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羽 ♚ 誠品行旅Staff
@AnnaKushina1208
Mon, Nov 30, 2020 5:58 AM
Mon, Nov 30, 2020 6:59 AM
【有關自我反思】
這串來放一下自己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和一些反省,下收留言
打一打突然好想哭喔,崩潰,最近怎麼那麼脆弱(´•̥ ̯ •̥`)
靈羽 ♚ 誠品行旅Staff
@AnnaKushina1208
Mon, Nov 30, 2020 6:15 AM
說實話,都已經讀到大四了,最近才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選錯系之類的。
回想起當初為什麼會想進來資圖,是因為對出版界有興趣,但在資圖系讀著讀著,才知道其實真的蠻少有機會學到和出版有關的事,最多的收穫應該是瞭解圖書館的歷史和運作吧。(兩手一攤
不過好在是淡江文學院有開設文創學程,至少讓我能有另一條生路可以走——去選擇文創學程的課程來上,選擇自己真正有興趣的課程來瞭解那個領域到底在幹嘛,雖然極有可能只是吸收了理論基礎而已( -᷅_-᷄ )
雖然說「極有可能只是吸收了理論基礎」,不過文創學程也不盡然都是如此啦。讓我蠻高興的是,文創課程目前我修過的絕大多數課程裡,幾乎都是蠻靈活的課,老師幾乎不會只單純的教理論而已,通常都會帶到一點經驗談或者是請業界人士來演講。
靈羽 ♚ 誠品行旅Staff
@AnnaKushina1208
Mon, Nov 30, 2020 6:26 AM
文創課程的老師通常都是從業界回來教課,要嘛本身就是業界人士被學校請來上課的,也有同時在教課外面也有事業的,我覺得這點至少淡江做得還不錯啦。
===
或許是在高中升大學的階段,就對未來職場的方向已經有一個大概的目標,才能讓我在大學時期能夠有意識地在選課和玩社團吧。
因為最近很清楚系上的課不完全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去選了文創學程,多瞭解出版業和媒體業相關的知識;
因為很清楚自己不會想認真讀書,只求過就好,所以大一大二還算投入在社團裡,玩的蠻瘋的,同時也經歷了不少事情,但還好都走過來了,成長了不少,視野也不太一樣了
靈羽 ♚ 誠品行旅Staff
@AnnaKushina1208
Mon, Nov 30, 2020 6:37 AM
以現在大四的角度來看,社團是真的參與的蠻瘋的:大一上當個單純的社員,每場活動幾乎都參加;大一下被拉進去當實習幹部,算懵懂的跟著學長姐做事;大二整年都是正式幹部,蠻不顧一切地在玩的;大三轉換了社團的環境,跑去別的社團玩,稍微讓自己逃離以前的環境。
雖然大三轉換了新的社團環境,但也承受著自己玩得太瘋要重修的事實。同時要兼顧適應新的社團環境和課業,真的蠻吃不消的,所以就先暫緩了社團,但課業也是很極限的低空飛過。
也是在大三的這種狀況下,讓我開始對同儕之間的相處上有新的見解。不管同儕的意見是褒是貶,在這個時期都對我來說有點疲乏了,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有點社交倦怠,逐漸地開始度過縮減在社群軟體上的曝光度,尤其是在instagram。
靈羽 ♚ 誠品行旅Staff
@AnnaKushina1208
Mon, Nov 30, 2020 6:53 AM
就是因為社交倦怠,才讓我真正意識到自己跟同輩的視角不太一樣。好像說不出個具體到底哪裡不太一樣,可能是經驗的反饋,再加上家長的教育吧,讓我看到的面相跟某些人拉開了距離。
說到「經驗的反饋,讓我看到的面相和同儕不太一樣」這件事,真正讓我有深刻意識的,是在大三升大四,在北藝中心實習的期間。
回頭看7-9月這三個月滿滿的實習生活,應該是整體的氛圍綜合起來讓我有眼界大開、更新了很多想法的感覺,我的指導給我的相處、教育方向佔絕大的影響因素吧,再加上同期實習生很多都是碩士生、少部分是同屆或年下,實習生相處起來,在意見交流上的層面當然就不太一樣囉。
實習結束後,稍微思考過後才發現,自己在實習期間不只打開了視野的廣度,最大的收穫是
「被指導推著改進說話的方式,勇敢的直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拐彎抹角,影響工作效率。」
了
靈羽 ♚ 誠品行旅Staff
@AnnaKushina1208
Mon, Nov 30, 2020 7:20 AM
先撇開來講有關我對我的實習指導的感謝,吼唷這邊我一定會打到哭(ʃᵕ̩̩ ᵕ̩̩⑅)
真的很謝謝他給予我很大的自由的同時,又教會了我蠻多東西的。他交給我的不止新聞稿的磨練,更多的是很多心態上的教育。
