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3:12 AM
Sat, Sep 19, 2020 3:13 AM
54
14
週末愛樂小詞典
【S】-5
Symphony 交響曲
Clean Bandit 的爆紅神曲
語源來自希臘文,意指「和諧」。
另外sym- 字根為聯合、共同,而 -phon- 為聲音、聲響。中文翻成「交響曲」也是相當厲害了。
(圖片借自
Masonyin
)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3:19 AM
Sat, Sep 19, 2020 3:58 AM
基本用語釐清:
「交響曲」指的是一種曲子,通常有四個樂章,並且由(管)弦樂團演出。
「交響樂團」 (orchestra)是一種編制,與管弦樂團約略是同義詞。通常由數十人至上百人組成,並且有特定的樂器聲部及人員比例。常見的西洋樂器都在交響樂團裡,包括小提琴、大提琴、長笛、雙簧管、小號、長號等等等等。
「交響樂」是一種音樂類型,泛指以交響樂團演出的音樂。因此不限定是交響曲,也可能是序曲、組曲、舞曲、戲劇配樂、甚至電影配樂。事實上,交響樂在現代的電影配樂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3:20 AM
相關介紹過去在「中亞草原」那噗 有談過:
@philharmonik - 229 #民族樂派 #浪漫樂派 #交響詩 #管弦樂 :中亞草原 (在中亞...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3:27 AM
交響曲的架構
不厭其煩再複習一次「四樂章」形式。詞典在Movement 講過。
@philharmonik - #週末愛樂小詞典 【M】Movement 樂章 古典樂曲的常見組成單元,...
第一樂章:最主要的樂章,展現主題,常為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慢板
第三樂章:圓舞曲、小步舞曲、或是詼諧曲
第四樂章:終章,通常是快板,磅礴收場。
凡規則必有例外。第二和第三樂章順序調換是常有的事。而樂章總數更是不一定要四個。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3:34 AM
經典曲目
本河道推薦過的所有
交響曲
都是經典!
(欸)
認真要說的話,最著名的應該是貝多芬第五「命運」、第九「合唱」,還有德弗札克第九「新世界」。應該很難找到比這三首更常見的啦
歡迎打臉小編但拜託不要太兇QWQ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3:39 AM
Mon, Sep 21, 2020 3:53 PM
其他一些常見的還有:
古典時期:海頓「驚愕」、莫札特39、40、41。貝多芬第三「英雄」、第六「田園」、第七號
浪漫時期:舒伯特第八「未完成」、第九「偉大」。布拉姆斯一到四號。孟德爾頌第四「義大利」。德弗札克第七、第八。柴可夫斯基第一「冬之夢」、第四、第五、第六「悲愴」。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馬勒第五。白遼士「幻想交響曲」。西貝流士第二。蕭士塔高維契第五。
以上名單應該都是音樂廳跟專輯常客,有漏了什麼很抱歉,再長下去名單會寫不完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3:45 AM
交響曲的編號
看了以上清單就會發現,這些作曲家都用幾號幾號在代表作品。不過當然也有很多首被出版商或是聽眾加上了暱稱,久而久之約定俗成。或者作曲家本人訂定的標題。
至於為什麼不每一首都寫標題⋯⋯大概因為作曲家文才貧乏吧(大誤)
不訂定標題可能會讓人覺得「很難懂」。但是另一方面,也就不會被標題侷限了想像力和感動。聽的時候想到什麼就是什麼,作曲家也不能從墳墓跳起來罵你的
這個原則其實也適用在很多古典曲目~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3:52 AM
第九交響曲詛咒
提到交響曲編號就不能不說說這個有趣的事啦。(雖然也在河道上講過不只一次XD)
貝多芬是震古鑠今的交響曲作曲家,他的最後一首交響曲「合唱」編號是第九。於是在他之後,作曲家要是膽敢嘗試超過九首交響曲,就會身亡⋯⋯
是否很有詛咒的感覺
不少作曲家的最後一首交響曲編號都是第九,包括舒伯特、德弗札克、布魯克納、還有把這個詛咒發揚光大的馬勒
馬勒寫完第九號之後,並沒有寫第十號,而是寫了「大地之歌」,一樣是交響曲,卻不編號。等他安然無恙寫完,要寫第十首的時候就死掉了
不過這當然只是個巧合與迷信。想了解更多可以移步維基百科:
第九交響曲魔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3:59 AM
暫時想不到還要講什麼,回應已開~
sophia愛古典音樂
@sophielin88
Sat, Sep 19, 2020 4:18 AM
午安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4:33 AM
sophia愛古典音樂
: 午安!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分享
Sat, Sep 19, 2020 4:34 AM
2018年的演出統計,先不管那一堆伯恩斯坦。原來馬勒上榜的不是第五而是第一
https://bachtrack.com/...
