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1:41 PM
Thu, Oct 15, 2020 1:54 PM
3
【寫作雜】
因為之前有被問到,所以趁今天比較有空的時候來整理一下
方格子
這個平台的使用心得。部分內容是從前幾天的噗底下整理過來的。大多是基於自己的使用體驗與觀察,可能不準確(尤其是社交互動的部分,我就孤僻)。
(下收)
marque-page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1:43 PM
Thu, Oct 15, 2020 2:07 PM
相對客觀來說,我自己認為這個平台的主要特點如下: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1:46 PM
寫作體驗很好。
版面設計清爽,寫作介面簡單好用,但功能也很齊全,在我看來幾乎跟
巴哈
一樣容易使用;沒有用過巴哈的話,那方格子大概就是最好用的。同樣是功能比較齊全的平台,
艾比索
功能很多,但有些功能比較偏門,不是入門者會需要的,所以我還是覺得方格子在寫文體驗上算是前三名的平台。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1:51 PM
Thu, Oct 15, 2020 1:53 PM
比起創作平台,更像電子報發布區。
方格子在我看來,比起創作發表區,更像某種集結各家電子報的平台。原因如下:
1. 「創作」只是眾多類別底下的一種(如果 TAG 是跟創作有關,那就會自動被分到這個類別底下),除此之外這上面還有生活日記、家醫知識、影評書評、投資相關等內容。
2. 方格子的文章顯示在推薦頁面或首頁上的時候,文章縮圖跟文章簡介的區域幾乎是 1:1。這無形中使得作者很仔細挑選自己文章的縮圖(方格子稱為「封面」),畢竟要是被選上推薦,結果沒有縮圖或是縮圖不美觀,那跟其他人相比會非常非常可憐 (x
3.
會計算「文章所需的閱讀時間」
,雖然不知道計算標準,但對忙碌的讀者來說多少是種參照依據,方便決定要馬上看還是晚點再看。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1:57 PM
Thu, Oct 15, 2020 2:34 PM
可以在後台集中觀察各種數據統計。
以「專題」(分類的最上層)為單位,列出該專題的累計訂閱人數(指付費訂閱)、追蹤人數、總點擊數,底下則依文章分別列出瀏覽量、收藏數、喜愛數(按推數)、討論數(留言數)。對於想時時掌握社群媒體相關統計資料的人來說十分實用,下面附圖例。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1:59 PM
Thu, Oct 15, 2020 3:02 PM
訂閱(長期贊助)跟贊助(單次打賞)功能。
我自己在用的平台,除了鏡文學,大概就只有方格子有一個完整的贊助系統,還比鏡文學多了一個訂閱(長期贊助)的選項。如果能把其他平台的讀者吸引到方格子去,應該可以創造出類似 Paetron/Pixiv Fanbox 的效果。
我看過一些提供訂閱的專題,裡面的選項跟集資網站類似,都是說如果訂閱短期可以閱讀專題內所有需要付費閱讀的文章加上小禮物,長期訂閱的話則是增加更多贈送的物品,或是可以免費發問一定次數(主要是某方面專業人士提供,例如譯者、醫師、命理師等)。
我自己覺得這個功能的使用者應該是滿多的,畢竟方格子上的專業人士看起來不少。
另外,如果專題是免費的,那可以「追蹤」該專題,這樣專題底下有新文章時就會收到通知。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03 PM
Thu, Oct 15, 2020 2:04 PM
輕鬆連動 Likecoin。
剛才發現這必須拉出來講。Likecoin 通稱「拍手」(
介紹
),只要辦帳號就可以為有設置拍手功能的文章拍手,作者累積到足夠拍手數後,可以將該數字兌現,實現寫作收益。我很喜歡 Likecoin 的顯示效果,所以只要看到文章寫得不錯,又給拍手,就會去拍五下。不知道一天的拍手上限是幾下,但總之按不用錢,就按好按滿 (O
方格子可以直接設定將帳號與 Likecoin 帳號連動,預設發文時直接附帶拍手選項,算是非常方便。奇怪的是,我在方格子上讀過文章的作者,有設定拍手功能的偏少,不知道是因為懶得用還是什麼原因?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07 PM
下面是比較主觀的個人感想: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10 PM
留言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少。
就算是站方發的寫作教學文,或是長居首頁的熱門文章,推數幾十甚至破百,底下也可能完全沒有回應。我在方格子上發文至今一個多月,可能觀察結果還不是很準確,但我覺得這裡的人似乎很不愛回應。寫文時很需要回應的人想在這裡發文的話要考慮。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15 PM
Thu, Oct 15, 2020 2:15 PM
點閱數神奇地多。
我發文在方格子的
《如弦之繫》
,點閱率跟鏡文學相比差距
超過 10 倍
(553 vs 52)。最近更新中的
《貝殼與刺鳥》
也是差不多狀況。就算不考慮有幾篇被選進推薦,對點閱率造成很大影響的情況,這裡的點閱率也比鏡文學高很多。不太確定為什麼,可能是因為我圖片選得不錯?
