亖٩( 'ω' )و炒山蘇🎠
《返校》觀後感—從創傷取向出發可能看到什麼? - Wilson Kao - Medium

這篇從創傷心理學來談返校,全文推薦!有劇透
亖٩( 'ω' )و炒山蘇🎠
療遇時光機
噗首提的促轉委的政治暴力專頁
亖٩( 'ω' )و炒山蘇🎠
受難者與家屬得承擔那些未被處理的政治創傷,而整個社會也失去同情的能力。集體共有的創傷仍存在,甚至造成社會互信薄弱,而這些創傷需要被正視,才有被治癒的可能。

幾年前,當陳欽生開始講述白色恐怖的經驗,他壓抑了30年的記憶全都回來了。回家後,他每隔幾晚就會做夢驚醒,每次都說夢到刑求。
亖٩( 'ω' )و炒山蘇🎠
「你能想像嗎?他們可能對自我的印象,就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卑賤的。」彭仁郁才意識到,即便已出版豐厚的口述史卻仍止不住傷,因為倖存者的創傷記憶可能不在酷刑,而是恥辱感。
亖٩( 'ω' )و炒山蘇🎠
順帶一提彭的精神分析寫的是亂倫,依照精神分析發展的脈絡來看,真的很敢選題材XD雖然看相關文章,彭說他當時定好題目時不知道這兩個很衝突。
亖٩( 'ω' )و炒山蘇🎠
同樣受創傷記憶折磨的,還有受難者的親人,因為,目睹死亡,有時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前輩作家楊逵的孫女、東華大學教授楊翠談起母親董芳蘭,總說她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能看到一般人看不見的。最早發現,是當母親一個人在廚房洗碗時,她會看到窗戶外有人試圖想闖進家裡,然後她會用力揮著手,喊著:「走開!走開!」
亖٩( 'ω' )و炒山蘇🎠
神經科學的理論基礎幫助了他,大量的國外研究討論人們如何在恐懼下復刻創傷記憶。大腦的深處有對杏仁核,是產生恐懼的主要區域,而創傷記憶通常伴隨著強烈的負面情緒,會以場景、聲音、觸覺等感官訊息阻滯在杏仁核內,無法正常上傳至海馬迴形成記憶。因此,它像個發炎的囊腫,不斷地干擾著受創者。
亖٩( 'ω' )و炒山蘇🎠
---
我自己有經驗,那種與過往經驗相似的惡夢是連觸覺、嗅覺等等感官都真實到嚇死你。你就這樣一遍遍被自己的夢殺死。
亖٩( 'ω' )و炒山蘇🎠
彭仁郁也發現心理創傷被悄悄地繼承了。「每個人都告訴他們不是你父親的錯,他被國家壓迫了,你要體諒他,那在這樣的體諒下,我在哪裡?我的情緒往哪裡去?為什麼父親的瘋狂要我來承擔?」彭仁郁遇過一位受難者的小孩,從小在黑暗中長大,她的父親用報紙或黑紙將窗戶全部遮擋,家裡不見一絲光亮,因為只要有點光線,他就害怕會被看見。
亖٩( 'ω' )و炒山蘇🎠
這對受難者子女的人際關係產生影響,他們常感到與所有人都有無法跨越的距離,好像自己的心已經凍結了,或者說他們住在一堵玻璃牆後面一樣,沒辦法真正信任一個人。

思音認為她有時會結巴,半天說不出一句話,和童年的這段經歷有關。訪談現場,許多受訪的受難者二代常會不由自主的落淚,或提起他們經常性的失眠、頭痛、胃痛,甚至憂鬱症。
亖٩( 'ω' )و炒山蘇🎠
1980年,美國醫學人類學家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曾在湖南訪問患有神經衰弱的病人,他發現其中大部份曾在文革受到影響,而且患者出現了各種身體上的疼痛,如偏頭痛、胃痛、心血管疾病等。

