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Casablanca
= . =
今天早上就在睡夢裡才與某個人一塊兒重看這部電影,但我實在想不出為何是她;
儘管相處時總會不自覺地保護對方,也許是靈魂並沒有性別的提醒吧。
= . =
醒來後努力揣想了好半晌仍舊沒能想起女主角的名字,依稀覺著發音近似於 Olga、帶有寶石的質感又頗為親切,直到 Ingrid Bergman 在電影中正式亮相答案才終於揭曉,卻原來是 Ilsa
= . =
原本可以去 16:10 國賓長春的場次,但我想要等候機械公司回電早日排除故障所以留在家中打包零件,趁空檔用昨天自備容器外帶的附餐飲料調了杯咖啡紅茶牛奶。

散步前往松仁 MUVIE CINEMA 的路上特意選了可以沿途欣賞住宅區定期打理的觀葉植物小徑,陰雲密布的薄晦天色營造出某種幽玄氛圍,每走幾步就有一盞燈在身旁亮起的奇妙巧合讓我不由覺得印證了近來逐漸找到測試方向的理論:
HSP 其實是種沉浸體驗自主催眠的聯覺天賦。
= . =
雖然知道大致的方向、但附近百貨林立而對位置欠缺概念於是打開 Google Map 確認路線,行前也不曉得此間票價足以在其他戲院看上 IMAX 3D 場次、倘若有意控制預算就不會選在這裡,不過我很高興初次光顧便是為了【Casablanca】—— 託庇於作品本身的光采、六十年後或許仍然會是值得炫耀的回憶
= . =
由於並不熟路、手持票券離開櫃檯已是 18:16,搭乘電扶梯再上兩層樓後,發覺七廳銀幕高度正對著 D - 6、框限出稍微向下眺望的視角,並且正好跳過剛開場的工作名單,若非如此清晰的焦距便不至於使我一下子正面直視長期以來無意識忽略的事實:
1:10 從轉動的地球儀帶出山勢起伏與光影分佈、自一處定點循線往其他位置延伸、以地圖作為過場畫面背景的疊影、從制高點向下沉降到塵世光景,皆是我於思想之際慣用的圖像,可是我並不知道這些手法的術語;
弄清楚相關技法的名稱大抵可以加快捕捉思緒時做筆記的速度。

Casablanca Opening Titles
= . =
今日意外順利地進入狀態、全程酣暢地聆聽英語對白,禁不住要開口稱道:上個世紀的知名演員果然非同凡響!

上回初次觀賞這部經典作品,乍看之際尚未摸清角色性格、不免有些奇怪何以選定 Humphrey Bogart 這般稍帶八字眉的面相擔任男主角詮釋一段膾炙人口的雋永愛情,今兒個得以專注於表演本身、過沒多久便驚為偶像—— 無論警醒、憂鬱、怨憤、自艾、眷念、釋然與溫柔 .... 他彷彿當真歷經了年深日久歲月如流,每個複雜眼神都承載著豐盛情感,儘管榮獲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卻像是當下才知心上人另有歸宿,極力抗斥親近的同時又自不忍拒絕、情緒轉折甚且連貫深沉,分秒必爭的每個決定都不僅止於 ‘ 因為 .... 所以 .... ’、卻是因而成為
= . =
Rick 暗室獨酌那場戲含蓄蘊藉的打光即使有 Sam 即興彈奏的樂音陪襯依然傳遞出所有自制瀕臨潰堤的沉醉孤寂,只可惜中文字幕的投影範圍不僅遮蔽 ‘ 留黑 ’ 的那份空間感,更是破壞了畫面均衡;
‘ 要是能有機會非得一睹無字幕版!’ 的清單又添一筆。

人之所以生而為的因由,全部都為那雙寶石般的眼睛熠熠生輝
= . =
Good-bye, Rick. God bless you.

是 Ilsa 對他所説的最後一句話,在我心中勾起 Enya〈May It Be〉如波紋般擴散迴盪的吟唱於此句收束合流——
A promise lives within you now
= . =
同時想起去年在神秘學論述間看到一段直言不諱的讖語:

但凡做任何事最好都盡可能地搞清楚其後潛藏的目的;
如果不是為了尋求宗教體驗你看電影幹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