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Tue, Sep 15, 2020 12:31 PM
Thu, Feb 18, 2021 12:12 PM
53
26
<關於胸外淋巴結核冷知識>
說是冷知識,其實是因為自己不知是幸或不幸,竟中了這門算冷門的結核病
在治療過程中,發現結核病原來是如此普遍又狡猾的疾病,因此想借自身經歷,讓大家多多提防,以作參考,在防疫之餘,也多留意自身抵抗力。
肺結核
淋巴結核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2:41 PM
大概半年前,發現右邊頸下方有一顆2cm如粉瘤東西,最初輕按無痛感,所以不了了之。
但一個多月後,這東西脹大了一倍而且發紅發脹,由於長輩有癌症病史,就立即入醫院做檢查。
除了頸脹大疼痛地方,其他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沒有發燒、沒有消瘦和咳嗽,肺片也非常乾淨。
在抽取頸部組織時,發生了小插曲。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2:53 PM
針一插入便湧出不少白色膿,醫生和護士都異口同聲地說:「應該是TB。(後來才知道是肺結核簡稱)」,小心幫我清潔好後,千叮萬囑我要好好按著傷口。
化驗結果果然就是TB,是胸外TB,由於肺部沒有感染,所幸不具傳染性。
一般我們認識TB都是針對肺部,就算肺部感染,也有分傳染和非傳染,所以像我這類在淋巴肺外結核,自然不具傳染性。
而且肺外結核機率大概是九分之一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02 PM
聽一位當骨科護士朋友說,曾收過一位腰痛病患在多番診症後,才發現是TB入骨⋯
不禁對TB有重新認識⋯
細心回想自己有哪些TB病症⋯除了晚上睡覺盜汗外,其他生活作息一切正常。
胸肺科護士說其實很多人體內也潛藏TB菌,只是大部份人一生也不會病發,通常免疫系統差、長期病患和老人家特別容易病發⋯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13 PM
然後要面對為期一年多冶療過程
一般肺癆TB吃藥一年便大至完成療程,但淋巴結核牽連到傷口處理,要一年多的時間⋯
這是香港情況:
每星期一至六要親身到胸肺科診所,在護士注視下吃完所有藥,每月抽一次血和見一次醫生跟進療程。
聽說台灣有人員每天親身送藥到患者家中,真是太貼心了!怪不得在肺結核防治方面能做得如此好~
mantis1421
Tue, Sep 15, 2020 1:17 PM
噗主加油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24 PM
幸好吃藥後沒有太多副作用,最明顯症狀是初期異常疲累、身體發熱和頭痛。
基本上那時候早上吃藥回家,下午會累得必須午睡片刻,碰上有工作就要喝咖啡勉強提神,情況維持了一個月適應後就好多了~
自己算是幸運一羣,有患者碰上嚴重副作用,就會拉長冶療過程。
後來聽說有一位沒有接觸過的遠房親戚也是中了TB,吃藥時出了嚴重副作用,全身出疹甚至掉頭髮,要冶理兩三年才能斷尾。
TB真見很難纏⋯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28 PM
mantis1421: 謝謝你🙏🏻🙏🏻~
回想起來自己經歷有點奇異算是有參考價值,而且心情也平穩多~~只希望大家都身體健康❤️
caviar9739
Tue, Sep 15, 2020 1:29 PM
感謝噗主的經驗分享,你辛苦了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37 PM
反而頸上淋巴結核比較麻煩
醫生說有一部份患者頸部患處吃藥後自動消失,但亦有一部份患處會不斷發大爆破需要長期洗傷口⋯
自從吃藥後就不斷發大脹大,變成如乒乓球大的水包,然後某一天就穿了⋯(正好碰上工作時間又是假日診所休息日子)
幸好有家人是醫護才及時處理,之後便展開了漫長洗傷口過程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47 PM
早期每天去診所洗傷口真的是惡夢,傷口又深又大,每天充滿膿和血水,洗完後也會痛得出了一身汗,加上吃藥未適應疲累,以及港家反覆疫情和低壓社會環境...
