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愛樂推廣噗🎹
【台灣當代作曲家】#6 盧炎
Lu Yen─ Duet for flute and Piano 長笛鋼琴二重奏-《憶江南》

盧炎 (1930~2008) 和上次介紹的許常惠是大學的同班同學,兩人的出生年份也僅差一年。就來聽聽留學美國的盧炎,結合了現代樂派與中國古典美學的意象,可以激盪出怎樣的音樂吧!
🎻古典愛樂推廣噗🎹
自學歷程

盧炎 1930 年在南京出生。父親是職軍,母親則是受過師範教育的知識分子,是啟蒙盧炎教育的第一人。

1937 年七七事變後,盧家逃到四川重慶鄉間,盧炎就讀當地的聖光中小學,這是一所由英國人創辦的教會學校,自然地盧炎就在裡頭學會了唱聖詩。

而盧炎自學的開始源自姊姊、姊夫送了一台收音機,從中偉大的西洋作曲家貝多芬、莫札特等人深深感動了他。盧炎買了蕭友梅著作的樂理書,靠著一台老鋼琴開始自學音樂知識。
🎻古典愛樂推廣噗🎹
台灣教育

盧炎一路自學音樂,曾兩度報考南京音樂學院但都落榜。直到 1949 年,盧炎來到台灣,才以聲樂與鋼琴考上了省立師範學院音樂系,他是第二屆。同班同學便有先前介紹過的許常惠和史惟亮。

盧炎向高慈美學習鋼琴,向戴序倫學聲樂。不過影響最深的大概是他的理論作曲老師蕭而化先生。

從師範學院畢業後,盧炎便開始教書。白天在國立藝專音樂系,晚上到建中夜間部。
🎻古典愛樂推廣噗🎹
留美生活

直到 1963 年,盧炎才在蕭而化老師的鼓勵下,決定赴美留笈。
(這時同學許常惠早就從法國回台三四年,名揚台灣啦)

一開始盧炎到密蘇里師範學院的音樂教育念碩士,但是未完成學業,即決定放棄,轉到紐約。

他在 1965 年,到紐約的曼尼斯音樂學院,重讀大學部。
師事威廉.賽德門 (William Jay Sydeman),在 1971 年畢業。
🎻古典愛樂推廣噗🎹
盧炎並不以這樣的歷程為滿足,他次年,也就是1972,又進入了紐約市立大學市立學院,修習作曲、電子音樂等課程。師事馬里歐.大衛朵夫斯基 (Mario Davidovsky)。

在 1976 年,盧炎回台,在許常惠的邀請下,在東吳音樂系任教。然而僅僅一年後,盧炎又覺得有所不足,再度收拾行囊飛往美國。
🎻古典愛樂推廣噗🎹
1977 年,他這次去的是賓州大學研究所,主修作曲。在兩位喬治先生,喬治.羅克伯 (George Rochberg)及喬治.克蘭姆 (George Crumb) 的指導下持續作曲。兩位老師的風格均大膽創新,多變前衛,鼓勵盧炎「做心裡想做的,不管那音樂夠不夠美」。
🎻古典愛樂推廣噗🎹
東吳任教

終於學成歸國的盧炎,這次又回到東吳音樂系,而在這邊一待就是二十幾年。他在1997年退休。
1993 年和 1998 年,盧炎兩度獲得了國家文藝獎的肯定。
🎻古典愛樂推廣噗🎹
噗首的《憶江南》是長笛與鋼琴二重奏。首演於 1984 年,許常惠和盧炎的聯合作品發表會。
這首曲子始於一段凝重的非調性前奏,接著是抒情優美的旋律,而最終逐漸淡去,富有遊仙般的靈氣,仿若江南水鄉。
🎻古典愛樂推廣噗🎹
十方樂集(Forum Music)_歌.樂與文學-盧炎《浪淘沙》
《浪淘沙》 是盧炎的代表作之一,在 1979 年賓洲大學研究所的畢業音樂會上首演。
這首歌詞用的便是你我都熟知的那闕李後主的詞「簾外雨潺潺」。
🎻古典愛樂推廣噗🎹
除了古典詩詞,盧炎與當代詩人的合作也十分常見。
比如洛夫、陳黎,都是盧炎常譜曲的詞。這裡舉的是《煙之外》和《家具音樂》。但除外還有很多!
盧炎〈煙之外〉(詩:洛夫)
家具音樂__盧炎 (曲) ‧陳黎 (詩)
🎻古典愛樂推廣噗🎹
盧炎 Lu, Yen -《林中高樓 The Tower in the Woods》(1984)
《林中高樓》的作詞者是戴洪軒。戴洪軒與盧炎生肖正好差了一輪,是盧炎在國立藝專教過的學生,兩人相當投契,是忘年之交。
🎻古典愛樂推廣噗🎹
盧炎亦創作不少打擊曲目,守備範圍相當廣泛。其實他在1967年時第一次公開發表的作品《七重奏》,當中就用了兩位打擊樂手,再加上長笛、大提琴、豎笛、小號、法國號。
下面兩首都是十方樂集的錄音。
盧炎 Lu, Yen -《十方協奏曲-給雙鋼琴與打擊樂團 Forum Music Concerto fo...
盧炎 Lu, Yen -《十方協奏曲-給雙鋼琴與打擊樂團 Forum Music Concerto fo...
🎻古典愛樂推廣噗🎹
盧炎老師的作品在網路上的資源相對而言就多非常多了~ (p-music)
🎻古典愛樂推廣噗🎹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