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h0625⎠
斗姆元君似乎察覺到他之所想,淡聲道:「五德之氣乃功德、道德、福德、聖德和陰德,皆是因為自身所行所為得天地大道對應之報而來,如果用他人所得之氣修鍊自己的功法,恐有瑕疵。」

孟奇輕輕點頭,順口問道:「天地無情,怎會有報?」

斗姆元君手中多了一塊玉簡:「世間萬物皆是相生相剋,互相影響,大道法理和天地規律亦是如此,比如某座死寂的火山,你要是對準中心全力一掌,它就會重新噴發,這種噴發便是你一掌之報。」

呃,似乎是我打牆壁一拳,牆壁也會回我一拳之力的意思?孟奇想到了上輩子所學的知識。

《一世之尊》 第四卷 二十年縱橫間 第20章 鑑定收穫
Mr.Zombie
啊...啊...
⎝lbh0625⎠
斗姆繼續說道:「你對大道法理和天地運轉規律施加何種影響,自然就有相應之報。只不過常人力量弱小,所行所為能影響的程度有限,這種『回報』就顯得極其微弱,難以察覺。」

斗姆元君看了他一眼:「所行所為越貼近某種大道法理或天地運作規律,得到的『回報』就越大,可以反補自身,等到完全貼近後,你『自身』就等同於這種大道法理或運作規律,能徹底融入天地,執掌天地部分權柄,成就另類法身,道門的功德法體、福德道體等皆是此類,嗯,你出自佛門,應該知曉『報身』吧?這就是修鍊『報身』的法門。」
⎝lbh0625⎠
斗姆面具之下不知是何表情:「僧人佛前許願,踐行願望,便是以此貼近某種大道法理,得到『回報』,但此事不能好高騖遠,一則若還不夠貼近,發大願便是對空妄言,根本得不到回報,二則如大願太過,回報超過自身承受,亦是災劫,無望前行。」

「上古之前,阿彌陀佛許四十八大願,得到大道回報,藉此突破,成就圓滿報身凈土,也是西方極樂凈土。」

「只要誠心禮佛,死後歸於極樂世界,這不就是成為天地的一部分?」

孟奇聽得有點目瞪口呆,想起了以前看過的小說,這不就是許大願成道嗎?
⎝lbh0625⎠
發宏願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視自身與某種大道或運轉規律的貼近程度而言,如果宏願超過貼近程度很多,則屬於空對空,根本得不到回報,比如有一面鼓位於山頂,要想敲響它,得到「鼓聲」,則需要自身登上山頂,或者力量成長到能遠遠扔塊石頭砸中它,若非如此,在山腳山腰就盲目想敲響這面鼓,只能徒勞無功!

《一世之尊》 第四卷 二十年縱橫間 第66章 半途截胡
⎝lbh0625⎠
以蘭柯寺為例,正宗傳人弘能亦是從小「宏願」做起,從修佛寺為瀚海行人避風沙做起,沒有成天空想前人有哪些大願未發,自己是否能搶在前面,從而獲得無法想像的願力,直接證得佛陀金身,因為若報身修為不夠,宏願便如「吹牛」,哪裡能有「回報」?

發宏願,修報身,證某道,絕非一步登天的取巧法門!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