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7 PM
Thu, Dec 3, 2020 10:13 PM
1
(文長慎入)
最近在解鎖自己,若要療癒就必須先找到關鍵所在,這樣才能痊癒。
每個問題的背後,總是存在著一個根源。
掰噗~
@baipu
說
Thu, Dec 3, 2020 3:47 PM
不會吧?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8 PM
今天腦海中突然想到一個名詞,話語權。
因為對比案例真的不多,所以只能說說自己的想法。
你,有給予你的小孩話語權嗎?
就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權利,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你有讓小孩子保有說話的權利嗎?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8 PM
做為家長,某些族群的人,會覺得一萬個為什麼真的很煩,但也真的要體諒,排隊排了那麼長時間,好不容易進到一個未曾見過的世界,你不也問東問西的嗎?
再來重要的一點,當你的孩童對你表達了關於情緒的話題或是任何話題,其中包括任何說話的場合,你的回應是鼓勵還是責備?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8 PM
以我的經驗來說,永遠要先鼓勵你的孩子表達任何事情,在年幼時期就該如此,不然有80以上的機率你就會知道一個不願跟你對話的青少年有多麼的難搞?
(這是我自己的觀察,大多青少年好像不太喜歡跟父母對話,因為每次講到最後都會變成被罵。)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8 PM
有一件事情我記得,我表達了自己沮喪的心情,我甚至沒有說只是想發洩寫在本子上,因為我知道說出來一定會"被罵"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被罵?
錯誤的確是錯誤了,難道沒有比被罵更好的選擇嗎? 畢竟罵完了事情還是無解啊? 我並沒有從錯誤中學習到什麼,只是獲得更多負面情緒。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8 PM
我媽看見了,然後她說:[妳的想法好負面喔。]
然後開始了一長串我認為是在批鬥的教育,當下的心情真的是只想原地自爆,要是沒有抒發管道那我不就是要憋死了嗎?
那時候我的心裡真的是在想,你當我是神,沒有喜悲嗎? 不,連神都有喜怒哀樂呢!
相信我,我是人類中算是很樂觀的人了,真心不騙。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8 PM
再來說對外,小孩跟媽媽在的場合,像是別人問幾歲?讀哪?什麼科系?
正解當然是小孩自己回答,因為沒有別人比她自己更了解這些問題,真的別急著當她的發言人,搶走她所有話語權,也不要小看這從小到大不知道會經歷過多少次的這類型和陌生人交流的經驗。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9 PM
" 你怎麼介紹你自己? "
我每次聽到這個問題都會覺得很鎖喉,並不是沒有麼想法,但就是有一種不知道怎麼表達的感覺,發言人不在自己就GG的概念。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9 PM
某天我媽見到我朋友時就跟我說:[那孩子好會講話。]
那時我就在想,擁有一個良好話語權的環境會不會使人變得善於與人交流與溝通呢?
在這個世界,能言善道是很重要的,不會表達、害怕表達、不曾表達自己需求的人,總是比那些能清楚表達自己的人吃虧。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9 PM
個人覺得,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能夠能言善道,那麼不要剝奪他們的話語權,每一次開口都是珍貴的練習,孩童最初的社交圈就是從家庭開始。
也許還有很多其他不一樣的,但我的對比資料真的太少了。
外外_飾品製造
@apple50062
說
Thu, Dec 3, 2020 3:49 PM
我不是要批判過往,只是在解開自己身上的結。
最後,我真的很熱愛研究人類與小孩子的相處議題,畢竟孩童是傳承的重要一環,還是應該重視的。
雖然我總說不太喜歡接觸小孩,但更正確來說我不知道怎麼妥善應付這樣一個生物。
還是要說,不要把你的小孩當笨蛋養!!!
孩子還小不懂,這都是屁,家長根本沒有想要試著讓他們真的"懂"。
當然小嬰兒以及還聽不懂人話的時期除外。
載入新的回覆
最近在解鎖自己,若要療癒就必須先找到關鍵所在,這樣才能痊癒。
每個問題的背後,總是存在著一個根源。
因為對比案例真的不多,所以只能說說自己的想法。
你,有給予你的小孩話語權嗎?
就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權利,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你有讓小孩子保有說話的權利嗎?
再來重要的一點,當你的孩童對你表達了關於情緒的話題或是任何話題,其中包括任何說話的場合,你的回應是鼓勵還是責備?
(這是我自己的觀察,大多青少年好像不太喜歡跟父母對話,因為每次講到最後都會變成被罵。)
錯誤的確是錯誤了,難道沒有比被罵更好的選擇嗎? 畢竟罵完了事情還是無解啊? 我並沒有從錯誤中學習到什麼,只是獲得更多負面情緒。
然後開始了一長串我認為是在批鬥的教育,當下的心情真的是只想原地自爆,要是沒有抒發管道那我不就是要憋死了嗎?
那時候我的心裡真的是在想,你當我是神,沒有喜悲嗎? 不,連神都有喜怒哀樂呢!
相信我,我是人類中算是很樂觀的人了,真心不騙。
正解當然是小孩自己回答,因為沒有別人比她自己更了解這些問題,真的別急著當她的發言人,搶走她所有話語權,也不要小看這從小到大不知道會經歷過多少次的這類型和陌生人交流的經驗。
我每次聽到這個問題都會覺得很鎖喉,並不是沒有麼想法,但就是有一種不知道怎麼表達的感覺,發言人不在自己就GG的概念。
那時我就在想,擁有一個良好話語權的環境會不會使人變得善於與人交流與溝通呢?
在這個世界,能言善道是很重要的,不會表達、害怕表達、不曾表達自己需求的人,總是比那些能清楚表達自己的人吃虧。
也許還有很多其他不一樣的,但我的對比資料真的太少了。
最後,我真的很熱愛研究人類與小孩子的相處議題,畢竟孩童是傳承的重要一環,還是應該重視的。
雖然我總說不太喜歡接觸小孩,但更正確來說我不知道怎麼妥善應付這樣一個生物。
還是要說,不要把你的小孩當笨蛋養!!!
孩子還小不懂,這都是屁,家長根本沒有想要試著讓他們真的"懂"。
當然小嬰兒以及還聽不懂人話的時期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