deeproads
@deeproads
Thu, Oct 15, 2020 2:17 PM
我都懶得放圖片耶
話說剛看到你這噗,我點開之前寫《貝殼與刺鳥》 心得,發現裡面是空的?????
趕快把內容補上囧囧囧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19 PM
Thu, Oct 15, 2020 2:19 PM
被選進推薦的機率滿高的。
不太確定方格子的選文標準,但創作類文章被選上推薦頁面的機會滿大的。我發到現在 45 篇文章,被選上推薦 5 次,機率將近 10%。扣掉有一個系列我發文策略錯誤,就是發 28 篇被選上 5 次,機率高達 18%。我最近正在測試稍稍拉長更新頻率(從日更改成雙日更),看看這個機率有沒有可能再增加。
推薦文章會出現在該類別底下,持續 1-2 天(我看過持續 3 天的),被選上的文章會得到很高的曝光率(個人經驗,有無推薦的點閱數可以差到
超過 20 倍
之多)。我有聽說這個推薦是人工去選的,如果是我記錯的話還望提醒,感謝。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21 PM
Thu, Oct 15, 2020 2:21 PM
deeproads
: 原來沒放就是白白一片,嗯。我覺得放的話可能會增加讀者點閱的機率,不過這也說不準XDDDD
那篇我記得有內容耶,我還有看過以後按愛心按拍手然後收藏(一套流程跑好跑滿 (O
deeproads
@deeproads
Thu, Oct 15, 2020 2:23 PM
我之前記得應該都有貼上啊,但剛剛看整個空白,超驚嚇,趕快又編輯
我倒覺得放圖片應該是增加被選推薦的機率,我來試試看好了!
