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紡發圖bot
@zeng0403
Mon, Sep 7, 2020 7:42 AM
Mon, Sep 7, 2020 10:54 AM
4
2
突然想起一篇總統大選後在同溫層廣傳的文章《我在台灣選舉的潮水中看見香港運動的幽靈》,再讀依然淚眼朦朧。
「2020年台灣總統選舉的那一刻,恐怕是台灣對香港運動關注度最高的那一刻。而未來倘若運動終將無解下去,那這個議題、和不停訴說這個議題的人,會不會終有一天被日常化,被遺忘,甚至被厭煩?那些在街頭如雕塑般站立的青年,到時或許將成為在國際到處上訪的祥林嫂,或許將成為思想上的流亡者,或許就這樣日復一日站立,徹底成為運動的幽靈。
如果台灣朋友再問我能夠做什麼,我或許會這樣說,也不說什麼物質支持,就說一點記憶與情緒層面的東西:如果可以的話,請記住這一刻對香港的痛感,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哪怕更久,請不要對那些青年的存在習以為常,請不要停止與他們共情,請不要忘記他們,請不要讓他們成為運動的幽靈。」
樂紡發圖bot
@zeng0403
Mon, Sep 7, 2020 7:43 AM
Mon, Sep 7, 2020 7:43 AM
我在台灣選舉的潮水中看見香港運動的幽靈 - Matters
樂紡發圖bot
@zeng0403
Mon, Sep 7, 2020 7:51 AM
Mon, Sep 7, 2020 6:07 PM
我承認 我是一個很容易跟人共情共感的人,我是一個過於情緒化,過於感性的人,以至於我每次看到香港的新聞都會淚眼婆娑,時常掉眼淚。
我記得那張急救員的照片,仿照香港人寫的《親愛的我的遺書在口袋裡了》,記得那年夏天在街頭一夜長大的孩子們,記得那個跳樓的雨衣男,記得那個無辜失蹤的最後變成浮屍的陳彥霖,記得那個被警署強暴懷孕的女生,記得那個被港警開槍心臟離子彈只有3cm的高中生,記得周梓樂爸爸寫給他的弔念短短幾個字卻包含了多少的無奈不捨。
過去一年內,離我們彼岸的香港有那麼多真木蘭們,我告訴我自己,不要忘記不要停止與他們共情,我對於香港的痛感太清晰了,以致於我看到有關於這一切的文章,我都會哭
載入新的回覆
「2020年台灣總統選舉的那一刻,恐怕是台灣對香港運動關注度最高的那一刻。而未來倘若運動終將無解下去,那這個議題、和不停訴說這個議題的人,會不會終有一天被日常化,被遺忘,甚至被厭煩?那些在街頭如雕塑般站立的青年,到時或許將成為在國際到處上訪的祥林嫂,或許將成為思想上的流亡者,或許就這樣日復一日站立,徹底成為運動的幽靈。
如果台灣朋友再問我能夠做什麼,我或許會這樣說,也不說什麼物質支持,就說一點記憶與情緒層面的東西:如果可以的話,請記住這一刻對香港的痛感,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哪怕更久,請不要對那些青年的存在習以為常,請不要停止與他們共情,請不要忘記他們,請不要讓他們成為運動的幽靈。」
我記得那張急救員的照片,仿照香港人寫的《親愛的我的遺書在口袋裡了》,記得那年夏天在街頭一夜長大的孩子們,記得那個跳樓的雨衣男,記得那個無辜失蹤的最後變成浮屍的陳彥霖,記得那個被警署強暴懷孕的女生,記得那個被港警開槍心臟離子彈只有3cm的高中生,記得周梓樂爸爸寫給他的弔念短短幾個字卻包含了多少的無奈不捨。
過去一年內,離我們彼岸的香港有那麼多真木蘭們,我告訴我自己,不要忘記不要停止與他們共情,我對於香港的痛感太清晰了,以致於我看到有關於這一切的文章,我都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