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NcitizenQ
Thu, Mar 5, 2020 1:28 PM
Thu, Mar 5, 2020 1:30 PM
22
18
COVID-19
武漢肺炎
防疫
指揮中心快訊:3/5為避免集會群聚感染,指揮中心公布「公眾集會因應指引」
近期國內陸續確診家庭、醫院群聚感染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本土病例數已超過境外移入病例數,且有感染源不明個案,皆為社區傳播的警訊。為因應防疫需求,強化對於公眾集會的評估管理,經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指引、諮詢專家並與相關部會研商,修訂公布。
詳細資訊可參考今日新聞稿:
降低疫情對企業衝擊,公布「持續營運指引」
公眾集會因應指引
,PDF檔下載。
掰噗~
@baipu
說
Thu, Mar 5, 2020 1:28 PM
說的真有道理
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NcitizenQ
Thu, Mar 5, 2020 1:32 PM
指揮中心經評估國內外疫情,並諮詢專家,建議集會活動之主辦單位應評估該活動之必要性,對於非必要之人潮密集活動,考慮延期或暫停舉辦;此外,為避免零星社區感染擴大,對於參與活動為非特定對象,而活動形式有密集接觸之高度傳染風險者,建議延後或暫停舉行。
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NcitizenQ
Thu, Mar 5, 2020 1:32 PM
-
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NcitizenQ
Thu, Mar 5, 2020 1:35 PM
Thu, Mar 5, 2020 1:35 PM
依國內外疫情現況、集會性質與參加者特性,進行相關風險評估,必要時得邀集集會活動主管機關及地方衛生單位等共同討論。為利於評估,建議評估指標如下:
(一)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如能掌握所有參加者之流行地區旅遊史、確診病例接觸史,進入活動前亦能進行症狀評估及體溫量測,則相對風險較低。反之,如無法掌握上述資訊,則相對風險較高。
(二)活動空間之通風換氣情況:室外活動風險較低;通風換氣良好或可開窗通風的室內空間風險其次;至於通風換氣不良的密閉室內空間則風險最高。
(三)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彼此能保持至少1公尺距離,風險較低。原則上距離越近,風險越高。
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NcitizenQ
Thu, Mar 5, 2020 1:36 PM
(四)活動期間參加者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前者風險較低,後者風險較高。
(五)活動持續時間:原則上時間越長,風險越高。
(六)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可落實者風險較低,不能落實者風險較高。
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NcitizenQ
Thu, Mar 5, 2020 1:36 PM
Thu, Mar 5, 2020 1:37 PM
二、倘經評估活動性質具有較高風險,建議應延期或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惟當指揮中心宣布疫情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則應依指揮中心指示辦理。
星寶望∣823同意罷免📢
@NcitizenQ
Thu, Mar 5, 2020 1:37 PM
三、倘評估決定辦理,
主辦者應訂定防疫應變計畫,內容包括應變機制規劃、防疫宣導規劃、防疫設施及防護用品準備、參加者住宿規劃及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計畫等,並落實相關防疫準備與措施。
載入新的回覆
指揮中心快訊:3/5為避免集會群聚感染,指揮中心公布「公眾集會因應指引」
近期國內陸續確診家庭、醫院群聚感染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本土病例數已超過境外移入病例數,且有感染源不明個案,皆為社區傳播的警訊。為因應防疫需求,強化對於公眾集會的評估管理,經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指引、諮詢專家並與相關部會研商,修訂公布。
詳細資訊可參考今日新聞稿:降低疫情對企業衝擊,公布「持續營運指引」
公眾集會因應指引,PDF檔下載。
(一)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如能掌握所有參加者之流行地區旅遊史、確診病例接觸史,進入活動前亦能進行症狀評估及體溫量測,則相對風險較低。反之,如無法掌握上述資訊,則相對風險較高。
(二)活動空間之通風換氣情況:室外活動風險較低;通風換氣良好或可開窗通風的室內空間風險其次;至於通風換氣不良的密閉室內空間則風險最高。
(三)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彼此能保持至少1公尺距離,風險較低。原則上距離越近,風險越高。
(五)活動持續時間:原則上時間越長,風險越高。
(六)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可落實者風險較低,不能落實者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