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煉與炭之魂)
【觀念論與經驗談】

關於師生。

(以後提到有爭議的點,我都放史奴比的圖好了。 哲學狗狗~~)
BW(煉與炭之魂)
這陣子一直看見談到“老師”的噗,想說發表點自己的看法。
BW(煉與炭之魂)
其中有幾篇噗文,雖然我從沒留言過,但看到對方大概提及的特徵,就知道是學弟學妹。
BW(煉與炭之魂)
其實有些科系,有某幾個老師特別有名,是眾所皆知的事。

只是這種事,網路上大家不太可能打字留言出來,一定是學長姐與學弟妹,和跨科系的同學們口耳相傳知曉的。

所以有些事情,當時我還是學生一年級時,就聽過一些學長姐提過,知道“此事+此師的風格”。
(即使不會被他教到,也會聽聞一些事情)
BW(煉與炭之魂)
我也被老師傷過,這個過去,不會因為長大忘記,如果說“不會難過了”、或是“不是陰影了”,是因為觀念轉換。
(大概想一想,想明白的。而且我是有機會去跟當事人再確認或打聽一些事情的。)
BW(煉與炭之魂)
但受到傷害的同時期,我也有遇到人生導師。
BW(煉與炭之魂)
即使長大,我們不再是他們的學生,跟他們出來見面逛街吃飯,就像沒有體制的壓力包袱一樣,聊聊自己的人生與經歷,心底卻也很清楚知道,自己依然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此話,不假。
BW(煉與炭之魂)
我自己一開始對老師,是感覺很複雜的。

畢竟我在學校發生的事,家人幾乎都不知道,我也沒說。(都是長大工作後才提的,他們聽完也很震驚)

幼稚園有遇過沒收我東西不還的老師,但也有對我和父母都很好的園長。

國小有遇過很麻煩的老師,但也遇過蜜蜂飛進教室,當場挺身而出,用高跟鞋把蜜蜂制服的女老師。

國中有遇過義正嚴詞的班導(可能因為是教歷史的),甚至曾經去辦公室,走到門口還沒進去時,聽到她在跟旁邊隔壁班的老師嘆氣我的事。我聽見後,就默默離開,獨自躲起來。(其實這是長大回憶起來,才知道自己當時“心裡非常受傷”,那個時候不太理解)
BW(煉與炭之魂)
高中就更複雜,包含家裡、包含我自己、包含人際與感情。

但我的恩師們,就是在這複雜狀態中出現的。
BW(煉與炭之魂)
然後另外一位恩師,是我去旁聽別的大學的課,遇見的。
BW(煉與炭之魂)
當時因為我不是本校的學生,所以去旁聽,說真心話,挺害怕的。

如果是受歡迎的課,本校的學生很多,那我基本上就會立刻出去那種。
可能就像平常在台北沒什麼感覺,但去到外縣市,敏感度會變很高,類似這樣。

但有一次的課程,是講師剛從國外回來,學校邀請他來講課,因緣際會去聽的。

一聽就聽了整個學期。
BW(煉與炭之魂)
可能因為剛開課,學生不多,全班加起來大約8個人左右。
教室也不大,可以像一對一的方式,所以我變成可以坐離老師很近的位子。

這位老師很熱心,知道的事非常多,他常常就是一邊放影片,一邊講述歷史與分析。並要我們用觀察力去看裡面有提到的東西,也講述許多像是文化差異和觀念的東西。

我上課沒有使用錄音筆的習慣,通通都是筆記。聽老師的內容,就全部都用書寫的方式紀錄下來。
BW(煉與炭之魂)
有一次下課,老師看到我的筆記,還說些誇獎的話,也說我的認真程度甚至超過本校科系的學生,我真的非常非常高興~~~

後來一直上到學期結束,有一堂課,在校生要考試,我就坐在旁邊看著自己的筆記,陪著他們考完,也有跟一些同學聊天的經驗。
BW(煉與炭之魂)
接著老師在考試結束後,突然說因為是他開課的第一批學生,像是為了致意,說要請在場所有學生去他推薦的一家餐廳吃飯,也順便去老師家坐坐,繼續談論一些事情。

當時我驚訝的是,老師把我算進去了。
BW(煉與炭之魂)
後來大家一起去的時候,吃飯非常開心,也去老師家坐坐,聽著老師自己的一些經歷。

這份回憶,真的非常非常珍貴。
BW(煉與炭之魂)
這個老師已經換學校教書了,好幾次我都想再去聽他的課,但沒辦法騰出對的時間。
BW(煉與炭之魂)
我從來沒忘記他的長相跟名字,即使他忘了我是誰,我也不會忘記他。

曾經有過在各種狀況下,總共再碰到他3次,但我決定不去跟他相認或打招呼,知道他在,就是最好的招呼了。
BW(煉與炭之魂)
高中的老師,也是在畢業後,有約出來好幾次。吃飯、看展、逛街、聊天、去景點等等~~因為不是體制中學生和老師的關係,沒有壓力,所以也會聽到他們閒話家常的真心話,就會明白自己學生時期一些難解的謎團。
BW(煉與炭之魂)
有時候,師生之間的關係,如果有機會成為“平等且自在,但不隨便”的互相關係時,一定可以知道很多本來不知道的事情。
BW(煉與炭之魂)
或許有些人以為我遇到好老師,但我認定這些好的老師,也是有被學生罵過或說壞話的經歷。

就像過去傷我很深的老師,對某些學生來說,他們也是有盡到啟發的職責。(其中一個讓我受傷的,我麻吉很喜歡她)

