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狗傑
@JimHawkins
Fri, Oct 16, 2020 4:36 PM
Sat, Oct 17, 2020 6:32 AM
4
細讀
塞內加
(或譯
塞內卡
)才發現我幾年前多粗略:我當時覺得塞內加用字很嘮叨,是因為他在和另一人對話,需要不厭其煩把話說到對能懂,視對方程度到哪而編入各異的冗餘。
現在手裡有他的文選集:第一篇是寫給他老友的信;第二篇是寫給他母親的信;第三篇則是我兩年前從友人處讀過,他和年輕朋友的對話錄--當時我覺得他嘮叨,是因為他就是在對請教他心靈安寧之道的年輕朋友進行指教,而且那個指教比論語任何一則記錄都還要完整!
論生命之短暫(中英對照)
@JimHawkins on Plurk
他也許作為一名哲學家有點自大,但他是真誠地對他的對象說出他想表達給對方的話。
狼狗傑
@JimHawkins
Fri, Oct 16, 2020 4:56 PM
@JimHawkins on Plurk
第一篇他是在勸老友既屆退休之齡,便應在時候到了放下政治工作為自己活--不是沈迷於逸樂或收藏之類的愛好或消遣,而是利用退休後的閒暇好好獨處面對自己,或閱讀古人思想著作與古人對話,並反省過去過失、展望未來、向當代思想工作者請益、傳承智慧給後人。他的建議有些偏見(比如他鄙視過於瑣細的文獻與歷史研究),但確實是他給老友最真誠的建議了。
我剛剛讀到他寫給他母親的安慰信,要處理的是他母親的傷痛……在那個還沒有精神分析的年代,他試圖使用文字與他的斯多葛思想處理他母親的傷痛非常令人動容(他當時就是政治受難者,而他母親變成受難者家屬,他當時寫信的處境有點類似臺灣白色恐怖受難者遺書寫作--雖然後來他還是平安回來輔佐暴君尼祿)。
狼狗傑
@JimHawkins
Fri, Oct 16, 2020 5:09 PM
至於我先前就讀過的第三篇,之後當然得好好重讀,畢竟我粗略無比,惟勤補拙。總之,我現在完全同意友人當時對第三篇的評價,且我想可以推而廣之我收的這一整本塞內加選集:塞內加面對老友處理人生意義、閒暇與獨處的問題,面對母親處理傷痛,面對年輕朋友處理心靈安寧的問題,全是我們現代人都還要面對的問題;塞內加那三篇完整的書信或對話,比我中華文言文斷簡殘編都還要清晰。現代公民要上道德課?塞內加這三篇文章綽綽有餘(更別說他還生在帝制羅馬)。
狼狗傑
@JimHawkins
Fri, Oct 16, 2020 5:24 PM
比起古羅馬銘文長久的花崗石碑,我中華文言文就是斷簡殘編:
斷片與追憶:中國文學作為一種「反動的修辭」|MPlus
『中國文學很大一部分,是對於一去不復返的過往反覆沉吟……上自《詩經》雅與頌,追懷的是已經忘記了確切究竟該怎麼做的祭祀神靈方式。儒家推崇的典籍《論語》,莫不是孔子其人其事在弟子記憶中呈現的大量斷片。《春秋》的字數如此之少,刻意留下的空白,暗示著背後有至少一位意圖接近「聖人」的編輯者,透過言簡意賅的文字,永恆地操控這一切。一代又一代中國文人背誦、註解的典籍,全都刻意或者偶然地不完整。』『追憶不是中國文學的一個主題,而是中國文學與思想的「全部主題」。那些不夠完整的斷片,如同打碎的稀世古玩一般被收藏。宛如七寶樓台拆碎的破片,又如情人割斷的繡帕一角。』
狼狗傑
@JimHawkins
Fri, Oct 16, 2020 5:27 PM
打臉兩年前的我之總結:
塞內加嘮叨,是為了把話說清楚。
中華文言文根本沒把話說清楚過(
狼狗傑
@JimHawkins
Sat, Oct 17, 2020 4:19 AM
致赫尔维亚的告慰书
太美了……
狼狗傑
@JimHawkins
喜歡
Sat, Oct 17, 2020 4:53 AM
