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覺得
Sun, Mar 15, 2020 3:16 PM
7
1
【有關抵制】
會否抵制或支持什麼什麼是個人選擇,我抵制部份中資/中國製商品個人是因為反送中跟情感因素抵制,但沒有抵制的想法也很正常(而我也很確信自己沒能抵制太多中資的東西XD
如果雖然有抵制的想法,不過能力上做不到(比如經濟困難,而某些中國製商品的確比較便宜),或是情感上無法割捨(真的很喜歡某中國作品),那繼續使用也沒有辦法,只好建議慢慢試著轉試其他產品。(下收個人轉移的經歷)
如果你是想勸別人抵制或是改為支持什麼的話,建議還是針對對方重視的層面,比如性價比、功效、品牌等層面說服可能比較有效喔,畢竟大家重視的事物並不可能完全一樣。
@ivy_221016 - 【手動轉】【有關抵制】 //別費力氣從政治議題去改變他了,但可以多跟他聊聊其...
掰噗~
@baipu
說
Sun, Mar 15, 2020 3:16 PM
No good, Bob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Sun, Mar 15, 2020 3:19 PM
@uranus0404 - #轉 #中國娛樂 我覺得,即使還在玩中國遊戲也不需要責備 就是個人選擇而已,...
U大就比較溫柔地說自己希望抵制中資的原因,個人想法比較跟她近似。
@kellerlin - [囧]基本月經文 1.會影響人的判斷:妳/你的下載其實比妳/你想像得有影響力 ...
K大則是說其實每個人的抵制也有其重要之處,不過用語就比較辛辣一點。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Sun, Mar 15, 2020 3:33 PM
Sun, Mar 15, 2020 4:15 PM
我從小到大都是非常非常熱愛中華文化的人,我大概是這五六年才開始認真減少中國現代文化對自己心裡面的影響,購物時會優先挑選一些非中資的品牌,娛樂時會希望收看非中國的節目/明星之類,之後到了何韻詩事件開始認真抵制萊雅集團,才算是真正地開始因為政治因素抵制。
而我一開始刻意減少中國文化影響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現在的中國文化對自己的吸引力降低,我以前有提及過十多年前中國網絡的牆還不是現在這樣,大家可以上Youtube、IG、Twitter、FB等等,敏感詞少很多,創作自由和空間也很大,那時的中國網絡很精彩,然而當中國政府一步一步收緊網路上的自由時,中國的內網和互聯網之間的差異愈來愈大,內容也開始吸引不了我,加上那時興起的微博我用不慣,A/B站我老覺得他抄襲Nico,而之後Lofter太難找文,而黑粉文化也嚇到我。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Sun, Mar 15, 2020 3:44 PM
當然,中國網路上仍有很多我很欣賞的內容,但為什麼自己會不想主動接觸呢,就是第二個原因,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有兩方面,首先,政治會影響內容,就是從一開始的躲避敏感詞,到後來的為了審查去變更內容,因為某些原因有好幾年有看中國綜藝,就看著一套還滿好笑的節目,最後變成充滿「正能量」、「教育意義」、對政權歌功頌德的樣板節目。或是看著耽美文章到一半,就看到攻擊台灣和香港的字句,看著覺得不舒服。
其次就是,我不想看到喜愛的事物表態。近十年中國很流行表態,最近香港也是。我真的覺得不表態一點關係都沒有,每人都會有自己舒服的方式,不過在中國現在不表態的空間愈來愈少,似乎什麼事都需要表達對國家的丹心一片。我不希望有天知道我所喜愛的作品、偶像、人類或是什麼告訴我,他們很喜歡這個我並不喜愛的政權,是真是假也好。
那不如我先避免。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Sun, Mar 15, 2020 3:47 PM
對,我從小到大都是如果我不能百分百喜歡,就會放棄的偏執人士XD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Sun, Mar 15, 2020 3:57 PM
