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kun
黑暗物質三部曲 His Dark Materials Trilogy
作者:菲力普.普曼 Philip Pullman
譯者:王晶

系列 讀嘛讀嘛 !下收有雷!
Matkun
Matkun
前陣子讀了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前總監尼古拉斯.海特納(Nicholas Hytner)的《我在英國國家劇院的日子》(Balancing Acts),裡面寫了一大段將黑暗物質系列改編成舞台劇的艱辛,以及在其中飾演了一大堆角色的班維蕭是多麼好的演員(但他發現時已太晚)。
https://images.plurk.com/2s4pGNv9DPYCGcQLwrEE6M.jpg https://images.plurk.com/5rT8BAojGb1A1oKL7252Qu.jpg https://images.plurk.com/48FeQy9gX2xejTOAd3O4Ng.jpg X
Matkun
決定重讀一次黑暗物質系列是因為下面這一段:
Matkun
-
然而,當他們兩人理解到各自的命運還是必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他們發誓餘生每年的仲夏夜都會回到牛津植物園(Oxford Botanic Gardens)。他們會坐在同一張板凳上,即便彼此之間的距離比宇宙中最遠的星辰還要來的遙遠。(頁96)
Matkun
這一段對於系列結局的描寫實在太美,也我實在完全沒有印象原來結局是這樣,所以決定重讀這系列。
https://images.plurk.com/4YHEXFxpSmswWksOXuAHlV.jpg
Matkun
Matkun
當初會知道這系列是因為「青少年小說選讀」這門課老師所列的參考書目,此系列被列在《哈利波特》和《納尼亞傳奇》之間,也因此我是在帶有偏差的預期中第一次讀完這系列。
但也因先讀了黑暗物質,所以後讀的納尼亞傳奇我只撐到第二集就放棄了。
Matkun
但我可以理解老師最後在課上只選了《獅子.女巫.魔衣櫥》作討論範例:穿過某個特定的結界抵達另一個世界展開旅程,在這個世界中遇到導師、友伴及敵人,在這趟旅程中面對自身的心結進而完成自我生命的認識,同時順便拯救世界。
《獅子.女巫.魔衣櫥》在一本書裡面完成了以上,《哈利波特》花了七集,而《黑暗物質》雖然只有三集但包含了太多除上以外的情節要素,根本可以獨立開一堂課來讀。
Matkun
Matkun
這系列最有名的設定應該就是守護精靈(Dæmon),也是同人文常見守護精靈AU的來源。

-
類似靈魂的伴侶,人類獨有,性別通常與主人相反。童年時,守護精靈能反映主人的情緒和感情而變換成各種動物;成年後則失去變形的能力,定形為代表主人性格的一種動物。(集1,附錄,頁429)
Matkun
1)
雖然《黃金羅盤》書末附錄寫精靈為人類獨有,但在萊拉世界裡的女巫也有精靈(或許這代表女巫也是人類,只是活得比較久也知道得比較多)。
女巫精靈通常為鳥類,可以和主人分開行動,不似人類無法跟精靈離得太遠。
Matkun
2)
精靈的性別通常和主人相反,但也有「少數精靈性別和主人相同的人(集1,頁140)」,萊拉所在的牛津約旦學院裡廚房的麵包師父伯尼.強納森即是其一,但書中除了描寫伯尼「有一半的吉普賽血統」、「是個善良、孤僻的人」之外,沒有其他關於擁有相同性別精靈可能會遇到情況的描寫,我超好奇這個的啊啊啊啊啊。
Matkun
3)
《黃金羅盤》中提到有一名老水手的精靈是一隻海豚,所以他永遠也離不開水。
突然想到,不想上岸的1900,如果有精靈會不會也是海豚或鯨魚?
The Legend of 1900 (1998) - IMDb
Matkun
Matkun
-
真理探測儀(Alethiometer):一種神祕的儀器,貌似羅盤,用來尋求真相或預測未來。(集1,附錄,頁429)
https://images.plurk.com/1sGFUhVeURZ0A65KzXCId3.jpg X
Matkun
1)
字根aletheia來自古希臘文ἀλήθεια,意為真理。
真理大學的英文校名選用的也是Aletheia這個字,就一所將聖經放在校徽裡的學校來說,這選字很妙。
Matkun
2)
原本普曼是以黃金羅盤(Golden Compass)作為三部曲的系列名,象徵創世的過程,取自米爾頓《失樂園》其中的段落:

