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
@ohole
Tue, Apr 21, 2020 7:19 PM
59
21
為何同志權益沒能治好身為同志的孤獨感?|MPlus
研究人員以「弱勢壓力」來解釋這種現象,最直白簡單的定義是:作為邊緣群體的成員,必須付出更多努力。例如當你是商業會議的唯一女性,或是大學宿舍的唯一黑人時,就會更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成為異類。像是在工作方面表現不佳,會擔心別人把矛頭指向性別;沒有把考試考好,會擔心別人將原因推給種族。即使沒有經歷直接的羞辱,仍會因為過度考量可能因素,隨時間推移而受到傷害。
🧃CHAi
@ohole
Tue, Apr 21, 2020 7:21 PM
性創傷研究者兼心理學家威廉‧埃爾德(William Elder)指出:「同性戀者的創傷具有長期特性。如果你遇到一次創傷事件,大概需要四到六個月的治療過程來解決創傷後壓力。但是,如果經年累月不斷經歷小規模壓力(而這些小事情常讓你思索是否與自己的性傾向有關)時,情況就會變得更糟。」
--
噗首提到的「弱勢壓力」好像多少能理解。
🧃CHAi
@ohole
Tue, Apr 21, 2020 7:23 PM
對其他弱勢族群來說,生活在與自己相似的社區中確實有所幫助,焦慮和憂鬱症機率都顯著減少。但對同志而言,效果似乎正好相反。一些研究發現,在同性戀社區居住的高風險性行為和藥物濫用機率更高,而且更少花時間在志工服務或體育運動等社區活動上。200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與同性戀社群關係越密切的男同性戀者,對自己的感情關係越不滿意。
耶魯大學研究壓力的研究員約翰‧帕肯基斯(John Pachankis)指出:「許多男同性戀著和男雙性戀者都提及,同志社群是他們生活壓力的重要原因。」
他表示其根本原因在於「群體內部歧視」,比起被社會多數拒絕,它對心理造成更多傷害。
被其他同性戀者排斥,讓你覺得失去了交朋友與尋找真愛的唯一途徑,而被同類一腳踹開也傷得更深,因為比起別人你更需要他們。
載入新的回覆
研究人員以「弱勢壓力」來解釋這種現象,最直白簡單的定義是:作為邊緣群體的成員,必須付出更多努力。例如當你是商業會議的唯一女性,或是大學宿舍的唯一黑人時,就會更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成為異類。像是在工作方面表現不佳,會擔心別人把矛頭指向性別;沒有把考試考好,會擔心別人將原因推給種族。即使沒有經歷直接的羞辱,仍會因為過度考量可能因素,隨時間推移而受到傷害。
--
噗首提到的「弱勢壓力」好像多少能理解。
耶魯大學研究壓力的研究員約翰‧帕肯基斯(John Pachankis)指出:「許多男同性戀著和男雙性戀者都提及,同志社群是他們生活壓力的重要原因。」他表示其根本原因在於「群體內部歧視」,比起被社會多數拒絕,它對心理造成更多傷害。被其他同性戀者排斥,讓你覺得失去了交朋友與尋找真愛的唯一途徑,而被同類一腳踹開也傷得更深,因為比起別人你更需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