文化上,因為我這十年間變成了重度的Youtube和噗浪使用者,每次去中國用不了都會有加強分開中國和其他文化的感覺,就是會很自然認為Lofter或是微博這些是到牆內沒法用噗,生無可戀才會開始用的東西XD
然後語言上可能是一個重點?以前會很想看中國的內容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有很多人翻譯外國的資訊,或是有很快很強大的字幕組,不過現在也有Netflix這種提供正版翻譯的渠道,Youtube上也有很多各國字幕,這點可能比較好?而我當年是被外國Youtuber逼上梁山的,想當年沒字幕功能又很想看只好不斷反覆聽(但我也只練就了很偏門題材的英語聽力XD
也有可能是相近文化的內容吸引力?呃,我之後發現華人文化中,光是港台文化的內容我都吃不完了,所以不看中國網絡上的東西也好像還好。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Sun, Mar 15, 2020 4:06 PM
Sun, Mar 15, 2020 5:47 PM
而商品方面,雖說中國是世界工廠啦,不過由於人力成本的關係,現在也有很多產自不同地方的東西啦,如果是大品牌的話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比如衣服會有很多東南亞的。而現在有工作,經濟稍為寬裕一點,也會稍微傾向購買單價比較高但較耐用的東西,也有可能會產自其他國家喔,比如MIT、MIJ等,在地生產的商品也很值得大家去支持喔///
要是無法避免要購買中國產的商品(數量的確超多),我也會優先選擇非中資品牌,或是在地相近理念的代理商去購買,感覺上會比較舒服w
淘寶我戒掉了,因為我試過腦抽去淘寶買台灣書等了兩年,最後是台灣工作室寄給我的。
而玩了超過兩三年的中國遊戲,我好像是下了另一款沒有爭議我也很愛玩的遊戲,然後慢慢不玩之後因為手機沒位置刪的。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Sun, Mar 15, 2020 4:10 PM
Sun, Mar 15, 2020 4:10 PM
對,
抵制/支持什麼都是一件追求自己爽不爽的事
,所以我只能分享我個人的看法,可能會有人覺得我的想法很匪夷所思,但我也是個消費觀很奇怪的人(現實中的親友,感謝你們忍受我),所以有機會的話,互相理解吧。
也貼個九個月前的感想
@ivy_221016 - 因為身體而在家裡,先說一下別的事情,就是「抵制」這事。 個人相信「每一次你花...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Sun, Mar 15, 2020 4:26 PM
Sun, Mar 15, 2020 6:29 PM
結果我好像沒認真寫我的轉移經過
1) 真愛:減低接觸次數,去多做其他自己所喜愛的事,然後衡量自己能不能接受這事物與我所抵觸的東西有關係,如果做不到心無介蒂,繼續減少接觸。個人經歷是只關注所有與所抵制的事無關的部份,但到了後來也會開始慢慢淡了;
2) 喜歡:找相類近的東西去喜歡,比如很好用的化妝品,就找有沒有人推薦類似的產品,試用看看會不會有類似的感覺,有的話就轉用,沒有的話就繼續找,在找的期間可以偶然接觸;
3) 不算喜歡,純粹方便:就找差不多途徑裡,有沒有相類近的東西,比如慣去了超商買某商品,就看該超商或是隔壁店有沒有差不多的東西。
如果是商品的話,還真的沒有替代不了的東西,只可能會有少許差異而已。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說
Sun, Mar 15, 2020 4:33 PM
最後說一下,九個月前寫抵制,是因為小提琴微博事件和梁先生去世,起因都是中國。每個人在意的事也不一樣,個人最討厭會摧毀文化的任何事物,而九個月後,我仍是痛恨這個踐踏香港的政權及其形塑出來的扭曲文化。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八個月了,你還記得 200 萬 +1 的「1」嗎? | 書生百用 | 立場新聞
@neofaytk - 無法無天的黑警多番恐嚇被捕人,內容令人作嘔 被捕人親耳聽到的話: 「抓了三件蟑螂...