我必須承認,我在某個層面來說還是有不成熟的地方,很多父母的經驗談都只是聽著,但沒有實際體會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實習的時候,實踐了蠻多過去腦袋裡父母給的經驗談,指導他也給了我蠻多新觀點的。
靈羽 ♚ 誠品行旅Staff
@AnnaKushina1208
Mon, Nov 30, 2020 7:20 AM
還記得在實習期間,指導給我超多的心態機會教育,例如在活動現場的責任歸屬、如何面對他人的批評(指導原話:『別人的言語通常都不會有惡意,除非你們之間有任何利益關係。』,同時他希望我能跟實習生們好好地交朋友),最深刻的機會教育是面對挫折的心理素質調整。
他在我當時心態爆炸的時候,到底說了什麼其實我沒什麼印象了,但那一兩週下來讓我反省了蠻多「自己遇到挫折時要如何調整」
靈羽 ♚ 誠品行旅Staff
@AnnaKushina1208
Mon, Nov 30, 2020 7:21 AM
↓回來原本的話題↓
靈羽 ♚ 誠品行旅Staff
@AnnaKushina1208
Mon, Nov 30, 2020 7:34 AM
(讓我先休息一下,手機先去充電了,晚點回來繼續寫)
載入新的回覆
這串來放一下自己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和一些反省,下收留言
打一打突然好想哭喔,崩潰,最近怎麼那麼脆弱(´•̥ ̯ •̥`)
回想起當初為什麼會想進來資圖,是因為對出版界有興趣,但在資圖系讀著讀著,才知道其實真的蠻少有機會學到和出版有關的事,最多的收穫應該是瞭解圖書館的歷史和運作吧。(兩手一攤
不過好在是淡江文學院有開設文創學程,至少讓我能有另一條生路可以走——去選擇文創學程的課程來上,選擇自己真正有興趣的課程來瞭解那個領域到底在幹嘛,雖然極有可能只是吸收了理論基礎而已( -᷅_-᷄ )
雖然說「極有可能只是吸收了理論基礎」,不過文創學程也不盡然都是如此啦。讓我蠻高興的是,文創課程目前我修過的絕大多數課程裡,幾乎都是蠻靈活的課,老師幾乎不會只單純的教理論而已,通常都會帶到一點經驗談或者是請業界人士來演講。
===
或許是在高中升大學的階段,就對未來職場的方向已經有一個大概的目標,才能讓我在大學時期能夠有意識地在選課和玩社團吧。
因為最近很清楚系上的課不完全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去選了文創學程,多瞭解出版業和媒體業相關的知識;
因為很清楚自己不會想認真讀書,只求過就好,所以大一大二還算投入在社團裡,玩的蠻瘋的,同時也經歷了不少事情,但還好都走過來了,成長了不少,視野也不太一樣了
雖然大三轉換了新的社團環境,但也承受著自己玩得太瘋要重修的事實。同時要兼顧適應新的社團環境和課業,真的蠻吃不消的,所以就先暫緩了社團,但課業也是很極限的低空飛過。
也是在大三的這種狀況下,讓我開始對同儕之間的相處上有新的見解。不管同儕的意見是褒是貶,在這個時期都對我來說有點疲乏了,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有點社交倦怠,逐漸地開始度過縮減在社群軟體上的曝光度,尤其是在instagram。
說到「經驗的反饋,讓我看到的面相和同儕不太一樣」這件事,真正讓我有深刻意識的,是在大三升大四,在北藝中心實習的期間。
回頭看7-9月這三個月滿滿的實習生活,應該是整體的氛圍綜合起來讓我有眼界大開、更新了很多想法的感覺,我的指導給我的相處、教育方向佔絕大的影響因素吧,再加上同期實習生很多都是碩士生、少部分是同屆或年下,實習生相處起來,在意見交流上的層面當然就不太一樣囉。
實習結束後,稍微思考過後才發現,自己在實習期間不只打開了視野的廣度,最大的收穫是「被指導推著改進說話的方式,勇敢的直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拐彎抹角,影響工作效率。」了
真的很謝謝他給予我很大的自由的同時,又教會了我蠻多東西的。他交給我的不止新聞稿的磨練,更多的是很多心態上的教育。
我必須承認,我在某個層面來說還是有不成熟的地方,很多父母的經驗談都只是聽著,但沒有實際體會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實習的時候,實踐了蠻多過去腦袋裡父母給的經驗談,指導他也給了我蠻多新觀點的。
他在我當時心態爆炸的時候,到底說了什麼其實我沒什麼印象了,但那一兩週下來讓我反省了蠻多「自己遇到挫折時要如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