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726同意罷免
podcast
中國高考代考事件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随机波动015】替考只是一个症候,是谁在决定他人的...
因為和樹的推薦所以點了這集 隨機波動 随机波动 來聽,中國人有意識地聊中國事務總是特別有料(說有趣有點不妥),接著發現 轉角國際 重磅廣播不合時宜 不合时宜 也都作了這個題目
新|726同意罷免
如果想要大致了解某些事件的情況,以及稍微接觸各方看法與評論,我多半會挑重磅廣播下手。其一是因為會搭配文章、照片以及影片(不一定),有自己的網頁版,IG 和 FB 分享也很方便,而且相對完整

尤其是 IG 和 FB post,算是有在文字長度和引言中達到平衡,很符合我個人的閱讀偏好,目前瞄到什麼新聞都會打開 FB 或 IG 看看有沒有報導(喜歡有編輯過,並進行初步查證的資訊來源)

嗯,所以相對之下,文章的產出沒有到一般新聞網即時性那麼高,Daily podcast 和過去 24 小時也是下午左右才上刊
新|726同意罷免
這次的陳春秀替考+延伸的苟晶事件,七號和鎮宏鉅細靡遺地把他們所知的所有步驟走過了一遍(顯然不是獨立事件,有一套 SOP),相應單位的回應也都有提及(連胡錫進的都有,這人其實不是環球時報主編而是黨的網紅 KOL 吧)
新|726同意罷免
他們提到一個滿有趣的狀況,央視其實在某個限度之內可以作社會的揭弊報導(竟然提起紅黃藍幼兒園事件)
新|726同意罷免
突然想到當年台灣也分成北區高中聯考和其他高中聯考 年齡曝露
新|726同意罷免
不過三個節目都聽過一遍之後,覺得轉角國際多少還是「他國事務友善圍觀」的狀況(我其實也是),隨機波動和不合時宜,則比較是和樹講的那樣:

如果回到人性、回到階級僵化,階級無法透過就學來流動,回到掉隊的人這個面向,回到城鄉二元對立的情況,我們跟西邊鄰居的距離真有那麼遠嗎?
新|726同意罷免
想到有點離題但又算是切題的討論,關鍵評論網做過葉永誌二十周年紀念專題:
葉永鋕逝世20週年,性平教育如何擁抱「玫瑰少年」?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春日迷你季 有一集來賓就是負責專題的編輯:
馬力歐與他的同事們|葉永鋕逝世20年,這世界改變了多少?Feat. 特別報導記者李秉芳、編輯潘柏翰
節目中聊到雖然對於護家盟等帶有宗教色彩的團體進入校園一直有疑慮,但是對學校或老師來說真的提供很多幫助,彩虹媽媽平常可能也只是說故事媽媽而已
新|726同意罷免
有段時間之前聽的了,「有幫助」可能是我聽完之後匯整的印象,比較確定的是分攤老師照顧壓力的部分

回頭看了一下關鍵評論網上的專題,這篇應該就是在討論這個主題
【彩虹媽媽變老師】宗教團體進入校園講座、綜合課,「校外人士進班協助教學」如何規範? - The News...
新|726同意罷免
幾位受訪老師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在偏鄉地方,對性平議題通常較為「保守」的教會,扮演的不只是宗教團體,更是社區鄰里的重要核心。因為教會熱心的牧師、志工們,平常就會幫助社區上的弱勢家庭、舉辦各種活動、凝聚社區情感,當然也和學校內的老師或行政人員維持不錯的關係,因此學校在討論課程規劃和外部團體合作時候,有教會背景的人入校「幫忙上課」不是件「怪事」,不但幫老師們「分擔」部分課程,「而且他們的教材和課程內容很豐富,來跟學校提時就更有力」。
新|726同意罷免
實際上教育現場就是存在人力不足的問題,不讓彩虹媽媽進入校園,那是否有對應的協助機制,還是又把壓力放回老師身上呢?

再者或許我是受限於個人所見與經驗,在我老家,學生人數很少,家庭未必能好好投入學校活動的狀況已經持續很久,隔代教養和新住民母親很多,爸媽能出錢或有在顧小孩就很不錯了,還要來講故事要求有點太高(延伸就想到前陣子的台北冷氣覆蓋率
新|726同意罷免
新|726同意罷免
隨機波動

「我們常說要和雞蛋站在一起,不要站在牆那邊,但很多人眼中根本沒有牆,他們以為都是雞蛋間的事。」

「現今的營銷號取代了媒體,情緒取代了觀點,本來是對雞蛋的同情,變成了對牆的體認。」
新|726同意罷免
不合時宜

「其實就是在別的方面不公平的身分制度──可能戶籍制度──所帶來的外溢。人們為了逃避這樣一種不公平制度帶來的傷害,於是在高考中做出一種自保性的行為。但同時這種自保,同時傷害了他人的利益。不公平制度就是讓所有受害者互害。」

> 雞蛋間的事
新|726同意罷免
不合時宜

「反正全世界都結構性固化了,天下烏鴉一般黑,但我想這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一個人往上奮鬥的時候這個固化是全世界皆然,但當一個人跌下來的時候,他在撞上那個階級的牆跌下來的時候,社會提供了什麼?這個我想應該不是全世界皆然的。」
新|726同意罷免
無論哪個節目都有提到監控/生物辨識的應用,但我想這是結構與人性的外溢(也關乎國民對國家的信任感?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on Twitter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