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s embrace virtual reality - Marketplace “The experience is so clearly partial,” said museum futurist Elizabeth Merritt from 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It’s a hint, it’s a glimpse. It’s like seeing a little bit of stocking, which only makes you want to see more.”
看到有噗友認為故宮的「數位典藏」可以達成「所有展品」的「虛擬展示」,但實際上要促成觀光客在場參與(到館參觀),需要的是「實體展示」,而展出「所有展品」的展示方式,是早在20世紀中就被淘汰、證明不可行的概念。
所以政治人物的草率發言,會惹惱經費拮据、人數稀少的博物館學研究者,徒增麻煩,但有些教授等級的不會發言反駁的原因,正是因為要靠曝光來爭取觀光客的注意,即「博物館觀光化」的老問題。
(下收)
稍微博物館學 博物館古典四大功能:典藏、研究、展示、教育
要她們寫報告說明為啥這些典藏使用率這麼低?
別家的文物(臺灣圖書館)展示率100%,為什麼你們(自然科學的博物館)都少於1%?
但是經費跟用地卻沒有兩倍自然科學研究在台灣真的很辛苦很不受重視這根本是故意的
聽不懂沒關係,我也不太會解釋
換句話說,每當我們重新點閱瀏覽這些電影紀錄ㄝ就等於「再現」當時拍攝的現場,我們可以不用製造一台時光機飛到那個現場去研究,只要撥放影片紀錄就OK啦~
那些在吵的,近十年有沒有進過故宮或任一間博物館都是個問題呢例如說日本的金唐革紙,這種壁紙我看過照片,知道入船山紀念館有,看起來很漂亮,但是我相信這跟實地到訪的感覺會不一樣。而如果這種技術沒有失傳,甚至製造廠/作坊也是這些文化產品的一環。就算說工廠/作坊環境也可以攝影數位化,甚至可以拍攝製作的影片,也還是跟實際有落差,很多技術的東西不是看過影片就能完全學會、掌握的
像聖母院一樣燒掉,就要跟ubi一樣協助重建了真的去現場看 我覺得不只是文物本身 整個博物館本身的氛圍 甚至展場裡其他參展的人 都是整體感受的一部分 那個才是數位典藏無法呈現的部分
普通民眾的看法路過XD
螢幕作為發光體顯示照片/影片跟文物作為反光體,在視覺上的感受不會完全相同,況且經過攝影、上傳,整個處理過程的解析度變化會差很多
而如果要像實際展覽那樣可以繞著看,那就一定要把文物錄影才能呈現所有視角了
這些我認為也算是數位典藏無法/難以呈現的
另外,數位化也沒有想像中的堅固,斷電、伺服器故障、硬碟檔案毀損、地震與海嘯導致整個機房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系統更新與相容性問題,這些全都可能造成文化斷層
看看瀏覽器2020不支援flash吧,flash小遊戲是我的童年回憶,十年後的小學生還會有這些回憶嗎?再看看手機硬體與遊戲的變化,我常常感慨數位時代的文化毀滅比想像中的還要快
相容性的問題有心要保存都是能夠解決的,
像是我以前最喜歡玩的flash小遊戲作者有在持續轉換成html5,或者是瀏覽器不能開多得是其他的軟體能夠開只是這種保存的目的就是備份,盡可能留存資料,或是甚至紀錄實品不可避免的變化嘛
真正核心問題是這是一件很可以做的事,不過跟提升觀光客入館的議題根本是兩回事了,也許只有在提升宣傳方面能擦到邊而已
最大的好處是避免(再/重複)動到脆弱的典藏物件、將類比轉數位以配合現代硬體撥放、有利研究教育傳播溝通、娛樂化等
極限是:不管虛擬實境、VR、AR、4D都沒有辦法取代實體物件帶給人的震撼(本真性的問題等一下講)、記錄器材的精密程度與軟硬體經費決定數位典藏的品質、數位資料庫的人機介面與戶動研究與非常非常悲劇等等
缺點是:數位資料的數據(data)與實體硬碟的保存有時候是很脆弱而不穩定的(濕氣、電力、天災、資訊安全性等等)、方案期程與政治因素可以輕易的干涉資料庫的運作與銷毀、數位資料無人管理導致記錄過時沒有更新或無預警關站或連結失效等等等
延續噗首說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數位典藏其實是把博物館的實體功能延續到數位虛擬場域而已,如果要比較優劣,對於希望細緻考據的文物愛好者、研究者,當然希望能夠接觸實物,但對於一般大眾,恐怕……有點難,所以才需要導入科技甚至是娛樂要素加值應用,又或者是做行銷策展提升實體展示的價值。
推廣的人(
上頭)認為只要將展品上線、虛擬展示就能造福全世界結果現場志工發現人們連要找什麼都不知道、也不會用、跳出資料也看不懂,然後罷用...
