴,之前看到的例子是怕被發現所以過度掩飾,沒想到怕不符期待所以先讓自己失望也是一種,謝謝你解答!
載入新的回覆
這裡是心理系的助理教授(菜鳥的意思)
有人想問我問題嗎?
所以看到宣稱治療或諮商卻沒執照的請用力檢舉專長是什麼領域
因為想要寒暑假(喂因為喜歡研究也喜歡教學,台灣現在也沒什麼獨立於學校的研究中心,看來教職就是個合理的選項。領域的話是認知神經科學和社會心理學,窄一點來說是司法心理學。
或頭痛程度?據我所知很多心理師也不太知道該怎麼做,但是法院還是會把人嘟過去但困難的是,要怎麼知道「案件發生的當下」是什麼情況?當然專業人士可以透過一些跡象回推,客觀或主觀的,像是他人觀察到的外在表現或當事人主觀記得的狀況,但還是很難。就算不是司法鑑定的案件,據我所知,心理師對同一個個案下的診斷也不一定會相同。
啊,不過關在牢裡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至於科普書籍,可以從《哇賽!心理學》開始,對於和心理學沒有接觸過的人來說毫無負擔。如果對腦神經有興趣,也可以讀讀《大腦簡史》。
現在讀臨床所和諮商所的研究生多半需要花四年才能畢業,其中兩年用來修課,一年用來全職實習,一年用來寫論文準備畢業,因為課業就是重到需要花上這麼多時間。就算扣掉寫論文的一年,剩下三年份量的課程加實習也不可能塞進大學四年的時間之內。
可能有些人會問,那可以把大學的課程壓縮、減少,然後把研究所課程塞進去嗎?這我也是反對的。有些非心理系本科畢業,基於個人興趣和目標來唸臨床或諮商所的學生,老實說,基礎知識真的不夠。能夠考過入學考試是一回事,真正具備那些知識是一回事。我就遇過護國企業的工程師跑去唸諮商所,想做青少年的議題但沒修過發展心理學,概念悲劇到不行。
其實可以想想,大家願不願意將醫學院培養課程縮短成四年,之後生病都給這樣的醫師看診?
首先,行為確實可以說是人類最外顯的表現,心理學的研究主要奠基在行為上。但行為實驗的確有很多缺點,容易受到影響、受試者可能說謊、受試者可能沒有自覺、受試者可能沒辦法正確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評估。這樣看來,神經研究好像大勝行為研究對吧?
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是目前的神經研究多半還是只能將心智歷程切成很細的歷程來看,沒辦法處理太複雜的刺激材料,或者問太複雜的問題。舉例來說,你可以用EEG去測量受試者讀完一句話的情緒反應,可是你沒辦法用EEG去測量受試者讀這句話的時候,是否因為跟他過往的人生經驗產生連結,所以產生某個情緒反應。
不過針對單一心智歷程的研究上,例如語音辨別之類的,神經研究確實能比行為實驗帶來更多的優勢,這我想你已經很清楚了~
不知道這麼久了還可不可以提問我發現有的人會講和自己心願相反的句子,然後希望對方反駁,這樣他就可以安心。例如 A 很怕 B 不愛他,所以就對 B 說,「你應該不愛我吧」,A 的目的是希望 B 可以反駁,這樣就可以安心。請問這是一種有名字的心理機制嗎?
這個現象應該連結到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這個防衛機制,也就是當事人因為害怕自己的需求被拒絕(希望被愛),所以展現相反的行為跟態度來保護自己(別人就是不愛我)。如果別人反駁了(我很愛你啊),那對於當事人來說會暫時被安撫;如果別人沒有反駁,當事人也可以覺得自己本來就不抱期望(我早就知道你不愛我),而不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