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文思泉湧 學術寫作 簡體書
前幾天開始讀的《學術寫作指南》還沒翻個幾頁,但另一本Paul Silvia的《文思泉湧:如何克服學術寫作拖延症》就到貨了。沒想到《文思泉湧》小小一本一百多頁而已,可光是第二章談學術寫作拖延的種種症狀時,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
我打算先把這本短小精悍的書給讀完。
ps: Sword在《學術寫作指南》中也把Silvia這本書納入推薦書單裡。
https://images.plurk.com/1dyd2RJlO2wVrrTM5ZqfuA.jpg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記住,寫作不是比賽或著遊戲。你想寫多少就寫多少,長短無所謂。千萬不要覺得你有責任寫更多,也不要為了發表而發表,寫一大堆毫無意義的東西。不要誤以為那些發表了大量文章的[學者]就有更多的研究成果。...發表文章的目的多種多樣,其中最重要的是用於學術交流」(p.8)
arthurⓐtp
寫作拖延症在畢恆達那本《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也有提到,是發展副業的好方法呢(誤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不曉得理工領域寫文章的風格、習慣、頻率是怎麼樣,人文學科裡比較常見的是學者各自孤軍奮戰。雖說有時候會合寫期刊論文,但是相較於唯一作者的文章來說,多位作者的比例還是相對少。
既然是唯一作者,再假設作者本身又有寫作拖延症,那就真的是很慘了...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從Ch2開始,作者開始談幾個常見的寫作拖延藉口症狀:
「我找不到時間寫作」
「我需要先看幾篇文章」
「我需要先更新完硬體裝備後才能開始寫」
「我在等靈感來的時候才能寫出像樣的文章」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我找不到時間寫作」這個理由恐怕是最常聽到的。
「人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周遭的環境總是和自己作對,而如果時間表上有更多大塊的空余時間,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寫作,自然就能寫得更多了。」(p.13)但就好比你不用找時間教書,你也不該「找時間」寫作,相反,作者建議我們「安排時間」寫作,就像教授安排時間給大學生或研究生上課、meeting那樣。
如果你有辦法在固定時間去上課、在固定時間去運動、在固定時間睡覺,那作者就認為你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你沒辦法在固定時間寫作。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要我寫?但總要給我時間讓我先消化幾篇paper或書吧?要不然沒讀書怎麼寫?」
作者的對於這個藉口的建議跟前面建議「安排時間寫作」一樣,那就是「安排時間讀書」。可說實在的,看到這段時,我還正納悶著,明明我從小到大都是老師、教授耳提面命要我們學著安排時間唸書,以免功課跟不上進度。沒想到到了高等教育裡,有許多教授學者們反而是那群需要重新學會如何安排時間唸書的人。
好吧!就算他們有時間唸書好了,我看大部分低產的教授應該是花太多時間念書而不是寫作了
「寫作的含義遠不止是坐在電腦前面打字,任何與完成寫作任務相關的活動均可稱為寫作。」(p.21)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我需要先更新完硬體裝備後才能開始寫」
這有點瞎...當然,需要先搞清楚一件事:身為21世紀學術寫作者的我們,相較於電腦尚未發明並且還需要靠作文紙跟筆才能開始工作的學者來說,沒有一臺能夠讓我們打字寫東西的電腦的確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如果你想說「因為我的電腦軟體太舊還沒更新,或還缺一臺印表機印草稿,所以我還無法工作」,這個也未免太過荒唐。我私心是覺得這件事假若真被拿來當藉口,那也真的無言...
或許稍微合理一點的抱怨是這樣的:他們可能覺得他們沒有一個類似「聖地」的空間進行高效的寫作。雖說作者對於這個藉口是嗤之以鼻(p.23),但我個人還稍稍能理解這個藉口,畢竟每位學術工作者習慣的寫作環境都不一樣。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我正在等靈感」
「你應該不是在等靈感,你只是在等死。」我想作者會同意我用這樣的一行文來解釋他對這個藉口的不屑一顧。學術出版壓力很大、時間很緊迫、競爭者眾多,可是永遠的金科玉律是不變的:To publish, or to perish.
