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國際知名的美國報紙上買廣告,是希望美國人及紐時的英文讀者清楚瞭解,面對 WHO 秘書長的攻擊,台灣的立場有多麼不同。如果有人強硬的攻擊台灣,我們就不能軟弱回應,不然就違反了當初群眾與廣告的初衷。我們不是在乞求憐憫;我們是要展現信心與關懷。我們不是在訴求台灣受眾的疼惜,而是要呈現面對挑戰時的堅毅。
這種力量是美國人重視且欣賞的特質,他們喜歡有領導力的人。紐約州州長 Andrew Cuomo 在美國媒體上很受歡迎,在紐時的曝光量也很高,正是因為在這個危機中,他展現了堅定的信心與卓越的領導力,因此也應該要從廣告文案與節奏感中展現這樣的精神。
台灣之所以近來被說是成熟的民主國家,是因為從上到下,各個身份的人算是蠻清楚自己的位置。公民以公民的方式參政(包括連署、罷免、遊行),政府機關及發言人也依自己的身份在做事。
反之中國從政府到一般人,政治手段都相當不成熟。就是因為政府做的事不像成熟政府,人民作為也不像公民。(下收)
甚至不要說政治問題,中國人處理問題時,就是習慣用情感去讓對方害怕、羞愧、痛苦、受辱,而不是實質的法律行動。這就是不成熟。
我們一直在外交上努力告訴國際社會,相較於老是嚷嚷「我有錢了、我有軍隊,我很強大了你們應該重視我」的中國,台灣是理解國際社會遊戲規則,也願意遵守,跟大家共享同樣價值觀的國家
買了國際媒體版面的台灣民間團體會說出什麼話,也是別人可以評估的一種表現。就像我們會拿翻牆五毛來評估中國社會成熟度。
(這次台灣防疫就有被討論民主國家如何落實防疫,日本也有人質疑台灣政府可能過度侵害個人隱私,正常國家會看這些政策在什麼環境被運作)
而一旦整個社會制度受到肯定,在外交上的意義是:台灣是個可靠的夥伴,他是成熟懂事的成年人(國家)。跟他合作是穩定可靠的。
誰去判斷?熟悉政經社會及國際關係的人會去判斷。
不如說,台灣各媒體的娛樂色彩都很濃厚相較下國外的區分就比較明顯。今天去買了具有全球聲望的媒體版面(先不管他立場親不親中),預期要面對的就是那些懂得解讀訊息的人
民間團體跟官方機構差在哪,官方機構代表的是預期可被落實的政策方向
(所以才說不能讓韓國瑜這種隨口亂扯的人上去,很危險),民間團體只是一部分的人的意見。但反之民間團體發言,因為不代表誰,可以有更大膽的主張
當你今天處境非常非常慘時,賣一下可憐是有效的。像是香港幾次反抗中共,確實失去了許多性命。
但是台灣「只是被譚德塞酸三分鐘」,這就有點不夠慘。
台灣慘的是被WHO排擠那麼多年,但這拿來訴求又不夠直觀有人說廣告就是要感性訴求or簡單易懂,對。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廣告是給一般大眾看的。
Re: [爆卦] 集資紐約時報頭版:台灣人給世界的一封信
底下也有人反對他「你提的這是社論,我們是買廣告」
對。但是你今天想要為台灣辯解「我們攻擊老譚是有理由的啦!」
國際大媒體哪來版面給你刊「他們不重視的社論」?就像自由時報,會突然有頭版讓柬埔寨社運人士刊社論嗎?台灣在他們眼中就是小國啊!
