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肆龍子.負屭
【劇集《闇》解謎八】— 諧和大宇宙
Zeke Li
『太清』☯肆龍子.負屭
在 Netflix《闇》劇中年幼的 Elisabeth 翻閱外婆遺物一幕,當中包括赫密士祕典《卡巴萊恩》(The Kybalion) 與一圖集,在阿當神秘會址牆上亦曾出現相同星圖,此圖集稱為《諧和大宇宙》(Harmonia Macrocosmica)。

《諧和大宇宙》是自十七世紀荷蘭新教徒製圖學家安德魯亞斯·塞拉里烏斯 (Andreas Cellarius) 所撰寫,是荷蘭黃金時代出版唯一天體與地圖集,是當時天文地理知識的總匯。圖集集合了二十九幅十七世紀後期宇宙理論的巴洛克風格天體雕刻版畫,每個版畫四角上有精美古典人物裝飾。
『太清』☯肆龍子.負屭
作者闡述了各種天文學理論,包括托勒密理的地球中心論、哥白尼太陽中心論、以及第谷·布拉赫妥協兩者的「第谷系統」(見下圖),認為地球作為靜止的中心,太陽圍繞地球作圓周運動,而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則圍繞太陽作圓周運動。

圖集中還集合了許多南北半球的宏偉星象圖,以傳統古典神話和科學儀器形式說明恆星的形成,以及對天體在聖經形式以外作另一種詮釋。基於圖集包含了當時廣為流傳的天主教會的宇宙觀,故此未並被沒有被教廷列為禁書。亦對正值拓展航海及殖民的荷蘭帝國居功不少。
『太清』☯肆龍子.負屭
在《闇》中,《諧和大宇宙》象徵宗教與科學並駕齊驅,一如其在航海事業上作為帶領前往未知世界的指引,角色理解穿越時空的基礎。劇中的穿越時空儀器設計、多重宇宙及週期循環均以此作參照藍圖。

此外,圖集的成書過程反映了宗教與科學在歷史中關係問題,自古宗教乃自對天文星象的崇拜而衍生,到了基督教出現主導西方社會,它既對科學作出阻撓和迫害,同時亦帶來貢獻和啟發,現今福音派基於「唯獨聖經」及「字面釋經」而對進化論依然存敵意,關係千絲萬縷及錯綜複雜。以下將檢視幾位從文藝復興時期到近代基督徒提出與多重宇宙相關論說的貢獻。
『太清』☯肆龍子.負屭
十三世紀意大利的聖托瑪斯·阿奎那 (St. Thomas Aquinas),天主教士林哲學家,堪稱最舉足輕重的神學家,他提出單憑理性就可讓人認識到一切均由上主所創造,然而創造並不是從「無」到「有」和遙不可及的單一事件,反之,那是所有事物持續存在的原因。永恆沒有起點的宇宙與被創造的宇宙的概念沒有矛盾,其論說被重新審視為天主教內多重宇宙說。
『太清』☯肆龍子.負屭
十六世紀意大利道明會的焦爾達諾·布魯諾 (Giordano Bruno) ,赫密士秘學主義者,在其著作《論無限宇宙和世界》 (De l'infinito, universo e mondi) 提出太陽中心論以及多重宇宙的可能性,宇宙存在著無數和無限個地球、太陽、星球和天體,太陽天體,以及無限個伊甸園和阿當,一切靠著我們各自的感知和理由去推斷。多重宇宙論正是宗教裁判所對他其中之指控並處以火刑。
『太清』☯肆龍子.負屭
十七世紀法國自耶穌會出身的貝爾納·豐特奈爾 (Bernard Le Bouyer de Fontenelle),早年為詩人和劇作家,被視為是啟蒙運動先驅,其思想對當時的知識分子極具影響力,在其著作《世界的多元性對話》(Entretiens sur la pluralité des mondes) 中推測宇宙多元性並描述了新哥白尼宇宙論,以非拉丁文以及通俗手法道出:「觀看如此巨大的宇宙,我迷失在其中。我已經不知道我在哪裡。我只是微不足道的。我們的世界是渺小得可怕。」
『太清』☯肆龍子.負屭
最後不能不提的是二十世紀初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伊斯 (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自富裕天主教家庭,在十六歲與天主教決裂,為二十世紀舉足輕重的作家,並深受聖托馬斯及布魯諾思想影響。在流亡至巴黎期間,獲資助出版了小說《芬尼根的守靈夜》(Finnegans Wake) 。
『太清』☯肆龍子.負屭
小說講述一個搬運工人發生意外,大家以為他死了,守靈時灑在他身上的酒香卻刺激他甦醒過來,人們把他按倒叫他安息,告之已經有人接替了他。喬伊斯以意識流技巧和夢境式的風格撰寫,徹底摒棄傳統小說情節和人物的形式,彷如置身文字建構的多重宇宙迷宮,晦澀難懂。他以「長河生生不息沉寂地流向前去,流過夏娃和阿當的教堂,從彎彎的河岸流進,流經大弧形的海灣,沿着寬敞的大道,把我們帶回霍斯堡和郊外」作為小說開頭和結尾,構成了無止循環,以示生生不息的輪迴。與《闇》一劇有不少異曲同工之處。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