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夜。
趁記憶猶新的時候先速記一下今天參加的活動
流水帳下收,完整遊記大概之後再補上吧((欸
雷夜。
台灣文學館舉辦的<走讀台灣文學散步--仙鬼道>之<女誡扇綺譚>
雷夜。
回想起來,會知道有這個活動是看之前追蹤的噗主po文,覺得這個活動好像滿有趣的,於是就報名了。報名的時候已經排到候補了,幸好最後有遞補成功XD
今天靠著文鍊的齒車耳環(?)和司書前輩們搭上話了www
感謝前輩們不嫌棄~
(至於文鍊坑,大概會另外開一噗說吧,今天是新米司書到職第10日)
雷夜。
台文館超有誠意的,手冊跟小卡都做得很精美,發給學員的名牌也很好看(跟手冊封面同款)。
唯一的怨言(?)大概是小卡的尺寸跟信封太貼合了,有夠難把卡妥善拿取跟收回。
連信封上都有蓋活動主題印章,小細節的加分。
雷夜。
導覽的耳機品質不錯也有先消毒,安心使用XDD
主辦單位還幫大家準備了冰水,有夠貼心!!(不過我因為背包裡的水壺幾乎滿水所以就沒拿了)
在兌悅門集合,躲在城牆(?)遺跡的陰影下聽今天的主講人彈月琴。
雷夜。
今天的參與者大多有看過先前寄給大家的文本內容,所以講者說他會多講一點跟小說有關的部分(據說前一場的參與者沒看文本的居多)
以月琴彈唱開場,唱了第一張小卡上的詞句,然後就是先讓大家到處尋找有錢人家遺跡的第一站。
(這時候才在城牆遺跡旁看到廁所的我想了三秒決定先進去廁所)
遺跡總是藏在不起眼的小地方,而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屋簷下的白蟻窩((到底...
雷夜。
第二站在某座宮廟(?)旁邊,講者熟門熟路地搬出椅子跟木頭長凳,然後彈唱了第二張小卡上的詞句(月琴被放在琴袋裡隨身帶著),之後講了關於貓妖還有一些有的沒的怪談趣聞,還有什麼黃、沈、陳家之類的吧((邊聽邊張望四周的我現在有點失憶了
雷夜。
第三站好像是某個人家的家廟(?)
也是先彈唱了第三張小卡的詞句才開始講,有趣的是彈唱中一直有狗叫聲從旁邊的樓上傳來,讓我聯想到小說中那隻鸚鵡XD
講到這間家廟(?)的由來,總之故事都跟老阿嬷有關係,還有年輕人接手的事等等。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話題轉到比較各地腔口差別,滿有趣的,如果細心的話可以發現很多關於詞語使用者的出身背景的線索
還有ㄘㄙ發音影響某地人講國語的事情等等
突然體認到,即使是母語,也還是有必要好好系統性地學一遍,我的台語其實真的算不上好啊...
還有滿多小細節的吧,但是大半夜的我已經開始失憶了...
雷夜。
第四站是一間私人工作坊(?)的樣子,一邊的門上有太陽系行星的圖
主辦發了太陽牌冰棒,我拿到花生口味(不得不說,雖然是在地人,但我還真的沒吃過這家。真的很不擅長吃圓棍的冰品,吃到最後有點手忙腳亂)
這站有場地主人的演說跟館長的演說
在這裡的彈唱是最長的,話說如果這種速度是中速的話,那真的無怪乎原本的慢速版南管(?)會很催眠((欸
聽完取之後一邊掃QR code填問卷換明信片,一邊還要拍大合照,這種時候問非選題真的是太為難人啦只好都先答暫無XD
雷夜。
因為時間不太夠+巷子有夠小+沒有椅子(?)
第五站沒有彈唱只有念誦小卡詞句,簡單講解之後就解散了
解散之後還有跟司書前輩們一起留下來給館長跟講者活動回饋
嗯...真的滿需要即時地圖的,不然有些地方我其實也沒辦法馬上反應過來是哪裡(因為完全不是平常的活動範圍),更別說是外地人了
雷夜。
結束之後走過長長的國華街去藍曬圖吃晚餐,插曲是疑似點餐時劃錯格,於是碗裡出現了我不吃的超級大肉塊QQ
不過沒關係,這時候給喜歡吃肉的同伴準沒錯XDD
吃吃聊聊+交換噗浪帳號,最後前輩們去搭公車,我慢慢走回家。
雷夜。
在家廟那裡有討論到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大概等明天睡飽再來發個噗說這件事吧,順便當作新米司書到職第10日的紀念(?)