結果因為使用率太低,為了吸引人想辦法增加娛樂效果如虛擬實境、VR、AR、4D來吸引人氣,小朋友是玩得很開心啦......
但是,數位典藏的資料庫使用上還是不親民啊啊啊
北七的哲學論戰就是藝術「本真性(authenticity)」的欲求:人們對於看到「真品/本尊」的原始衝動完全,沒辦法!
你,只要,告訴他,真品,在哪裡,就好了
而是推中研院的數位典藏資料庫⋯⋯
「是真品/本尊ㄟ、是真品/本尊ㄟ」
很多藝術展單位用的就是這一招,然後,就是,第一線的展示與教育人員面對炒作而衝過來的民眾
不過這似乎還是不能解釋為什麼還是有多數民眾並不頻繁前往博物館,包含我個人其實去的頻率也不算高(嘿我是窮酸仔XD
我們都知道那裡有真品,但那些真實文物與我們的生活和價值觀又有何關聯?這是策展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展覽是做給有錢有閒的人,那就只是一種看展覽滿足虛榮心的儀式?順便也問候一聲,第一線人員真的辛苦了比如說史前館所以如果虛擬展示是要讓人進館看文物,還必須維持在「入館剛剛好,大家都可以看到,展示跟教育人員充足,民眾水準也很高」的情況......就不意外很多展示活動(館方負責展品研究或保存)會外包專門辦活動的創意公司了.....
不管有沒有數位典藏,都被一般民眾當成垃圾
丟錢給博物館做數位文化與虛擬展示,並不能解決物質文化在台灣不受重視的問題
顯然沒有啊......他們就是專程來看實體真品文物的啊
比方說可以對朋友說「我這趟去了台灣,去了故宮看到翠玉白菜」(是一個體驗)
但不太可能對朋友「我昨天開了電腦看了翠玉白菜的虛擬展品喔」(???)
我自己是身為觀光客的時候也常會想去總覺得人生要到此一遊的地方……不過如果說到這種的動機好像就已經跟數位典藏沒什麼關係了(;・∀・)
總歸老師一句資訊管理最大的問題是人禍不過現實中會被拉住啦
那個說要全面實物展出的北七也是我有幫客人維修手縫古著,每次最喜歡展示給他們看的就是扯斷40年上下的絲線的樣子。如果客人在現場我還叫他自己扯看看(?)每個人的感想都是怎麼這麼脆弱(大驚)
只要不是塑膠產物、不是金石,過幾十年都這麼脆弱喔(笑
過個幾十年,塑膠的老化跟脆化也是不可逆的,對了,還有黃化...