所以即使受傷,我也不會因此全盤否定他們。
BW(煉與炭之魂)
至於高中是怎麼個好法?為什麼是恩師?
之後有機會再打出來。

他們確確實實,是改變我人生的啟蒙老師,沒有他們的話語,不會有現在的我。
(其實有些老師,跟石內卜很像呢)
BW(煉與炭之魂)
我還記得當時高一,就從學長學姐那裡打聽到很多科系內老師的事,尤其有幾位的眼光和觀點以及洞察力是非常有名的,可以被他教到很難得也很幸運。
(因為有些老師不會指導一、二年級的學生,然後專門指導特殊系別的三年級,當時我以為沒望了)

結果其中一位,居然在二年級有教到我們班的2個課程,當時一看到課表有他的名字,我還高聲歡呼 ,後來非常喜歡正大光明找他談事情和聽他講述一些內容。

而另外一位有名的,是教隔壁班的一堂課,我還常在他們班那堂課結束打鐘聲,跑去他們教室,要他們把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說給我聽XDD
有一次剛好撞見本人,簡直就像撞見明星一樣害羞 。(這個老師已經不在學校了,前陣子打聽目前在澳洲,是國際級的藝術家)
BW(煉與炭之魂)
當時最有名的一件事,是我很喜歡也很尊敬的這位二年級有教到我的老師(三年級雖然沒被他教到,但也算是啟蒙很深),據說他打分數從來不會打超過90分,高於85分就算很厲害了。

當時聽聞這件事情,整個熱血上身,做他指定的作業都會很熱血一邊做一邊想:「我拼也要拼出來!!!!」

結果有一次成功拿到88分,那時候真的是非常歡喜。

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靠打聽知道的,一開始也是什麼都不知道。
(像有些老師,也是在業界的戰場上廝殺過的人。他們可能教過的幾千名學生,機率上最少有百名會再回來告訴他們現在業界的現況。甚至有些是同時進行,看起來平常是老師,但可能同時是業界的什麼人,這樣。)
BW(煉與炭之魂)
所以有些人提到“老師只是老師”......

我只能說,看學校科系吧~
可能是沒打聽不知道,畢竟有些老師真的超低調,根本就像是來歷不明的普通人。

打聽之下,一點都不普通啊!!!!!
BW(煉與炭之魂)
雖然也是有學生,好像會表現出.....對方不是國際級大師或是台灣級大師,不會放在眼裡的感覺。

嗯.....可是這就像很多事情,也不一定是大師級的人來推動啊~
一定是“各式各樣的人”大家互相幫助、合作,才能完成這件事情。

就像很多人看電影,只會呼聲導演和主要演員的成就,好似整部電影只有他們,就會成功一樣。

嗯?

那...
配角呢?
路人呢?
製片、特效、服裝、化妝、拍板師、編劇、場景、燈光、音效、音樂、攝影、剪接、配音、副導、助理、原作等等等~一大堆人~~~通通不重要?

還有贊助商,超多家,電影播映方面有時候還不同國家的。

如果真的有人去看一部只有導演和主要演員,其他通通消失的電影,說實話,應該會看不下去。(這不是電影吧?)
BW(煉與炭之魂)
正因為是“眾多人與企業”通力合作,再加上滿足一些時代性的條件,才能成為大師與經典。

而且有些大師級人物,以國際級導演來說,可能他們的票房並不如商業性質電影般輝煌。但他們的塑造與觀點,連那些商業電影的製作團隊和公司,甚至是導演製片,都會向他們致敬。

能力很重要,沒錯。

但合作能力、溝通和觀點,更重要。
BW(煉與炭之魂)
有時候老師,或許並不是知名大師級,但這要看如何辨識。

他們的專業、他們聽聞的一些事、他們教過的學生回來跟他們再講述業界的狀況,甚至是他們的朋友本身也是業界的人,這些絕對不假的。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老師讓你很挫折或是講話很怎樣。確實。有些老師真的講話讓人挺傻眼的,但只能說,你先記在心上,然後繼續顧好眼前要面臨的挑戰,等過個10年,再回憶深思看看,答案應該會不一樣。
BW(煉與炭之魂)
我現在的想法跟學生時期差了十萬八千里。
或許是感受全部記得吧,也記得自己當時說過什麼話、思維是什麼,幾乎都記得。
有時候還會跟朋友們互相吐槽,大家都會說自己學生時期跟現在大不同。

未來的你,一定會告訴現在的你答案。

加上國際......嗯.....
每個國家的狀況,真的各不相同....
BW(煉與炭之魂)
有些輝煌事蹟,背後心酸苦楚只會告訴熟人....
(認識的許多人...都是如此...)
BW(煉與炭之魂)
這邊補充:
我前面提到的旁聽課程、請我們吃飯和去他家的老師。如果簡單說他的一點經歷,應該說,台灣看到的一些日本電影(包含院線上映熱門片或經典修復),能在“台灣”看到,是他們的關係。

不是他,也是他認識的朋友們吧。
BW(煉與炭之魂)
每個人有自己的難。
每個家庭有難念的經。
每個國家有自己的難處。

國與國之間,難就會更多....。

有些人的工作,就是負責將這些難處化解,去進行疏通與推廣。

大家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辦得到的事做好。其它都是次要而已。
BW(煉與炭之魂)
雖然有些老師,在學生時期不會告訴你這麼多,大概也是考量你未來會有自己的答案吧~
BW(煉與炭之魂)
不過當然也有老師就....嗯...整個也很情緒化那種。
BW(煉與炭之魂)
像我指導實習生,不喜歡把話說死。
時代一直在變,什麼都很難說。
BW(煉與炭之魂)
如果遇到終身受用的老師,可以嘗試畢業後跟他當朋友看看。

如果辦不到,至少也不用給自己壓力的去找他,跟對方聊聊。
BW(煉與炭之魂)
如果繼續思考,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吧。
BW(煉與炭之魂)
(EN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