因為放圖片一定要把圖下載下來這件事讓我覺得很麻煩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25 PM
deeproads
: 我剛才發文也遇到這情況耶,我還以為是我手殘把內容刪掉,但我放簡介就是從我已經放進編輯區的文章去複製,不知道為什麼內容直接不見。搞不好是系統出錯XDDDD
有可能耶,我是一定都會放圖,或許是因為我有圖所以被注意到了(挺胸
我覺得下載圖很麻煩之外,同一個系列沒辦法預設使用先前用過的圖也很麻煩(甚至如果圖太大,我好不容易決定好一個角度,系統居然不能幫我儲存這個設定)。不過我覺得最麻煩的是選圖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26 PM
TAG 的使用很重要。
文章會出現在哪個類別底下,似乎是根據所使用的 TAG 決定。以我自己為例,我一定會上「原創小說」跟「架空」這樣的標籤,所以我的作品一概都是被系統顯示在「創作」這個類別底下。如果懶得設定 TAG,或是設定了錯誤的 TAG(例如太長),那可能會降低文章被目標觀眾看見的機率。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30 PM
需要決定文章簡介。
一般部落格或比如說我常用的巴哈姆特,都是把文章前面的段落秀出來,然後附上「繼續閱讀」按鈕給讀者。但方格子的做法比較不一樣,作者可以自己決定要用哪一段來吸引讀者點入文章。起初我很不習慣,但現在覺得很好玩,可以回頭找找自己故事的亮點之類的,增加了「發文」這種行為的樂趣。決定簡介的時候,我會選比較有亮點的,可以說明該章節的主要內容、展現故事的特色、或是一個衝突感強的段落。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30 PM
Thu, Oct 15, 2020 2:40 PM
給分類狂:最多可以分到兩層。
利用「專題」跟「分頁」的設定,可以把文章按照系列分類好,很實用。以我自己的情況為例,我的故事通常都有一個所屬系列,這時候就必須要能按照系列分類文章。接下來,還要再按照故事分類,不然要讀某篇故事的話沒有一個集中處找文太痛苦了。目前我覺得方格子的分類很好用,而且介面也很美觀。
目前我設定了五個專題(= 五個故事系列)。
各專題可以擁有獨立的封面,包括類似書封的小圖跟點入專題以後的 Banner,這兩個是可以分開設定的。
「分頁」是專題底下再細分用,值得注意的是,發文時
不能選擇
文章要去哪個分頁,只能手動加一個該分頁相關的 TAG,我都用故事名稱當 TAG,然後去該分頁的設定裡設定有這 TAG 的全部進該分頁。
deeproads
@deeproads
Thu, Oct 15, 2020 2:32 PM
我覺得分類跟專題功能不錯,不過目前看起來方格子根本沒啥互動
是個存放文章好地方就是了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35 PM
Thu, Oct 15, 2020 2:51 PM
(這個格子改成多寫一個特色)
寫文介面有自動儲存功能。
寫文寫到一半出事的話不用擔心,系統會自動儲存(雖然我不知道間隔是多長),在「個人文章管理」的「文章草稿」底下就能找到。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47 PM
結論:
◎
非常適合放文當倉庫
(站方表示不喜歡這個評價),因為沒什麼人會留言,所以不用擔心被催稿。
◎
適合不擅長社交的人使用。
除了留言以外,似乎沒辦法與其他作者互動,不用擔心突然有人來找自己套近乎(雖然我覺得這煩惱也是滿奢侈)。
◎
想要曝光率的話需要好好選圖。
沒有圖片的文章看起來就真的是比較半成品那種(被拖走),從上面的留言看來,有圖片的文章被選上推薦的機率應該也比較高。
◎
想要打造有質感的個人品牌兼營利的話可以用。
介面清爽無廣告,寫文介面實用、簡便、齊全,加上看起來滿完整的贊助功能,應該很適合當作長期經營的站點。
◎ 站方還滿積極宣傳跟協助作者的,另外我有看到,似乎也有「簽約作家」這樣的存在(例如
這位