所以才需要用錢換關注啊。
要辯解的話,重點只在於譚德塞確實是該罵。全世界都該一起來罵他。不是因為他黑,是因為他根本中共打手。
只有牽扯到他國的共同利益,那才能變成他國政客的彈藥。這樣才會後續在其他國家繼續發酵,而不只是刊完、澄清完就沒事。
(日本人知道台灣關心政治已經很久了,還不是這次疫情嚴重燒到日本人,才開始反省日本政府、媒體太親中,第一時間沒有做出反應)不會,因為推特本就是「全民」、「非權威性」的社群網站,定調本來就比較輕鬆,他是一個可以發起公民運動的平台,大家貼美食跟美景的照片,跟平台性質也很合適。(youtuber同樣道理)
但如果把沒有太多論點的政治宣傳拿去紐時,做多了人家只覺得你很有錢,但手段不夠成熟,
跟中共一樣老是灑大錢幹幼稚園等級的事。可是如果我國外交部在那邊一一細數,WHO什麼時候說了什麼,同時間台灣又做了什麼,這種政府實在是太掉價了。表示根本沒人注意你,你只好自己跑出來講(這次疫情基本上也是國外媒體自己跑來報台灣的。)
中國政府每次都要出來細數自己做了什麼好事,又被外媒打臉,超級掉價正因他們不清楚台灣跟WHO之間的是的瓜葛,頂多知道「台灣去年12月就通報了」、「WHO排擠台灣」,如此而已。很好被操弄。
要中止輿論被操弄的唯一辦法,就是拿出事實。而非情感呼籲。有事實後,人家自己會去判斷誰是誰非,也不需要我們多說什麼。
何況多數國家根本不在乎台灣有沒有被黑,但是可以砲一下WHO失能,何樂而不為確實這次譚德塞是轉移焦點,但台灣在歧視這方面,是該改變一下了XDD 當台灣是個小透明時,要多歧視人家可能都懶得管,只是如果以後台灣想要越來越多國際合作,就要考慮一下社會風氣了。
目前台灣社會算是比中國相對成熟,但是對國際媒體的看法,很多時候還是蠻玻璃心的
有想留言的隨意
[新聞] 法國大爆發的可能源頭
「ThisattackcomesfromTaiwan」的做法非常網民,所以我認為他在推特跟噗浪上是合適的(跟平台性質相符)
但如果你把同樣做法拿去紐時、拿去國際政治圈,那就是純自嗨,甚至有點獻醜。所以我才希望紐時的內容是正經一點的。
台灣的政治文化非常年輕有活力,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何證明台灣的政治文化不只是玩meme。是在國際場合上也端得出去的,你還是需要一些擅長傳統玩法的人
我會說武漢肺炎,是因為有其正當性。中國政府先自己嘗試想把發源地抹到別國身上(非常幼稚),所以我們只是還擊而已。
所以世界各國就算默許這事,也不一定會跟進。因為它還是有點爭議(但他們也不會動用國家層級去譴責大家調侃中國武漢肺炎)
換作譚德塞事件,如果台灣人真的用同樣做法,跑去刷什麼「好的,尼哥」。那就絕對不是「好的,中國武漢肺炎」這樣就能解決的了
也不會是「嘿,尼哥,我們沒有歧視你喔,你看小籠包跟珍奶很讚吧?」可以解決的,台灣就是有歧視,還多得很。尤其是在網路上。特別愛嘴別人。好像台灣最聰明最厲害一樣。那就只是中二。
終歸那些整天把歧視字眼掛嘴邊的,都應該真正關心一下台灣在國際政治上扮演什麼角色。
我也很愛嘴中共跟五毛,不否認我歧視他們因為你是大國人民,就算你個性差,人家還是會覺得人民幣真香,你國好多飛彈我很怕,中二就會覺得那樣很爽,什麼地球村的好鄰居,我只想要大家跪著舔我屌啦!
大概是這種心態
要國家上升到策略合作,要有穩定的社會跟政策,穩定的利益,台灣這次做得好,不代表4年後一樣好。
國民素質相對高也只是相對中國,但台灣暫時不會被視為瑞士或丹麥。尤其當台灣在種族歧視(還有捕鯊魚等環境問題)上沒什麼進步,那跟其他國家並沒有太大差別,而且跟其他國家往來還不會被中國恐嚇
台灣問題複雜,懂的情況也不那麼普遍,寫這樣一篇抒情文,很大可能還是會變成自嗨...
