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七
文化差異正在撼動心理學|MPlus

這是我對心理工作者說的話會先保留的原因。
這類工作者太容易套用理論、或套用自身所知經驗來評斷人了。
洪七
所以我在碰到求助的人時,我有時還比較倚賴相信社會學。
洪七
搞清楚對象的脈絡,他的階級、社會軌跡、經濟能力、文化資本等等。我覺得瞭解這些是助人工作的abc。
洪七
這其實也是社會學分析事情的abc,要將觀察對象放在社會整體的脈絡來看。
洪七
而心理學,他本身是頗中產階級的產物,所以自覺性不高的心理工作者,就容易用特定的社會位階視角來處理每個個案。
洪七
例如說,鄧惠文這樣那麼知名、有經驗的心理師,他這次選舉時有些言論,就能感覺到侷限。
洪七
面對所謂的「庶民」,他的分析就無法像往常那麼犀利。
洪七
所以我覺得,社會學的好處是,先定位,先用宏觀的角度將人定位,知道這個人整體的脈絡。
洪七
定位好後,心理學的知識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心理學這時的工作,就是高質量的質性研究。而這是社會學做不到的。
洪七
所以不同的學門、不同的學問應該在不同的階段發揮各自的能力。
洪七
突然想到,靈性工作者、宗教家也常犯同樣的錯誤,動不動就把自己從宗教經典、身心靈書籍讀到的東西「講道」給個案聽,完全不顧個案的脈絡和接收能力。
洪七
以前遇到一個,他永遠都用「大我」、「高我」的理論來回答問問題的人。但對於怎麼解決情傷問題,這類神學論述根本是零幫助。
halu
我遇過很多很棒的臨床工作人員唷 我覺得跟他的特質很有關係
“Eirlys”~腐草為螢
還有一個學門也更具有文化上的彈性適應力:人類學。我之前遇過一個教授社會學跟人類學雙修,他的觀點很特別,應該說他懂得切換兩種學科視角來看一件事。
洪七
人類學很棒~(但我想到以前政大民族系的恐怖事件XD)
然後我覺得現在其實不管做哪個行業,都應該學習各個學門的知識,當作plugin也好。同時也覺得這個時代文化中介者也重要,可以幫助各個學門當各個學門的外掛仲介XD
不然每個領域埋頭苦幹其實又孤獨又封閉
“Eirlys”~腐草為螢
洪七 : 想問卦(woot)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