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吃
Fri, Jan 29, 2021 11:35 PM
Sat, Feb 27, 2021 1:52 AM
22
8
偶然複習舊文。
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與中國成長(三). 憲法秩序與世界體系 | by Zhongjing Liu | 劉仲...
//...“
英國只有永恆的利益
”實際上表明了心照不宣的事實:
英國對自身憲制的穩定性和承諾的可信度抱有不可動搖的信心,同時非常清楚它的交涉物件沒有同樣的把握。
英國只用它的海外利益下注,而歐洲各國政府必須用自己的生死存亡下注。維也納會議和柏林會議的外交官完全清楚,這種不對等的關係意味著什麼。//
法統優勢
世界秩序體系深化
美中博弈
羅馬帝國
後發優勢
/
大英帝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38 PM
Fri, Jan 29, 2021 11:40 PM
/
"Britain has no permanent friends, nor permanent enemies. She ha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Lord Palmerston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40 PM
Fri, Jan 29, 2021 11:45 PM
/
"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44 PM
Fri, Jan 29, 2021 11:44 PM
英德海軍造艦競賽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nglo-German naval arms race - Wikipedia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48 PM
Fri, Jan 29, 2021 11:57 PM
//...二戰後的憲制爭議日益低落,國內民主憲政和國際威爾遜主義幾乎變成了理想政治模式的唯一候選者。
即使彰明昭著的僭政也喪失了“為自己伸張正義”的勇氣,只能毫無自信的冒充“更徹底更完美的民主憲政和國際協調”。
相反,法國大革命以前,甚至一戰以前,各種版本的君主制、貴族制、混合政體無不深信自己的正統性高於任何其他形式,各大國無不相信理想的國際秩序應該承認自己的優越地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49 PM
Fri, Jan 29, 2021 11:58 PM
參
假如種子不死. 《民國紀事本末》自序 | by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 Medium
/...
權力鬥爭以法統為藉口進行,就是法統勝利的最佳證明。
權力鬥爭不再以法統為藉口進行,就是法統失敗的最佳證明。朱元璋與張士誠的鬥爭必須以儒家道義為藉口,甚至必須為此犧牲和掩飾原有的白蓮教信仰;這就是儒家正統的勝利。如果朱元璋敢於理直氣壯地宣佈白蓮教的勝利,或是宣稱朝廷理應依靠不受任何限制的暴力統治;
那就證明無論儒家正統是否應該滅亡,事實上已經滅亡。
如果詹姆斯國王和科克爵士都自稱英格蘭古老法律的化身;那麼法統和英格蘭王國已經勝利了,君主和國會誰勝誰負已經不再重要。如果段祺瑞執政府和廣州國民政府都自稱廢除法統的革命政府;那麼法統和民國已經失敗了,南北雙方誰勝誰負已經不再重要。/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52 PM
//...表面上,中國有一種德國式的外交選擇。她似乎可以再度啟動陸權對海權的挑戰。然而,這種相似性僅僅存在於地緣形勢方面。
21世紀初的中國確實與20世紀初的德國一樣孤立無援,易受包圍;但德國的產業、技術和軍事與英國處在同一數量級,在某些當時的尖端科技上領先於英國,這一點清楚地體現于20世紀初的諾貝爾獎名單。
事實上,中國外交之所以尚有可為,就是因為中國在數量級意義上不能構成美國的競爭對手。//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52 PM
Sat, Jan 30, 2021 12:04 AM
//基辛格的新書《論中國》其實就是用比較委婉的語言描述這一事實。
如果你有德國的弱點,卻沒有德國的優點;就不能合理地指望在德國失敗的地方勝利。
更重要的是:德國的失敗挑戰、蘇聯的失敗挑戰、舊歐洲權力政治的末路、威爾遜世界的整合、美國的秩序輸出已經深刻的改變了世界體系的結構和性質,羅馬秩序不會重返雅典時代。
迦太基曾經有勝利的機會,安條克曾經有挑戰的機會,托勒密則兩者都沒有。
//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54 PM
//...假定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能夠擁有更大數量級的硬實力,那麼能否啟用上述的德國式外交選擇呢?《克勞備忘錄》已經對此作出了答覆://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55 PM
Fri, Jan 29, 2021 11:59 PM
//...世界秩序的主人不需要掩飾自己的底線:世界足夠廣闊,完全容許英德共存共榮;但是任何跟英國平起平坐的海權都跟大英帝國的生存不能相容。英國只能以兩倍的速度建造艦隊,直到德國自願放棄。
如果德國不能自願放棄,歷史已經做出答覆:英國將用她的海外資產為賭注,德國將以本國居民和現存憲制為賭注;
英國的力量不僅在於她自身,而且在於她的憲制和世界體系同構。
挑戰者不能欺騙自己,以為他們只需要應付兩國之間的對抗。
而世界體系允許英國動員全世界的沉默資源,包括挑戰者自身的沉默資源。
//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Fri, Jan 29, 2021 11:56 PM
//
我們不能指望:在美國秩序整合的基本盤遠遠超過“大英帝國的和平”的情況下,殘局挑戰者的機會能超過開局挑戰者。
先發國家用她們的憲制塑造世界體系,後發國家只能依據世界體系塑造她們的憲制;
這是她們存在的先在條件,超乎公正和不公正之外。時間與路徑是世界歷史的主人,智慧和能力只是主人的化妝師而已。
//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說
Sat, Jan 30, 2021 12:00 AM
後發優勢就是個笑話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Nick0656
Sat, Jan 30, 2021 12:19 AM
Sat, Jan 30, 2021 2:18 AM
噗首那段文字翻譯成現代版本例子就是:
歐洲可以等待普丁的繼承人改變方向轉為親歐,普丁卻無法反過來期待這點;
美國可以等待與習近平之後的掌權者再次進行談判,習近平卻不可能有餘裕等到美國改變決定。
健全常識
載入新的回覆
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與中國成長(三). 憲法秩序與世界體系 | by Zhongjing Liu | 劉仲...