凱博文將這種疼痛狀態,稱之為「身體化」,當個體的痛苦無處排解,就會通過生理疾病的方式展現。
亖٩( 'ω' )و炒山蘇🎠
「不把自己的感受當真,也不會把別人的感受當真,整個社會變得很冷漠。」花亦芬在說戰後的德國,也像在講今日的台灣。
亖٩( 'ω' )و炒山蘇🎠
他開始訪問二戰時間的德國兒童,發現有80多萬人長期被創傷後症候群(PTSD)困擾,其中有三分之一隨著年齡增長,病情愈趨嚴重。

後來德國的心理學家與精神科醫師,前仆後繼地投入研究、治癒。「德國人發現自己的老年社會,很高比例受到情緒困擾,成為一個焦慮的老年社會,可能很容易被極右派聲音的煽動,這其實就會影響民主政治的安定。」花亦芬希望臺灣能學點什麼,因為「沒有什麼時間會療癒一切的社會。」
亖٩( 'ω' )و炒山蘇🎠
我想起之前看過德國一篇文章寫到有居民辯稱不知道集中營的事,另外一個村民大喊:騙人!我們每天都能聞到那些味道。

想想當時的人是怎麼慢慢把自己搞到無感麻木……
亖٩( 'ω' )و炒山蘇🎠
而在台灣流行的諸種鬼故事中,「校園鬼話」是最能引起共鳴的子類型之一入夜之後的校園本身就是百鬼夜行的陰森舞台:門口的銅像,整肅儀容的鏡子,鬼影晃動的樓梯間或廁所,猙獰的大字教條與國徽黨徽,國父遺像──除了靈堂,校園大概是最容易看到遺像的地方了吧。

---
我也覺得校園恐怖根本台式恐怖一大素材,想想日殖、國民黨殖、戒嚴長度全世界第二長的台灣,根本一堆東西可演。
亖٩( 'ω' )و炒山蘇🎠
這個故事裡基本上沒有英雄,連最後能夠生還的主角,最後都必須說出「我什麼都招」才能活下來──這句話在電影中輕輕帶過,我聽了卻是心驚膽跳;?你招了什麼依照我們對特務如何羅織罪名的解,恐怕不會只是自己認罪而已。

----
老實說我當初也有點抖……後來自己腦補魏仲庭應該不會更擴大範圍了吧QQ
亖٩( 'ω' )و炒山蘇🎠
電影版“返校”則是把謎底翻到表面,直接讓你看看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的直白程度,不但在台灣電影史上少有,連自詡傳承了傷痛記憶的台灣文學史,都幾乎找不到足以匹敵的例子。

---
台灣文學研究者都這樣說了……刷噗刷推還是看到許多人分享自己在片場耳聞一堆看不懂的評語
亖٩( 'ω' )و炒山蘇🎠
「這不是你的錯。」

這句對白簡直是一座歷史里程碑告密者有沒有錯當然不能說是沒有錯但是什麼使告密者成為告密者的是整個國家建構的體制;??若沒有白色恐怖的特務治國,告密又能有什麼了不得的殺傷力?
亖٩( 'ω' )و炒山蘇🎠
過去的白色恐怖敘事不是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比如郭松棻的<月印>和陳映真<山路>,都描寫了告密者負疚一生的故事(而且很巧:都是女主角──這又是另外一重問題了)。但在這些文學作品中,對體制的批判還是比較隱晦,作家比較致力於描寫角色個人的心理狀態。因此,「這不是你的錯」這樣的寬諒是不曾出現的,即使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國家的錯。
亖٩( 'ω' )و炒山蘇🎠
現在,“返校”說出來了。而且,正是因為它對白色恐怖的殘暴本身如此直白,所以這一句原諒才有力道。它不是廉價地訴求「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而是「我們先看清楚了,記住了,然後再來談原諒」從純美學的觀點來說,「直白」或許會傷害電影的藝術強度;但從思想性來看,唯有「直白」,才能證成「這不是你的錯」,因為我們已經看到是誰的錯了。

