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enstein🐈‍⬛🎴
最近看腰斬漫畫,又想到以前自己想的周哈里窗論法
@wolfenstein - 忘記用周哈里窗解釋故事創作是不是已經有人做過。可能歸類故事類型有,但我想到...
發現腰斬少年漫畫的開場真的很常用左下→左上的資訊流動,不斷用缺乏吸引力的、角色已知的各種世界觀(包括角色的過去背景之類的)要餵給讀者。等到開始進入少年漫畫王道的左上←→右下循環時,讀者已經很疲乏了。
鬼滅的前3回則是超級標準的左上←→右下循環,讀者對世界觀的已知與未知完全跟著主角走(其實這包含剔除讀者不須知道的世界觀設定說明,比如說大正時代什麼的),這會讓讀者有很強的代入角色沈浸感。
不過就如上噗說的,還是有很多作品是走左下→左上→右下的循環路線,但多半是青年漫或月刊漫,靠畫面、詭計謎題等其他要素來吸引讀者了。
掰噗~
人生嘛 (p-stare)
′▽‵羽葉
也有根本全部都左上左下循環的,如魁男塾
wolfenstein🐈‍⬛🎴
哈哈我確實有想到一些例外作品是作者非常靠直覺在創作,這些作者不是特別天才就是特別魯莽或者兼而有之 (haha)
@wolfenstein - 《魁!!男塾》35週年,作者宮下亞喜羅訪談摘選 ——《男塾》至今仍是男兒聖...
wolfenstein🐈‍⬛🎴
沒事又再往後翻翻…沒想到這麼超級標準!第4回的前2.5頁是很多非現實世界觀的漫畫創作會很直覺放在作品最前面,但這樣閱讀凝聚力一開始就降低了。鬼滅先3回直接體驗未知事件與角色情感,第4回開頭才一口氣幫世界觀認知補課。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