「在止住自己的傷口流血之後,我傾盡所能,掙扎向前為您包紮傷口。但另一方面,一些其他的考慮又使我踟躕不前。我意識到您的傷口初創正疼痛難忍,不該馬上觸動,以防慰藉本身會刺激它、讓它發炎:病痛也是一樣,沒有什麼比過早的治療對它更有害了。所以我在等待,直到您的悲痛慢慢減輕,讓時間來軟化它,使它可以經受治療,可以被觸動、解決。此外,雖然我查閱了所有最著名的作者關於如何控制和緩解悲痛的著述,但還是找不到任何關於安慰自己的至親、而自己本身又是他們所哀痛對象的實例,所以在這種尚無前例的情況下,我猶豫了,擔心自己非但不能給您安慰,反而會刺激您的悲傷。而且,一個人從自己的棺槨中抬起頭來安慰他的至愛親人,需要的是那些有別於普通平常詞匯的新奇話語。但巨大強烈的悲痛會剝奪人們選詞遣句的能力,因為悲痛本身往往會抑制聲音的發出。」
狼狗傑
@JimHawkins
Sat, Oct 17, 2020 6:23 AM
補充一下:塞內加開的藥方有些部分可能身為現代人的我們看了會笑,但另一些部分對現代人來說還是有切身處,細讀會有收穫。
建議:邊讀邊擷取關鍵字,讀完重點整理,最好就像我前幾天畫表格(哎
再次提醒:現代人會煩惱的問題,古羅馬人都思考過了,而且有好好講
中國人真的就算了,連老子都有句意不清處了:你就想想他當時是被逼寫出來的道德經,不是塞內加那種想好好跟對方講道理
狼狗傑
@JimHawkins
Sat, Oct 17, 2020 5:40 PM
補一下我六年前至今對老子的看法(哎你
[散文] 【讀書心得】老子的真心話 - 狼之樂園
我仍然覺得老子在中華文言文中算好的,但他似乎沒有要跟讀者對話的意思(哎
狼狗傑
@JimHawkins
Sun, Oct 18, 2020 5:15 PM
補:塞內加為自己的流放安慰他老母進行的壯闊敘事雖然和臺灣現況差很多,可是有夠適合截取若干段落來談移民社會或移民國家的(臺灣就是,歐洲也有移民,美國簡直就是現代的羅馬)。
狼狗傑
@JimHawkins
Wed, Oct 21, 2020 1:35 AM
塞內加與母告慰書(喂)重點整理:
控制、緩解悲痛;安慰。
流放非苦:羅馬本立基於離鄉背井者(移民)-隨遇而安的美德。
不是禁止,而是限制悲哀。
非重點但有趣,塞內加對其母說:
先父按「舊式家教」不讓您學習哲學(因傳統規定女性不能學富五車),但兒現在請您學習「抵禦厄運、安定心靈的知識」。
狼狗傑
@JimHawkins
Thu, Oct 22, 2020 7:02 AM
剛剛讀第三篇(算是繼在友人的噗初讀、後來看《傅柯說真話》由傅柯轉述的片段後,再好好讀全文),深感塞內加對情緒與傷痛的描述真的放到現在也很精準,包含他對無聊的描繪與國分若合符節。不過,他與國分對娛樂的意見不同。然後國分論無聊的書沒提及他,應該是因為他沒有專論無聊,而是在人生的意義或心靈安定等論題順帶提到而已。
對於塞內加論述細讀(細讀,不是略讀
略讀只會像我乍看覺得他對一個「簡單」主題拉拉雜雜說一堆,而沒看清內容梳理多清楚
)後能令人感同身受的一些理由,以下評述應該都交代了:
塞涅卡哲学文本中的治疗范式述析
狼狗傑
@JimHawkins
Sun, Oct 25, 2020 6:15 AM
# Seneca〈論心靈的平靜〉(De tranquillitate animi),I (Plurk P...
友人從《傅柯說真話》節錄出來的,塞雷諾斯對塞內加的提問。結果當年被我嫌囉嗦的文字其實出自塞內加的年輕朋友,且他也不是無意義囉嗦,而是向他的精神導師說清楚他自己的問題。塞內加回答其實更精彩(另,重翻《傅柯說真話》才確定傅柯對於〈論心靈之平靜〉的討論只有集中在塞雷諾斯對塞內加的提問;塞內加的回答並未被引用,只被總結說他對於塞雷諾斯提問的回答集中在心靈穩定構成要件為何。難怪,我對塞內加對塞雷諾斯的回答竟沒有什麼印象
也是因為我沒先去友人節錄有附的連結讀英文全文
)。
英文全文:
Of Peace of Mind - Wikisource, the free online libra...
