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好歡甚
毒蔬筆記
事到如今
情好歡甚
[請益] 青龍浮華案
我先mark起來
情好歡甚
情好歡甚
周一良則分析曹魏浮華案人物的政治交友與才性四本論的黨派,認為「所謂浮華,非指生活上之奢華奢靡,而是從政治著眼,以才能互相標榜,結為朋黨」

四本論!!!!啊!!!!四本論!!!!!
情好歡甚
翻好久
兩漢魏晉哲學史的段落資料
"四本者,才性同、才性異、才性合、才性離也。尚書傅嘏論同,中書令李豐論異,侍郎鍾會論合,頓騎校尉王廣論離。"
就才性四本論與當時士族集團間的利害衝突而言,才性同和才性合與經明行修的「通經取仕」是同路向的,才性異、才性離與才德分途,越德取才是同路向的。
情好歡甚
我想看……四本論……
情好歡甚
周氏注意到浮華與政治派系的聯繫,唐長孺進一步認為諸葛誕等人的浮華交友,「暗中操縱了政府用人之柄」,魏明帝發動浮華案是延續既有的控制輿論與加強政府用人權的政策 。
情好歡甚
論述浮華案的論文極多,不過專門探討涉案名單的僅佔少數。在諸家論述中,以上名單被一致公認參與浮華案無疑的為鄧颺、李勝、諸葛誕、夏侯玄、劉熙、孫密、衛烈等七人,有爭
議的是何晏、丁謐、畢軌、司馬師等四人 。
情好歡甚
原來阿師的氣人才子這個梗是這裡來的(哇幹好沒營養的感想)
情好歡甚
Re那一篇寫的好精彩好好看……(真的是滿沒有營養ㄉ感想)
情好歡甚
情好歡甚
等一下,巴哈這篇整理出來,幾乎都是在曹爽得勢的時候復官?
情好歡甚
欸不對,正始初的話……那就是、叡叡掛了之後?曹爽在想什麼
情好歡甚
真的,曹爽在想什麼……(
情好歡甚
太迷惑了吧??????(真的迷惑)
情好歡甚
情好歡甚
魏明帝以后的时代,浮华问题不再显现为政治事件,但它却以一 种变异的形态,更为普遍地存在于政治和社会生活之中,更加深刻地 影响着官僚政治的运行。新的浮华倾向是受玄学思潮主导的,士大夫 们不再关心现实政治问题,而是热衷于清谈玄理,崇尚精神自由和行 为放达;在人物品评鉴定方面,品德、才能等文官素质不再是谈论的中 心话题,转而注重言谈、举止、趣味、习尚等个性魅力;在处世态度上, “身在廊庙,心在山林”的人生哲学受到推崇,士族贵族享受高官厚禄 而不必过问世事。

情好歡甚
原來如此,這還滿可以說服我ㄉ
反面思考一下莫名其妙就納得為啥嵇康瞧不上會會ㄌ
情好歡甚
我後知後覺的才意識到"四本者,才性同、才性異、才性合、才性離也。尚書傅嘏論同,中書令李豐論異,侍郎鍾會論合,頓騎校尉王廣論離。"這句話……好像可以藍色窗簾一下

其實我也是看到傅嘏才猛然驚了一下,如果按照後人解讀的論點,即是說傅嘏跟鍾會的論點是同路向ㄉ……我只是想說……這倆正好是……司馬師死後給司馬昭出主意避免被奪權的人……
然後李豐預謀暗殺司馬師,結果被反殺;王廣倒是比較倒楣一點,他爸是王凌……ㄣ,就是那個淮南三叛的第一叛ㄉ……那位仁兄,最後被夷三族
情好歡甚
wow……(在震驚什麼?
情好歡甚
ㄟ……ㄣ……??我本來只是想了解一下浮華案始末ㄟ……咦……?
情好歡甚
魏晉思想

合派觀點 :「鍾會、袁准」

此派認為每人的先天品賦受氣不同,每人皆有其獨特性,所以人有賢愚善惡之不齊。人的才能品格是先天已有,人有才能其品德未必高尚,人的德行高尚其才能亦未必優勝,才雖是先天而來,然德行卻可後天修維而得,故才性可合一。才性合重道德與才能的互相配合,其論据是從天道證人道。
情好歡甚
反正題都已經離了我再放一個更離題ㄉ(。)
情好歡甚
(PS调侃一句,前面有人说钟士季说“凡人之结交,诚宜盛不忘衰,达不弃穷,不疑惑于谗构,不信受于流言,经长历远,久而逾固。而人多初隆而后薄,始密而终疏,斯何故也?皆由交情不发于神气,道数乖而不同,权以一时之术,取仓卒之利。有贪其财而交,有慕其势而交,有爱其色而交,三者既衰,疏薄由生。”这个和他作为反差太大,其实我觉得看这个就能看出钟会森森的怨念啊……我如此诚心结交名士,为什么都不愿意理我TAT……估计就是被拒绝多了,所以最后季汉姜伯约一对他假以辞色,曲意逢迎,立刻感动哭,同銮同席,情好欢甚,被利用了个透……)
情好歡甚
我沒有要講...利用不利用之類的.....

我只是忽然想起會會他也寫過"散髮抽簪,永縱一壑"啊....雖然沒有前言後語,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想表達一種他想要歸隱的心態還是怎樣,但是這兩句在對上他的種種作為,完全就是...矛盾耶?
情好歡甚
我可以理解他為甚麼會論才性合,但又不是很懂為什麼……他給我的感覺其實並沒有特別在意人類的品性、德行和才能之間是否能夠相輔相成……
情好歡甚
這樣對他有點失禮耶...會會對不起....
情好歡甚
跑去翻之前人家寫的安利包出來看
【三国】钟会安利包(1)-咕咕咕_白九倾
情好歡甚
这才性之说听起来非常玄妙,根据万绳楠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引陈寅恪先生的话认为“钟会的‘才性合’,可以用标榜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的卢毓的话来解释。卢毓说:‘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者,是才不中器也。’‘不中器’也就是才与性不合。才性合论者承认才与性非一物,但可以而且应该合到一起(中器)。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有才而不能为善,实际上是不才,无才。反过来说,能成大善、小善的,便是有大才、小才。”陈先生觉得和傅嘏的“才性同”并无本质区别,并且将两人共同推为世家儒门的代表,司马家的口喉。
情好歡甚
而且我開lo完全不是要找這篇...(存太多東西ㄌ)
情好歡甚
【资料】钟会作品校订-白鸟莳萝
終於找到ㄌ(氣喘吁吁)
情好歡甚
他真的...很會寫....
情好歡甚
(毫無營養的感想又一)
情好歡甚
他跟丕的文字我都...都好喜歡..........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