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 1929 年,卡拉揚接受母校莫札特音樂學院邀請,擔任其國際基金會夏季課程指導。而在烏爾姆方面,雖然其條件像上面說到的受到限制,但卡拉揚還是忠心地留在那裡。因為當時德國正一步步陷入危機之中,失業率高踞,卡拉揚當時不見得有多大希望在烏爾姆之外的地方覓得新任。可是,在烏爾姆五年之後,卡拉揚還是離開了烏爾姆,並不是完全出於他的自願,而是劇院解僱了他。經理解僱他的理由很耐人尋味,他認為卡拉揚龍非池中物,長久的被鎖在烏爾姆並不能讓他進一步有所成:

“ 您在我眼前工作了足足五年。您現在是更優秀更成熟了。我們這裡是小城一座,在這裡工作的人出不了頭。而客座指揮又不是常事。您頗有滯足於此之虞。據我看,您能成大器,而我們下一年也不會再聘任您了。您目前得迷茫和消沉一下了。 ”
= . =
長遠來看,卡拉揚確實應感謝劇院經理這一猛烈舉措。但短期來看,失業卻是很可怕的,這意味著當時 25 歲的卡拉揚流落街頭,就業機會渺茫,在新的工作崗位被發現之前,他要渡過多個半飢的無眠之夜。

—— 摘自 Wikipedia
= . =
我對這種開誠佈公的拒絕實在是沒有半點抵抗力。(掩面)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