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翔(moonfly)
以一個「日本粉絲包團來台灣看J家演唱會,台灣方對應小組長」的經驗,來談一下這次CWT55的想法 雖然說了也沒什麼用啦

除了J家之外,也有負責過在小巨蛋開唱的女子偶像團體、聲優相關活動等等。

CWT
月翔(moonfly)
前兩年J家在台灣辦演唱會,每年都有3000多名日本粉絲,包團來台灣看演唱會。噗主是台灣的地接旅行社旗下的小組長。雖然3000多人沒辦法跟CWT這種動輒萬人起跳的活動相比。

但是這種團不能出差錯,被客訴的話日本旅行社跟台灣旅行社都會很麻煩。所以我們都很戰戰兢兢在處理。
月翔(moonfly)
場地問題
小巨蛋是台北著名的演唱會場所,但是以第一次參加演唱會團的日本遊客來說,晚上看完演唱會出來,人生地不熟狀況一定很多。所以日本旅行社跟台灣旅行社,大家都要先以客人一定會迷路的情況來設想所有狀況。
月翔(moonfly)
活動前兩天,日本旅行社的幹部跟台灣的小組長。大家要先去小巨蛋外面設想動線,各車的客人看完演唱會之後,要有多少導遊舉牌把分流安頓。機動組要怎麼引導客人去搭車。

一台巴士大概35~40人,停車場大概一次進來6~8台車。雖然3000人聽起來不多,但是要調度起來也很辛苦。
月翔(moonfly)
人要去配合場地,場地不會來配合人

台大體育館能夠容納排隊的腹地不大,這已經是萬年問題了。修路的事情也不會是當天才知道,一開始就應該要設想好如何分流引導人群。

人群就跟水一樣,一開始沒有準備好適合的容器(分流動線),事情就會亂成一團,中間要救也救不起來
月翔(moonfly)
D1的社入簡直就是地獄,從辛亥路入口進來,完全無法辨認動線怎麼排隊。即時有人出來要引導,但是沒穿背心=無法辨識是否為STAFF的人來引導,有時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在J家演唱會粉絲團時,嚴禁導遊自己下決定做事。因為每個人都是依照自己掌握的情況做當下最好的判斷,但是A的判斷跟B可能會互相衝突。所以需要可辨認、能負責任的組長來下判斷。
月翔(moonfly)
講一句很不客氣的話,都在台大體育館辦這麼多年活動了。我感受不到主辦單位有思考過動線要如何處理。靠得都是「先例」與「臨機應變」

隨機應變應該是建立在沙盤推演上的補救手段
月翔(moonfly)
日本人強在沙盤推演,台灣人強在臨機應變。從J家演唱會的經驗,我覺得兩個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月翔(moonfly)
(candle) 人力調度問題

人力調度也是這次CWT慘劇為人所詬病的地方,許多基層的工讀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眼前的狀況。而且狀況不處理的話,只會越來越嚴重,處理不當會更加嚴重。對年輕沒經驗,又只領基本時薪的工讀生來說,當然沒辦法做出好的判斷。
月翔(moonfly)
演唱會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會有很多外調的導遊等工作人員。雖然這些人不是菜鳥,但有的時候比菜鳥還可怕。自己獨自下判斷、熟知怎麼推諉責任、找機會偷懶,這種扯後腿的事情也很常發生。

所以SOP以及分組編制非常重要,第一線的工讀生就按照SOP做事,超出SOP以外的事情不能自己下決定,交由組長來判斷。組長不能決定就由高層統一下判斷。
月翔(moonfly)
CWT的工讀生如何編組分派工作,這個我不得而知。但是從昨天的情況來看,我看到很多不知所措的工讀生、或是好幾個試圖努力做事卻互相干擾成果的情況,這些都是指揮階層的問題

回過頭來說,還是缺乏沙盤推演,以及事先預想狀況及排解法。
月翔(moonfly)
在J家演唱會團的分工明確,幹部在附近飯店的會議室開會,隨時回報情況下指示。幹部如果跳下去第一線做事,事情就完蛋了。人沒辦法同時處理數種情況,將領要做的是戰略規劃而不是去打仗。

昨天早上看到鄭先生在入口,喊工讀生只要量耳溫,他下去看實名制所需的證件。我瞬間覺得大事不妙
月翔(moonfly)
(candle) 器材問題

組織要能夠靈活運作,需要暢通的聯繫。其實真的不用所有工讀生都發無線電,這樣花錢又難整理,也會造成資訊的紊亂。只要指揮者跟組長有對講機就好,指揮者下達命令時,組長們可以快速回應狀況來做調整。直到指揮者跟組長都有共識之後,再由小組長把執行方式交代給底下基層組員。

