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 : 3
@beliarken - [杏壇日常] 寫作文 : " 大自然教會我的事" 班上一個女生媽媽是印尼人,去...
非常之有感,搬來自己的噗浪上。
不過,如果我是老師的話,我會這樣跟那小女孩說:
「你覺得那些毛色艷麗、扭腰擺臀的雄鳥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真正握有選擇權的,是那籠子裡什麼也不用做,等著從一群花枝招展獻殷勤的公鳥裡選出勝者的雌鳥。」
這名小女孩非常有出息,但正因為她非常有出息,才不能讓她抱著這種困於"展現自己"這般勞苦的處世觀長大。只有處於被選擇、被利用的定位的人,才需要積極展現自己。
望 | : 3
誠然,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是擁有選擇權的人,但如果鑽牛角尖一路往展現自己直到頂峰,這樣的人生也太艱辛,同時你也會難以避免豎立許多敵人--因為努力與比較這兩個單字是一體兩面的。
望 | : 3
沒有選擇權的人,要我來說的話,一項非常必要的能力,是鑑別出誰才是有能力做出選擇的人
望 | : 3
不必在聚光燈之下成為眾人焦點的第一,你只要成為擁有選擇權的那個人,眼中可以被選擇的對象就好。這件事,不論是求職、求愛皆然
望 | : 3
再說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
「明明我的畫技 / 學歷 / 能力這麼好,得到機會的卻是那個比我爛的人? 一定是那個人走後門 / 靠皮相 / 運氣比我好 / ...etc。」
或許產業有別,有的產業的確是需要大量的肉體/交際分數才能容易拿到門票(但這代表,該因素也是那個產業的必須能力)。但一個相對成熟、勞動市場完全競爭的產業,要拿到門票,除了硬碰硬之外,更多的是可以繞道而入的方式,這點在米國待過後更是感受深刻。
望 | : 3
那些繞道而入的人,他們可能真的比你差,但在"為了取得門票"這件事情的努力上,跟拼命鑽研技術的人相比,兩者的努力是沒有孰輕孰重的。同時換言之,想要靠拼命鑽研學識 / 技術這種方式活下去的人,你需要的不是進入職場,而是自己成為具有選擇權的人,例如職人或匠人。讓別人親自來找你
望 | : 3
學識跟技術,比較像是一種防身/求生工具而不是武器,是當有人想要從暗處陰你一把時,你有足夠的材料可以把對方一掌拍死。所以磨煉技術這件事情是務必一日都不能忘記的,但在心態上則不宜把這當成唯一且絕對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