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COVID-19 武漢肺炎 台灣
防疫長期戰 
報導者6日推出《119救護員運送病患的SOS:高風險名冊看不到、拿N95口罩還得寫「借據」》報導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親自主持兩場會議,針對「消防人員防疫議題」的物資及資訊需求做作決策:
 
1.加速119對高風險個案採檢結果掌握:目前消防單位無法第一時間獲悉救護對象檢驗結果及檢疫、隔離狀況,致救護風險增加、甚至事後救護員需連帶擴大隔離,致人力調度受影響。
中央承諾,若救護同仁有接觸疑似患者後,篩檢結果須於第一時間通知該救護同仁所屬機關:但現行採用兩次檢驗結果作為判定,第二次採檢需要隔24小時以上,故需要約2天時間,方能得知檢驗結果。
掰噗~
呱呱
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2.協助補足第一線救護同仁口罩需求:消防單位救護人員的防水隔離衣、外科手套、N95等級以上口罩、全面罩目前皆需自籌,防疫物資十分缺乏。
疾病管制署同意每日撥補外科口罩10,800片,之後視供給量將逐步調整至14,400片;也將協助提供N95口罩、外科手套、隔離衣、護目裝備等物資,由消防署匯整地方消防局需求量,採「用多少補多少」的模式,疾管署每週回補給各縣市。
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民間救護業者未納入,風險暴露仍高
 
不過即便如此,負責院際轉送的民間救護車,仍未在此次加快得知檢驗結果、提撥物資的範圍內。位於林口的民間救護車業者,全方位救護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姜尚佑則感嘆:「真希望我們(民間救護車)也能被撥補(防疫物資)!」
 
姜尚佑說,自己在年前就詢問隔離衣製作工廠,但對方表示不能賣,已經被管制給醫院與消防隊使用;因此,他只能在拍賣網上購買,多花上幾萬成本之餘,更擔心買到黑心的隔離衣,救護員依舊會暴露在風險之中。
 
「我可以認同國家統一控管的政策,不過太多領域不被看見,希望之後能有一個統一的管道,讓大家提出需求與原因,要刪要減大家都能理解、共體時艱,」姜尚佑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