🎻古典愛樂推廣噗🎹
@philharmonik
Sat, Sep 19, 2020 4:36 AM
伯恩斯坦在2018年正好冥誕一百歲,所以那一年充滿他的作品。2020年是貝多芬250年冥誕,本來應該要全世界大爆演貝多芬,不過遇上疫情
sophia愛古典音樂
@sophielin88
Sun, Sep 20, 2020 3:53 AM
午安
載入新的回覆
Clean Bandit 的爆紅神曲![](https://emos.plurk.com/3dfa5eda18a8457e1971de959e0604be_w48_h48.gif)
語源來自希臘文,意指「和諧」。
另外sym- 字根為聯合、共同,而 -phon- 為聲音、聲響。中文翻成「交響曲」也是相當厲害了。
(圖片借自 Masonyin )
「交響曲」指的是一種曲子,通常有四個樂章,並且由(管)弦樂團演出。
「交響樂團」 (orchestra)是一種編制,與管弦樂團約略是同義詞。通常由數十人至上百人組成,並且有特定的樂器聲部及人員比例。常見的西洋樂器都在交響樂團裡,包括小提琴、大提琴、長笛、雙簧管、小號、長號等等等等。
「交響樂」是一種音樂類型,泛指以交響樂團演出的音樂。因此不限定是交響曲,也可能是序曲、組曲、舞曲、戲劇配樂、甚至電影配樂。事實上,交響樂在現代的電影配樂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不厭其煩再複習一次「四樂章」形式。詞典在Movement 講過。
第二樂章:慢板
第三樂章:圓舞曲、小步舞曲、或是詼諧曲
第四樂章:終章,通常是快板,磅礴收場。
凡規則必有例外。第二和第三樂章順序調換是常有的事。而樂章總數更是不一定要四個。
本河道推薦過的所有 交響曲 都是經典!
認真要說的話,最著名的應該是貝多芬第五「命運」、第九「合唱」,還有德弗札克第九「新世界」。應該很難找到比這三首更常見的啦
歡迎打臉小編但拜託不要太兇QWQ古典時期:海頓「驚愕」、莫札特39、40、41。貝多芬第三「英雄」、第六「田園」、第七號
浪漫時期:舒伯特第八「未完成」、第九「偉大」。布拉姆斯一到四號。孟德爾頌第四「義大利」。德弗札克第七、第八。柴可夫斯基第一「冬之夢」、第四、第五、第六「悲愴」。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馬勒第五。白遼士「幻想交響曲」。西貝流士第二。蕭士塔高維契第五。
以上名單應該都是音樂廳跟專輯常客,有漏了什麼很抱歉,再長下去名單會寫不完
看了以上清單就會發現,這些作曲家都用幾號幾號在代表作品。不過當然也有很多首被出版商或是聽眾加上了暱稱,久而久之約定俗成。或者作曲家本人訂定的標題。
至於為什麼不每一首都寫標題⋯⋯大概因為作曲家文才貧乏吧(大誤)
不訂定標題可能會讓人覺得「很難懂」。但是另一方面,也就不會被標題侷限了想像力和感動。聽的時候想到什麼就是什麼,作曲家也不能從墳墓跳起來罵你的
這個原則其實也適用在很多古典曲目~
提到交響曲編號就不能不說說這個有趣的事啦。(雖然也在河道上講過不只一次XD)
貝多芬是震古鑠今的交響曲作曲家,他的最後一首交響曲「合唱」編號是第九。於是在他之後,作曲家要是膽敢嘗試超過九首交響曲,就會身亡⋯⋯
是否很有詛咒的感覺不少作曲家的最後一首交響曲編號都是第九,包括舒伯特、德弗札克、布魯克納、還有把這個詛咒發揚光大的馬勒
馬勒寫完第九號之後,並沒有寫第十號,而是寫了「大地之歌」,一樣是交響曲,卻不編號。等他安然無恙寫完,要寫第十首的時候就死掉了
不過這當然只是個巧合與迷信。想了解更多可以移步維基百科:
2018年的演出統計,先不管那一堆伯恩斯坦。原來馬勒上榜的不是第五而是第一
https://bachtr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