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對咖和樹
觀影mur之奧斯卡特集/
不知何時會寫完,慢慢堆收下面。
小查某 喬喬兔 愛爾蘭人 1917 婚姻故事
掰噗~
喔?
派對咖和樹
小查某 (喜歡這個用法就撿來用了lol
滿能懂友人以及一些評論會提到的,結尾的聰明解法。聰明但並非高明,因為並沒有「解決問題」。雖然說懂那個由來,似乎一如既往的Greta會被挑毛病都是因為其成品遊走在所謂溫柔和鄉愿之間?我的觀察啦(怕)但它其實並沒有太困擾我。
派對咖和樹
這部電影的核心、或至少我讀到的是,「拒絕成為女人」和「拒絕長大」的關聯與差異(關聯與差異同等重要)。喬於閣樓與母親傾訴一幕,我才知道她只是不想長大,她滿足於姊妹環繞、友人陪伴,一切皆美好而完整的世界。但是在那個時代,長大同等於結婚、同等於成為「女人」。
派對咖和樹
於是她抗拒結婚的行為,反映的其實是在那個時代,成為so called女人,這個社會性別,是一個生理女性的唯一出路。(同捆打包的就是結婚生子。)
於是她把被愛的其中一個可能性全部推出去。
派對咖和樹
但渴望被愛,難道就是投降?至少我在那幕讀到的疑問,是對於「長大」的提問。反過來說,被愛這種基本需求,因為被太多世俗規約綑綁而顯得俗氣、讓主角抗拒。
關聯於是伴隨著差異顯現,「難道就不能分開來嗎?」閣樓一幕應該算是我覺得最有跳脫二元、也就是一般會爭論的不結婚=反抗社會規訓v.s.結婚=被馴服的二元對立,或至少說有表達出這個意圖的一幕。至於效果則是有點被接下來的轉折劇情給淹沒了,所以好吧,兩手一攤。
派對咖和樹
電影以外的思索是我試圖跳出批判=勇敢=正確,或是曖昧=逃避問題這個二元框架。(真的沒在講誰,這是我自己慣用的步驟)我只是一直在想勒瑰恩奶奶所說的「陰性的國度」這件事。到底要求這種電影表態到一定程度的行為算不算掉落到某種強壯才是一切的陽剛邏輯裡 救命我在說啥 好吧因為我自己也沒個答案所以先告個段落。
派對咖和樹
(我很久以前看過一篇《馴悍記》的評論,特別提到結尾的女主角對觀眾特地使眼色、似乎暗示她的「被馴服」也只是一種表演。那篇文章應該是找不到了,但有人知道的話麻煩告訴我......應該有可以參照的地方吧。)
派對咖和樹
以及Florence Pugh演太好了。好到......真的,有點壓過女主角 而且她的聲線又特別,不論何時我總是第一個注意到她..............