如果讓每個人都有對講機,會讓第一線的執行者急於把還沒定案的方式傳達出去。造成資訊的混亂。現在很多活動都被暫停了,要租借無線對講機真的沒那麼困難。還是回到老話,缺乏沙盤推演,以及事先預想狀況及排解法。
月翔(moonfly)
額溫槍是否能改用體溫監控、實名制能不能像開拓那樣用刷身分證的方法。這些也都是可以思考的問題點。
月翔(moonfly)
在資金與人力的分配上,這麼大的場子很難不用新手工讀生。

但是多付一天錢,招集活動當天組長做教育訓練。做好 SOP 給第一線的工讀生。真的可以避免掉很多現場的麻煩。
月翔(moonfly)
拉紅龍、貼箭頭膠帶、想好分流路線,來參加活動的大部分同好都會乖乖按照規定來做事。

演唱會團,我們也要事先在會議室發演唱會票、分流物販、設想補貨的動線準備好各種道具跟告示。前一天晚上實際演練,扮演團員的人設想各種狀況題大家一起討論解法。
月翔(moonfly)
做活動就跟打仗差不多。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如果一個活動甚至公司、銀行出包了,只能用「大到不能倒」來安慰自己,聽起來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月翔(moonfly)
以上。昨天參加完活動,回到家躺著刷手遊就睡著了,半夜才醒過來…
血野梓晶
HJY
每年固定都有的狀況還要隨機應變真的是臺灣組織通病
mongat
所以之前看百貨週年慶尤其sogo
從前期規劃到執行
都覺得厲害
辦選舉或演唱會可以挖角

另外還有兩個關鍵
1)成員們彼此認識否(ex. 獎旅和不特定散客)
2)只有參場活動本身或還包其他(和參加者相處時間長短)
也會有影響
月翔(moonfly)
同人次文化影響的年齡層很廣,我從志學之年踏入圈子,現在都要不惑了。

相信百貨業、活動企劃等相關行業裡面,一定會有對同人有共鳴的專家。只要好好把這些意見整合起來,把能做到的部分強化,一定會有立竿見影的功效。
mongat
對啊,即便作品是同好相聚,但已經到這種規模不能再是素人等級去執行了
月翔(moonfly)
mongat : 來台灣看演唱會的粉絲,大多都是不認識的散客,但是只要有稍微不公平的事情,可能有影響他們權益的事情,粉絲們就會聯合抵制。

所以像發演唱會票,一定是先隨機用電腦排位置。如果演唱會結束之後,如果有偶像的經濟公司給予的贈品或福利,也都有好好規劃。不能讓任何一個人覺得「為什麼別人好像有特權」

有這樣的敏感度,就比較能夠事先在沙盤推演時預想可能發生的問題,討論解決方案之後納入SOP
mongat
不過我覺得經費可能是關鍵。夠的話,啥活動辦不出來?
mongat
月翔(moonfly) : 對,粉絲經濟很兩面刃,力道很大,但拿捏又得很細膩。考量部分很多。
而員工旅行、獎勵旅遊,有時也會牽扯到公司文化甚至內部政治問題。
都各有難處。
情感是很強大的力量。我旁觀同人活動,情感因素很多都是凝聚性、互相體諒,是珍貴之處;規模搞大、「商業化」化後,可能會稀釋,性質與期待不同之外,也因為池子大了,各種意見都會比較多。
但這種彼此體諒、同好共享的背景,消磨掉很可惜。活動本身設計得好,可以成為讓那樣的情誼更茁壯的沃土。
月翔(moonfly)
mongat : 這20年來同人圈能從被歧視的次文化走到現在,大家對於願意辦大型活動的主辦單位,通常都是抱持著支持與體諒的心情。但是這些問題,真的是過了好幾年都沒有改善。

主辦單位能動用的資金以及利潤,我不在局中無法臆測。這兩天噗浪也有各行各業的人,提出能夠儘量節省預算的改進法。膠帶、紅龍、大聲公、手持立牌、對講機,這些不用花多少錢就能有大效果。但是主辦沒事先預想,這正是讓人惱怒的問題點。
mongat
原來如此
月翔(moonfly)
而且昨天高溫加上人群密集,有好幾個人中暑的樣子,救護車來了好幾趟。更凸顯缺乏完善規劃的問題點。
mongat
光我河道上看到就好像三趟次
月翔(moonfly)
http://www.f-2.com.tw/...

開拓這次試辦的「入場整理券」制度,再來觀察成效如何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