通常啦)拿出來,就要開始注意氣溫跟水氣造成物件的任何影響,也要小心移動的檯子(有滾輪或是人工移動)的任何振動的影響,然後進入修復室或紀錄室等地方,還要把文物從盒子箱子拿出來,小心移除所有保護架、保護紙、隔間填充物或支撐物,從頭到尾、從裡到外檢查有沒有新的傷痕或裂痕、汙漬或繡蝕、發霉或腐爛、蟲咬或蟲卵有的沒的,很多時候要用顯微鏡一個區塊一個區塊逐一檢查,每個都要拍照做記錄跟登錄,檢查記錄完後確認可以撐得過展出,才有辦法照原樣打包好往展場送過去......小偷大英博物館這系列,這個我也很愛拿給客人看wwww因此展場只剩下皮革、鐵、石頭與岩石、化石,與部分瓷器可以給人亂摸都沒問題就是這樣,然後再被人覺得博物館設計很無聊乏味,嘿呀
想想前幾年戳壞油畫的那孩子還好這個展品本身是拼起來的,藝術家再拼回去就是了,但展場人員不顧藝術家反對直接拉了三條紅龍圍起來,喵的,每天都來smash一下不掃到起笑才怪
我也完全可以體會遇過太多破壞神,而完全支持「看虛擬的就好了」的主張,讓物件/文物可以躲過這些摧殘,但是實務上,真的沒辦法滿足那些想要看真品/本尊的
本真廚民眾,所以就變成一種拉鋸戰:展出真品傷文物、不展真品傷民心,展與不展間,館方千萬難就算文化社會學探討到後現代無處不在的再現之解構,與數位影音科技影響人們認為這世界的虛擬亦真實,確仍然沒辦法推翻古典美學中「存在本身的美(實物的美)」,
古典就像是不斷復魅的存在當然仿的/複製的很爛、隨便做、亂猜想、做的太超過的也有啦...建築物是另外一個戰場了...這種我沒涉獵廣泛來說,圖畫跟歌謠、書信或口傳歷史,也是另一種跨媒介的保存方式,在還沒發展數位虛擬影像之前,這種「再現」仍好好的運作中......
驗傷,不斷拍照紀錄跟保護修復以及清潔乾淨,照原樣收回盒子箱子,以免帶著傷跟髒汙回到庫房繼續發病(?)偏偏很多文物修復的專業器材跟耗材台灣都沒有,所以很多材料只能DIY不然會斷炊我是覺得民眾能記得的有限啦,有一定數量的文物自助餐可以輪著吃就好了然後為選票蓋更多蚊子館而非集中人物力專注幾家大型博物館然而現代博物館是為民眾服務的公家機關,有法規跟稅收、民眾觀感與政治上的考量,自然也要生出一些東西,免得被上頭說該死的拖油瓶
典藏組吐血故宮這個比較不擔心錢的博物館,已經示範給大家看過了,對吧
所以要地方文物館或圖書館觀光化,幾本上也是強人所難,甚至會要人命的事情
也許應該要先問當初是怎麼開館的,如果觀光是最簡單(?)、最無痛(並沒有)、成本較低(嗯哼)的方法,那全力「靠曝光來爭取觀光客的注意」也就是不得已的手段雖然知道有的老師希望博物館經濟獨立,只是,老師,某些博物館大頭已經為了錢跟觀光在那邊發神經,讓所有人員壓力很大很尷尬沒辦法好好做事,看一下好嗎?不過若老師是該政治人物的粉絲,就算我沒說也就是硬ㄠ)。因為若無「實體展示」做為根基,要用「虛擬展示」帶動觀光,是延續不了多久的
而全部的物件不管是用「虛擬展示」或是「實體展示」也因為物理條件(典藏件數太多看不完)跟民眾不重視物質文化(偏心只想看符合自己審美觀的東西),而不一定有辦法達成應有的觀光效益
尤其當上頭跟本不是商業跟經濟學出身的,往觀光化發展的想法只會更嚴重喔(想休息了,明天有空再回覆大家,歹勢啦 )
我試著分述看看
1.電影記錄的再現現場
把文物用「電影/影片/照片/錄影錄音/類比或數位data的實體」的方式記錄,也是一種再現的方法沒錯,只是,這麼做,同樣也得典藏膠捲/磁片/光碟/錄影錄音的類比或數位data搭載的「實體」,雖然在對外運用上可以有效傳播,但對館方而言,其實就是……增加要典藏的項目,要典藏「記錄典藏的東西」
當然也可以推給電影或影音類的博物館啦2.數位典藏來自於民進黨「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本意是希望能夠幫助研究、展示、教育的推廣,然後讓典藏的物件能夠加值(
