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B_
紙堆間與書摘
讀完卡門‧拉弗雷特的《Nada什麼都沒有》。是我的第一本西班牙小說。真切感受到那種出乎常態之外的詭譎。只要走入那個奇怪的家,人就會浸染於由暴力、諷刺與荒謬組成的異質空間,與所謂人生失敗的單調之人一同分享破敗且沒有隱私的房屋。久了便使自己沉淪於鏡中反照的自我破片的幻影中。但不論怎樣幻想功成名就的模樣,那最終都以極其病態可悲的方式收場。「什麼都沒有」彷若一則可笑、帶著凋零色彩的Logline。即使沒有人願意當黯然離場的那個,但無奈的是,總得有誰上去補那個缺。
sIB_
我很喜歡作者敏銳的目光,讓我想起我朋友對我說過我們都需要很大「精神領域」的空間;但世上有很多人不需要這種地方──現實就是一切。小說中的艾娜就對「需要精神領域」的人感興趣,她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sIB_
「沒辦法。我一輩子都在逃避我那些頭腦簡單、受人尊敬的親戚……他們頭腦簡單,但同時又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那種精明,這才讓他們變得很令人受不了……我喜歡有瘋狂基因的人,因為他們讓生命不單調,即使他們生活悲慘,而且總是不切實際,就像你……在我的家人看來,這些人都是令人嫌棄的災難。」(初版,頁152)
sIB_
另外一段對世代差異的目光也很精準:
「不同世代的人很難互相了解,即使他們沒有強迫我們用他們的方式看待事物。但是當他們想要我們按照他們的眼光看待事情時,如果想要結果不要太糟,年長者就必須手腕圓滑又很敏銳,而年輕人則必須表現出很欽佩他們的樣子。」(頁96)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