)。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48 PM
還有其他我沒寫到的特色或是使用技巧,大家就自己去發掘吧,以上~!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49 PM
明天大概會來發當初寫
《你將得救》
時的歌單,再早的話我就記不起來了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51 PM
deeproads
: 沒錯,非常適合放文(自爽那種),但上面的人似乎丟完文就跑了,另一部分人則只讀他們有追蹤或付費訂閱的作者。不過我偶爾還是會當成電子報網站在用(然後就赫然發現我想看的文章要付錢 (x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53 PM
話說我寫這種整理的時候真的要有意識多留一點空白樓層,不然還要看看想寫的東西能改放到哪一樓,然後把原本那樓的內容五鬼搬運到其他樓層,實在是太克難了
deeproads
@deeproads
Thu, Oct 15, 2020 2:54 PM
還是下次我不要插樓><,不然就是你先設定不能回應,都發完後再開放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56 PM
deeproads
: 哦,希望沒有嚇到你XDDDDDDDDDDDDDDDDD 其實這跟我邊寫邊想的壞習慣比較有關,但我想關回應是個好主意,下次我會這樣做!(雖然寫到一半就有人進來聊天其實我非常開心,因為通常大家看完然後就走了 qwq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2:57 PM
話說,希望看到這裡的人全部都去辦 Likecoin 然後發文的時候都給拍手,這樣遇到我這種拍手狂人,你們就會收到一堆 Like 了(反正拍手免費,我拍爆)
deeproads
@deeproads
Thu, Oct 15, 2020 2:58 PM
啊因為我記得你之前好像有說過可以插樓,所以我才直接留言了,不會不會,但我懂排版整齊的那種感覺www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3:01 PM
deeproads
: 對,我不介意插樓
主要是因為我寫這個整理不是以後還要用,所以夾幾樓非正文對我來說沒有影響XDD 要是我下次沒關回應,還是歡迎大家插樓~
Cecil
@dejarte2285
Thu, Oct 15, 2020 3:03 PM
感覺整理一下可以發到巴哈的專欄(專業騙巴幣就是我),mark 起來下次再說。
方格子 vocus
@CcVocus
Fri, Oct 16, 2020 7:42 AM
感謝支持哦
deeproads
@deeproads
Fri, Oct 16, 2020 9:18 AM
來回報一下,昨天新po的文章(有圖)被選為推薦了!看來真的要圖文並茂~
Cecil
@dejarte2285
Fri, Oct 16, 2020 12:52 PM
方格子 vocus
: 感謝小編的感謝~我覺得方格子是個很棒的平台,希望能有更多好作者在上面發表創作
Cecil
@dejarte2285
Fri, Oct 16, 2020 12:53 PM
deeproads
: 看到阡陌的回報我就立刻去看了,恭喜入推薦~掌握了這個秘密(不)以後,阡陌的文章想必會常常出現在書評類的推薦吧
Cecil
@dejarte2285
Fri, Oct 16, 2020 12:57 PM
Mokayish
: 感謝幫解答~
1. 原來推薦真的都是人工選的,不管是誰選了我的文章,我愛他
2. 對,我想起來其實發文介面裡面有一個直接從免費圖庫找圖的選項,我覺得這點非常非常貼心!(對方格子寫文介面好感再 +1)
3. 下 TAG 的訣竅分享非常實用,感謝
4. 感覺站方對作者真的非常照顧呢,目前我對站方印象非常好XDDD
居然還會被編輯強制加上配圖XDDDDDDDDDDDDDDDD 不過有封面圖真的有差,我覺得在方格子這個特性又更明顯一點
載入新的回覆