----
看清楚後才能談原諒,這點得真好!
亖٩( 'ω' )و炒山蘇🎠
以戒嚴時期的社會氛圍或以白色恐怖、228 為題材的電影,在台灣並不是異數。較知名的作品如牟敦芾早年的禁片《跑道終點》、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林正盛的《天馬茶房》、萬仁的《超級大國民》、楊凡的《淚王子》、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就已囊括了文藝、前衛、通俗、社會紀實、作者化,甚至是票房成功這些標籤(《悲情城市》是台灣影史罕有的票房成功之一)。

---
淚王子就是那個眷村軍官欲奪人妻子而舉發對方的真實案例改編。
亖٩( 'ω' )و炒山蘇🎠
導演徐漢強加入的那些刑求學生、槍斃或毆打異議者的鏡頭,不只赤燭的遊戲中沒有,也比上述那些電影中類似的橋段來得殘暴。

----
也就是說在台灣電影史脈絡中,直白反而是特殊的。
亖٩( 'ω' )و炒山蘇🎠
即便忽略掉明白的暴力鏡頭,電影團隊借助赤燭的原作,將台灣觀眾熟稔的通俗符號(校園、教官、紙錢、防空洞等等)與軍政時期的肅殺氛圍做連結,這之中鋪天蓋地漫漶而出的負面情緒也有著最直觀的衝擊力。

----
大學活動都有的值星根本白恐教官遺毒
亖٩( 'ω' )و炒山蘇🎠
------
日常生活中的恐怖,台式恐怖的發展!個人很樂見其成,雖然我很怕恐怖作品……但要作道地台式恐怖就意味著非常理解整個文化背景。對比以前戒嚴時代研讀台灣史就死刑,現在已經走了很大一步了。
亖٩( 'ω' )و炒山蘇🎠
歷史與民族悲劇的廉價化、異質化所能造成的傷害,是否不亞於遺忘,乃至於對悲劇形成另一種形式的消費或剝削?事實上,這正是史蒂芬.史匹伯的《辛德勒的名單》或凱文.科斯納的《與狼共舞》這樣的作品長久以來的爭議之一:為什麼受害者的痛苦,最後卻需要以非受害者的他人能夠接受的型態(有錢的德國商人、白人軍官)來傳達或代言?而這些痛苦在上述這種市場的妥協中,又被扭曲了多少?

-----
扭曲的例子可以參考軍中樂園
外省婦女怎麼可能淪落到那裡(當時爬文有有研究者提到這點),史實應該多原住民和本省,甚至雛妓。

因為有這個例子,所以我當時不太看好電影改編……怕被扭曲。
亖٩( 'ω' )و炒山蘇🎠
而是要點出,在面對歷史題材時,這些題材所應得的現實感與風格化、類型化的作品要求的特殊性之間,永遠都會有某種強烈的抵銷作用,在在體現出電影的失實。這分失實感到底該如何填補,極端考驗創作者的個人智慧。
亖٩( 'ω' )و炒山蘇🎠
吉勒摩.戴托羅的《鬼童院》、《羊男的迷宮》巧妙利用神怪與孩童的互動反映西班牙內戰,也見過艾米爾.庫斯杜力卡在《地下社會》、《牛奶配送員的奇幻人生》中將南斯拉夫自二戰以來的民族消亡史轉化為大悲大喜的荒誕劇。在正面、積極的意義下,這種抵銷作用並不只是要我們迴避現實世界(reality),更是要另闢蹊徑,去尋找超越現實之上的真理或真實(truth)。

----
我也覺得比起台灣以前白恐電影,返校直接讓我想起羊男的迷宮XD
亖٩( 'ω' )و炒山蘇🎠
方芮欣的「政治上的無辜者」的設計,並非在迴避政治,而是強化了在風聲鶴唳的軍政年代中,被壓迫者們已經非自願性地成為命運共同體的印象。