//...“英國只有永恆的利益”實際上表明了心照不宣的事實:英國對自身憲制的穩定性和承諾的可信度抱有不可動搖的信心,同時非常清楚它的交涉物件沒有同樣的把握。英國只用它的海外利益下注,而歐洲各國政府必須用自己的生死存亡下注。維也納會議和柏林會議的外交官完全清楚,這種不對等的關係意味著什麼。//
法統優勢 世界秩序體系深化 美中博弈 羅馬帝國 後發優勢
/大英帝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Lord Palmerston
相反,法國大革命以前,甚至一戰以前,各種版本的君主制、貴族制、混合政體無不深信自己的正統性高於任何其他形式,各大國無不相信理想的國際秩序應該承認自己的優越地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假如種子不死. 《民國紀事本末》自序 | by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 Medium
/...權力鬥爭以法統為藉口進行,就是法統勝利的最佳證明。權力鬥爭不再以法統為藉口進行,就是法統失敗的最佳證明。朱元璋與張士誠的鬥爭必須以儒家道義為藉口,甚至必須為此犧牲和掩飾原有的白蓮教信仰;這就是儒家正統的勝利。如果朱元璋敢於理直氣壯地宣佈白蓮教的勝利,或是宣稱朝廷理應依靠不受任何限制的暴力統治;那就證明無論儒家正統是否應該滅亡,事實上已經滅亡。
如果詹姆斯國王和科克爵士都自稱英格蘭古老法律的化身;那麼法統和英格蘭王國已經勝利了,君主和國會誰勝誰負已經不再重要。如果段祺瑞執政府和廣州國民政府都自稱廢除法統的革命政府;那麼法統和民國已經失敗了,南北雙方誰勝誰負已經不再重要。/
21世紀初的中國確實與20世紀初的德國一樣孤立無援,易受包圍;但德國的產業、技術和軍事與英國處在同一數量級,在某些當時的尖端科技上領先於英國,這一點清楚地體現于20世紀初的諾貝爾獎名單。
事實上,中國外交之所以尚有可為,就是因為中國在數量級意義上不能構成美國的競爭對手。//
更重要的是:德國的失敗挑戰、蘇聯的失敗挑戰、舊歐洲權力政治的末路、威爾遜世界的整合、美國的秩序輸出已經深刻的改變了世界體系的結構和性質,羅馬秩序不會重返雅典時代。
迦太基曾經有勝利的機會,安條克曾經有挑戰的機會,托勒密則兩者都沒有。//
如果德國不能自願放棄,歷史已經做出答覆:英國將用她的海外資產為賭注,德國將以本國居民和現存憲制為賭注;
英國的力量不僅在於她自身,而且在於她的憲制和世界體系同構。挑戰者不能欺騙自己,以為他們只需要應付兩國之間的對抗。而世界體系允許英國動員全世界的沉默資源,包括挑戰者自身的沉默資源。//
先發國家用她們的憲制塑造世界體系,後發國家只能依據世界體系塑造她們的憲制;這是她們存在的先在條件,超乎公正和不公正之外。時間與路徑是世界歷史的主人,智慧和能力只是主人的化妝師而已。//
歐洲可以等待普丁的繼承人改變方向轉為親歐,普丁卻無法反過來期待這點;
美國可以等待與習近平之後的掌權者再次進行談判,習近平卻不可能有餘裕等到美國改變決定。
健全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