因為之前有被問到,所以趁今天比較有空的時候來整理一下方格子這個平台的使用心得。部分內容是從前幾天的噗底下整理過來的。大多是基於自己的使用體驗與觀察,可能不準確(尤其是社交互動的部分,我就孤僻)。
(下收)
marque-page
版面設計清爽,寫作介面簡單好用,但功能也很齊全,在我看來幾乎跟巴哈一樣容易使用;沒有用過巴哈的話,那方格子大概就是最好用的。同樣是功能比較齊全的平台,艾比索功能很多,但有些功能比較偏門,不是入門者會需要的,所以我還是覺得方格子在寫文體驗上算是前三名的平台。
方格子在我看來,比起創作發表區,更像某種集結各家電子報的平台。原因如下:
1. 「創作」只是眾多類別底下的一種(如果 TAG 是跟創作有關,那就會自動被分到這個類別底下),除此之外這上面還有生活日記、家醫知識、影評書評、投資相關等內容。
2. 方格子的文章顯示在推薦頁面或首頁上的時候,文章縮圖跟文章簡介的區域幾乎是 1:1。這無形中使得作者很仔細挑選自己文章的縮圖(方格子稱為「封面」),畢竟要是被選上推薦,結果沒有縮圖或是縮圖不美觀,那跟其他人相比會非常非常可憐 (x
3. 會計算「文章所需的閱讀時間」,雖然不知道計算標準,但對忙碌的讀者來說多少是種參照依據,方便決定要馬上看還是晚點再看。
以「專題」(分類的最上層)為單位,列出該專題的累計訂閱人數(指付費訂閱)、追蹤人數、總點擊數,底下則依文章分別列出瀏覽量、收藏數、喜愛數(按推數)、討論數(留言數)。對於想時時掌握社群媒體相關統計資料的人來說十分實用,下面附圖例。
我自己在用的平台,除了鏡文學,大概就只有方格子有一個完整的贊助系統,還比鏡文學多了一個訂閱(長期贊助)的選項。如果能把其他平台的讀者吸引到方格子去,應該可以創造出類似 Paetron/Pixiv Fanbox 的效果。
我看過一些提供訂閱的專題,裡面的選項跟集資網站類似,都是說如果訂閱短期可以閱讀專題內所有需要付費閱讀的文章加上小禮物,長期訂閱的話則是增加更多贈送的物品,或是可以免費發問一定次數(主要是某方面專業人士提供,例如譯者、醫師、命理師等)。
我自己覺得這個功能的使用者應該是滿多的,畢竟方格子上的專業人士看起來不少。
另外,如果專題是免費的,那可以「追蹤」該專題,這樣專題底下有新文章時就會收到通知。
剛才發現這必須拉出來講。Likecoin 通稱「拍手」(介紹),只要辦帳號就可以為有設置拍手功能的文章拍手,作者累積到足夠拍手數後,可以將該數字兌現,實現寫作收益。我很喜歡 Likecoin 的顯示效果,所以只要看到文章寫得不錯,又給拍手,就會去拍五下。不知道一天的拍手上限是幾下,但總之按不用錢,就按好按滿 (O
方格子可以直接設定將帳號與 Likecoin 帳號連動,預設發文時直接附帶拍手選項,算是非常方便。奇怪的是,我在方格子上讀過文章的作者,有設定拍手功能的偏少,不知道是因為懶得用還是什麼原因?
就算是站方發的寫作教學文,或是長居首頁的熱門文章,推數幾十甚至破百,底下也可能完全沒有回應。我在方格子上發文至今一個多月,可能觀察結果還不是很準確,但我覺得這裡的人似乎很不愛回應。寫文時很需要回應的人想在這裡發文的話要考慮。
我發文在方格子的《如弦之繫》,點閱率跟鏡文學相比差距超過 10 倍(553 vs 52)。最近更新中的《貝殼與刺鳥》 也是差不多狀況。就算不考慮有幾篇被選進推薦,對點閱率造成很大影響的情況,這裡的點閱率也比鏡文學高很多。不太確定為什麼,可能是因為我圖片選得不錯?
話說剛看到你這噗,我點開之前寫《貝殼與刺鳥》 心得,發現裡面是空的?????
趕快把內容補上囧囧囧
不太確定方格子的選文標準,但創作類文章被選上推薦頁面的機會滿大的。我發到現在 45 篇文章,被選上推薦 5 次,機率將近 10%。扣掉有一個系列我發文策略錯誤,就是發 28 篇被選上 5 次,機率高達 18%。我最近正在測試稍稍拉長更新頻率(從日更改成雙日更),看看這個機率有沒有可能再增加。
推薦文章會出現在該類別底下,持續 1-2 天(我看過持續 3 天的),被選上的文章會得到很高的曝光率(個人經驗,有無推薦的點閱數可以差到超過 20 倍之多)。我有聽說這個推薦是人工去選的,如果是我記錯的話還望提醒,感謝。
那篇我記得有內容耶,我還有看過以後按愛心按拍手然後收藏(一套流程跑好跑滿 (O
我倒覺得放圖片應該是增加被選推薦的機率,我來試試看好了!