---
這種協助者角度的台灣白恐電影,說不定返校是第一部?
亖٩( 'ω' )و炒山蘇🎠
若回到最根本的鏡頭語言,《返校》多數時間對白色恐怖的批判、對民主自由的歌頌恐怕都還沒有電影最一開始的一顆鏡頭來得高明:在那顆鏡頭中,唯一在景深之內的只有教官的背影,而教官面前匪匪翼翼魚貫而入的是在鏡頭景深之外、完全看不清臉孔的學生們;只這一顆鏡頭,誰是壓迫者(景深內的人)、誰是被壓迫者(景深之外依循規則排列、因臉孔模糊而喪失獨特性的芸芸眾生),就藉著取景和調度被說得明明白白,完全不需要再在故事內滲入任何多餘解釋。

----
我真的覺得一開頭這邊很棒!
亖٩( 'ω' )و炒山蘇🎠
本該做為故事核心的方芮欣的悲劇,便是電影「強解為自由」這一詮釋下的最大受害者。它把個體在一個不正義的系統下所承受的、只屬於自己的那分獨一無二的磨難給獻祭了,而獻祭的對象是誰呢?就是方芮欣這個人物以其設計而言,根本不可能感興趣或理解的、對未來的某種政治共同體想像。

-----
天啊!看到這段可以理解……不過我想是大家太想對韓粉爸媽說: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太想看他們改變,承認過往的錯誤認知。既而把這種期待投射到方身上。
亖٩( 'ω' )و炒山蘇🎠
方學姊其實就是歲月靜好類的人……但她後來體悟了。反觀台灣這段歷史到現在還沒加害人站出來……方學姊這設定說不定反應了大家的集體願望。
亖٩( 'ω' )و炒山蘇🎠
只是,這場悲劇從頭到尾都不是因為方芮欣的意識形態跟當時的國民黨政權有什麼矛盾或衝突而釀成。將「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這句台詞解釋為受害者在政治暴力下面臨的苟活/反抗的兩難,是最切合電影力求表達的意識形態的詮釋方式;但這同時透露出的危險,是對受害者的個人意志或心理狀態的不重視或強作解讀。並非每一個暴政下的受害者都應該(或願意)被當成新時代的烈士。

---
可以理解……不過台灣第一部這種手法的片,我給很寬XD
亖٩( 'ω' )و炒山蘇🎠
-----
我想方的角色設定也是想表達,即使你是政治冷感、甚至家庭背景沒問題的人,只要身在錯誤體制,從安全地方掉落到懸崖,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亖٩( 'ω' )و炒山蘇🎠
但要說跟民主、自由精神有什麼重要關聯,卻又太牽強了些。甚至,讓我殘酷一點地去質問:如非舉報的結果導致張老師被國民黨捕殺,方芮欣是否真會因此對舉發一事抱有質疑,或對國民黨政權有所不滿?

