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Gassed 這首來自《Midsommar》,電影中正好是主角在故事最初經歷了巨大的創傷,鏡頭環顧室內,慘劇逐一展現。而外頭下著大雪,風雪之中緩緩出現了電影標題。節奏很棒的開頭,我很喜這首曲子裡混雜著主角的悲鳴 (哀號在這電影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並緩慢堆疊張力,揭開序幕。與故事後面仙境的夢幻相比,此處的悲劇相對來得厚重許多,主角就此帶傷展開他療癒(療癒)身心的旅程。
⑤ Cvalda 《Dancer in the Dark》講述主角在困頓艱難的現實裡逐漸失明,卻倚靠著日常的聲響,想像出另一番音樂劇的美好夢幻泡影。(劇裡確實有一場百分百純的Silent Dance,但我就不爆雷了XD) 一直很喜歡電影配樂以環境聲入樂的手法,這首最初以工廠機具的規律聲音開場,而後碧玉將其幻化成自我的樂園,盛大的合音與管弦加入,直到樂章的高潮。他嗓音中那種神經質卻充滿生命力的掙扎,個人意志的展現很動人。
⑬ New World 出自於前面提過的《Dancer in the Dark》。這首於結局出現,主角得到某種程度的撫慰,傷痛終將止息。(超努力不劇透 XDDDD) 在前面這麼多首的憤怒與掙扎後,New World在此昇華,旋律與歌詞明亮向光。 一個捏他是,主角曾說過自己討厭音樂劇裡的「最後一首曲子」,因為總是要大合唱並鏡頭拉遠宣告結束,而他不想與這世界分別,所以都會在倒數第二首歌提前離開。因此我才刻意放在這位置。
#02 Silent Dance:"She is finally free."
-
鸚的這裡聽:
01
Silent Dance 對我來說即是獨舞。字面上一靜一動的對比,那無聲並非靜止,而是只有自己聽得到的、來自體內無法抑制的律動。從聽到聲響開始,逐漸褪去受現實所限的舊外殼,擁抱不可避的真實。
具體而言是以Joker的《Bathroom Dance》主角獨舞的一景作為中心,同時也是歌單中蛻變的前後分野。
決定好做這樣方向後,就馬上想到《Suspiria》。不僅是劇情上主角逐漸迎向結局真相,畫面上肉體暴力的展現,一路延伸至國族的隱喻,以一連串的舞蹈展現詮釋得很精彩。我本就很喜Thom Yorke為這樣血淋淋的作品搭配感傷優雅的音樂,作為本回intro覺得很適合。
這首來自《Midsommar》,電影中正好是主角在故事最初經歷了巨大的創傷,鏡頭環顧室內,慘劇逐一展現。而外頭下著大雪,風雪之中緩緩出現了電影標題。節奏很棒的開頭,我很喜這首曲子裡混雜著主角的悲鳴 (哀號在這電影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並緩慢堆疊張力,揭開序幕。與故事後面仙境的夢幻相比,此處的悲劇相對來得厚重許多,主角就此帶傷展開他療癒(療癒)身心的旅程。
算是讓節奏緩緩,行走的歌曲。我始終認為瓦昆是用身體演戲的人。《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的主角也不例外,沒有太多台詞,僅是看他沉默穿梭於Jonny用合成器為他打造的霓虹裡,那舉手投足間,便可見到過往的暴力凝視著他的痕跡。
我就很想選King Krule!單純以音樂本身而言,他應該是我這題很直覺會答出來的人。關上房門來自己緩慢搖擺的歌,銅管和他呢喃的嗓音,纏繞起來很有凝滯歪曲的悶燒風味。
《Dancer in the Dark》講述主角在困頓艱難的現實裡逐漸失明,卻倚靠著日常的聲響,想像出另一番音樂劇的美好夢幻泡影。(劇裡確實有一場百分百純的Silent Dance,但我就不爆雷了XD)
一直很喜歡電影配樂以環境聲入樂的手法,這首最初以工廠機具的規律聲音開場,而後碧玉將其幻化成自我的樂園,盛大的合音與管弦加入,直到樂章的高潮。他嗓音中那種神經質卻充滿生命力的掙扎,個人意志的展現很動人。
能把Cool Water唱的鬼氣森森匍匐在地我很是喜歡 XD 這裡的詭譎尤其林區。這位反派其實有在劇中跳過一個超神祕的舞,只是調性不太合就沒放 XDD 那幕很讓人想到Blue Velvet中的名場景:
《Joker》中關鍵的獨舞。
大提琴原本孤絕的獨奏,緩慢層疊步向不可避免的蛻變。那些多年的焦慮恐慌憤怒,終將在這段舞蹈中長出翅膀。
這段有個著名的軼事是,先有了Hildur的音樂,瓦昆與導演才決定在此跳舞。
原意是芭蕾舞中的雙人舞。《US》裡人與影子,光明與黑暗的雙生雙對,在這段鏡像式的共舞達到衝突的高潮。芭蕾原該優美無害的舞步,在此因著尖銳的殺意而扭曲了起來。
這首不談背後故事,單就音樂我也覺得相當令人難忘,電影中弦樂的拍點和舞步的結合搭配很棒。
同樣是《Joker》的OST,這其實是我認為整張專輯裡最有張力的一首,Hildur抑鬱的大提琴真的好美 QQ 總之論原因就是無論如何都想放進來而已。
想放一些改變後新鮮火辣的歌 XD。
這首是《The Handmaiden》的teaser裡曾選用的歌,我超喜這版預告的節奏剪輯,請務必看看:
這首是《来る》開場title字卡出現時的音樂。不過和電影無關,我只是喜其髒亂下流憂鬱之感,在不見光的場所,反而能不畏目光地跳醜陋而赤裸的舞。
關於《Annihilation》,在深入絕境後,遭逢超乎人類知識範圍所能觸及的存在,進而反過來詢問自身:何為人?我又是誰?
這首正是關鍵場景發生之處,主角某種程度上與自我面對面,進行了近乎舞蹈的搏鬥。
科幻電影近來常見電子氛圍式的配樂,這張專輯也不例外,但這首格外出彩,原本因為他太長想拿掉,但也同意他的緩慢才能帶我們沉浸於幽微的非人體驗,以人聲與合成器詮釋的扭曲與晦澀的空間。
出自於前面提過的《Dancer in the Dark》。這首於結局出現,主角得到某種程度的撫慰,傷痛終將止息。(超努力不劇透 XDDDD) 在前面這麼多首的憤怒與掙扎後,New World在此昇華,旋律與歌詞明亮向光。
一個捏他是,主角曾說過自己討厭音樂劇裡的「最後一首曲子」,因為總是要大合唱並鏡頭拉遠宣告結束,而他不想與這世界分別,所以都會在倒數第二首歌提前離開。因此我才刻意放在這位置。
《Hereditary》結局神聖又歪斜的祭壇。經過精神上的惴慄不安、肉體的獻祭,最終迎來的重生。糾結的舞蹈在此終於停下腳步,開花綻放。
作曲家Colin的特色即是實驗與前衛的薩克斯風,完全可想見導演為何想選他來做配樂;恐怖到極點後竟是充滿神性的精神解放,不安定而偏執的光輝,非常適合由他來發揮。(順帶一提前陣子伊藤潤二漩渦的預告也是選了他的音樂)
寫這回真把我累死(老實) 當然我有自知之明淨是自我滿足,最初本只是直覺想說不然就做個普通的我的在房間跳舞歌單就好 XD 但當想到能以這方向來做時其實挺興奮的,畢竟平常就很為這種主題的電影所傾倒,也可以挑一些自己喜但相對不知名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