Then staid the fervid wheels, and in his hand
He took the golden compasses, prepared
In God's eternal store, to circumscribe
This universe, and all created things:
One foot he centred, and the other turned
Round through the vast profundity obscure
— Book 7, lines 224–229
Matkun
但美國的出版商誤以黃金羅盤為萊拉的真理探測儀,故而以此名作為首部曲的書名。而此時普曼也改以黑暗物質(His Dark Materials)作為系列名,因此美國版的首部曲仍使用《黃金羅盤》為名,而非英國版的《北極光》(Northern Lights)。

資料來源:
Northern Lights (novel) - Wikipedia
Matkun
最後定案作為系列名的黑暗物質(His Dark Materials),同樣取自米爾頓《失樂園》其中的段落:

Into this wilde Abyss,
The Womb of nature and perhaps her Grave,
Of neither Sea, nor Shore, nor Air, nor Fire,
But all these in their pregnant causes mixt
Confus'dly, and which thus must ever fight,
Unless th' Almighty Maker them ordain
Matkun
His dark materials to create more Worlds,
Into this wilde Abyss the warie fiend
Stood on the brink of Hell and look'd a while,
Pondering his Voyage; for no narrow frith
He had to cross.
— Paradise Lost, Book 2, lines 910–920
Matkun
普曼改用黑暗物質作為系列名,乃因為此名稱呼應了系列中不斷提及的(Dust),「塵」是萊拉世界裡的稱呼,在威爾的世界(也就是我們的世界)則稱為暗物質(Dark matter)。

資料來源:
His Dark Materials - Wikipedia
Matkun
3)
- 噢,那是在十七世紀。當時符號和徽記到處都是,無論建築或圖像,都是設計來閱讀的,就如書籍一樣。每件事都代表某些意義,如果妳找到正確的字典,妳甚至可以讀出「自然」的意義。(集1,頁189)

真理探測儀由中間的指針及周圍環繞的不同圖像所構成,每個圖像都有著超過一種以上的象徵意義,當指針指向該圖像時應做哪種意義的解讀,正是解讀者的功課。
萊拉原本可以輕易解讀真理探測儀,不若其他成年學者需要借助專門書籍才能解讀探測儀所給出的訊息。但萊拉在完成自身使命的過程中,逐漸喪失解讀探測儀的能力。與威爾分開後,萊拉回到她的牛津進入女子學院,重頭學習如何解讀探測儀。
滿喜歡這一整段的情節設定,有些幼時的能力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失去,若想維持這些能力則需要重新學習,例如愛,例如無條件地相信,例如無所罣礙地活著。
Matkun
4)
威爾世界裡的物理學家瑪隆博士,用來解讀圖像的書籍是《易經》。
Matkun
Matkun
-
龐瑟彪恩(Panserbjørne):意指居住在斯瓦巴北方區域的武裝熊族。雖然沒有守護精靈,但可以自行製造與靈魂相仿的特殊盔甲。(集1,附錄,頁430)
https://images.plurk.com/3HaJRp2gDfTSLHpoqZjARV.jpg
Matkun
1)
Panserbjørne為丹麥文,意指盔甲(panser)熊(bjørn)。
Matkun
2)
武裝熊族的歐瑞克(Iorek Byrnison)在萊拉的幫助下找回被人類藏起來的甲冑,回到北地打敗篡位者重新成為武裝熊族的王。萊拉行走江湖的渾名(?)蓮花舌萊拉(Lyra Silvertongue)就是歐瑞克起的。
Matkun
3)
萊拉的父親艾塞列公爵(Lord Asriel)第一集末在北地的天空中炸出了一道通往其他世界的開口後,萊拉的世界氣候因此發生了異常變化。北地的冰層大量溶解,使得武裝熊族的食物來源銳減,故而歐瑞克領著熊族前往南方高山終年覆雪的森林,希望能重新找到有著足夠糧食的棲地。
Matkun
-
我要和我的子民回到北地。我們無法住在山上,我以為我們可以定居此地,但這裡連雪也跟北地不同。雖然海邊已經變得過熱,可是在那裡生存還是容易些。(集2,頁197)

但到了南方的森林後,歐瑞克發現此處並不比北地的海容易生存。
Matkun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少年也是去到了遠方,才知曉寶藏在出發地的那棵枯樹中。
有些路看似繞遠了,但有些事不出發就不會知道。
Matkun
Matkun
-
奧祕匕首(The Subtle Knife):又稱「最後的匕首」或伊瑟艾特(Æsahættr),具有超凡、毀滅的力量,能夠割開「窗口 」(宇宙的開口),是世上最銳利、最致命的器物。(集2,附錄,頁372)
Matkun
1)
伊瑟艾特(Æsahættr)字面意義是上帝毀滅者(God-Destroyer)。