因為放圖片一定要把圖下載下來這件事讓我覺得很麻煩
有可能耶,我是一定都會放圖,或許是因為我有圖所以被注意到了(挺胸
我覺得下載圖很麻煩之外,同一個系列沒辦法預設使用先前用過的圖也很麻煩(甚至如果圖太大,我好不容易決定好一個角度,系統居然不能幫我儲存這個設定)。不過我覺得最麻煩的是選圖
文章會出現在哪個類別底下,似乎是根據所使用的 TAG 決定。以我自己為例,我一定會上「原創小說」跟「架空」這樣的標籤,所以我的作品一概都是被系統顯示在「創作」這個類別底下。如果懶得設定 TAG,或是設定了錯誤的 TAG(例如太長),那可能會降低文章被目標觀眾看見的機率。
一般部落格或比如說我常用的巴哈姆特,都是把文章前面的段落秀出來,然後附上「繼續閱讀」按鈕給讀者。但方格子的做法比較不一樣,作者可以自己決定要用哪一段來吸引讀者點入文章。起初我很不習慣,但現在覺得很好玩,可以回頭找找自己故事的亮點之類的,增加了「發文」這種行為的樂趣。決定簡介的時候,我會選比較有亮點的,可以說明該章節的主要內容、展現故事的特色、或是一個衝突感強的段落。
利用「專題」跟「分頁」的設定,可以把文章按照系列分類好,很實用。以我自己的情況為例,我的故事通常都有一個所屬系列,這時候就必須要能按照系列分類文章。接下來,還要再按照故事分類,不然要讀某篇故事的話沒有一個集中處找文太痛苦了。目前我覺得方格子的分類很好用,而且介面也很美觀。
各專題可以擁有獨立的封面,包括類似書封的小圖跟點入專題以後的 Banner,這兩個是可以分開設定的。
「分頁」是專題底下再細分用,值得注意的是,發文時不能選擇文章要去哪個分頁,只能手動加一個該分頁相關的 TAG,我都用故事名稱當 TAG,然後去該分頁的設定裡設定有這 TAG 的全部進該分頁。
是個存放文章好地方就是了寫文介面有自動儲存功能。
寫文寫到一半出事的話不用擔心,系統會自動儲存(雖然我不知道間隔是多長),在「個人文章管理」的「文章草稿」底下就能找到。
◎ 非常適合放文當倉庫(站方表示不喜歡這個評價),因為沒什麼人會留言,所以不用擔心被催稿。
◎ 適合不擅長社交的人使用。除了留言以外,似乎沒辦法與其他作者互動,不用擔心突然有人來找自己套近乎(雖然我覺得這煩惱也是滿奢侈)。
◎ 想要曝光率的話需要好好選圖。沒有圖片的文章看起來就真的是比較半成品那種(被拖走),從上面的留言看來,有圖片的文章被選上推薦的機率應該也比較高。
◎ 想要打造有質感的個人品牌兼營利的話可以用。介面清爽無廣告,寫文介面實用、簡便、齊全,加上看起來滿完整的贊助功能,應該很適合當作長期經營的站點。
◎ 站方還滿積極宣傳跟協助作者的,另外我有看到,似乎也有「簽約作家」這樣的存在(例如這位)。
1. 原來推薦真的都是人工選的,不管是誰選了我的文章,我愛他
2. 對,我想起來其實發文介面裡面有一個直接從免費圖庫找圖的選項,我覺得這點非常非常貼心!(對方格子寫文介面好感再 +1)
3. 下 TAG 的訣竅分享非常實用,感謝
4. 感覺站方對作者真的非常照顧呢,目前我對站方印象非常好XDDD
居然還會被編輯強制加上配圖XDDDDDDDDDDDDDDDD 不過有封面圖真的有差,我覺得在方格子這個特性又更明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