----
我自己是想:身在體制,即使高喊政治歸政治,你還是會被牽連其中。

甚至,放遠來看,生在台灣的我們,註定無法逃避政治議題。即使是歲月靜好類的人……

記得有篇中研院研究:台灣只要一遇危機狀態,選舉結果就會立刻回歸統獨議題基本盤。
亖٩( 'ω' )و炒山蘇🎠
讓我們假設,方芮欣如張老師所言的那般無罪,而徐漢強也的確想要藉著張老師之口傳達在那灰暗暴力的年代中,方芮欣這種消極的政治受害者/加害者並非邪惡之人而是被系統操作的、無個人意志的棋子;上述二件事若為真,那麼電影後半嘗試鋪陳的、方芮欣的贖罪犧牲到底又是在贖些什麼呢?是真的有罪當贖,還是只是電影又掉到了意識形態的陷阱中,一定要政治受害者/消極的政治加害者「倒戈」到反抗者的一方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
亖٩( 'ω' )و炒山蘇🎠
-----
好尖銳
亖٩( 'ω' )و炒山蘇🎠
電影選擇的做法是讓男女主角的遭遇被齊一化為「為自由鋪路和犧牲」的比喻,這無疑顯得太過粗暴了。舉例而言,原本遊戲中並無方芮欣回頭拯救身陷鬼域的魏仲庭一節,而始終聚焦在方芮欣的心理探索上。
亖٩( 'ω' )و炒山蘇🎠
(方要面對的應該只是自己的內疚感,何以需要張老師將她轉化為為了政治受害者奮鬥的民主鬥士?),也嚴重削弱最後方芮欣的亡靈與魏仲庭在荒廢教室對視一幕本該具有的力量和平衡感。

----
這感想也真敢寫,我邊讀邊覺得被自己埋葬的小小疑點都被揪出來。因為我真的很想看到歲月靜好發大財韓粉醒悟
亖٩( 'ω' )و炒山蘇🎠
我們對一部電影「很政治、談政治」這一說法的理解,有時候太過拘泥於其內容是否包含一些具體的口號、明白的批判、打罵或政治號召,而忽略了創作者亦可以透過鏡頭語言將這些訊息適當地抽象化、符號化再進行編排。

------
可是返校這樣已經有觀眾看不懂了啊
亖٩( 'ω' )و炒山蘇🎠
都能看到本該是電影內容的議題,在主事者的過分熱誠下僭越了電影形式的規範,成為了有些空泛的夸夸其談;那些重要的結論往往來得太輕鬆太容易,而忽略了達致結論之前必要的人物互動、可信的事件進展、有效的鏡頭語言以及具說服力的符號編排。現在要為《返校》將來在台灣電影的歷史定位下判斷,或許還嫌太早,但勉強能夠說的是,它至少為類型電影和社會、政治議題的熔接在本土重新打響了重重一槍,說明了這條路線的可行性。
亖٩( 'ω' )و炒山蘇🎠
自由誠可貴,但一個除了自由誠可貴以外已無話可說,無話可談,忽略其他價值排序,甚至連自由誠可貴本身都只能以「自由誠可貴」來解釋的世界,恐怕才會是思想凝滯的偽理想國。

----
大概可以理解,除了自由這價值之外,應該也要認可故事中其他價值,進而表現多元價值只能在民主自由的社會中實現。

真正的歲月靜好只有在真正的民主自由國家中才能實現,不然只是假裝自己沒事罷了。其實安全的生活,誰不想擁有呢?

但是時局又會逼人站出來,像是反送中,抗議者人身安全vs.香港眾人未來。能有選擇哪個是優先價值的餘裕……台灣目前在這裡吧。
亖٩( 'ω' )و炒山蘇🎠
我覺得這時上映很好,可以搭返校時間+希望可以催出年輕人投票(現實點來說
亖٩( 'ω' )و炒山蘇🎠
第二、電影開場的破題,削弱了遊戲以懸疑解謎帶來對週遭事物的懷疑,達到「白色恐佈」人與人之間喪失互信,別於皮肉酷刑的深層精神恐懼,讓以驚悚作為切入的風格設定更為合理。遊戲更以大量台灣觀眾熟知的民俗傳統點綴其中,讓人摸不著頭緒表面看來護著自己的神佛,是否為反面的邪魔,對映著看著親密實則因人人懷鬼胎而陌生的黑暗時期。

---
的確很可惜……
亖٩( 'ω' )و炒山蘇🎠
希望觀眾能關注「赤燭」遊戲團隊,其年初因第二款遊戲「還願」在正式版本誤植測的素材,而演變為現代版「白色恐佈」的「習近平小熊維尼符咒下架」事件,提醒著我們不論是遊戲還是電影中,利用人性的僵固制度延伸出的政治暴力仍無所不在,正視問題不代表著分化群眾、刻意醜化意識形態,而是加以認清歷史不無重演的可能。
亖٩( 'ω' )و炒山蘇🎠
忘記了,只為了跟你們「和解共生」:《返校》|MPlus
詳細講出劇中本可營造懸疑點的地方。
亖٩( 'ω' )و炒山蘇🎠
「人們從來不會好聲好氣地請你忘記,而是命令你忘記。」一位受難者家屬如此說著。