講到加值我就肚爛),所以一開始可以說其實是沒在管一般民眾的想法,拿到錢先趕快外包創建數位資料庫並清點自己的文物拍照輸入資料跟上線才能交差我曾經問過執行方案的學長有關資訊偏見或典藏資料的政治爭議問題,然後他很尷尬的笑著說「你回頭去看方案的說明……」,我想他很委婉的說明了數位典藏的執行並不是什麼推廣的萬靈丹,而僅僅是另一種典藏「方式」而已……
3.科技娛樂的導入與做行銷策展提升實體的價值
來看個熱騰騰的回應
這就是古典對後現代的弔詭與消費社會的悲劇觀點:人們在乎虛擬的聲光效果,更勝於真品/本尊本身※補充:可見尚.布西亞的超真實(l'hyperréel)的論述
用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就是,自拍寫真集修的比本人漂亮所以爆賣,結果見面會看到本尊嫌人家長得醜,只能安慰自己至少寫真集有助於娛樂推廣跟增進修照片的技術
娛樂化可以賺到錢、可以幫助推廣,但能不能回饋實體價值的提升,我持保留的態度……
不止聽過一次觀光客嫌蒙娜麗莎本畫比電視拍得醜的心得了民眾就有機會先認知藏品的樣貌、展出目的與意圖再看展,是否應屬於教育/傳播先行工作而非到展區內後再開始,那會是注定的混亂。(雖然知道就像永遠不會有人聽導聆一樣)(導聆太淺有時也是我的困擾)
梵谷等名作來台時,真的在看紋理的並不多,周邊商品色差大到離譜,授權項目混雜也賣翻天。原作的魔力是「朝聖」而非「理解」這件事,會把所有人都卡在一個爭議不完的僵局裡。
但喜歡冷門藏品的人眼裡,同一個博物館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個次元,也許那才是它真正的樣子
4.故宮這種展品多到爆出來的博物館(下略)
這裡要跟大家講一下,故宮做為博物館,是特例中的特例
她隸屬於行政院二級機關、擁有自己的法規跟腹地跟文史研究團隊,她所擁有的資源與條件,大部分隸屬教育部文化部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在位階跟經費是完全比不上的
故宮也是台灣少數需要擔心人太多的博物館,其參觀人數在2017年可排名前十,也被公認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
她,當,然,希,望,人,不,要,太,多,啊
但其他博物館呢……拜託你分一點人給我們,我們快餓死了啊啊啊
5.對研究者來說,數位典藏比較像數位咖哆囉哭(カタログ/型錄),但是有關大小、材質、色差、樣態、保存現況等狀況,還是要親自寫信打電話調貨才會知道,打個比方,線上買衣服都會有不符預期的狀況,會有資訊落差的風險,尤其是那個該死的色偏,這就是型錄本身的限制。
此外,物件/文物資料庫的建構跟編碼建檔是一件好事沒錯,但不保證裡面資料跟記錄品質,在不同時間記錄下來的品質很難一致,數位資料跟商品一樣,時間一久,新的東西技術進來之後,要怎麼把舊的東西跟新的東西重新整理,需要技術人力與時間…
不過上頭可不認為這個重要,基本上不會有經費的哦6.地圖測繪與文物保存是另一個專門領域,我所知,土地測量與經緯數據化的發展脈絡跟手繪地圖的脈絡不太相同,也就是手繪只是方便人類看懂,實際上數據(數據編碼)可以獨立於手繪,而美國或荷蘭繪製的台灣地圖本身,就是一種歷史跟文化的詮釋在裡面,不然的話,我打電話跟美國或荷蘭土地或航測單位要測量/遙測數據就好了
不管是實體典藏或是數位典藏,都是在保存一種物件/文物內含與附加的歷史文化脈絡,只是數位可以應用比較多的電子媒介罷了
7.真實文物與我們生活和價值觀又有何關聯?
