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ahaha
打算明天早上二刷「不朽的青春── 臺灣美術再發現」。
leahahaha
作品中不少台(?)人看台(?)人、台人看日人、日人看台人的視線。

不太知道怎麼看陳進《三地門社之女》。畫中人物表情難以捉摸,開放觀眾解讀;同時,不知道畫家創作這部作品,除為了參與競賽取悅日本評審這個目的外,是否還有其他想表達的用意⋯⋯
但偏偏我很喜歡左邊蹲坐女士那種so what的表情⋯⋯
leahahaha
(這個主題,正好與攝影之聲 issue 29 「被攝影史:成為影像的台灣」一起服用。)
hobbes
噢,這裡頭還可以加上選擇什麼樣的風格再現台灣的命題XD
leahahaha
是啊是啊!為什麼選擇了這些創作者、選擇了這些作品,都是很想知道的事。(風車詩社又是另一批人的樣子了;而且為什麼是美術再發現而不是藝術再發現⋯⋯)

不過還是很喜歡「不朽的青春」這個標題。一想到引用黃土水的那段話,還是會起雞皮疙瘩,艱困但精神上仍提得很高。
https://images.plurk.com/5BstiOeFmw3dZfASaiYSvR.jpg
leahahaha
過去長年住在國北師附近,小學實習老師都是從國北師來的、運動會也曾在國北師舉辦的樣子,高三考大學時常去國北師自修室唸書。

沒有想過陳澄波曾經也是這個學校的學生⋯⋯
hobbes
回應一下三地門社之女的想法,從畫稿到最終作品的變化,陳進考慮過傳統膠彩仕女畫將人物置中,並將南國植物圍繞在人物旁製造舞台感與裝飾感的構圖。而最終採取由側面觀看的形式,我覺得一來有受到攝影照片的影響(偏人類學採集觀點的),二來是顯然畫家在其中傳達了比攝影紀錄更具有生活況味與人性溫度的內容細節......
hobbes
(三地門之女最有魅力也最困惑我的,確實也是畫中角色的表情和人物凝結的動作,那裡頭有一種彷彿可以描述成尊嚴,甚至可說是凝結的憤怒的東西在裡頭,膠彩這種細緻的繪畫媒材彷彿拘束了描繪對象的野性,卻又將那樣的氣質增加了某種華麗的因子)
hobbes
這次展出有另一幅陳進1950年代創作的水墨山中人物,這幅畫一樣有原住民題材,但從形式大小媒材構圖都完全是三地門之女的對比,膠彩畫家在49之後轉向水墨畫的主因原本就是政治因素,但山中人物這幅畫驚人的是,陳進似乎借鑑了傳統水墨畫從元代以降的避世隱居母題,將人物縮小置入群山之中無法抵達的居所,而這種隱居母題的創作,也多半寄喻著創作者對時局的不滿,不如歸隱山林避世而居的含意......
leahahaha
感謝分享!
真的是一方面覺得使用膠彩這個方式好像導致人物過於溫柔好像被馴化(戴著好似原住民風格飾品是沒錯不過衣服樣式怎麼更接近漢人服飾的樣子),但一方面又覺得哪裡有點可疑,或者該說吸引觀眾探究⋯⋯

好好奇右下方面對觀眾的小朋友,表情如此正氣的原因。隔壁側臉挺肚小童凝望著母乳方向,好像比較好理解,但直面觀眾這位特別有趣。
兩位大人的神情就更難解讀了⋯⋯

(總覺得平常不太容易看到這次展出作品真跡的樣子,想起小學圖書館訓練課曾讓同學閱讀一系列臺灣膠彩等創作家的精裝繪本,其中好像就包括介紹陳進一本。有點可惜在展期最後兩週才去。今天人山人海,才去了一小時就先離去吃樂子了。其實可以在每幅作品前都慢慢待好一陣子細看的⋯⋯)
leahahaha
山中人物這幅,對我來說可能更喜歡⋯⋯嗎?雖然人物小小的,不過筆觸看得出風吹方向,彷彿耳邊可以聽到風聲,有一種風(雨)中安身立命的安心感。
對照時局解讀就更有趣了。
leahahaha
===
leahahaha
https://images.plurk.com/5sXQzhXABa3ySZbQoMSYWT.jpg
陳澄波的混拚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