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VINA
@ELVINA
說
Wed, Jun 3, 2020 3:43 PM
Wed, Jun 3, 2020 3:48 PM
38
9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
上流法則
預約書拿到手的時候很驚訝的發現她是熱門書籍,14天就要歸還。
我本來以為是因為剛出版的關係,結果翻閱了最後一頁版權頁,發現人家 2015 就出版了,到現在我手上拿的是2019年/第六刷,然後竟然還是熱門書籍?
很訝異耶,想說到底發生甚麼事大家這麼熱愛這本書。
會知道這本書,其實是因為我先看了同作者的莫斯科紳士,覺得好看;後來在噗浪上看到有人她因為這一本上流法則而被作者圈粉,因此大力推薦。
實際上看完之後,我一直覺得很像女生版的大亨小傳哈哈。
ELVINA
@ELVINA
說
Wed, Jun 3, 2020 3:43 PM
故事背景大概就是在描述一個1930年代的年輕女性,在紙醉金迷的紐約揮霍青春,生命中轉折的一年遇到的人、事、物。其實說不上好看也說不上難看,但作者描繪當時的紐約生活倒是非常詳盡,讓人完全能沉浸在那樣的氛圍中(雖然我對紐約也沒有很懂哈哈)。
每個人都會有那樣奇幻的一年吧,在那一年遇到的人事物回憶起來都會閃閃發光,讓你念念不忘。
這本書我看的時候覺得算享受,雖然還是一直覺得好像大亨小傳,但這個故事最後的結尾讓我幫他加了點分(但或許有些人看起來會覺得有說教感哈哈)。
ELVINA
@ELVINA
說
Wed, Jun 3, 2020 3:43 PM
最後的結尾是女主角經過多年之後,遇到了另一個人,過著優渥的生活,有一天看到照片而被勾起了那個 golden year的回憶所說的話。
她說:
我們事實上會在幾個短暫的時刻之中,得到少數幾種截然不同的選擇:我該接受這份工作?該加入這個交友圈或是那個?現在是時間生小孩嗎?
這樣說起來,比起旅程的比喻,人生其實更像一局蜜月橋牌。我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眼前還有大把青春,時間多得似乎能容許一百次的優柔寡斷,一百次對未來的修正與想像-那時候我們抽一張牌,必須當場決定,該留下或放棄這一張,而在我們醒悟之前,整副牌已經抽完了,我們做的決定即將形塑我們未來數十年的人生。
或許我上面的話比起原本心裡想說的,還無情了一點。
ELVINA
@ELVINA
說
Wed, Jun 3, 2020 3:44 PM
生命根本不必提供你任何選擇,打從一開始,它就可以輕易決定你的軌道,並且透過各種粗糙或細膩的機制控制你。能有一年,就一年,你的眼前出現各種選擇,讓你可以改變境遇、性格、軌道,那是上帝的恩賜,而且不會沒有代價。
我毫不懷疑,他們就是我生命的選擇。在此同時我也知道,所謂正確的選擇,其實是生命的手段,它讓失落因此結晶。
ELVINA
@ELVINA
說
Wed, Jun 3, 2020 3:44 PM
***
我也喜歡這種命定之說,常常覺得生命中我們要遇到怎樣的人、發生甚麼樣的事都是註定的。
但要如何在這樣的命定之中讓自己快樂,則要看每個人面對事情的技巧與想法。
活著是快樂並痛苦著的。
而我寧願自己騙自己,只記得快樂的那一面就好。
ELVINA
@ELVINA
說
Wed, Jun 3, 2020 3:48 PM
喔對了,我還是比較喜歡莫斯科紳士,比這本多很多點的喜歡。
ELVINA
@ELVINA
Thu, Jun 4, 2020 12:35 AM
今天起來還想補充一點對這本書的想法,女主角在她的命定之年遇到了一個非常適合的對象A,但是因為這個A有一個致命的點是她完全無法接受的,所以最後她選擇了不跟A在一起,然後走向了另一個不同的方向。
A也因為跟女主角分開之後,完全放棄自己過去的生活,而成為一個藍領階級,轉為回歸樸實的日子。