資料來源:
Subtle knife - His Dark Materials / The Golden Compa...
Matkun
我試著找到是哪種語言的字面意義,綜合下來我猜是古北歐語(Old Norse)。
Æsa - Wiktionary
hætta - Wiktionary
Matkun
2)
威爾因故折斷了匕首,歐瑞克在協助修復匕首前,向萊拉和威爾就是否修復作最後確認時說了這麼一段話:

工具的意圖就是工具的作用。鐵鎚意圖搥打,虎鉗意圖緊握,槓桿意圖抬起,這是製造工具時的目的。但有時一項工具可能有你不清楚的意圖。有時工具作出你想做的事時,你也會做出匕首想做的事,卻渾然不覺。(集3,頁183)
Matkun
-
If something is a tool, it genuinely is just sitting there, waiting patiently. If something is not a tool, it's demanding things from you. It's manipulating you. It wants things from you.
若某物只是一項工具,就只會待在那裡耐心等待;若某物不是一項工作,就會向你提出要求、操控你、向你索求更多東西。
Matkun
And we've moved away from having a tools-based technology environment to an addiction- and manipulation-based technology environment. That's what's changed.
我們已經從一個工具型科技環境,轉換進入一個成癮型和操控型的科技環境。改變的是這個。
Matkun
Social media isn't a tool that's just waiting to be used. It has its own goals, and it has its own means of pursuing them by using your psychology against you.
社群媒體不再是被動等待使用的工具,而是有其目標,並且藉由利用你的心理狀態對付你,以追求其目標。
Matkun
上面這一段來自最近在Netflix剛上架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The Social Dilemma (2020) - IMDb
Matkun
這兩段擺在一起讀有種莫名的驚悚感。
奧祕匕首可以在不同的世界間創造窗口,讓不同世界可以互相交流,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窗口被創造出來,各個世界中「塵」卻逐漸消散。「塵」在這個系列中有不同的名字和象徵意義,在其中一個世界裡「塵」被稱為「影子」。

- 只要和人類工藝、思想有關的東西,都有「影子」圍繞……(集2,頁105)
Matkun
又製造出奧祕匕首的世界,同時也是存在通往其他不同世界窗口的喜喀則(Cittàgazze),則充滿了大量吸食人類意識的幽靈(Spectres),而幽靈則誕生於窗口被創造的瞬間。
創造過多的窗口,則誕生過多的幽靈,則侵蝕人類的各種技藝思想。如果把窗口代換成社群媒體,這句話好像也成。
Matkun
Matkun
MEMO 明天要繼續寫的部分
約旦學院(Jordan College)
教誨權威(Magisterium)
無上權威(The Authority)
Matkun
Matkun
-
無上權威(The Authority):在萊拉的世界裡,教會稱上帝為無上權威。(集3,附錄,頁372)
Matkun
1)
- 「天下有兩種巨大的力量,」男人說,「這兩種力量從時間之初就開始作戰,人類生活中的每分進展,擁有的每點知識、智慧和禮節,都在雙方的拉鋸當中。人類每增加一點自由,都是雙方激烈爭戰的結果,其中一方希望我們懂得更多、更聰明、更強壯,另一方則希望我們能遵從、謙遜、順服。」(集2,頁354)
Matkun
《沒有時間的城市》裡一樣提及了服從/質疑的對照關係。
@Matkun - 沒有時間的城市 La ciudad sin tiempo 作者:安立奎.莫瑞爾 En...
Matkun
追求更為美好的、更為崇高的、更為繁多的一切,是否只是貪念?這類的追求是否應該有條底線?又這條底線是由誰來劃定的,貪婪探求或本應擁有又是由誰來界定?
Matkun
2)
- 「我們都是命運的一部分,可是我們必須表現出不是的模樣,否則我們會絕望致死。」女巫說(集1,頁327)
Matkun
這大概是對於人類自由意志的解釋裡我最喜歡的一個。
Matkun
3)
作者幾乎把所有關於強大的或美麗的形容詞放在了「天使」(Angels)身上,而相比於閃閃發亮的天使們,對於無上權威的描寫諸如「老得不可思議」、「一張衰老得驚人又皺紋滿布的臉,雙手不停發抖,嘴裡不間斷地喃喃自語,還有一雙黏膜發炎的眼睛」(集3,頁394)更顯得老朽不堪。
Matkun
-
巴瑟莫靜靜說道:「無上權威、神、造物主、主、耶和華、上帝、王、父、全能的主,都是他給自己的稱呼。他根本不是造物主,他跟我們一樣也是天使,沒錯,是天地初始的第一個天使,也是最強大的天使,可是他跟我們一樣,也是『塵』創造出來的。萬物開始理解自身時,『塵』是指這整個變化過程。萬物熱愛萬物,它渴望更了解自己時,『塵』因此誕生。第一批天使從『塵』中濃縮出現時,無上權威最先成形。他告訴在他之後出現的天使,說他創造了他們,但那是謊言。比他晚成形的天使當中,有人比他更有智慧,她發現真相後,他就放逐了她。」(集3,頁41)
Matkun
天使巴瑟莫告訴威爾的這段話說明了無上權威的誕生,對照了無上權威最後不怎麼體面的消亡。
或許所有妄稱者,最後終得面對剝除偽裝後所逃避的面貌;妄稱行使更高意志者,也只是拒絕承認自身論點根本站不住腳,或根本懶得思考,才投機假託更高意志的解釋。
Matkun
Matkun
- 教誨權威(Magisterium)