因為我們不把常民物質文化當成自身歷史記憶的一部分,所以我們不會對文物產生多少感情,更不會去理解它,自然就覺得沒有關聯了
在物質文化研究中,物件/文物很多時候可以保存的比人還久,也凝聚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歷史時期的記憶,被數千數百年的人們作為歷史的一部分而記憶下來,而不斷的召喚我們的情感與記憶
這些具有記憶價值(紀念)的物件,從結婚鑽戒到希望鑽石、從自己小時候的塗鴉到蒙娜麗莎、從校規到歷史合約文件,每一個都跟整個人類的歷史記憶息息相關,而博物館只能摘取吉光片羽搜藏展示而已
原本博物館教育就是要告訴人們自己人類歷史記憶的精華,但是……(累
8.博物館實體化吸引到的人(中略)
如果是虛擬內容應用,那觀光(後略)
你後面的問題我統整成一個大問題:博物館以何為生?
目前我們探討的都還是實體博物館,光數位化、數位典藏就有很多極限了,而數位化做為一種典藏方法,本身也很燒錢,賣數位展品的複製品或數位商品的客群與獲利在哪裡?我要怎麼兼顧公共、版權開放或公益化的問題?別忘了,公立博物館拿的是納稅人的錢,他在營利程度上有相當的限制哦?賣複製畫維生的博物館跟畫廊有什麼不同呢?
而純數位資訊博物館也不是沒有,只要博物館、擁有者的資料與作品/物件授權數位化管理、有限度的營利與數位展示,也不是不行哦,若在家就可以購買數位版來收藏,那博物館為什麼不收一收關一關改建成機房放主機就好呢…
就如同還珠式鍋巴格格薯所說
「真的去現場看 我覺得不只是文物本身 整個博物館本身的氛圍 甚至展場裡其他參展的人 都是整體感受的一部分 那個才是數位典藏無法呈現的部分」
就是博物館的參觀經驗、感受,也包含在觀看實體文物裡面
然後這個也是展覽活動、博物館展示、文化社會學很在意的東西,那種「氛圍」是複製不來的,這也是在場的價值之一
而且google幫忙弄應該也沒有收錢吧……
不過工藝傳承的話,需要的是「日常展演(每天都有事情作/有工可以做/完成一輪教學過程)」跟「實做(有製作產品/完成示範/完成表演)」,但要怎麼以文字記錄、用影音或是數位記錄分析師傅的技巧跟SOP,就要有請專家了
然後玻璃是為了控制溫度濕度,也避免參觀者是破壞神,如果大家都有保護文物的心跟願意捐錢,也許以後限制跟隔閡可以不那麼嚴重哦
本來就對文物沒興趣的人,不管數位實體都不會去
對數位文物有興趣,對實體不一定有興趣的人,不一定會去
對數位文物有興趣後對實體也產生興趣,有可能會去
對文物有興趣,不管實體或數位都會去
大概會有這幾種吧?目前做數位的就是想把第一第二個變成後面兩個這樣
我絕對沒有在婊奇什麼美的東西來歷到底有沒有好好寫讓參觀群眾的我很崩潰講到織品就想到明定陵考古災難
小偷大英博物館還在蓋新館,羨慕哦祝屁孩跟支持屁孩的上廁所沒有衛生紙仿品/複製品在博物館典藏有時候要看目的
比方為了瞭解一些出土的物件是怎麼製作或使用,會照原料試著製作看看,這個製作的過程跟成品就很有意義,甚至可以當作教學展出。
另一種狀況是為了保護或嘗試模擬完整的樣態所作出的複製品,可能就會用同樣原料跟工法以求完整的再現,然後順便典藏
備份(x最後是代替很脆弱的原物件做常態展示,這時可能就會選擇比較耐用的現代材料來仿製或複製,甚至不怕觸摸潮濕或閃光燈等等。
至於翻模影印手工複製畫來做商業販賣也是有的,看製作預算與客群決定精細度跟價錢等等,但也有以贗品跟假貨來賺錢的爭議事件等等
複製品其實可以獨立出一整個文化論述,跟博物館有關的是這幾種
看看故宮乾爹乾媽快來博物館亂買東西啊,歡迎光臨喔喔喔
典藏組需要岸邊露伴