載入新的回覆
會否抵制或支持什麼什麼是個人選擇,我抵制部份中資/中國製商品個人是因為反送中跟情感因素抵制,但沒有抵制的想法也很正常(而我也很確信自己沒能抵制太多中資的東西XD
如果雖然有抵制的想法,不過能力上做不到(比如經濟困難,而某些中國製商品的確比較便宜),或是情感上無法割捨(真的很喜歡某中國作品),那繼續使用也沒有辦法,只好建議慢慢試著轉試其他產品。(下收個人轉移的經歷)
如果你是想勸別人抵制或是改為支持什麼的話,建議還是針對對方重視的層面,比如性價比、功效、品牌等層面說服可能比較有效喔,畢竟大家重視的事物並不可能完全一樣。
而我一開始刻意減少中國文化影響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現在的中國文化對自己的吸引力降低,我以前有提及過十多年前中國網絡的牆還不是現在這樣,大家可以上Youtube、IG、Twitter、FB等等,敏感詞少很多,創作自由和空間也很大,那時的中國網絡很精彩,然而當中國政府一步一步收緊網路上的自由時,中國的內網和互聯網之間的差異愈來愈大,內容也開始吸引不了我,加上那時興起的微博我用不慣,A/B站我老覺得他抄襲Nico,而之後Lofter太難找文,而黑粉文化也嚇到我。
政治因素有兩方面,首先,政治會影響內容,就是從一開始的躲避敏感詞,到後來的為了審查去變更內容,因為某些原因有好幾年有看中國綜藝,就看著一套還滿好笑的節目,最後變成充滿「正能量」、「教育意義」、對政權歌功頌德的樣板節目。或是看著耽美文章到一半,就看到攻擊台灣和香港的字句,看著覺得不舒服。
其次就是,我不想看到喜愛的事物表態。近十年中國很流行表態,最近香港也是。我真的覺得不表態一點關係都沒有,每人都會有自己舒服的方式,不過在中國現在不表態的空間愈來愈少,似乎什麼事都需要表達對國家的丹心一片。我不希望有天知道我所喜愛的作品、偶像、人類或是什麼告訴我,他們很喜歡這個我並不喜愛的政權,是真是假也好。
那不如我先避免。
然後語言上可能是一個重點?以前會很想看中國的內容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有很多人翻譯外國的資訊,或是有很快很強大的字幕組,不過現在也有Netflix這種提供正版翻譯的渠道,Youtube上也有很多各國字幕,這點可能比較好?而我當年是被外國Youtuber逼上梁山的,想當年沒字幕功能又很想看只好不斷反覆聽(但我也只練就了很偏門題材的英語聽力XD
也有可能是相近文化的內容吸引力?呃,我之後發現華人文化中,光是港台文化的內容我都吃不完了,所以不看中國網絡上的東西也好像還好。
要是無法避免要購買中國產的商品(數量的確超多),我也會優先選擇非中資品牌,或是在地相近理念的代理商去購買,感覺上會比較舒服w
淘寶我戒掉了,因為我試過腦抽去淘寶買台灣書等了兩年,最後是台灣工作室寄給我的。
而玩了超過兩三年的中國遊戲,我好像是下了另一款沒有爭議我也很愛玩的遊戲,然後慢慢不玩之後因為手機沒位置刪的。
也貼個九個月前的感想
1) 真愛:減低接觸次數,去多做其他自己所喜愛的事,然後衡量自己能不能接受這事物與我所抵觸的東西有關係,如果做不到心無介蒂,繼續減少接觸。個人經歷是只關注所有與所抵制的事無關的部份,但到了後來也會開始慢慢淡了;
2) 喜歡:找相類近的東西去喜歡,比如很好用的化妝品,就找有沒有人推薦類似的產品,試用看看會不會有類似的感覺,有的話就轉用,沒有的話就繼續找,在找的期間可以偶然接觸;
3) 不算喜歡,純粹方便:就找差不多途徑裡,有沒有相類近的東西,比如慣去了超商買某商品,就看該超商或是隔壁店有沒有差不多的東西。
如果是商品的話,還真的沒有替代不了的東西,只可能會有少許差異而已。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