實驗神學(Experimental Theology):在萊拉的世界,實驗神學是艱深且重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對「塵」的探索。(集1,附錄,頁430)
奉獻委員會(General Oblation Board):一個半私人組織,在法制外運作,不須向教會風紀法庭負責,勢力正逐漸增強。(集1,附錄,頁430)
教會風紀法庭(Consistorial Court of Discipline):教誨權威分支機構之一,調查異端學說並加以懲處為其職責。(集3,附錄,頁518)
聖靈行為協會(The Society of the Work of the Holy Spirit):教誨權威之研究機構,調查研究各種異端學說。守貧、守貞,但不須守服從之戒。
Matkun
在《黃金羅盤》裡,奉獻委員會誘拐在街頭遊蕩的孩子們,拐來後送往北地波伐格的研究基地進行精靈切割的實驗。
Matkun
-
與我們(女巫)的生命相比,教會的歷史不長,他們曾試圖壓迫、控制自然的脈動,如果無法控制就乾脆剷除它們。妳們有些人已經看過他們在波伐格做的好事,非常可怕,但波伐格不是唯一出事的地方,切割也不是唯一的可怕行為。姊妹們,妳們只知道北方的事,但我曾到男方旅行。相信我,那裡也有教會,他們也在那裡切割小孩,正如波伐格的人一樣,方法不同,卻一樣可怖——他們切除性器官,對,男孩女孩都有——他們用刀子切除性器官,使孩子再也沒有感覺。這就是教會做的好事,每個教會都一樣:他們控制、毀滅、消除各種美好的感覺。(集2,頁60)
Matkun
在女巫們所流傳的古老預言中,萊拉是夏娃;教會風紀法庭根據真理探測儀,解讀出來自威爾世界的瑪隆博士是誘惑者。在《琥珀望遠鏡》裡,瑪隆博士指向的蘋果,是告訴萊拉她放棄繼續作為修女的原因,因為她愛上了一個人,一個不是上帝的凡人,原先預備奉獻給崇高信仰的生命傾向了另一個生命。
Matkun
Matkun
約旦學院(Jordan College)
在萊拉的世界內,約旦學院是牛津大學二十三所學院中最為古老的,非常富有且規模龐大。萊拉·貝拉克從小在此長大。X
Matkun
1)
-
威爾對萊拉的無助感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他無法了解她在大街小巷跑跳的整個童年幾乎和眼前景緻一模一樣。他也不知道,她有多驕傲自己屬於約旦學院的一員,那裡的學者最聰明、收入最豐厚、景色也最宏偉壯觀,現在卻憑空消失了。她再也不是約旦學院的萊拉,而是個在陌生世界中的小女孩,不屬於任何地方。
「好吧。」萊拉發抖地說,「如果約旦不在這裡……」
那就得花更長的時間去找尋,如此而已。(集2,頁82)
Matkun
這段的最後一句如此令人安心,所有失落的都只是還未尋獲。
Matkun
2)
-
你們的精靈只能在出生的世界中完整活下去,如果在別的地方,最後都會患病死去。如果其他世界有開口,我們可以在其間旅行,可是我們最終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必須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建立天堂共和國,對我們來說,它不存在別處。(集3,頁362)
Matkun
3)
-
「是啊,就像那些鳥,和這座城市——」
「都在保護我們?有可能是這樣嗎?」
《萊拉的牛津》(頁67)
Matkun
Matkun
-
Matkun
Matkun
塵之書 The Book of Dust
The Book of Dust Series by Philip Pullman
Matkun
喔嗚,居然有續作!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