但要記住,就算你真的盼到謬思女神降臨在你頭上,她也不會讓你成功publish因為成功讓你publish的是期刊編輯跟審稿人,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規律且持續的寫作習慣。(p.30)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讀到現在,這本真的是寫到我心坎裡啊!
arthurⓐtp
畢恆達是這樣說的,「撰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家裡的馬桶刷得特別乾淨。原來每天坐在電腦前面,卻經常連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於是就猛刷馬桶、擦地板。心中即使煩躁,卻也不敢外出看電影、逛街,這樣會有罪惡感,只好做些像是刷馬桶這種具有正當性的工作,其實是在逃避,只要找到能夠不要寫論文的理由就好。而我其他也正在寫論文的同學,則有的打毛線、有的畫畫、有的學打坐,似乎論文遇到瓶頸,每個人就會自然發展出第二專長。」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沒想到Silvia這本小書曾在臺灣翻譯出版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61020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所謂文思枯竭,說白了就是什麼都沒寫。...治療文思枯竭的辦法-如果你可以治癒無病呻吟-就是寫作本身。...就好像外星人只綁架相信外星人綁架事件的人一樣,文思枯竭只會發生在相信有文思枯竭這回事的人身上。寫作計畫...最神秘的部分就是,有計劃的作者不會感到文思枯竭,不管到底有沒有寫作這回事。高效的寫作者無論想不想寫,都會按時寫作。有時候他們寫的不多--寫作事件艱難的事情,但是不管怎樣,他們都會坐下來寫,不為那些虛無飄渺的事情所干擾。」(pp.52-3)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Silvia在Ch3裡同時介紹了他個人如何監測寫作進度的方式。他用的是SPSS-一個社科領域常用的統計軟體,現在已改名為PASW-並且把每天寫作的字數跟類型、計畫逐條打上,最後可以算出日平均寫作字數跟寫作完成率。
目前還想不到除了excel之外,還有什麼更接近的軟體可以做類似的工作。或簡單點,有沒有哪款app可以做到?我不知道...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Ch4作者建議有拖延症的寫作者一起組類似讀書會的東西:失寫互助組(agraphia group)。其目的是要用相互監測的方式督促成員累積寫作字數,進而完成寫作任務。我猜這應該跟一般的寫作讀書會不太一樣...
suzie
一般的寫作讀書會是怎麼樣啊?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就我參加過的,講白點就是草稿跟論文大綱發表會XDD
suzie
那失寫互助會是不是比較類似習慣養成團體的模式?例如月初大家各自設定這個月的目標,月底確認是否達成之類的。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沒錯。按書中所述,一部分的互助會進行模式的確是成員之間各自設立目標,然後於每次成員相聚前,必須完成所設定的目標。
新新
SPSS 居然有這種功能嗎(驚訝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新新 : 我也是看到作者自己介紹自己的方法才知道有這種軟體XD
新新
因為我勉強算是作社科研究的呀!也因此那真的是一個極為簡易的統計軟體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終於該還的債還是來了。
Ch5討論一篇好的文章必須要有簡潔、單刀直入、開門見山的文風。這點倒挺像分析哲學文章通常要求的那種分數為A的寫作風格。
本章一開頭就說了「學術期刊散發著垃圾寫作的酸腐味--我總是把期刊放在離書桌最遠的書架上,以免被燻到。」有夠嗆,我喜歡XDD
然而一但你有機會跟作者面對面談這篇酸臭文,他/她總還是能夠生動、清晰地表達。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Sylvia說可能原因有三:1.愛耍聰明,怕同行笑你笨;2.沒真的學過怎麼寫,只能從模仿酸臭文章學寫酸臭文章;3.練習不足。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5.2標題<選擇好詞>,我只能說任何學哲學的人都該反省一下,讀一讀這節,看看你們用了哪些噁心巴拉的詞彙來迷昏你的讀者。簡單來說,能夠共白話文就不要回去用八股的文言文,有國小字彙就能精準表達的意思,就不要用GRE的詞還裝逼。我知道哲學家愛新創單字,更喜歡變出字典裡原先單字沒有的意思,但拜託,你是在寫哲學文章,不是在參加字謎大賽。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5.3跟5.4處理的是標點符號以及英文文法寫作裡常見的毛病。標點符號方面,主要是許多作者不會太知道什麼情況下該用什麼標點符號。有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標點符號是寫作裡面-除了文字之外-表達思想的工具之一。