---
台灣轉型正義新聞下方留言區既視感
亖٩( 'ω' )و炒山蘇🎠
他們被迫噤聲,為了國家的和諧。當討論死刑議題時,總有人會對支持廢死一方說不是你的家人被殺,你怎麼知道那些痛苦;但當人們面對國家機器時,這種膨脹的同理心突然一點都不剩了,他們被視為阻礙國家進步的絆腳石,社會大眾想著向前奔去的時候,他們卻陷在歷史的漩渦中,他們仍舊淌著血,傷口尚未癒合如何前進?
亖٩( 'ω' )و炒山蘇🎠
看到這幕我突然明白那種激動情緒從何而來,不論他們變成什麼樣子,他們都曾經是個「人」,卻被以不人道的方式對待,只因為與政府持有不同意見。
亖٩( 'ω' )و炒山蘇🎠
白色恐怖對某一代人的戕害,不僅僅是生命而已,還有靈魂與心靈。而這無形的毀損,讓這社會殘缺破洞,再透過教育媒介乃至家庭傳承下來,形成了一個暢談「過去的事還管他做什麼」的環境,或任由「轉型正義不過某個世代在意的議題」的斷言存在。
亖٩( 'ω' )و炒山蘇🎠
就像西班牙 1975 年遺忘法案實施,讓年輕一代對獨裁歷史徹底無知,台灣甚至不需一套法案,就已是「白色恐怖不曾發生」,或辯駁:若不是蔣公保衛中華民國,若不是如此鎮壓,台灣早不存在⋯⋯
--
yes有聽過同輩說過當時政治情勢危急、他們是共匪的理由

這跟日本人說二戰是因為國際都在欺負日本的理由蠻類似的。(畫 aph日台配對而來噗浪的日本人之發言
亖٩( 'ω' )و炒山蘇🎠
「自由」二字就像線軸一樣,透過各個配角的演繹——不論是作自己喜歡的事、自在的讀書、自由的愛戀,貫穿全片。凸顯自由可貴的暗底,便是戒嚴時期的各種法律道德禁令。
----
其實也可以看作上面自由價值與其他價值的解決方案?各種價值能存在的先行條件是自由。
亖٩( 'ω' )و炒山蘇🎠
讓故事不再只有受害者的聲音,還能直指「加害體系與其協力者」,讓威權體制的型態較過往明確清晰。
---
這的確是返校的一次突破
亖٩( 'ω' )و炒山蘇🎠
男衣褐女衣白如線依序從走廊齊步往操場前進的畫面,若不說明,恐讓不知情的人誤以為是軍事訓練場域,實際卻是台灣幾代人的「青春」記憶──如花綻放之齡,被規訓成集體而單一的樣貌,而悲劇,正是在這壓迫體制中產生。而這正是創作者要提醒觀眾注意的時代背景:戒嚴。而學生,即是戰備人力,隨時都要上場打戰。
亖٩( 'ω' )و炒山蘇🎠
威權體制因此能成功運行:只要人與人之間不再存有信任關係,就不可能團結。
亖٩( 'ω' )و炒山蘇🎠
還有青年學子愛國募款,卻被懷疑試圖顛覆國家,被刑求發瘋,蔣介石仍批示嚴加處置,堅決予以死刑。
-----
誰啊?
亖٩( 'ω' )و炒山蘇🎠
孫文是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但與台灣威權統治無涉,反倒被視為獨裁者的蔣介石相片在黑暗中的辦公室裡閃過一次,就再也沒出現
亖٩( 'ω' )و炒山蘇🎠
鬼差也可想像成「威權體制」的集合——包含複誦教條口號並內化於心的民眾都是參與者與協力者——片中每個與他相遇的角色,或出於恐懼奔逃,或逃避直視他的顏面(即鏡子),深怕真正的自己現形——在威權統治時期,人人都被迫在一個禁錮的社會裡,殘酷地直視自己做出的每一個選擇:背叛或忍耐,記憶或遺忘,最終活成一個逃避面對過去的「經驗者」。

