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無法加載
@aotaccount
Sun, Dec 20, 2020 3:14 PM
Sun, Dec 20, 2020 3:35 PM
[eID]現在拿一堆滾動中的說法挑釁民間質疑的限時大量生成eID專家要不要回頭把它前世今生補齊?不然不要前世,10月起的事件就好?邏輯套不攏全是內政部一面之詞的東西到底什麼信仰這麼自信?話說海巡政委比起在噗浪上「親民」,不如找幾個中研院學者的臉書到下面互相交流?
名稱無法加載
@aotaccount
Sun, Dec 20, 2020 3:19 PM
還有台灣民主真的了不起。中研院的學者們問的問題不及時正面回答,被提訟的內政部官員不出席,不及時公開需要的技術數據、資料供專業人士檢視,結果有空讓非政策負責人在噗浪上給「大眾」答疑?
名稱無法加載
@aotaccount
Sun, Dec 20, 2020 3:22 PM
這真是有夠親「民」充滿誠意呢。
名稱無法加載
@aotaccount
Sun, Dec 20, 2020 3:44 PM
澄社評論:人權是資訊經濟的烏雲或彩霞?(邱文聰)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名稱無法加載
@aotaccount
Sun, Dec 20, 2020 3:46 PM
說到GDFR,想起當初違法監控調用61萬個資還發自證己罪新聞稿自炊自擂結果不小心唬到歐洲學者讓人家跑去問C結果令人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尷尬情景。
名稱無法加載
@aotaccount
Sun, Dec 20, 2020 4:23 PM
「數位政策欠缺法治基礎
我們看到內政部一再對外宣傳晶片身分證是世界趨勢,但事實上,GPAI成員多數並沒有「強制」的晶片身分證。成員中強制發行電子身分證的德國,則是遵循法治原則而保障個人的資訊自主,除由法律明文授權電子身分證的發行之外,更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卡面與晶片分別可儲存哪些身分資料,嚴格規範數位足跡的蒐集處理利用,並明確保障個人選擇「完全關閉」身分證晶片功能的權利。」
載入新的回覆
我們看到內政部一再對外宣傳晶片身分證是世界趨勢,但事實上,GPAI成員多數並沒有「強制」的晶片身分證。成員中強制發行電子身分證的德國,則是遵循法治原則而保障個人的資訊自主,除由法律明文授權電子身分證的發行之外,更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卡面與晶片分別可儲存哪些身分資料,嚴格規範數位足跡的蒐集處理利用,並明確保障個人選擇「完全關閉」身分證晶片功能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