所以才會靠活動跟政治人物炒人氣啊要民眾有先備知識跟教育的話,當然是最好的,但這就需要學校教育跟成人教育、傳媒教育幫忙,但大家也有各自的難處,就……(ry
如果來不及教育,就要依賴展場的教育單位人員的解說導覽帶活動、或是提供語音導覽、線上導覽服務,只是關於導覽技術與專業,國外海放我們好幾層次,目前台灣各博物館、美術館導覽機的錢跟內容都讓我感到……
然後之前大拜拜藝術展炒作到最後也爆炸,就是,一個後現代的符號象徵的大問題:抽象意義凌駕本質,也就是活動賣的不是看梵谷「原作」,而是看梵谷原作的「名氣」,所以觀眾有無理解跟本無所謂,只要滿足對名氣藝術品的「朝聖體驗」而已
而喜歡冷門藏品的人,可能更會完全支持不要開放,只要自己知道他的好就好
以免給那些笨蛋搞破壞,然後永生永世保存下去…我雖然也贊成啦,但是典藏真的很燒錢是要講幾遍,要討錢或斗內還是要妥協的……然而我不Q班雅明的原因,是我們老師上課講了一句對我來說很驚聳的話:「數位創作可有真品跟複製可言?」
「這樣你們能體會我們所有人都活在解構的後現代世界裡了吧」
我:
如果有錯,歡迎糾正我,乾蝦
ID顏色太像所以漏掉了抱歉不過以前不是很理解靈光的意涵,等到自己真的坐頭排近距離看過雲門的現場表演後,就理解了。空氣中的震動、無法被收音的細微腳步聲等等,都是整個表演的一環,錄影後就喪失了這些。
沒關係我也不太懂解構跟德希達,但我喜歡他「互相理解是奢求」的論點不過靈光真的是很重要的概念,很佩服大師把它具現化成理論文字,不然自己口沫橫飛都還講不好……
有錢人之前在課堂上討論完班雅明之後下一個讀的就是阿多諾的〈文化工業:作為群眾欺騙的啟蒙〉(用的文本是商周出版的《啟蒙的辯證》ISBN 978-986-6571-756)
由於原文篇幅很長而且有點複雜我在這邊直接講概要
阿多諾認為文化性的東西被工業化式的大量生產的時候,同時也會試圖控制大家的想法。可是隨著大家變得聰明也會更難控制。但是當我們識破了的同時,我們仍在這個系統之中。工業化大量生產會針對消費者對市場的態度變化與意見做出調整,而且人群也會有從眾效應。
也就是說,要嘛生產者創造流行,要嘛消費者的主流意見成為流行
如果大家覺得大量生產的複製品也值得弄一份放在桌上,那博物館珍藏品的周邊肯定大賣
如果大家只想要看真品,那也只有那麼一份真品在那邊
而對於這些東西,布西亞認為都是「符號」
真品之所以價值非常高是因為那個真品的符號,而限量品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是我們的文化價值觀,讓這些符號變得非常有價值
此外,這年頭的限量品其實也還是文化工業大量生產的一環,即使限量大概也能生產個幾千份,這仍是傳統手作很難做到的
可是只要能勾起大家的興趣,限量品就是最容易被搶購一空的東西,也是文物要發(騙)大(錢)財的絕佳選擇,特別是有名的翠玉白菜跟肉形石
我覺得出周邊比花時間想辦法弄虛擬典藏展還划算
我家附近曾有荒廢非常久的造紙作坊,後來就消失了
之前在書局看到鋼筆廠IWI的筆記本上面說跟日本那邊的和紙作坊合作一本賣400…我覺得理論上來說文創賺錢效率很可怕
如果說到符號,我認為還要談到符徵和符旨,我們消費的其實都是符旨的部份,符徵就只是存在在那裡;符旨越明確,越能讓人聯想到"買了之後有好處"的商品,就越能ㄈㄉㄘ
謝謝噗主寫了一長串我無奈到沒動力詳細打完的字
補充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他們提出的概念根本不能稱為展覽,只能算查詢檢索系統