另外,Silvia也建議英文學術寫作裡盡量別使用太多被動語句,雖然用得恰到好處時會讓你的文章讀起來「很聰明」,但是一直用,只會讓你看起來很clumsy。
而5.5講到一個重點,寫文章≠改文章,而且先寫文章再改文章,不要邊寫邊改。我記得不知道從哪裡看到過的:寫一篇文章的draft,看起來應該要看起來跟國小學生的作文差不多,越改才越能進入國中、高中、大學,甚至研究所的程度。這表示什麼?這表示一篇文章出版前必須rewrite your draft again and again, ad infinitum.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撰寫期刊論文對自信心真是一種全方位的打擊:成功概率很低;受到批評和拒絕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成功了,換來的結果也常常並不豐碩。做研究有有趣,但是寫研究報告卻毫無樂趣可言。儘管如此,我們必須還是撰寫期刊論文,因為...學界通過期刊進行溝通。學術研討會只是會會老朋友和互相切磋一下最近都在幹些什麼的地方,研討會上的發言既沒有同行審閱也不存檔。只有發表,才是研究過程自然的終點。」(p.92)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以上是Ch6<撰寫期刊論文>的開頭,說的實在太好了XD
Silvia還認為寫大綱是寫論文前的一項重要的前置作業(雖然最近看到有哲學教授不建議這種寫法當成是哲學文章的起手式,但這是後話了)
Silvia還認為導論是一篇學術論文重要的門面,因為那就是導覽圖。但是因為Silvia是心理學學者,所以他給的比較詳細的導論的格式寫法,或許比較適合用在心理學文章上(後面談的<研究方法>跟<結論>也差不多。)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真是暗無天日啊』,你也許會說,『如果你知道你稿子會被拒,你怎麼還能打起精神來寫呢?』首先。我們不應該尋找寫作的動力,而是應該堅持執行寫作計劃,不論刮風下雨。其次,初學者往往覺得只有他們才會收到退稿信。其實那些已經發表了很多論文的作者同樣會收到很多退稿信。」(pp.114-5)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當人們在為第一篇論文苦苦掙扎的時候,很多作者哀歎道:『為什麼他們一點也不在乎我們的研究?』如果『他們』指的是廣義的世界的話,我向你保證他們真的一點也不在乎你的研究這還真是他媽中肯啊;但是如果『他們』指的是同一領域的研究人員,那你應該想到他們其實是有一些興趣的。記住你是在為與你有著共同研究興趣的專業人士寫作具有技術含量的文章。或許你的文章在找到歸宿之前被拒絕了一兩次,但是真正好的文章總會找到歸宿。為了寫得一手好論文,你必須充分掌握文體,提交乾淨整潔的初稿,還要善於寫出漂亮的二稿介紹信。你會發現期刊的世界並不可怕,只不過速度真的很慢。」(p.124)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Ch7主要是關於專著、學術書籍的寫作,現階段幫助不大。然而尾章(Ch8)卻看得我感動滿滿。
1. 如果夠有效地執行寫作計劃,拖延症自然而然就會消失。找到自己寫作的節奏、習慣(跟癖好?)就能加強你寫作的效率。
2. 「少點空想,多點實幹」。慢慢地掌握了每日寫作的習慣後,我們就會發現所謂寫作的天賦是假的,每個人都應該能寫,而且沒有誰天生寫的比其他人好。高效率的寫作就是良好的寫作習慣培養。寫作很難,而且我賭很少人真的喜歡坐在椅子上享受「寫作」。但這跟上課不是一樣的嗎?我也討厭上課,一想到seminar要坐在那邊三個小時,也是倍感痛苦。But, Hey!我們不用逼迫自己,我們只是時間到了坐在椅子上,走進教室找張椅子做好,僅此而已。
哲學君SF🧩流浪謎境
3. 論文寫作不是競賽。文章寫越多,不表示你就是滿腦子新穎idea的學者,你只需要為了你努力寫出來的東西驕傲而已。比誰寫的多、比誰寫的快完全沒有意義。講好聽點,你是發表了,講難聽點,只不過多寫了幾疊紙而已。
4. 學會享受生活。學術寫作不該剝奪你平時的樂趣跟你應得的良好生活品質。有貓就花時間陪貓、有孩子就花時間陪孩子、有新劇就追、有新電動就玩,如果你只埋首寫作,你的貓、孩子不就沒人陪?新劇跟新電動不就沒有觀眾跟玩家參與了嗎?對這些生物跟無生物來說,這是夠悲慘的了。
「每當我想著還有好東西要寫的時候,我都欣喜無比,因為好東西永遠寫不完,而我知道我會成就其中一部分」(p.152, by W. Saroyan)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