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ω。
@q321113
Tue, Nov 3, 2020 9:11 AM
2
因為工作性質和可能也刷到一定程度信任,現在可以在家兼職,像是外包的感覺
感覺蠻舒爽的,例如今天突然靈感爆棚,進度飆完,自主提前下班ing
低調。ω。
@q321113
Tue, Nov 3, 2020 9:12 AM
當然東西還是要等到6點再交出去(但我下班了(好
樹🌈有明地縛靈🪶
@otaki01710
Tue, Nov 3, 2020 9:14 AM
在家原地下班超開心Der(
低調。ω。
@q321113
Tue, Nov 3, 2020 9:14 AM
我習慣的工作模式真的就是:規則、要求全部講好,何時給進度何時定期回報巴拉巴拉
然後,別、吵、我。
時間到了東西會生給你的
低調。ω。
@q321113
Tue, Nov 3, 2020 9:25 AM
Tue, Nov 3, 2020 9:25 AM
一轉眼也兼半年職了XDDD
必須說能這樣也是用時間刷來的,感謝同事們的信賴,敢說把東西交給我就好
雖然到公司也很歡樂,但就是太歡樂了,反而很容易分心XDD
為什麼美術們都可以邊聊天邊畫畫啊!!!!XDD可惡我也很想聊天但工作一定會停擺啦齁wwww
其實挺有感的,出來混,信用額度越高,走跳會方便許多
低調。ω。
@q321113
Tue, Nov 3, 2020 9:32 AM
Tue, Nov 3, 2020 9:37 AM
這就只能靠平時長時間的累積了
自知怕生孤僻又不會做人,那就只能靠成果說話了
雖然常被說對自己太嚴格,不過某程度也還是有好處
基本上過得了我自己的標準,也都過得了大多數人的標準,那就能相安無事,減少指教說話的空間
就很不想花時間來回
反正總是在別人逼死我之前,我就先逼死自己
XDDD
只能說我太習慣這種模式了XDD 太多指點反而會綁手綁腳(炸
以致於我最後教授也是選系上有名的不會主動管,要足夠自立自強的那種,雖然說這是場豪賭,真的是場考驗端看自制力和能力到哪了(遠望
低調。ω。
@q321113
Tue, Nov 3, 2020 9:33 AM
好的,接受挑戰。
雖然,我正在死線前摸魚(幹
低調。ω。
@q321113
Tue, Nov 3, 2020 9:35 AM
樹🌈有明地縛靈🪶
: 實際體驗真的爽 覺得會上癮耶糟糕
kumo☁️被文本追殺
@Kuraudo1020851
Tue, Nov 3, 2020 11:46 AM
低調的工作感覺超棒,在家工作真的可以更自由的排時間......
而且你好有原則,說不定我之後也可以學低調的應對方式面對系上的苦勞差事
(很不擅長表達強硬立場#
我原本在教授帶的研究計畫下打工,結果這學期說要支援他校專案進度,改成在家自己工作、共編表單簽到,每個人都要先給一個自己每週的粗估時數,同學都喊了四五個小時
:我......我兩三個小時吧(
我都在想自己有時候是不是會習慣性低估自己的能力,但真的怕自己喊多了又扛不住,到時候沒有人能幫我(((
但是能在家工作不用大老遠跑去辦公室還是很開心啦
低調。ω。
@q321113
Tue, Nov 3, 2020 12:32 PM
kumo☁️被文本追殺
: 既然你提到了,可以深入分享一下XD
維持自主性其實也不是一朝一日就能換來的,這運作前提是要對自己足夠了解,包括自己需要適合什麼,以及自己到底有幾兩重。
「給我空間和獨立性我可以更有效率。」要先認知自己的特性,才能精準提出需求又是能達成對方目標的。
當然最後也要達到所約好的成果,回收承諾就是信用的累積,累積夠多後通常談什麼都好辦了XD
所以為了準確提出,知道自己的斤兩也很必要,但經常是要嘗試後,實際做過才能得出結論,只能說經驗還是很必要。所以一開始有迷惑期正常,先試水溫保守估也正常,但必須意識到這是暫時的,為了達到最後的合理平衡