真的會有「我只是單純活著」的無感生活
幸好忍耐兩個月後,傷口開始減少分泌物也乾淨不少,而且慢慢有好轉跡象,才稍稍安心。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51 PM
不過聽醫生口吻,仍要多一年時間好好清洗和處理傷口,而在傷口未清除所有分泌物前,TB藥量不能減少。
今天覆診還以為可以減藥量,看來還需要時間⋯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51 PM
caviar9739: 感謝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59 PM
由於每天都會去診所食藥和洗傷口,發現TB患者年齡層相當廣。
老年人佔六七成,但也有不少年輕力壯青少年,甚至是小孩子。
到現在仍記得一個背著數碼暴龍背包初中學生,一彈一跳的拿著藥咭去吃藥。
還有媽媽陪著來吃藥的少女。
另外有不少新移民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2:07 PM
現在疫情關係,甚少內地人來港,但聽診所護士說,由於TB藥和冶理費用政府全包,過去有很多人從內地特地來港醫TB。
貪圖免費冶病也算了,最大問題是慣性地中斷冶療⋯
吃了三個月藥後自覺病已痊愈,就會擅自回內地,人間蒸發。
所以內地抗藥性TB如此多不是沒有原因的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2:11 PM
另一點有趣的是,上網看了一些數據,雖然自今年初已幾乎全民口罩了,但TB新症數字與上年同月份基本上相約,是否意味發病與口罩配戴沒有直接關係?還是有其他因素?
milk6052
Tue, Sep 15, 2020 2:18 PM
以我所知 除了強國人 TB患者也有很高比較是來自東南亞/印巴 這類發展中國家
似乎是比較落後的國家就會較多TB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2:19 PM
以上就是冶療TB經歷和小體會。
有點意外TB竟是如此普遍又難纏,自己會好好吃藥,願療程順利完成。
一想到頸部有可能有永久傷痕⋯說不低落也是騙人的,只能面對現實吧⋯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2:24 PM
milk6052: 真的!畢竟這些地區衛生意識相對低,而且政府在這方面沒有下功夫。
翻查香港和台灣傳染病歷史,TB都曾經紅極一時💦
在政府和公民教育雙管齊下,才大大減低傳染率
milk6052
Tue, Sep 15, 2020 2:40 PM
我也記得香港的胸肺科醫療史很悠久 應該有個相關的資料館之類的
不過忘了是不是長期展覽還是怎了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3:16 PM
milk6052: 好像至今有差不多70多年歷史,暫時找不到相關展館,不過倒令我想起去過幾間胸肺科診所,都有相當歷史痕跡,建築比較殘舊,而且燈光昏暗,很有上世紀傳統診所的感覺
mole2073
Tue, Sep 15, 2020 9:25 PM
Tue, Sep 15, 2020 9:25 PM
路人想問有關初期頸部粉瘤會不會與暗瘡的外貌相近?
ಠ_ಠ
Tue, Sep 15, 2020 10:23 PM
mole2073: 我覺得與無頭的石頭喑瘡有點像,不過初期摸上去不會痛,像軟軟一粒皮下顆粒,所以真的會以為是一般粉瘤,到後來突然腫痛,弄致頸部很不舒服才留意到。
而且醫生說很多時候在右邊頸,初時看家庭醫生,他見到右邊腫大,便立即問有沒有親人有TB,那時不以為而一一否認,心想咳嗽也沒有怎可能是TB,誰不知就是TB搞鬼⋯⋯
sugar7875
Wed, Sep 16, 2020 3:29 AM
你好 沒想到會在噗浪撞見同樣是來自香港的TB患者分享
我是一年前的5月患上TB的 也去胸肺科診所連續吃了半年左右的藥 (我的療程半年多一點點就完成了不知道是否與患部位置有關 我的是非傳染性的肺部感染)
我最初吃藥時因為對其中一款藥物敏感長了全身疹子 後來還全身發高燒 只能迫著更換藥物
當初是想著每天都要去吃藥好麻煩喔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那是缺乏運動的我成年後最健康的半年 (每天早上都走路走半小時去吃藥再吃頓豐盛早餐 洗個澡再去上班)
只想對噗主說辛苦了 你並不孤單
! 祝噗主早日康復!