派對咖和樹
喬喬兔
2020第一哭,太喜歡Sam Rockwell的角色了我要發瘋。
這部的好應該沒啥爭議(?)我就不講太多。最喜歡的段落是接近結尾的敵軍進逼,喬喬所在的城市被攻陷,所有人都要奮力一搏。天搖地動的當下,一票童子軍從喬喬背後飛躍而出,Captain K穿著他親自設計的戰袍,一切都如此魔幻。但那就是,一個孩子的所有童年的結束。如此具象化的奔赴戰場(不只是具象化,那就是真的),被拋擲向毀滅。
派對咖和樹
我喜歡色彩繽紛的哀悼(好像說過很多次,gets me every god dame time),像是《地下社會》的結尾,唉@@
派對咖和樹
愛爾蘭人
喔?我竟然疑似覺得滿好看的。
派對咖和樹
其實我覺得體感沒那麼久,甚至比兩個多小時的《仲夏靨》還要短(爆)雖然也可能是我們中途有暫停跑去作煎餃。
看到結尾時一直忍不住想到《教父3》(嗯?教父有第三集嗎?)。很慶幸最後是那樣子收尾的,同樣處理一個「惡人」的遲暮,相較於教父3一直想為那股悲愴命名與尋找救贖,我更喜歡愛爾蘭人的冷靜旁觀。
主角去找自己的女兒尋求和解,卻只得知那些距離感的緣由,且並沒有得到諒解和修補機會(天呀回去看教父3的女兒就覺得那真是太......)。
我非提到「而且他仗著自己已經老朽,來讓他人無法拒絕,實在有點卑鄙。」
派對咖和樹
所以真的,我很感激是這樣子的收尾。善良但依然有距離感而顯得太過天真的牧師(天呀回去看教父3的教宗就覺得那真是太......),以及那道半掩的門。
很奇特的是,這讓我真誠的為主角感到難過。如果電影本身營造的讓人想同情他,我應該不能諒解。可能我就是很叛逆ㄅ(痾) 但現在這樣就很好。
另外開頭的一些剪輯我很喜歡。像是「漆牆壁」之後馬上接牆壁濺血的畫面,看得我樂呵的。 容易被取悅
派對咖和樹
(明早再繼續,插樓閒聊隨意)
ωσғғʏ🥂
派對咖和樹 : 我其實也是在閣樓那邊覺得「哇好好看!快繼續!」,但後來很小聰明就覺得...好吧 (?) 倒不是覺得Jo非得做選擇,只是問題(Jo想要被愛這件事)被提出了,但結局可能沒處理得很好,所以我感受到的比較近於能力所限只好這樣(爆) 我覺得要曖昧的話一定也可以更好 XD
不過要說Greta整體的風格的話,先不提好壞,我的答案比較個人:他的電影不屬於我,失望是來自我抱有錯誤的期待,沒關係不是誰的錯。(?) (還是會繼續看啦)
派對咖和樹
ωσғғʏ🥂 : 對啊那一段的堆積都被隨後的三角drama蓋過ㄌ......我個人要說不滿應該是後面整個很劇情推動導向(?)讓人來不及思考的感覺,東落西落的都沒辦法好好講清楚(議題和角色關係的完整度都是)。
像是我很希望喬發現自己準備好接受羅禮的段落,和羅禮與艾咪要離開歐洲前的段落,兩個用交叉剪接的方式.........因為一個結束了再接另一個就是很"噢......"(??)
派對咖和樹
至少我自己真正會對一部電影感到介意的條件,是發現到對方的視而不見(對於應當注意的議題)。但Greta總是能很微妙的呃、告知我他其實是有看見的(?)只是沒想積極作為(我也很意外自己這樣就能放過lol)
而且他的處理態度總給我一種疲倦的印象(!)有點像是「yap 你們想的問題我大概都想過,不過我想躺下來休息一下了」這種感覺 到底是褒是貶ㄚ
但我對他這方面還滿OK的就是fine我要停止幫Greta找藉口XDDD
派對咖和樹
愛爾蘭人說點戲外。看花絮的第一印象就是:怎麼連馬丁看起來都像黑幫老大ㄚ!(笑死) 覺得最有趣的是他們談論特效的部分,馬丁說動態捕捉的綠點點是「網球」我笑爆。
我非:感覺好像一群阿公奮發自學臉書功能
我:而且還不只是基本操作而是要馬上會寫chat bot的程度
派對咖和樹
看完真感嘆,這樣老派的題材和編制,竟然只能倚靠最新的串流浪潮。同時也憤憤不平的是,幹整天靠北網飛毀了電影產業、結果拍一堆動畫真人版垃圾和續集的好萊塢給我醒醒啊!!!給我看清楚現在是誰在生產有意義的內容好ㄇ!
派對咖和樹
1917
1917 | 360 Trench Experience | In Theaters Now
看的時候就想說很適合做成VR或遊戲之類的,結果發現他們自己真的有做......
