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雜談]從江戶城見日本!隱藏於東京的德川家康七個規畫。

江戸城から日本が見える!東京に隠された徳川家康7つの仕掛け

又到了每周三的「所Japan」時間(欸)。

本次的主題是「江戶城」,也就是目前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的皇居所在。藉由千田嘉博教授所發現的「江戶始圖」來分析德川家康的性格,以及其在發展江戶城時所留下影響至今的規畫。

TV
DarkAsk
節目從以「桜田門外の変」聞名的南側入口「櫻田門」開始。

靠近櫻田門時會發現,在牆壁上有許多的槍孔,這是應對火器發展而改變的城牆結構,一方面可以倚賴城牆來防禦火砲的攻擊,另一方面依然能夠從槍孔對外發射來抵禦侵入者。

在進了櫻田門後,有一個直角轉彎的方型區域「枡」,或者說「桝形構造」。在入口的高麗門之後,要再前進需要通過轉向的渡櫓門,而這個直角轉彎的方型區域,是標準的防禦設計。
https://imgs.plurk.com/Qye/BTX/DiPm1Aa5rU6WlBIoVpFpil6aL6A_lg.jpg

用途是在敵人進門後,還未攻破第二道門時,能在城牆上以最大覆蓋面積的四個方向攻擊,將入侵的敵人殲滅。

一般來說通常會配置一個,或是在通往內城的路徑上,分散配置幾個這樣的「殲滅點」。但在江戶城的設計上,是連續好幾個這樣的配置。

這顯示出建設者德川家康的強烈「心配性」。
DarkAsk
所謂的心配性有點難翻,不能說是膽小怯懦,比較接近是愛擔心、愛操心,或者該說想太多,放到最近的作品有點像「這個勇者明明超tueee卻過度謹慎」,講好聽是慎重。

對照時空背景,當時德川家康的處境,被豐臣秀吉下令移封到江戶這個破草村,確實是有種草木皆兵的危機感。

雖然說現在千代田區的皇居看似處於東京的中央,但在當時其實是靠海的,而現在的日比谷、目黑與港區等區域,在當時是被稱為「日比谷入江」的海灣,實際上,江戶城的所在地,是堆平丘陵用土填海鎖造出來的,當時據說動用了三萬人。

有一種說法是,家康藉此表現了人定勝天的氣度,證明在他的手上是可以改變自然的。
DarkAsk
江戶城經過多個統治的經營與重蓋改造,已不復最早樣貌,不過根據千田嘉博教授三年前發現的「江戸始図」,可以看到許多重點。

「極秘諸国城図」是由擁有者於昭和28年致贈給島根縣松江市的松江歷史館,在2016年秋再考查時,發現在74幅圖中,包含著一張「江戸始図」,揭露了江戶城最原始的設計結構。
【新発見】最古級の江戸城絵図「江戸始図」 | 松江歴史館 - 松江城東隣・松江の歴史を紡ぐ場所 -

從圖面可以看出,除了連續的防禦性「桝形構造」外,江戶城還是一個「連立式天守」的城塞,總共有一大三小的天守閣。這個設計與姬路城相似,可以說姬路城是江戶城的試作原型,在姬路城測試,於江戶城完成。

千田嘉博教授表示,從多個防禦性設計齊備可以看出,江戶城可說是當時最強之城,德川家康在建設江戶城時,展現出與豐臣秀吉終須一戰的決心。
DarkAsk
在東御苑區域,可以看到相當壯觀的江戶城跡,但僅有天守台(石堆基座),卻沒有天守閣,那麼所謂的一大三小天守閣去哪了呢?

先拋開這個問題,到清澄白河搭船,行在小名木川上,可以看到有相當不自然的十字交叉水路,這是因為小名木川其實是條人工開鑿出來的運河,而目的是為了從水路自千葉運送鹽等物資,以供應江戶發展所需。

這是江戶城建設其中一個重要規畫。

再來進到了隅田川,途經神田神保町,在首都高速公路下的河區,可以看到自江戶城時代留下的石垣河岸,仔細觀察,整齊堆積的石頭上面都還刻有各種符號。

探究其原因,是德川家康一石二鳥之策,其命令各大藩動員建設,江戶城周邊並沒有適合築城用的石頭,這些石塊是由各大藩海運而來,一方面可以節省築城的花費,並加速建設,二來海運石頭勞師動眾,能大幅耗損各藩的實力,而減少了日後反叛可能的隱憂。
DarkAsk
築城用的石塊是自各藩海運而來,因此每個石塊都相當貴重,如果不加以保護,很可能一個不注意被其他藩的人抬走。所以每個石塊上都刻有各藩的代表符號,例如十字紋就可能是島津家所供應的石塊。

千田嘉博教授拋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在建城,你會把護城河建城什麼樣子?