ಠ_ಠ
Wed, Sep 16, 2020 2:48 PM
sugar7875: 啊~~~想不到會遇到同路人!
謝謝您的鼓勵
能用半年時間完成療程真的太好了,更處理到副作用的問題~
我會努力堅持朝住這目標進發!
剛開始治療時充滿各種不安,不斷搜尋發現關於淋巴結核冶療分享近乎零,醫學文字描述也不多,醫生也只是刻板地要我依從療程...感覺有夠無助⋯
不斷胡思亂想⋯
捱過頭兩個月身體不適和傷口痛楚,適應了就好多了~
而且要天天去診所吃藥真的滿不便,一來一回用了三小時,但的而且確展開健康人生😂(更耐走和曬黑了不少,每天都出一身汗)
ಠ_ಠ
Thu, Feb 18, 2021 12:11 PM
簡單交代一下冶療的結果,由於傷口順利痊癒,肺也由始至終完全沒有感染,9個月的淋巴結核療程順利完結(散花~~)
只需3個月後再去覆診跟進便可以了。
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milk6052
Thu, Feb 18, 2021 12:17 PM
ಠ_ಠ: 恭喜噗主
祝你新年身體健康
rice6451
Thu, Feb 18, 2021 12:25 PM
ಠ_ಠ: 恭喜你
希望之後也順利
tofu136
Fri, Feb 19, 2021 1:25 AM
恭喜!
cherry2373
Fri, Feb 19, 2021 4:17 AM
恭喜噗主!! 也祝願健康平安!!
ಠ_ಠ
Wed, Mar 10, 2021 11:30 PM
milk6052: rice6451: tofu136: cherry2373:
謝謝🙏🏻🙏🏻🙏🏻🙏🏻❤️
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平安❤️❤️❤️
ಠ_ಠ
Wed, Mar 10, 2021 11:37 PM
希望這噗有參考作用
特別是淋巴結核的患者,你並不孤單
學習呼吸放鬆,多吃天然蛋白質讓傷口好好癒合,定時服藥洗傷口,服藥不適和傷口也會好起來💪🏻
載入新的回覆
說是冷知識,其實是因為自己不知是幸或不幸,竟中了這門算冷門的結核病
在治療過程中,發現結核病原來是如此普遍又狡猾的疾病,因此想借自身經歷,讓大家多多提防,以作參考,在防疫之餘,也多留意自身抵抗力。
肺結核
淋巴結核
但一個多月後,這東西脹大了一倍而且發紅發脹,由於長輩有癌症病史,就立即入醫院做檢查。
除了頸脹大疼痛地方,其他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沒有發燒、沒有消瘦和咳嗽,肺片也非常乾淨。
在抽取頸部組織時,發生了小插曲。
化驗結果果然就是TB,是胸外TB,由於肺部沒有感染,所幸不具傳染性。
一般我們認識TB都是針對肺部,就算肺部感染,也有分傳染和非傳染,所以像我這類在淋巴肺外結核,自然不具傳染性。
而且肺外結核機率大概是九分之一
不禁對TB有重新認識⋯
細心回想自己有哪些TB病症⋯除了晚上睡覺盜汗外,其他生活作息一切正常。
胸肺科護士說其實很多人體內也潛藏TB菌,只是大部份人一生也不會病發,通常免疫系統差、長期病患和老人家特別容易病發⋯
一般肺癆TB吃藥一年便大至完成療程,但淋巴結核牽連到傷口處理,要一年多的時間⋯
這是香港情況:
每星期一至六要親身到胸肺科診所,在護士注視下吃完所有藥,每月抽一次血和見一次醫生跟進療程。
聽說台灣有人員每天親身送藥到患者家中,真是太貼心了!怪不得在肺結核防治方面能做得如此好~
