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
@rochiny
Mon, Oct 28, 2019 10:15 AM
25
39
[手動轉]
「心跳法案」這個詞,讓我們忽視了公投提案的目的是「控制女性」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覺得這篇滿好的
掰噗~
@baipu
wird
Mon, Oct 28, 2019 10:15 AM
我估狗看看
-某人-
@rochiny
Mon, Oct 28, 2019 10:20 AM
Mon, Oct 28, 2019 2:29 PM
(以下節錄)
請你叫它「限縮墮胎提案」
這個公投提案全名是「限縮人工流產必須在懷孕八週內施行」,但提案團體稱它為「心跳法案」,而大部分人也就跟著一起用這個詞彙來討論問題。這看似方便的作法,其實是一件非常嚴重、該避免的事情!傳播研究中有一個知名理論叫做「framing theory」(框架理論),概念是:「設定框架就是在事實中選擇某些特定的部分,讓這些部分在溝通的過程中變得比較重要,目的在於引導某種對問題的定義、因果關係的暗示、道德的評判,還有解決方式的推演」(Entman, 1998, p. 52)[1]。也就是說,透過語言框架,我們可以限定以及引導他人如何理解、思考、甚至解決一個問題。
-某人-
@rochiny
Mon, Oct 28, 2019 10:20 AM
而「心跳法案」這個詞,就是一種框架的限定:它把問題點引導到「胎兒有心跳就等於人,我們不能殺人,媽媽更不能殺小孩」這個方向去,因此在所有對這個提案的討論,都必須要花時間去解決「墮胎到底算不算殺人」這個問題。「心跳法案」這個詞利用了我們傳統上「心跳 = 生命」的連結,試圖引起聽著對胎兒的同情心與憐憫感,以及對思考墮胎的女性厭惡,進而阻礙了我們去討論這個提案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控制女性」;它暗示了墮胎的媽媽是不道德的,是有罪的,所以解決方法就是不讓媽媽墮胎。
-某人-
@rochiny
Mon, Oct 28, 2019 10:20 AM
相同的問題在美國的反墮胎議題中清楚可見。在美國,pro-life(生命派)和pro-choice(選擇派)這兩個詞彙,將議題設定為「我們支不支持媽媽選擇結束小孩生命」,所以正確答案只剩下「不能支持」,但是真正的問題在於「為什麼會非預期懷孕、如何減少非預期懷孕、如何協助非預期懷孕者,以及非預期懷孕帶來的社會影響」,這些重要問題在pro-life對pro-choice的框架下變得次要,而民眾卻花了很多時間去討論「被設定好的」題目,無法跳脫。
因此,我希望關心人權的各位,在討論這個法案的時候,即使不能用它的全名,也可以用「限縮墮胎」、「限縮終止妊娠」等詞彙,將討論的層次主導回醫療、人權、以及法律上,以及將此提案想控制女性的真正目的顯現出來。
載入新的回覆
請你叫它「限縮墮胎提案」
這個公投提案全名是「限縮人工流產必須在懷孕八週內施行」,但提案團體稱它為「心跳法案」,而大部分人也就跟著一起用這個詞彙來討論問題。這看似方便的作法,其實是一件非常嚴重、該避免的事情!傳播研究中有一個知名理論叫做「framing theory」(框架理論),概念是:「設定框架就是在事實中選擇某些特定的部分,讓這些部分在溝通的過程中變得比較重要,目的在於引導某種對問題的定義、因果關係的暗示、道德的評判,還有解決方式的推演」(Entman, 1998, p. 52)[1]。也就是說,透過語言框架,我們可以限定以及引導他人如何理解、思考、甚至解決一個問題。
因此,我希望關心人權的各位,在討論這個法案的時候,即使不能用它的全名,也可以用「限縮墮胎」、「限縮終止妊娠」等詞彙,將討論的層次主導回醫療、人權、以及法律上,以及將此提案想控制女性的真正目的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