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ubasa
活豬兩百斤(想當然是陸斤XD 一斤500克),宰下來約150~160斤,也就是所謂的屠宰率,大約將近八成

豬的屠宰率頗高,基本上都有八成上下,應該是屠宰率最高的家禽畜
Tsubasa
照西方(?)所做的去骨去皮,印象中剩下的精肉率大概還能有四到五成
Tsubasa
簡直要跪著看視頻,手工剁成半屠體還有夠直
gnezdniwde
超厲害...............好奇不拍片他多快會弄完整隻
Tsubasa
名詞上跟台灣沒有差很多,或者說台灣有比較常用的稱呼但影片中的叫法還是有在用,聽得懂
Tsubasa
他所謂的真.里肌肉我們更常用腰內肉這個詞,顧名思義是在腰骨內側的那塊肉,牛隻的相對部位就是菲力
Tsubasa
外里肌那塊,我們也一樣叫里肌,一般看到烤肉片的里肌肉片就是這一條,烹調時基本需要醃過,不然會老會柴
Tsubasa
前胛肉,台灣比較常見的稱呼是胛心肉,不過我不知道部位上有沒有更特別指定的範圍差距就是了
胛心肉比後腿肉多些油花,也多帶些肌腱,肉質彈性好頗適合燉煮,燉煮後軟嫩,烹調時間不足時口感會很硬,較不適合快炒型的調理法
Tsubasa
五花排骨那個就差不多
Tsubasa
前腿多肉後腿多筋,滷豬腳的話看個人喜好,喜歡吃筋跟皮的就會選後腳
Tsubasa
後腿肉基本上就近乎全瘦肉,油花少,纖維粗,台灣的話比較少人會買這塊肉,多半拿去加工,香腸之類的多用後腿肉搭配豬背脂,取後腿肉具有嚼勁的優點,利用油份改善口感
Tsubasa
後腿肉因為肌肉裡缺乏油花,一般料理的時候其實滿難搞的XD,煮久了超柴,煮不夠又超硬,貪便宜可以買來用,但其實還是拿去加工比較多,做水餃之類(基本一定要再搭配背脂加油)比其他部位好,因為比較有肉感(?)
Tsubasa
那塊腰內肉,其實台灣也是叫它里肌,或小里肌,不過我猜是因為跟外面的大里肌太混淆了,所以現在超市基本上都是寫腰內肉比較多,阿傳統市場的肉販我就不清楚,應該是都聽得懂
Tsubasa
阿台灣傳統市場基本上會看到的是都半屠體,就是火雲邪神王剛四伯那樣從脊椎中間砍成兩半的屠體叫半屠體
是在肉品市場屠宰完以後就處理成半屠體了,除非有特殊指定否則應該很少會看到影片中那種全屠體
Tsubasa
肉品市場把豬屠體分切成半屠體,想當然不會用砍的,是用電鋸XD
Tsubasa
這個筆直的把屠體鋸成兩半是超硬核技術工,我不知道台灣啦,但我知道澳洲牛肉工廠這個工人的時薪基本40澳起跳
Tsubasa
至於價格看看就好,物價指數不同,那個數字差不多跟台灣超市賣的一樣,但是單位是100g......
風弦凝
現在應該沒幾個人會用刀子把豬屠體對切了
Tsubasa
風弦凝 : 簡直要跪著看影片
葉加瀬小雨(enigma)
我只想說那刀磨得真利
Tsubasa
不良牛
而且下刀超精準
丸命關頭!
王剛就是屌
GrayChiang
不愧是現役的資深肉販, 拿砍刀可以劈得那麼精準真是強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