低調。ω。
@q321113
Tue, Nov 3, 2020 12:40 PM
很多人常常鼓勵說「多方嘗試」,我自己也是贊同的,但那多方嘗試不只是作了這個不喜歡,啊就換下一個,換啊換啊好像在等一個天選降臨。看似作了很多事,但核心終究還是被動的。
假設人生是場對自我的研究,我覺得每個嘗試、每個經驗,那就是個「文本」,是關於自己的資料,都可以回頭整理閱讀,很多當下覺得無用的體驗,分析起來都可以獲得很多資訊(為什麼對你而言是無用?這理由也是重要的)
就是這樣,活著,然後不斷不斷地蒐集分析。現在之所以能整理出一些東西,也是我多活了那幾年、多經驗過一些事,資料更多了些,並且我習慣歸納XDD
最怕的是不斷活過去,卻對自己翻閱都不翻閱吧。
kumo☁️被文本追殺
@Kuraudo1020851
Tue, Nov 3, 2020 2:57 PM
低調講的真好,多方嘗試真的只是在看運氣摸索的,我自己是比較喜歡確認整體目標後就一直埋頭努力下去啦......就算很多人說什麼大學該多多嘗試,我卻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心力去嘗試多樣的事物了
雖然看到文本這個比喻後再回頭看自己的暱稱忍不住笑了出來
確實如此,其實這些道理也能套用在我自己面對系學會事務的狀況
我覺得自己在一開始就因為組織中領導階級不會做事而感到失望悲觀是不太行的(畢竟還有一年的時間要跟他們共事),但真的一直去想未來可能會如何反而只是讓自己越來越不安,所以現在是卡在一個不知道該面對現實好還是應該幫自己想好後路的狀態XDD
低調。ω。
@q321113
Wed, Nov 4, 2020 4:17 PM
kumo☁️被文本追殺
: 你的暱稱我看了也很畏懼www(??) 最近才在讀超爆幹燒腦的理論,才說到一句"文本之外無他物" 萬物都是文本喇我們無處可逃喇!!!
沒參過系學會不太清楚狀況
我的作法可能也和你不合www(我的個性其實還是順應型的,我很容易接受環境,一點都不打算改變他人,只是會想盡辦法在之中找到存活方法
或逃走
)
但我覺得可以有的心態是:不要覺得哪件事就是最後階段了,好像哪一步搞砸就等於全毀。瑕疵是常見的,但多半能修補,真能一擊斃命的錯誤其實反而少見。
可以放寬心一點。
假如真的爛到一副要全毀了,就看戲(不是),或許也可以當反面教材學吧
kumo☁️被文本追殺
@Kuraudo1020851
Thu, Nov 5, 2020 1:00 AM
低調。ω。
: 其實我原本想改成「學術垃圾車起飛」,後來覺得自己讀的文本也沒有到讓我變得很學術的地步
只是變得更多愁善感
就算了
我也不喜歡改變他人,但我可能就會把自己的高標準放到看他人的視角上,對方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成果我就......暗自sad(((
我也覺得自己應該要學習怎麼順應環境wwww可能要讓自己學會偶爾裝死吧,不然真的對每一個人的任何評論都戰戰兢兢的話,遲早有一天會讓自己嚇死的(
「不要覺得是最後階段」的這個思考方式對我來說滿實用的......因為我最近才發現同儕中不少人自己有意見都不願意在群組中或是當面對我提出,都是私底下跟其他人談論批評,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很受傷,或許我該改變一下自己的態度,反省一下為什麼會這樣
kumo☁️被文本追殺
@Kuraudo1020851
Thu, Nov 5, 2020 1:02 AM
抱歉,一不小心就在低調的噗下開始碎碎念起自己的狀況......只是我真的覺得低調的文字有讓我感到一瞬間的豁然開朗
載入新的回覆
感覺蠻舒爽的,例如今天突然靈感爆棚,進度飆完,自主提前下班ing