基本上那時候早上吃藥回家,下午會累得必須午睡片刻,碰上有工作就要喝咖啡勉強提神,情況維持了一個月適應後就好多了~
自己算是幸運一羣,有患者碰上嚴重副作用,就會拉長冶療過程。
後來聽說有一位沒有接觸過的遠房親戚也是中了TB,吃藥時出了嚴重副作用,全身出疹甚至掉頭髮,要冶理兩三年才能斷尾。
TB真見很難纏⋯
回想起來自己經歷有點奇異算是有參考價值,而且心情也平穩多~~只希望大家都身體健康❤️
醫生說有一部份患者頸部患處吃藥後自動消失,但亦有一部份患處會不斷發大爆破需要長期洗傷口⋯
自從吃藥後就不斷發大脹大,變成如乒乓球大的水包,然後某一天就穿了⋯(正好碰上工作時間又是假日診所休息日子)
幸好有家人是醫護才及時處理,之後便展開了漫長洗傷口過程
真的會有「我只是單純活著」的無感生活
幸好忍耐兩個月後,傷口開始減少分泌物也乾淨不少,而且慢慢有好轉跡象,才稍稍安心。
今天覆診還以為可以減藥量,看來還需要時間⋯
老年人佔六七成,但也有不少年輕力壯青少年,甚至是小孩子。
到現在仍記得一個背著數碼暴龍背包初中學生,一彈一跳的拿著藥咭去吃藥。
還有媽媽陪著來吃藥的少女。
另外有不少新移民
貪圖免費冶病也算了,最大問題是慣性地中斷冶療⋯
吃了三個月藥後自覺病已痊愈,就會擅自回內地,人間蒸發。
所以內地抗藥性TB如此多不是沒有原因的
似乎是比較落後的國家就會較多TB
有點意外TB竟是如此普遍又難纏,自己會好好吃藥,願療程順利完成。
一想到頸部有可能有永久傷痕⋯說不低落也是騙人的,只能面對現實吧⋯
翻查香港和台灣傳染病歷史,TB都曾經紅極一時💦
在政府和公民教育雙管齊下,才大大減低傳染率
不過忘了是不是長期展覽還是怎了
而且醫生說很多時候在右邊頸,初時看家庭醫生,他見到右邊腫大,便立即問有沒有親人有TB,那時不以為而一一否認,心想咳嗽也沒有怎可能是TB,誰不知就是TB搞鬼⋯⋯
我是一年前的5月患上TB的 也去胸肺科診所連續吃了半年左右的藥 (我的療程半年多一點點就完成了不知道是否與患部位置有關 我的是非傳染性的肺部感染)
我最初吃藥時因為對其中一款藥物敏感長了全身疹子 後來還全身發高燒 只能迫著更換藥物
當初是想著每天都要去吃藥好麻煩喔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那是缺乏運動的我成年後最健康的半年 (每天早上都走路走半小時去吃藥再吃頓豐盛早餐 洗個澡再去上班)
只想對噗主說辛苦了 你並不孤單
謝謝您的鼓勵
我會努力堅持朝住這目標進發!
剛開始治療時充滿各種不安,不斷搜尋發現關於淋巴結核冶療分享近乎零,醫學文字描述也不多,醫生也只是刻板地要我依從療程...感覺有夠無助⋯
不斷胡思亂想⋯
捱過頭兩個月身體不適和傷口痛楚,適應了就好多了~
而且要天天去診所吃藥真的滿不便,一來一回用了三小時,但的而且確展開健康人生😂(更耐走和曬黑了不少,每天都出一身汗)
只需3個月後再去覆診跟進便可以了。
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希望之後也順利
謝謝🙏🏻🙏🏻🙏🏻🙏🏻❤️
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平安❤️❤️❤️
特別是淋巴結核的患者,你並不孤單
學習呼吸放鬆,多吃天然蛋白質讓傷口好好癒合,定時服藥洗傷口,服藥不適和傷口也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