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面對作家:台灣文學家訪談錄1
亂晃發現這本書有訪問鍾肇政ㄟ
無道與書 1930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面對作家:台灣文學家訪談錄2
面對作家:台灣文學家訪談錄3
同系列的其他兩本 雖然裡面我只有知道葉石濤
亞當@需要時光器
鍾肇政(1925~)

T________T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亞當@需要時光器 : QQ 後面的時間我們都知道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徐坤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昭和五年可以考慮一下(O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日治時期徐坤泉的創作成果,主要為《可愛的仇人》、《暗礁》與《靈肉之道》三部長篇小說。日治時期臺灣大眾文學,在戰爭階段逐漸成形,主要集中於《風月報》、《南方》、《臺灣藝術》、《新大眾》等刊物。代表性的長篇小說尚包括有吳漫沙《韭菜花》、《黎明之歌》、《大地之春》、《莎種的鐘˙愛國小說》,林萬生《運命》(日文)、鄭坤五《大陸英雌》、《鯤島逸史》,以及稍早於戰事前的林煇焜《命運難違》(日文)、陳垂映《暖流寒流》(日文),另外則是女作家辜顏碧霞《流》(日文)。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日治時期台灣漢人婚禮的變遷
挺硬但資料豐富的論文
烈子ㄇㄇ
文學家訪談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有建檔喔
台灣文學家訪談錄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看葉石濤跟鍾肇政互相diss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看一下鍾老的訪談
發現阿輝伯是他學長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例如吳濁流先生的作品,表現出一種孤兒意識。他在戰時到中國大陸,或許心中有投效祖國的意念。然而他在中國大陸看到了人性墮落、政治、經濟、社會的腐敗落後,尤其是發現到他心目中的祖國同胞對台灣人並不懷抱好意,根本沒有同胞的親情,甚至懷疑台灣人是日本人的走狗。換句話說,祖國並不需要台灣,在甲午戰爭後,把台灣拋棄了,從那時開始,祖國心目中並沒有台灣人的地位,而且用懷疑的眼光看待台灣人。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至於日本人對於台灣人則是歧視的態度,台灣只是他們南進的踏板,台灣人只要好好地皇民化,當日本兵去打仗,那是日本所需要的,其他方面他們並不一定需要台灣人。於是,台灣人就變成孤兒,孤兒意識就是這樣產生的。我這一代的成長背景不同,我沒有到過中國大陸,沒有親身體會日本人所說中國的落後。我只知道日本教育所灌輸的「做一個正義、正直的堂堂正正的人」,人生的價值觀就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了,自然就有樂觀進取的心態,沒有孤兒意識。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事實上,我內心裡的台灣文學是獨立的,剛開始,台灣文學有日文、中文和台灣話文等不同的文字所寫的作品刊登在報紙、雜誌上,那不是日本文學,也不是中國文學,自然就是台灣文學,就是這麼簡單的邏輯,不必深奧的理論或深刻的思考,就可以判斷的。這是我心中一直都存在的信念。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