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a洞物
有做下面這個測驗的人
人際依附風格量表

記得搭配這篇文章食用喔
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依附理論系列(二) - PanSci 泛科學
抓幾個重點講:
➡️ 這些類型的定義,在文章可以一次看。
➡️你「今天」測出某個類型分數高,不代表你一生都是這個類型。
➡️你在A面前可能比較有焦慮特質,但在B面前比較有逃避特質,這很常見,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觀察是什麼。
➡️要用「光譜」的角度來看待這些類型,也就是說你可能每個類型的特質都有一點點,比如焦慮偏逃避(就像中間偏左/右)
鄰家a洞物
這個測驗採用的是其中一個研究(噗首文章的後半段),把「我對自己的看法」與「我對別人的看法」做出區分,也就是:焦慮、逃避、排除、安全型。

而文章前半段講的是另一個研究的看法,分成:焦慮、逃避、安全,以及矛盾/紊亂型(高焦慮+高逃避)
鄰家a洞物
兩個研究在「定義」上其實滿不一樣的。

但我覺得共通點會是噗首講的幾件事,無論你今天做了哪一個測驗,都不代表你一生就是這樣了,或者你遇到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試想你對家人和朋友的態度就不一樣了XD)
🌈😺本田-FF14中-🐭
https://images.plurk.com/6JshaGbsjeQaM2uHm4r8UC.jpg
我的是這樣
鄰家a洞物
我覺得如果每個類型的特質都有一點,是非常自然平常的事XDD

因為看到不少結果截圖顯示是接近正菱形(?)圖案,表示分數大概在中間,可能看哪一邊稍微高一點吧,但也就是高一點而已,接下來要想的是:我在焦慮這邊的分數比較高一點,有準嗎?為什麼準?
鄰家a洞物
🌈😺本田-FF14中-🐭 : 每一邊都滿平均的感覺XD
🌈😺本田-FF14中-🐭
鄰家a洞物
可以自問或詢問別人有沒有觀察到,你自己在什麼時候會出現「焦慮/逃避/排除等等」的反應、什麼時候「不會有」這些反應,以及做什麼事情會讓你感到平靜自在一些。
鄰家a洞物
舉個栗子
我以前主要是逃避型特質多一些,因為家人是高焦慮型ww 越焦慮越追著我跑,我就越想跑遠遠(ㄍ
但當我遇到一個逃避特質比我更高的人,我可能會變得偏焦慮一些,因為對方太偏向逃避那邊了嘛(他一跑、我就開始煎熬(不
不正經的立田賊貓
我的 :3 https://images.plurk.com/4uEI03uto8wXInbIr8FpN2.png
鄰家a洞物
不正經的立田賊貓 : 我覺得我的結果可能跟你的會很像XDD
阿它@睏
我是這個,逃避依附www
https://images.plurk.com/41Nsbxwclybbm8iIIry2WI.png
鄰家a洞物
阿它@睏 : 圖片看起來是逃避&排除的分數差不多ww
但焦慮跟安全這兩邊也有拿到一些分數(所以每個人多少都是各種特質各有一點w
鄰家a洞物
話說我也是後來才接觸到有講「排除型」的這個研究,若以這個研究來看的話,我之前的排除分數應該會比逃避要高一點(吧
天野泉
大概知道自己不同狀況下,寫這個會產生什麼的答案。 太了解自己(X
鄰家a洞物
所以說,其實重點還是你測完之後你怎麼看待這個結果啦XD
針對同一個主題的不同研究,甚至這個測驗本身,都是「工具」,看你怎麼使用這個工具來認識自己。
鄰家a洞物
天野泉 : 我也大概知道我在什麼情況下會比較偏向某一個象限XD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