那不如直接把狀況闡述清楚一點
會變成社論,沒有那麼可憐悲情,但總比花大錢上台哭卻沒人聽懂好
中國的大一統再怎麼經營都只能夠閉關自守,只能跟窮國玩大灑幣收買的遊戲,就是因為格局一直放不開
我會覺得第一段就點名「給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 譚德塞 先生」,那就是直接把格局拉低了
這是寫給WHO以及所有WHO會員國看的信,沒必要只點明譚。那是否其他人都不用看了呢?
此時,世界上有數千萬人,以生命和自由為代價,與疫情相抗之時, 很遺憾的,WHO並沒有阻止錯誤資訊的流傳。」
像這樣↑ 把所有人拖下水,而不是隔著媒體跟譚德塞對罵,有點low,說穿了譚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WHO去控制他的中國,這點略有關注疫情的人也都知道
「 WHO
其他官員,在一月、二月接連犯下關鍵的錯誤,包括對特定國家疫情做出不實描述,甚至誤稱 COVID-19 不具人與人傳播的可能性。在四月九號,秘書長譚德塞先生在公開場合以嚴厲的口吻,指責數十家國際媒體所盛讚的防疫典範–台灣,我們的國家。」前面WHO沒有阻止譚是事實,我們不針對個人,我們針對的是整個組織的決策錯誤。後面譚發言罵台灣,這邊可指名道姓,我不認為這點WHO會幫譚背鍋
至於防疫典範純粹是我個人覺得自稱防疫典範很中國作風(乾)
的夥伴。在,衣索比亞,台灣提供醫療團、水資源、婦女與兒童權益、糧食安全等協助,台灣人曾為來自衣索比亞的學生募款醫治,台灣企業甚至認養了上萬名衣索比亞孩童,希望衣索比亞跟台灣可以攜手合作,有更好的未來。我們堅信面對困難的問題時,世界各國攜手合作,會有更好的未來。」
提到一些就夠了,不用全部數出來。重點還是最後,台灣不是只援助衣索比亞,我們也不是為了要他感謝,重點還是我們這麼做的動機。
這才會連結到台灣去罵譚德塞(WHO)的動機,因為他們並沒有盡到責任
如今成為紐西蘭、美國等國家官員的參考典範。我們相信我們可以提供世界需要的幫助,即使 WHO 連台灣以任何形式與會的權利都不給,我們仍主動向全世界貢獻。如果您有看新聞,我們在滿足自己民眾的需求後,剛向全球捐贈一千萬個品質優良口罩,並準備提供下一批。」「
世界對您和您服務的組織是極為困惑不解的,台灣也包括在內。或許在疫情的抑制上慢了一步,但若WHO您能堅持傳達真相,就能停下各種不實資訊的擴張,抑制疫情。這應該是WHO的組織立意,台灣也很樂意協助WHO。」看完初稿整個...
突然可以體會國文老師改作文
請停止欺壓向世界伸出援手的,以及幫助所有其他弱勢者,面對世界各國對於特定國家隱匿疫情的質疑,WHO應該扮演公正的裁決訊息提供者。請認真看待台灣吧。
台灣是可靠的幫手,台灣人正在幫助世界上每一個共享人權與價值的朋友。在過去幾十年,台灣是被忽略、壓迫、排除的一員,多年來,我們在歧視與慘痛教訓之中成長茁壯,包含 17 年前在台灣蔓延的 SARS 疫情。台灣不是一個大國,但台灣人願意幫助世界上每一個共享人權與價值的朋友。
依然站起,依然為世界盡一份心力。 請讓我們幫忙,在疫情面前,伸出援手的我們,沒有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的任何理由,全人類對抗這場世紀之疫,世界和台灣,需要一起同行。 」(WHO沒有裁決什麼吧?)
