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hiatus
@116ma
Mon, Nov 23, 2020 12:03 PM
Mon, Dec 28, 2020 11:26 AM
🔄
Meet the Romans with Mary Beard 1/3 - HD
MB探索兩千年前羅馬庶民生活。
Onhiatus
@116ma
Mon, Nov 23, 2020 7:11 PM
@13:13 羅馬人東征西討帶回各色戰俘當作奴隸,但也會大量釋放奴隸,讓他們變成新羅馬人。例如一個日耳曼人被俘至羅馬,取個羅馬名字,學一項對奴隸主有用的技藝,然後奴隸主放他自由;這時他有完整的羅馬公民身分,身懷技藝,還有一些人脈,等同手握融入社會的敲門磚。
Onhiatus
@116ma
Fri, Nov 27, 2020 8:07 PM
兩千年前羅馬人口約一百萬,其中二十萬公民每月享有免費穀物配給,份量足夠兩口人吃一個月。這些人不一定自己烤麵包,所以當時烘焙是很賺錢的行業。
Onhiatus
@116ma
Fri, Nov 27, 2020 8:13 PM
某麵包師兼包商給自己蓋的巨大紀念陵墓,至今存留。從名字來看, 此人是歸化羅馬的希臘人,之前可能是奴隸。
Onhiatus
@116ma
Sun, Nov 29, 2020 4:21 PM
古代傳統小城,居民都是通才:要打仗,要種地,還要食品生產。等羅馬人口增至百萬,必須自海外進口食物,本地人就不一定要種地;軍人駐紮海外,逐漸變成一種職業;如此這般羅馬帝國催生了各種專業人口。以前的人用家族姓氏定義自己, 羅馬人用職業定義自己。
Onhiatus
@116ma
Sun, Dec 6, 2020 7:22 PM
舶來品提供富人炫耀性消費的機會,也為普通羅馬人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42:36
Onhiatus
@116ma
Sun, Dec 6, 2020 8:46 PM
羅馬擁有空前多樣來自各種宗教習俗的種族,但他們都被羅馬化了: there is cultural diversity but what there isn't is a diversity of cultures. 羅馬城裡使用上千種語言, 但書寫文字只有拉丁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羅馬文化是不同文化的混合,羅馬人認為沒有必要尊重保存其他文化。
Onhiatus
@116ma
Wed, Dec 16, 2020 5:51 PM
帝國地位使羅馬得以展現各種異文化的新奇豪奢,同時又讓羅馬人和殖民地臣民的差異性不斷縮小,最後帝國全境所有自由人都能自稱羅馬人。
Onhiatus
@116ma
Sun, Dec 20, 2020 12:47 AM
鬥獸場是上述現象的縮影:場內世界級的表演對所有人開放,包括女人奴隸和賤民;來自異邦的各式人種,和羅馬人享受一樣的娛樂節目。因為折損真正的戰士太昂貴不符經濟效益,因此鬥獸場內的搏擊,表演成份居多。鬥士來自世界各地,很多是有妻有子的普通人,活到退休,並歸化為公民。如果說競技者是大家眼中的外地人,相對而言,觀眾就是本地人。 競技的野蠻人後來都變成羅馬人,和大家一樣坐在觀眾席看表演。所以鬥獸場一方面展示來自外地的新奇,一方面也在對新來移民顯示融入本地的可能性。羅馬對不羅馬化的外邦人是殘酷的,但融入的外邦人甚至能成為羅馬的統治者。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