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魚(aboutfish)
Youtube電影月 沒想到我看到最後會大罵"幹!"(詳看內噗)
【11/16首播】擬音 電影完整版 - YouTube 電影月
關魚(aboutfish)
看到最後面才知道台灣國寶級的擬音師胡定一竟然最後是被中影資遣的!! 當場就大罵一個幹字! 當時他離退休的65歲只剩幾個月,擺明是不想給退休金寧願給資遣費,馬的郭台強你這個羞辱國寶的資本家有夠沒品!
關魚(aboutfish)
2017年上映的 擬音 當初在院線上映時錯過了,所以電影月片單出來就鎖定今晚必看,當年金馬頒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襯著楊貴媚在愛情萬歲踩高跟鞋的聲音出場頒給胡定一的畫面記憶猶新,旁白說走過了四十二年走過近千部電影從沒停下過,敬佩萬分時完全沒想到他當年才剛被資遣啊
關魚(aboutfish)
壹週刊:2005年中影面臨收攤,有的老員工差一年就能拿到退休金,身為工會領袖的胡定一綁著白布條帶員工就衝到國民黨黨部,把門撞壞「他們當時在辦記者會只好停掉,我們就坐那邊抗爭。」2015年中影以財務問題正式資遣他,胡只說我覺得可以了啦,滿開心的,比人家多領九年的薪水
【壹號人物】俯拾皆有聲 胡定一
關魚(aboutfish)
放映頭條:專訪擬音師胡定一、導演王婉柔 - 放映週報 funscreen-No.596
比起好萊塢最長的聲音後製需要八個月時間,在台灣一部片三、四天就要做出來,在中影的全盛時期,連值早班夜班,根本沒辦法睡覺,如此辛勤工作,訓練出眼耳絕佳的敏銳度與專注力,因為必須在五到十分鐘之內就要記清楚整場戲的每個細節,一秒都不容分神,若是跟不上就只能被淘汰。雖然數位化之後變得方便,不需要這麼嚴格,但就少了類比時代才得以訓練出的專注力。胡師傅笑說現代人習慣沒事看手機,結果畫面過了都不曉得。因此他特別稱讚身為七年級生的王婉柔導演,根本不用智慧型手機。王婉柔笑說大家都問她有沒有朋友,其實有用過臉書,覺得很浪費時間,也不用Google 地圖找路,找不到就問人。她先前拍周夢蝶、洛夫兩位老人家,看到他們生活的簡單樸實,對她也有影響。
關魚(aboutfish)
回到這片子本身,不得不說這紀錄片稍微拍得有些拉雜,感覺是想要介紹整個擬音行業但也有企圖把胡師傅當主角,兩邊平衡抓得不夠好,胡師傅的篇幅拉短後就失去了重心變得零碎,難怪金馬連入圍也不給它,因為確實有很多不足之處
關魚(aboutfish)
缺點說完說優點,還是要感謝王導演願意拍這個題材,讓觀眾一窺擬音行業的神秘面紗及其中的困難,也能認識胡定一師傅的部分工作情況和主要的人生面貌,看片時一直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不是每個擬音場合都搭配相對的影像,後來想到應該是版權問題吧,沒有足夠經費去取得每個胡師傅配音畫面的版權
關魚(aboutfish)
除了胡師傅的擬音功力之外有兩個地方印象特別深刻,一是胡師傅連兒子的胸部X光片都拿來利用,二是問參觀工作室的小孩猜胡師傅從事這工作多久了,有小孩說15,16世紀 XDD 直播聊天室說胡師傅變吸血鬼了 (rofl)
關魚(aboutfish)
《擬音》秘辛!「挖人眼球」音效…他徒手挖濕黏OO代替 | ETtoday星光雲 | ETtoday新聞雲
 胡定一在中影工作40多年,2015年3月被資遣,而且當時只差幾個月滿65歲,連退休金都領不到。楊貴媚感嘆說:「這是國家、政府的損失,現在胡師傅case by case(接案),做出好電影比領多少錢重要。」胡定一也笑說,自己教人從不藏私,不怕後繼無人,「總會有人去做的。」問他怎麼不找學生?「做學生沒有錢領呀,不會想叫人來做沒錢領的工作。」一語道出辛酸。
關魚(aboutfish)
見《擬音》主角胡定一師傅一面:「做這工作就是要破壞。」 - Blow 吹音樂
 2014 年擬音導演王婉柔跟拍當時還未被中影公司資遣的胡師傅。關於傳承擬音技藝,胡師傅說,現在有人來拜師也很難教,他目前接案並不穩定,沒辦法給多餘的薪水,接案也都潛心於工作,旁人光看是學不到的。一追問才知道,原來電影裡甚有天賦的女徒弟,也已離開這圈子了
關魚(aboutfish)
引述上面的放映週報:拍攝與收集到這麼多素材,王婉柔覺得要如何剪接來呈現結構是最困難的地方,《擬音》要反映的不只是對電影聲音這個媒材關注,更是辯證電影這個媒介的本質——聲音與影像——之間的關係。電影裡拼貼了不同的文本,有訪談人的影像、歷史介紹的影片、胡師傅配音的老電影橋段與部落格文字,以及她自己參考引用的電影片段。結果是,我們發現片子並沒有一般期待的流暢敘事,而是刻意讓結構有縫隙與斷裂處,讓觀眾去找到自己的起承轉合。當然也會有人不太習慣這樣跳脫電影的方式,例如法國新浪潮電影《輕蔑》(Le Mépris)的出現,若在沒有背景脈絡與議題關聯的建立下,觀眾或許會感到有些突兀,無法領會其用來呼應本片作為後設電影文本的創作企圖。(原來是故意斷裂但我覺得效果不好)
關魚(aboutfish)
引述李幼鸚鵡鵪鶉:《擬音》我看了三、四遍方才恍然大悟,原來王婉柔這部電影的「聲音」與「畫面」的辯證比「楊德昌」更「楊德昌」,連「聲音」與「聲音」也在辯證!楊德昌省思「聲音」,王婉柔甚至拍攝「聲音」!或許她跟吳俊輝、牛俊強、陳界仁是同好,影展與美術館爭相邀約的藝術家。
關魚(aboutfish)
《擬音》映現我家「鵪鶉」在我家大白「鸚鵡」頭上唱叫,叫聲持續,「畫面」卻接到費里尼1963年電影《八又二分之一》裡的林間鳥鳴,兩組「聲音」在此交融。《擬音》擷取雷奈電影《穆里愛》裡四位主角同在客廳圍桌的場景,貝納咬嚼炸洋芋片的「聲音」卻延續到我家貼了千百張照片的房中那張《穆里愛》的工作照(扮演貝納的男演員巴提斯特拿著續續引述:8mm手提攝影機在「看」與「拍攝」,他背後的導演雷奈與攝影師薩夏·維耶尼(Sacha Vierny)正在測光、觀景、巴提斯特「被看」、「被拍攝」)!畫面再帶到我站在書報雜誌堆積如山宛如垃圾堆的屋裡的小白文鳥與我自拍的照片旁。
關魚(aboutfish)
放映週報說"若在沒有背景脈絡與議題關聯的建立下,觀眾或許會感到有些突兀"然後對照李的說法,擬音的意識流設計是給內行人品味的,但對一般人來說看不到那麼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