首先是教育的問題,光是一樣東西好不好看,很可能就先刷掉一半的人。因為很多人相對來說美感無所謂,能用、價格合理就好。甚至我時常接觸到客人的說法是:太漂亮了不適合我、太漂亮了我只會拿來送人,似乎覺得自己不值得用漂亮的東西那樣。也有另外一種人他其實沒有好不好看的概念,不管怎樣,貴、設計師、有名的品牌,就是漂亮。
再來還有經濟上面的問題,精緻的手作物必然價格會飆高。但是在精打細算的台灣人來說,搭配上面教育的觀念,就會變成兩種情況:一樣的東西儘管我勉強出得起預算,但我買便宜的就好、一樣要花大錢我為什麼不買更有名的國際牌子
而且不代表手作業者本身就不受上面兩項影響……的確存在所謂手作設計師覺得素材都差不多,那我用便宜的就好。而且用便宜的最終結果,顯然不影響他生意。
發懶課輔學派也常被說是有錢學者的異想世界不過很謝謝您能直接將阿多諾文化工業的概念,用博物館週邊的方式簡短說明,我自己是不知道要怎麼解釋才不會錯用概念只能不提……
講到符徵符旨,召喚符號學大師索緒爾跟羅蘭巴特急急如律令,總之我先逃雖然說全部展可以,但是準備起來要六年後、門票很貴很貴很貴、會吃掉納稅人的錢……能接受的話我們白紙黑字簽……人呢?啊不是要發大財嗎?
謝謝謝謝,我野人獻曝沒辦法講得很精準正確,只能講大概念
而從展覽專業的角度解說更精確直接,感謝萬分
我選擇屎亡除了索緒爾跟巴特,也可以召喚一下前幾年過世的艾可😉
台灣現在要推廣任何手藝類的東西,體驗課程是最好賣的,初階課程也很好賣,中高階就不行了。大家都只是有點小錢想要學點東西,覺得自己好像會這項手藝而已。真要認真學、傳承、當師資,馬上跑光光。
雖然某種程度我覺得是某些老師開惡例搞壞這個系統的你講的我懂,我也是歷史人文出身,知道古籍文物保存的困難(以前借過多翻幾次可能就會解體的書)我想說的是,韓要的是媒體版面跟曝光率,只要版面沒了,他就換個話題繼續衝曝光率,只要有版面,要韓說小英其實是男的都有可能(?)
人民的教育跟知識水準要提昇,但不是因為韓那些打高砲搏曝光的幹話,韓只要發現他講話都沒人理,自然就會被打回他的同溫層。各方有志之士繼續努力,讓放羊的孩子回他的角落放羊。
感謝大師讓我偷學資質駑鈍艾可有聽沒有懂歹勢啦小確幸有小確幸的好,引發興趣但不當徒弟,當未來乾媽乾爹也很好呀(過度樂觀)
培養徒弟也是在培養下一代師傅,但是目前傳統藝術師傅在整個社會結構的位置很尷尬,所以(ry
然後名師高徒計劃(ry
每天開拓戰場真的很…
老師傅還是相信師徒制,覺得這樣才可靠吧
現在常見的是課程制,可是因為有辦法辦課程的,都是需要錢的私人商家。所以最後就會變成賣課程外,還利用資訊落差賣工具賣耗材,然後貴死。最後高階課程變成貴死人但不一定算得上師資的東西,然後越來越沒人想要學。
例如植物染某些老師的確是這樣我真的遇過蠻多次覺得縫紉機他也會用,車個包包摸一下一定沒問題,憑什麼賣這麼貴的人。
前兩個禮拜的市集甚至有客人A對旁邊朋友說欸這個你以前不是做很多,你看看這個作怎樣,然後客人B就開始幫他朋友檢查我每一條縫線了 雖然最後沒有看出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但也沒買。
課程、教學、師培、消費總覺得各面向的專業都不同,消費導向跟學習導向所希望得到的回饋也不同,真的很難搞,這邊我也不是專業,好希望能知道誰可以分享法國廚藝教育學院或義大利工藝學院的成功案例喔……
不過讓很現實的消費者掏錢這點,就要請教商科專家了,這我也無法-
我很多關於染織的技術理解,不算老師教的,是古籍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