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
https://images.plurk.com/5M3YTGr9y3OXimsQWMKETb.jpg
因為一場流感導致世界崩毀後的故事。
故事從一場《李爾王》演出上李爾王演員過世開始,他遞給現場飾演女兒幼年的小演員的兩本漫畫Station Eleven(十一號太空站,也是原文書名,主角是十一博士,書中大多叫這個系列十一博士系列)成了聯繫這本書許多角色的關鍵物品。
因為流感爆發,大量人們死亡,沒有電力、可用的汽油⋯⋯我們熟知的交通工具、電器製品都無法使用,人們利用身邊的物品努力活下去。
故事為多視角的故事,講述「過去」(或許是我們的現在)是李爾王的演員亞瑟的生活、他的前妻藝術家米蘭達(後來在海運公司工作),然後是故事中的「現在」旅行劇團的克絲婷、中途停在機場成了機場聚落成員的亞瑟好友克拉克⋯⋯
讀嘛讀嘛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
掰噗~
是嗎? (p-stare)
B.C.
出乎意料符合時事。
書中有冰冷的現實與無奈,但結局意外地溫暖。
而想像中的末日景色,特別是飛機緊急降落後就被困在一座機場的「可能」,意外地非常有趣。
或許是部意外很適合在移動中閱讀的作品(除非你會因此被引發恐慌症XD)
B.C.
網路、電視、手機漸漸斷訊,最後電力也沒了的描寫特別讓我心有戚戚焉,如果這些都消失了,我一定會恐慌啊。
先直接從流感爆發開始的那一天,然後叫直接跳到在末世中生存的移動劇團,讓人直接進入流感爆發十幾年後的世界,然後再藉由克拉克等人的回憶戴出倖存者怎樣適應那個世界(沒寫很仔細),還有幾乎不記得舊世界的年輕人怎麼看這個新世界,還有對舊文化的想像(當然裡面也有變成邪教教主的人啦⋯⋯)
加上串場的十一博士漫畫,還有一位開始辦報的圖書館員(後來才知道他也是個旅途中被迫停留在某處的人),看到閱讀與希望在莫是中點燃的小小火花,總是會讓人想微笑。
個人覺得滿適合拍成電影的XDD
B.C.
書中倖存者住的地方,有機場,有以前的住宅區或小鎮,還有汽車旅館(應該是很美式那種一堆一樓平房)。
我以前常常想像捷運車廂或地下街變成了浩劫後的住所(不要問我為什麼),但現在一想沒有電力這種地方不能住啊啊啊啊XDDD!!就~沒關係,擱一邊。
總之,沒有很強烈的感情起伏,用群像劇的寫法描述了一種可能性。
B.C.
而無論是一開頭的《李爾王》,旅行劇團演出的莎劇(仲夏夜之夢)都呼應著現狀。點出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是生自瘟疫之中。讓人有種當人們從文明崩毀的廢墟中再次點燃文明之火時,會誕生出什麼的希望與期待~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