派對咖和樹
沒什麼想法,就覺得滿讚的。頻頻冒出冷汗,不但是為角色也同時是為劇組oO「哇這要怎麼拍啊....」
攻堅守望塔段落的緊張感竟讓我想起Skyfall......awwww
只能說戰爭片裡通常會讓我不快的元素都降到最低了,甚至比敦克爾克還來得低調。
派對咖和樹
最觸動的段落是主角在斷垣慈殘壁的小鎮裡奔跑。四周降落的信號彈讓陰影移動。追逐著影子的掩護,被時間追趕,被光追趕,被死亡追趕........那明暗的動態真是太美了,音樂也配的很好。鳴響迴盪地壓迫又壯烈。正在回味OST,可能再針對音樂寫點感想。
派對咖和樹
對於結尾讓主角看照片一舉有點不確定,覺得就讓他筋疲力盡的坐在樹下或許就很好。(就把感動留在那個首尾映襯的變與不變嘛......)不過為了收這個角色中段一直不願回家這個性格的線,也是能理解這樣的設計。
派對咖和樹
Up the Down Trench
這首好讓我想起Skyfall開場。我當年其實有買Skyfall的OST,因為那個配樂和畫面的嵌合度太好,光是聽OST就能在腦裡自動重映畫面。
派對咖和樹
說到首尾映襯,很喜歡格式本身是對稱的前提下,卻沒有讓人馬上發覺。開場由邊緣帶向營區核心,一點一點地讓觀眾熟悉整個地理環境及構成。結尾時是為了尋找哥哥而越走越離開中央,就在景色窮盡時驀然回首就在(ry好了啦)。因為塞進很多豐富細節和劇情合理性,所以不會有刻意為之的造作感,一切都自自然然。於是當我發現最後那個構圖對稱時,想起不到一天的整個物事人非.......唉
派對咖和樹
婚姻故事
之前看到推特上有人說《婚姻故事》他不行,本來有點氣噗噗,結果下一句是「還不如回去重看《婚姻場景》。」我無語了。不是啊如果你什麼都跟柏格曼比的話那當然就,為什麼要這樣要求別人。
派對咖和樹
看前一直聽說什麼「看完就不想結婚了」,害我以為會很哈扣,的確中間是滿離婚勸退的(於是等同於結婚勸退?)但結尾......還滿溫馨的啊?我覺得啦?至少不是什麼人性大毀滅??
(不過既然導演是Noah Baumbach我就相信他不會虧待我。說起來《青春倒退嚕》才殘忍吧.......)
派對咖和樹
抱歉結果真的沒啥要講(乾)太久以前看的,只記得全程很feel good......
派對咖和樹
和生菜討論過著名的吵架一幕的真實感,我們都覺得那種不著邊際的程度不太像真的吵架。結論是更真實的吵架不是不能不著邊際,而是兩邊都真心想說理說服對方,卻總是被帶往不相干的方向。經典句型像是「你上次怎樣怎樣的時候...」「欸但我那時候是怎樣怎樣你不能以偏概全」「我那只是舉例子,那證明了你的一個習慣就是......」就是這種怎樣也碰觸不到問題核心、一直在周邊打轉的吵架方式。(不過我實在不知道西方人也這樣吵架的嗎??突然沒了自信
派對咖和樹
//總結一下這次奧斯卡
派對咖和樹
Greta上次能以Ladybird入圍導演,這次明顯導演功力更佳的小查某卻沒入圍,真的很怪。不過我說辣個燃燒女子畫像......算了先不討論奧斯卡遺珠 奧斯卡本來就很local
派對咖和樹
然後好吧雖然我私下還是會靠北去年羅馬怎麼會輸給綠皮書,但今年寄生上流橫掃的情況倒不是什麼影藝學院良心發現或是它真的是什麼曠世巨作(雖然我真心很喜歡啦好不好!)而是本片的節奏很對美國人的胃口。或許光是打破他們「ㄟ外語片怎麼老是那麼悶又嚴肅ㄚ」的印象就夠他們驚奇的了。
派對咖和樹
沒有很喜歡寄生上流所以不滿它獲獎聲勢的人,想想根本沒入圍的燈塔和燃燒女子,你就不會那麼糾結了(乾

~奧斯卡特集告一段落~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