簡體中文全文
狼狗傑
@JimHawkins
Sun, Oct 25, 2020 6:15 AM
重點筆記
狼狗傑
@JimHawkins
Sun, Oct 25, 2020 6:17 AM
「我們太脆弱,不能忍受一切,不能忍受勞苦,不能忍受歡樂,不能忍受自己,不能長期忍受任何東西。」
「……有保持心靈寧靜的方法,恢復心靈寧靜的方法,及克服無意中漸染缺點的方法。但是能夠肯定,除非那搖擺不定的心靈能時時刻刻得到精心呵護,這些方法都不足維護如此脆弱的一個東西。」
狼狗傑
@JimHawkins
Wed, Nov 4, 2020 4:38 PM
PS:
似乎果真如兩年前某友人說塞內加一篇文章就比所有的中華文言文都更能教人處事之道。
這裡有篇文言文對照組:
破窯賦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同樣是講面對困厄應堅定心志:
塞內加與自己的母親和友人通信,都是有對話,所以篇幅較長(兩年前我嫌這種長篇幅是嘮叨);
假托呂蒙正作的〈破窯賦〉
篇幅上有我以前認為的「簡潔」,但它排比很多史事,只單單說一件事:道德與客觀命運無關。
狼狗傑
@JimHawkins
Wed, Nov 4, 2020 4:39 PM
「文章蓋世,孔子困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凶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為齊國宰相;孔明居臥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王雖雄,難免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運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於陰人之手。」
假托宋人呂蒙正排比那麼多史事,只是講「此乃時也!運也!命也!」CP值還不如更長篇大論但論理的密度也更高的塞內加。
狼狗傑
@JimHawkins
Wed, Nov 4, 2020 4:44 PM
這裡說CP值,是閱讀賦能(讀了有多少收穫)/閱讀時間花費(篇幅)。文言文一般都篇幅短,像《論語》就是語錄體,各節當格言讀,但讀這些格言得到的收穫,還不如讀塞內加長信得到的收穫。
大概從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以降的西方經典都很重視論證過程(還影響到新約聖經),反而我中華文言文都很愛省略推論,墨子對邏輯的探討努力簡直就是絕響了(公孫龍子白馬論則不脫詭辯色彩)。文言文本身有名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大多數文言文就只講其然,不像西方論理文頗重視所以然。少了所以然的論證,真的少很多東西。
對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名句還是受佛家影響
漢譯佛經也比中華文言文重視論證:
因明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狼狗傑
@JimHawkins
Sat, Jan 23, 2021 6:34 AM
塞內加也有玩排比,但他有說的東西實在更多:
「如果命運將某人擊敗,剝奪他行動的手段,他不該轉身就走,扔下武器找個地方躲起來(好像真有命運找不到的地方似的),而是應該更慎重地履行職責,謹慎地尋找能夠為國家服務的機會。假如不能成為戰士,就擔任公職;假如他要以平民身份生活,就讓他當個辯護人;假如情況迫使他保持沉默,就讓他以無言的方式幫助他的同胞;假如他在講壇上露面有危險,就讓他在私人住處、演出中、宴會上當個好的伴侶、忠誠的朋友、溫文爾雅的赴宴者。」
上面排比不是用一堆史事只佐證單一道理,而是列出一個人面對不同困境可以有哪些應對。
當然,單單拿一篇勸世賦(還出自戲曲)來比不大公平,塞內加行文也不乏多項史事排比講單一道理的段落。賦比書信也是有點膦鳥比雞腿。
狼狗傑
@JimHawkins
Sat, Jan 23, 2021 6:34 AM
那書信比書信呢?在我印象中還真沒中華文言文書信論理能與塞內加的信相比--勉強想到馬援〈誡兄子嚴敦書〉:
誡兄子嚴敦書_原文、翻譯及賞析_馬援詩詞_讀古詩詞網
同樣是老人寫給年輕人的信,馬援硬塞道理給侄子,就遠遠不如塞內加對他的年輕親友塞雷努斯循循善誘與詳加解析。
作為很長一段時間中華文言文主流的賦又是什麼貨色呢?
