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綉真
台灣的童軍發展受教育部的影響很深,童軍活動通常都是「童軍老師」、「校長」(木章持有人)、「主任」(木章持有人)組成工作人員,所以有時候辦活動的思考方式,都是學校式的,可能連稱謂也是,會稱某某校長,會稱某某主任等,而且參加校外活動可以申請學校經費補助。有時這樣的情形看在我這個羅浮群出身,也不是童軍老師的人眼裡,頗格格不入。我喜歡去國外參加童軍活動,去當國際服務隊,在餐廳或營地工作,旁邊的同事也不知道他是什麼身份,只知道他是童軍,直到他表明職業,才知道,喔,原來你是律師,喔,原來你是醫生。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