窩不睡覺在這邊寫感想已經很認真ㄌ
君聆♬ : 太口水戰啦
致WHO會員國的各位: (Plurk Paste)
「面對世界各國對於特定國家隱匿疫情的質疑,WHO應該扮演公正的訊息提供者。」
或是直接拿這句下標也可以
台灣罵WHO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跟中共走狗打口水戰ㄉ
口水戰跟五毛在網路上打一打就好Persha : 雖然我個人還是不太希望中國人變成華人代表啦,但他們人太多了,與其期待跟他們脫勾,不如期待中國人提升公民素養,但我看是很難了
都怪中國政府的白痴教育教一堆巨嬰出來,ㄇㄉ
hashtag是要給外國人看的,多個Chinese只會讓他們更困惑而已。
送捐贈口罩去歐洲的China Airline就讓很多外國人以為那些口罩真的來自中國,根本本末倒置。
Persha : 我自己也贊同這句話,因為說實話我是叫什麼名字沒差那派
在推特上的話我意見同樓上的,會覺得外國人會看到的地方(英文)以跟中國脫勾為主,避免China的字眼。至於中文的話可以隨意跟藍營的人多交流沒關係...比較懷疑對方願不願意交流就是了
噢我們是China Airline但不是China喔
我們是Republic of China但不是China喔
自己都覺得很白痴,偏偏現在還沒有很多人同意改國號,寧可外國人誤認
就連挺台的美國機場都會搞錯唉
明天再來講法國那篇
likecoin基金會將會給予創作者回饋,感謝你的喜歡
但我私人覺得佔著China Airline不給別人用還蠻爽的Persha : 沒問題的,感謝參與討論~可配合刪
スヴィちゃん : 是的~~就是現在面臨的困境,但是也有人覺得只是被誤會一下,解釋清楚(??)就好了, 所以改名才很困難... 我個人是覺得解釋不完,改名比較簡單的那派
那邊正在疫情蔓延,跑去買媒體全版講我們在跟WHO(甚至只是跟譚)吵架的內容,確實是有點「台灣被譚德塞抹黑,比你們的疫情更重要!」的意味在,這行為本身就跟台灣重視人命的方針是相違背的,反而有點像是中共不管死多少人都要先幫自己洗地的行為
同樣想打廣告,換成一些台灣想努力幫助各國的內容會好點,至少是去幫忙人家的
花釀* : 如果調查得到的話可能還不錯XDDD 但其實台灣自己的防疫成績挺好的(還被中國說是因為有他們幫忙,真是鬼扯一堆,我國政府比他們行動還快好嗎... ) 所以可能會被說也不一定要加WHO...
꧁֍֎֍֎֍֎֍֎֍֎꧂ :
-----
長話短說。
因緣際會,有學生把我和紐時廣告發起團隊搭上線。引擎啟動了,那至少不要開錯方向,所以我拜託一位同事幫忙,由她主筆,依據他們的原稿改寫為下面這個版本。
不過發起團隊一直覺得口吻太強硬,他們另一個版本比較溫情。我們難以在短時間內說服他們,所以折衷辦法就是交給兩萬六千多名贊助人選擇。他們應該會在集資網站上說明。
兩個版本連結在此:
下面是我們的說帖,說明為何我們的版本比較好。
年輕人很棒;感謝他們願意廣納建言。但是經驗、語感、對受眾文化的瞭解,還是有其意義與價值。
==我們的說帖==
版本二
導讀:展現堅毅,透過鏗鏘有力的短句堆疊,敘述台灣能伸出援手。
我們在國際知名的美國報紙上買廣告,是希望美國人及紐時的英文讀者清楚瞭解,面對 WHO 秘書長的攻擊,台灣的立場有多麼不同。如果有人強硬的攻擊台灣,我們就不能軟弱回應,不然就違反了當初群眾與廣告的初衷。我們不是在乞求憐憫;我們是要展現信心與關懷。我們不是在訴求台灣受眾的疼惜,而是要呈現面對挑戰時的堅毅。
這種力量是美國人重視且欣賞的特質,他們喜歡有領導力的人。紐約州州長 Andrew Cuomo 在美國媒體上很受歡迎,在紐時的曝光量也很高,正是因為在這個危機中,他展現了堅定的信心與卓越的領導力,因此也應該要從廣告文案與節奏感中展現這樣的精神。
-----
我剛剛自己測試過問卷,非贊助者也可以填!
拜託大家幫忙,讓啟動的引擎不要開錯方向。
第二版有宣告和表明立場的感覺,以報紙廣告來說,這樣比較有記憶點和回應效果
願台灣越來越好
只好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