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光|@&-$+#
遊戲自黑暗 讀書
很少有作品讓我一邊覺得我好像知道他想表達什麼,一邊覺得完全看不懂。
有篇書評寫說這本書不是拿來懂的,是拿來感覺的,我覺得非常貼切。
掰噗~
真假!? (p-woot)
聆光|@&-$+#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說......這大概是一本很適合拿來用分析的方式抽絲剝繭來試圖推敲裡面角色的想法甚至是作者本身想法的書。
我上一次給出類似的平價好像是給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這本大概就是這種哈扣的程度。
以易讀性來說仿生人還比較好讀哈哈哈,但是以樂趣來說遊戲自黑暗高很多,大概是因為母語是中文的關係,這本在操縱文字上可以感受到相同社會下的集體思路,所以即使寫得很晦澀也可以用推敲的方式感覺故事的前進。
聆光|@&-$+#
作者講故事的方式就想是,他雖然在說故事,但他只照著自己的思路與邏輯在說,因此講出了一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故事,其他閱讀故事的人會試圖理解句子上文與下文之間的邏輯,甚至分析在句子與句子之間的標點符號當中是不是藏了許多沒有被說明的背景,但那些對於享受故事來說卻又不是那麼重要。
聆光|@&-$+#
《遊戲自黑暗》小說籤詩機
當初河道上有流傳一陣子籤詩機,轉出來都是一些很有趣或是很神奇的句子,這本書大概就是由這種句子構成。
聆光|@&-$+#
《遊戲自黑暗》李奕樵:如果你也想對神比中指,那很好,我們是同伴
作者說自己在寫小說的時候是用創作app的心態來做。
不得不說難怪我一直在故事裡讀到理工男的味道(是讚美啦真的)
聆光|@&-$+#
剛剛跟蛋包討論時我用了意識流做為此書的概括,但現在我一直在思考用意識流來稱呼這本書似乎不太正確。除了有我認為自己不夠了解意識流這個流派的技法表現方式之外,更因為實際上這本書裡的故事我認為幾乎都是在故事的現實當中推進,沒把那麼多時間都用在心靈上。
但如果不這樣定義,我又該怎麼稱呼這本湖水漣漪下滿是黑暗漩渦,以至於文字與思考都在水下迷失的書呢?
聆光|@&-$+#
以各種意義上來說,我推男生看兩棲作戰太空鼠,推女生看無君無父的城邦。
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比我解讀出更多資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