雷夜。
對了,講者彈唱的時候應該是用透明帶有珠光(?)的pick撥弦(至少在第四站的時候是)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在意起這個小細節,所以很認真地看著他的手想看出是指甲還是pick((意義不明
直到他放下手上的樂器(這裡不是用之前的那把月琴,好像是換成二胡了),才發現原來是拿著幾乎透明的珍珠白撥片,很好地隱藏在掌心裡XD
雷夜。
對了,其中一個前輩司書有提到關於大俱利伽羅的守護戒指跟某把刀因為贗品而讓原本堅持不公開正品的刀主人買下了贗品,然後終於公開了正品本體還做了一個特輯比較真偽品的差別,滿有趣的
雷夜。
館長反覆提到的「藝文活動付費參加」我覺得很重要
即使再便宜都該收費,因為免費的東西通常不會被珍惜((某方面而言也可以過濾掉一部份的人+減少觀眾維持品質
雷夜。
想起來了,第四站話題轉到比較各地腔口好像是因為提到了泉州話
文本裡應該有提到作者自己說自己聽不太懂泉州腔(明天再回去翻文本確認),講者直接吐槽說作者應該是連台語都聽不太懂,不然怎麼可能會聽錯這麼容易分辨的字(大意上是這樣,忘記詳細內容了),然後開始舉例台南(原本台南縣範圍)各個地區的腔口差別比較
有些字不說不知道原來不同地區差這麼多,突然慶幸國文課教的是國文而不是台語了((欸
大概就跟接觸過德文和法文之後突然很慶幸現在英文才是世界主要通用語(?)這件事是類似的心態吧((欸
但老實說就連「國語」這個用詞我都還有沒徹底想明白的部份,但是要說它是「普通話」也哪裡怪怪的⋯⋯甚至說是「標準中文」或「通用華語」好像也都有所不完備,真是個難題啊⋯⋯
雷夜。
港,未必是我們印象中那種水深可行船的「港」,而是淤泥積成的沼地。
雖已填土成屋,濕氣依舊在。
那時候好像是聯想到威尼斯吧,兩旁淤泥多的地方成為新的陸地蓋了房子,中間的水道還在。應該跟神農街那種二樓陽台欄杆(?)打開可以推小艇出來的建築形式(?)有關。
雷夜。
其實應該還講了超多東西的啦,只是我腦子同時忙著觀察忙著運轉各種事情好像也忘了不少...有想到什麼再補吧~
先補一張昨天拿到的各種小東西
https://images.plurk.com/1z7zxu7znCODMC0ePSliRp.png
另外還有借了別人買的活動專屬周邊紙扇,不過因為沒有詢問能不能po就先不放了,用官網圖代替。總之是把附有漂亮折盒(?)的扇子,一面是好看的清新配色,一面寫了那句『安怎唔較早來呢』
https://images.plurk.com/1rEXLppyc2Zz7YL0b7Aw9k.png
雷夜。
移動路線:兌悅門(礪園) -> 集福宮 -> 代天府 -> 白日夢工廠 -> 醉仙閣
其實小卡上多少都有線索啦,那就先這樣吧((欸
亞當@需要時光器
我的扇子的話可以放啊 =w=
雷夜。
文本心得的話...
第一次是在昏昏欲睡的狀態下看完的,當下只有『為什麼最後飄點都不飄點了你倒是讓我知道最後那個女人是不是鬼啊』的想法((欸
第二次則是在睡飽後清醒了認真看,大概就是結合地理歷史民俗考查+廢墟探險亂撿東西+中間有懸疑氣氛但是結尾不夠震撼(到底是想要看到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東西啦!!!)的一篇文吧~然後那個後記都不知道該從何吐槽起了~((欸
總之文本心得就先粗淺地到此為止吧,文本裡是有很多細節值得考據討論啦但是我懶了((欸
雷夜。
亞當@需要時光器 : 耶~好的!謝謝亞當www
雷夜。
https://images.plurk.com/57xrS5IODOxO765GxYSZz8.jpg https://images.plurk.com/cnlvXtKt2G3w4GFG8kXYa.jpg https://images.plurk.com/2aHkyauT9PKadT2b1gFxTT.jpg
補上扇子實體的美貌XDD
雷夜。
彈唱的部分我沒有錄影或錄音,當下選擇專心聆聽
對戲曲方面實在不太熟,不過用那麼少的弦數可以彈出那麼多變化真是厲害XD
講者說現在學月琴學費是負數,別人要拿錢請你來學XD
((好像是在第一站開場的閒聊講的吧
雷夜。
現在才發現扇子上的字跟文本上的有點差異
扇子上的是『汝哪毋較早來咧』
總之就是台語/泉州話的『你怎麼不早點來』啦~
是文本裡女鬼(?)的專屬台詞XD
雷夜。
*更正,不是二胡,應該是三絃琴之類的
((記憶偏差也差太多,完全沒有用到弓怎麼會是二胡XD
國樂器知識缺乏~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