當然東西還是要等到6點再交出去(但我下班了(好然後,別、吵、我。
時間到了東西會生給你的
必須說能這樣也是用時間刷來的,感謝同事們的信賴,敢說把東西交給我就好
雖然到公司也很歡樂,但就是太歡樂了,反而很容易分心XDD
為什麼美術們都可以邊聊天邊畫畫啊!!!!XDD可惡我也很想聊天但工作一定會停擺啦齁wwww
其實挺有感的,出來混,信用額度越高,走跳會方便許多
自知怕生孤僻又不會做人,那就只能靠成果說話了雖然常被說對自己太嚴格,不過某程度也還是有好處
基本上過得了我自己的標準,也都過得了大多數人的標準,那就能相安無事,減少指教說話的空間
就很不想花時間來回反正總是在別人逼死我之前,我就先逼死自己XDDD只能說我太習慣這種模式了XDD 太多指點反而會綁手綁腳(炸
以致於我最後教授也是選系上有名的不會主動管,要足夠自立自強的那種,雖然說這是場豪賭,真的是場考驗端看自制力和能力到哪了(遠望
雖然,我正在死線前摸魚(幹
而且你好有原則,說不定我之後也可以學低調的應對方式面對系上的苦勞差事
我原本在教授帶的研究計畫下打工,結果這學期說要支援他校專案進度,改成在家自己工作、共編表單簽到,每個人都要先給一個自己每週的粗估時數,同學都喊了四五個小時
:我......我兩三個小時吧(
我都在想自己有時候是不是會習慣性低估自己的能力,但真的怕自己喊多了又扛不住,到時候沒有人能幫我(((
但是能在家工作不用大老遠跑去辦公室還是很開心啦
維持自主性其實也不是一朝一日就能換來的,這運作前提是要對自己足夠了解,包括自己需要適合什麼,以及自己到底有幾兩重。
「給我空間和獨立性我可以更有效率。」要先認知自己的特性,才能精準提出需求又是能達成對方目標的。
當然最後也要達到所約好的成果,回收承諾就是信用的累積,累積夠多後通常談什麼都好辦了XD
所以為了準確提出,知道自己的斤兩也很必要,但經常是要嘗試後,實際做過才能得出結論,只能說經驗還是很必要。所以一開始有迷惑期正常,先試水溫保守估也正常,但必須意識到這是暫時的,為了達到最後的合理平衡
假設人生是場對自我的研究,我覺得每個嘗試、每個經驗,那就是個「文本」,是關於自己的資料,都可以回頭整理閱讀,很多當下覺得無用的體驗,分析起來都可以獲得很多資訊(為什麼對你而言是無用?這理由也是重要的)
就是這樣,活著,然後不斷不斷地蒐集分析。現在之所以能整理出一些東西,也是我多活了那幾年、多經驗過一些事,資料更多了些,並且我習慣歸納XDD
最怕的是不斷活過去,卻對自己翻閱都不翻閱吧。
雖然看到文本這個比喻後再回頭看自己的暱稱忍不住笑了出來確實如此,其實這些道理也能套用在我自己面對系學會事務的狀況
沒參過系學會不太清楚狀況
或逃走)但我覺得可以有的心態是:不要覺得哪件事就是最後階段了,好像哪一步搞砸就等於全毀。瑕疵是常見的,但多半能修補,真能一擊斃命的錯誤其實反而少見。
可以放寬心一點。
假如真的爛到一副要全毀了,就看戲(不是),或許也可以當反面教材學吧只是變得更多愁善感就算了我也不喜歡改變他人,但我可能就會把自己的高標準放到看他人的視角上,對方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成果我就......暗自sad(((
我也覺得自己應該要學習怎麼順應環境wwww可能要讓自己學會偶爾裝死吧,不然真的對每一個人的任何評論都戰戰兢兢的話,遲早有一天會讓自己嚇死的(
「不要覺得是最後階段」的這個思考方式對我來說滿實用的......因為我最近才發現同儕中不少人自己有意見都不願意在群組中或是當面對我提出,都是私底下跟其他人談論批評,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很受傷,或許我該改變一下自己的態度,反省一下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