故事在結尾時有提到女主角已經多年不曾與A碰面,她一直以為A去了遙遠的地方;結果沒想到A其實一直跟她活在同一個城市。
然後輾轉從友人口中聽到,A雖然不再有優渥的生活,但卻因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過得也不錯。
ELVINA
@ELVINA
Thu, Jun 4, 2020 12:35 AM
我在想作者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你在年輕某個時刻做出了某項決定,做決定的時候也許並不經意也許痛苦萬分,但是那個決定卻從此把你導向不同的方向。
然後多年之後,你回憶起過去那一刻,才發現原來那是你人生的轉捩點啊。
不論多年後的你是否幸福,多少也都會猶疑,如果當時做了不一樣的選擇,現在的自己會變成甚麼樣子吧。
雖然這是作者想表達的,不過我覺得這本書在描繪紐約這個城市比描繪主角們的故事更有趣。
應該是作者對紐約的致敬之作吧。
喜歡紐約的人可以看看,哈哈。
載入新的回覆
預約書拿到手的時候很驚訝的發現她是熱門書籍,14天就要歸還。
我本來以為是因為剛出版的關係,結果翻閱了最後一頁版權頁,發現人家 2015 就出版了,到現在我手上拿的是2019年/第六刷,然後竟然還是熱門書籍?
很訝異耶,想說到底發生甚麼事大家這麼熱愛這本書。
會知道這本書,其實是因為我先看了同作者的莫斯科紳士,覺得好看;後來在噗浪上看到有人她因為這一本上流法則而被作者圈粉,因此大力推薦。
實際上看完之後,我一直覺得很像女生版的大亨小傳哈哈。
每個人都會有那樣奇幻的一年吧,在那一年遇到的人事物回憶起來都會閃閃發光,讓你念念不忘。
這本書我看的時候覺得算享受,雖然還是一直覺得好像大亨小傳,但這個故事最後的結尾讓我幫他加了點分(但或許有些人看起來會覺得有說教感哈哈)。
她說:
我們事實上會在幾個短暫的時刻之中,得到少數幾種截然不同的選擇:我該接受這份工作?該加入這個交友圈或是那個?現在是時間生小孩嗎?
這樣說起來,比起旅程的比喻,人生其實更像一局蜜月橋牌。我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眼前還有大把青春,時間多得似乎能容許一百次的優柔寡斷,一百次對未來的修正與想像-那時候我們抽一張牌,必須當場決定,該留下或放棄這一張,而在我們醒悟之前,整副牌已經抽完了,我們做的決定即將形塑我們未來數十年的人生。
或許我上面的話比起原本心裡想說的,還無情了一點。
我毫不懷疑,他們就是我生命的選擇。在此同時我也知道,所謂正確的選擇,其實是生命的手段,它讓失落因此結晶。
我也喜歡這種命定之說,常常覺得生命中我們要遇到怎樣的人、發生甚麼樣的事都是註定的。
但要如何在這樣的命定之中讓自己快樂,則要看每個人面對事情的技巧與想法。
活著是快樂並痛苦著的。
而我寧願自己騙自己,只記得快樂的那一面就好。
A也因為跟女主角分開之後,完全放棄自己過去的生活,而成為一個藍領階級,轉為回歸樸實的日子。
故事在結尾時有提到女主角已經多年不曾與A碰面,她一直以為A去了遙遠的地方;結果沒想到A其實一直跟她活在同一個城市。
然後輾轉從友人口中聽到,A雖然不再有優渥的生活,但卻因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過得也不錯。
然後多年之後,你回憶起過去那一刻,才發現原來那是你人生的轉捩點啊。
不論多年後的你是否幸福,多少也都會猶疑,如果當時做了不一樣的選擇,現在的自己會變成甚麼樣子吧。
雖然這是作者想表達的,不過我覺得這本書在描繪紐約這個城市比描繪主角們的故事更有趣。
應該是作者對紐約的致敬之作吧。
喜歡紐約的人可以看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