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即使漢賦有對話問答的安排,也不是真正的對話,賦還有前述的鋪張排比特色。拿任一篇問答體的賦跟柏拉圖以降的對話錄(含叔本華那款貨色寫的)比,都比不上,連蘇東坡的前後赤壁賦CP值都很低。
現在作文在教的論說文就受西方散文傳統影響很大:看看文言文跟白話文差多少。主張白話文的胡適就是西化派(
狼狗傑
@JimHawkins
Sat, Jan 23, 2021 6:35 AM
不過現代華語/國語作文還是保留了類似的問題:
@erhugreatwall - 戲劇台詞尷尬癌問題,當然不只是戲劇台詞的問題。 從小,作文課就不是在教...
馬世芳
「從小,作文課就不是在教我們如何用明白的文字說故事、講道理、表述真實的情感,而是比賽誰能塞進最多成語和浮誇的形容詞。
國語課也不怎麼教我們明白曉暢地論理、說話」。
載入新的回覆
現在手裡有他的文選集:第一篇是寫給他老友的信;第二篇是寫給他母親的信;第三篇則是我兩年前從友人處讀過,他和年輕朋友的對話錄--當時我覺得他嘮叨,是因為他就是在對請教他心靈安寧之道的年輕朋友進行指教,而且那個指教比論語任何一則記錄都還要完整!
他也許作為一名哲學家有點自大,但他是真誠地對他的對象說出他想表達給對方的話。
第一篇他是在勸老友既屆退休之齡,便應在時候到了放下政治工作為自己活--不是沈迷於逸樂或收藏之類的愛好或消遣,而是利用退休後的閒暇好好獨處面對自己,或閱讀古人思想著作與古人對話,並反省過去過失、展望未來、向當代思想工作者請益、傳承智慧給後人。他的建議有些偏見(比如他鄙視過於瑣細的文獻與歷史研究),但確實是他給老友最真誠的建議了。
我剛剛讀到他寫給他母親的安慰信,要處理的是他母親的傷痛……在那個還沒有精神分析的年代,他試圖使用文字與他的斯多葛思想處理他母親的傷痛非常令人動容(他當時就是政治受難者,而他母親變成受難者家屬,他當時寫信的處境有點類似臺灣白色恐怖受難者遺書寫作--雖然後來他還是平安回來輔佐暴君尼祿)。
『中國文學很大一部分,是對於一去不復返的過往反覆沉吟……上自《詩經》雅與頌,追懷的是已經忘記了確切究竟該怎麼做的祭祀神靈方式。儒家推崇的典籍《論語》,莫不是孔子其人其事在弟子記憶中呈現的大量斷片。《春秋》的字數如此之少,刻意留下的空白,暗示著背後有至少一位意圖接近「聖人」的編輯者,透過言簡意賅的文字,永恆地操控這一切。一代又一代中國文人背誦、註解的典籍,全都刻意或者偶然地不完整。』『追憶不是中國文學的一個主題,而是中國文學與思想的「全部主題」。那些不夠完整的斷片,如同打碎的稀世古玩一般被收藏。宛如七寶樓台拆碎的破片,又如情人割斷的繡帕一角。』
塞內加嘮叨,是為了把話說清楚。
中華文言文根本沒把話說清楚過(
太美了……
建議:邊讀邊擷取關鍵字,讀完重點整理,最好就像我前幾天畫表格(哎
再次提醒:現代人會煩惱的問題,古羅馬人都思考過了,而且有好好講
中國人真的就算了,連老子都有句意不清處了:你就想想他當時是被逼寫出來的道德經,不是塞內加那種想好好跟對方講道理[散文] 【讀書心得】老子的真心話 - 狼之樂園
我仍然覺得老子在中華文言文中算好的,但他似乎沒有要跟讀者對話的意思(哎
控制、緩解悲痛;安慰。
流放非苦:羅馬本立基於離鄉背井者(移民)-隨遇而安的美德。
不是禁止,而是限制悲哀。
非重點但有趣,塞內加對其母說:
先父按「舊式家教」不讓您學習哲學(因傳統規定女性不能學富五車),但兒現在請您學習「抵禦厄運、安定心靈的知識」。
對於塞內加論述細讀(細讀,不是略讀
略讀只會像我乍看覺得他對一個「簡單」主題拉拉雜雜說一堆,而沒看清內容梳理多清楚)後能令人感同身受的一些理由,以下評述應該都交代了:友人從《傅柯說真話》節錄出來的,塞雷諾斯對塞內加的提問。結果當年被我嫌囉嗦的文字其實出自塞內加的年輕朋友,且他也不是無意義囉嗦,而是向他的精神導師說清楚他自己的問題。塞內加回答其實更精彩(另,重翻《傅柯說真話》才確定傅柯對於〈論心靈之平靜〉的討論只有集中在塞雷諾斯對塞內加的提問;塞內加的回答並未被引用,只被總結說他對於塞雷諾斯提問的回答集中在心靈穩定構成要件為何。難怪,我對塞內加對塞雷諾斯的回答竟沒有什麼印象
也是因為我沒先去友人節錄有附的連結讀英文全文)。英文全文:
Of Peace of Mind - Wikisource, the free online libra...