一般正常的回答會是,把重要的內城圍住的環狀密閉護城河,要進入得從橋上經過。

然而檢視江戶城的護城河,會發現,江戶城的護城河是「漩渦形」的,這也是德川家康的另一個規畫。

封閉環型的護城河固然有防禦效果,但是會將城區限縮在護城河範圍內,然而漩渦型護城河的優點就是,能夠持續的延長並對外圍發展,而物資能夠藉由漩渦型的河流運送到江戶城區的任何一個地方。

實證就是,比對江戶城初始的城區圖,在家康時代40年後,漩渦的長度擴大了三倍,並伴隨著人口增長。水路發展參考大阪。
DarkAsk
漩渦型能夠不斷往外擴大,運輸貿易皆可,藉此發展成巨大都市,而非被封閉型護城河侷限在一定範圍內。利用水路航線進行都市計畫。這就是德川家康的規畫。

回過頭來看「日本橋」區域,從江戶時期的日本橋街景繪圖可以看到,日本橋被當作是江戶城的貿易入口,也是最繁華的商店區,然而商店建築有一個其他城區少見的特徵,那就是許多建築都建有兩層樓高的瞭望台「櫓」,這原本是城堡建築用的防禦設施,但日本橋商店街多有如此「櫓之町家」的設計。

其目的是作為江戶城的繁榮貿易街,希望能有派頭,讓來城者都大吃一驚的佩服。

但這個設計並沒有花德川家康一毛錢,而是全由商人自費。方法是,為了讓商人願意自費蓋高台,而給與福利設施,那就是面見將軍的權利。

在年節等重要節日能夠會見將軍的特權,像是重要表演,也可能會被叫上陪同,無怪乎商人們爭先恐後的表態。
DarkAsk
最後是解答江戶城跡有天守台(城的基座)而無天守閣的疑問。

事實上在每個將軍在任時,都會拆掉舊的天守閣而重新興建。然而在第四代將軍德川家綱時,發生了明曆大火,將江戶城區燒掉六成區域,也包括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天守閣。

當時家綱確實有再建天守閣的計劃,也建好了天守台,但聽從家老保科正之的諫言,「與其拿來建設戰爭時期才用得到的天守閣,不如用來重建被燒毀殆盡的江戶街區」,將興建天守閣約等同現今100億的預算,用以重建江戶街區。

在同時將人潮聚集的區域,例如神社與寺廟等分出江戶城區外側,移往他處,而形成了現在的淺草與赤坂等區域,也算是一次重新都市規畫。
DarkAsk
所以,江戶城跡的天守閣,是「幻之天守閣」,在和平時代到來時,不需要軍事用途偏重的天守閣,因此從來不存在。

家康在江戶城之後建設的名古屋城,原本也是連立式多天守閣的建築,但德川考慮太平時代到來,並不需要太多軍事用的天守閣,而是需要挪出給本丸更多空間供政治使用,因此減少了原先設計的一個外側小天守閣。保科正之繼承了德川家康老年時的思想,而對家綱提出同樣的諫言。

面對在天守台上重建江戶城跡的疑問,千田嘉博教授的回答是,雖然有當時留下的設計圖,但第四代將軍家綱從來沒有興建天守閣,而如果要「重建」天守閣,那就是等於是把「原本就不存在的東西建出來」,這就不叫「重建」了。

以此作為結語。
DarkAsk
為什麼看個綜藝節目弄得像是要寫報告一樣。
據說下一集是講「鐮倉大佛之謎」,感覺又會寫一篇,但我好懶。
寫這種東西應該沒多少人想看吧。
死掉的克里格(turna)
我是路過看到轉文進來看的,很有趣,希望你能繼續分享XD
死掉的克里格(turna)
水啦~ 感謝分享,我不客氣地收下了XD
睡眠充足者
光是挖坑堆土都有一大堆經驗跟學問在呢
望. 神無月「半額」
有有有、超愛看!所Japan有的時候還會有教快速料理的單元、超棒
那個運河石頭的十字紋應該是島津的、那個首級留下來妖怪的那個~
DarkAsk
望. 神無月「半額」 : 島津嗎?可能是我聽讀時記錯了,感謝指正。
DarkAsk
延伸閱讀:關於挖土築牆,可以看這部紀錄片「武士之牆」。在講「穴太眾」的事。
武士之墻 - NHK WORLD PRIME | NHK WORLD-JAPAN On Demand
有中文字幕。

要注意的是,播放結束日期 2021年1月4日,因此要看快看,別存著過了時間就不能看了。
DarkAsk
補充節目中對「連立式天守」的說法,傳統的城是單天守設計,然而所謂的單天守其實其實沒有什麼防禦性意義,在外城被攻破時,在天守閣被團團包圍的情況下,單天守閣僅僅只能起到拖延讓城主有時間切腹的功用。

然而連立式天守能夠互相支援防禦,敵人也無法確認城主究竟在哪個天守閣中,而從單純的拖延時間變為能夠長期支持甚至反攻。

大幅提高了糾纏能力,因此才成為後期強化防禦型的設計。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