簡體中文全文
重點筆記
「……有保持心靈寧靜的方法,恢復心靈寧靜的方法,及克服無意中漸染缺點的方法。但是能夠肯定,除非那搖擺不定的心靈能時時刻刻得到精心呵護,這些方法都不足維護如此脆弱的一個東西。」
似乎果真如兩年前某友人說塞內加一篇文章就比所有的中華文言文都更能教人處事之道。
這裡有篇文言文對照組:
破窯賦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同樣是講面對困厄應堅定心志:
塞內加與自己的母親和友人通信,都是有對話,所以篇幅較長(兩年前我嫌這種長篇幅是嘮叨);
假托呂蒙正作的〈破窯賦〉篇幅上有我以前認為的「簡潔」,但它排比很多史事,只單單說一件事:道德與客觀命運無關。
假托宋人呂蒙正排比那麼多史事,只是講「此乃時也!運也!命也!」CP值還不如更長篇大論但論理的密度也更高的塞內加。
大概從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以降的西方經典都很重視論證過程(還影響到新約聖經),反而我中華文言文都很愛省略推論,墨子對邏輯的探討努力簡直就是絕響了(公孫龍子白馬論則不脫詭辯色彩)。文言文本身有名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大多數文言文就只講其然,不像西方論理文頗重視所以然。少了所以然的論證,真的少很多東西。
對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名句還是受佛家影響
漢譯佛經也比中華文言文重視論證:
「如果命運將某人擊敗,剝奪他行動的手段,他不該轉身就走,扔下武器找個地方躲起來(好像真有命運找不到的地方似的),而是應該更慎重地履行職責,謹慎地尋找能夠為國家服務的機會。假如不能成為戰士,就擔任公職;假如他要以平民身份生活,就讓他當個辯護人;假如情況迫使他保持沉默,就讓他以無言的方式幫助他的同胞;假如他在講壇上露面有危險,就讓他在私人住處、演出中、宴會上當個好的伴侶、忠誠的朋友、溫文爾雅的赴宴者。」
上面排比不是用一堆史事只佐證單一道理,而是列出一個人面對不同困境可以有哪些應對。
當然,單單拿一篇勸世賦(還出自戲曲)來比不大公平,塞內加行文也不乏多項史事排比講單一道理的段落。賦比書信也是有點膦鳥比雞腿。
誡兄子嚴敦書_原文、翻譯及賞析_馬援詩詞_讀古詩詞網
同樣是老人寫給年輕人的信,馬援硬塞道理給侄子,就遠遠不如塞內加對他的年輕親友塞雷努斯循循善誘與詳加解析。
作為很長一段時間中華文言文主流的賦又是什麼貨色呢?
即使漢賦有對話問答的安排,也不是真正的對話,賦還有前述的鋪張排比特色。拿任一篇問答體的賦跟柏拉圖以降的對話錄(含叔本華那款貨色寫的)比,都比不上,連蘇東坡的前後赤壁賦CP值都很低。
現在作文在教的論說文就受西方散文傳統影響很大:看看文言文跟白話文差多少。主張白話文的胡適就是西化派(
「從小,作文課就不是在教我們如何用明白的文字說故事、講道理、表述真實的情感,而是比賽誰能塞進最多成語和浮誇的形容詞。
國語課也不怎麼教我們明白曉暢地論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