---
被時代與體制扭曲
亖٩( 'ω' )و炒山蘇🎠
方芮欣最後選擇直視鬼差,並對著他的臉大叫「我不要忘記,我要記得」時,鬼差的臉破碎,最終身體瓦解,呈載集體主義的禮堂地板也隨之分裂,我不由得大驚:這正是直面威權體制的錯誤,並永遠記得這一切發生⋯⋯不就是轉型正義嗎?
亖٩( 'ω' )و炒山蘇🎠
套用米蘭昆德拉那不斷被引用的名句:「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亖٩( 'ω' )و炒山蘇🎠
(電影上映這日,史明去世,隔天是轉型正義先行者謝聰敏前輩的告別式,相當巧合)。《返校》在這時出現,或可彼此激勵:永遠有人在接力。

--
惡魔人!!
亖٩( 'ω' )و炒山蘇🎠
這段歷史直到今天仍是意識形態對壘之域,這意味著,這部商業電影要挑戰的是當下的政治現實,測試的是當代社會理解、含納這等尖銳真實的可能性。《返校》團隊不可能避開這個難題,就像轉型正義在台灣遇到的挑戰一樣。
亖٩( 'ω' )و炒山蘇🎠
亖٩( 'ω' )و炒山蘇🎠
必須看
亖٩( 'ω' )و炒山蘇🎠
大家真的太會寫
天啊有點想二刷
亖٩( 'ω' )و炒山蘇🎠
ಠ_ಠ - 返校小推測不知道有沒有人提過了 但是剛剛跟媽媽在車上聊到一個新發現#防雷
警衛高伯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把用不上的眼挖掉。

反送中的眼睛(太巧
亖٩( 'ω' )و炒山蘇🎠
其實師生戀的設定,讓我聯想到日殖時代的莎勇之鐘。(原住民少女&日本老師/故意避開戀情聯想/研究者推測師生關係是當時日殖政府可以想出比喻日本與台灣關係的最好比喻)
亖٩( 'ω' )و炒山蘇🎠
國小女學生黃鳳姿和日本老師池田敏雄,後者將前者帶入台灣文壇。後來日殖時代結束後,鳳姿與老師結婚一起回到日本。
亖٩( 'ω' )و炒山蘇🎠
這種高位者vs.低位者的比喻一再再於台灣各文本中出現,而且常常是女學生……

不免讓我想到白教官和張老師兩人背後的文化象徵。白:黨國文化支持/貫徹者、張:台灣人曾去日本留學,或許在日本接觸到西方自由思想。

殷:看姓氏是外省人/有推測是指涉殷海光
亖٩( 'ω' )و炒山蘇🎠
張老師是日殖時代知識菁英代表。

想起中國國民黨軍剛來台時,覺得滿街都講日語&民眾將日本軍服留下來穿這些跟日本相似的地方很可怕。縱使有白團協助蔣,國民黨對任何日本的東西應該都懷有戒心。

1950年代距1945 年也只不過5年,更不用說228才剛發生。
亖٩( 'ω' )و炒山蘇🎠
這種日本代表被拔除,真的蠻合理的,學校只要教官一人獨大。

又想起,雨夜花曾被改成日本情歌……
亖٩( 'ω' )و炒山蘇🎠
張老師代表日本時代/本土自由派,殷老師就是外省自由派代表。

不同思想的代表在學校這傳道授業的場域角力,結果教官與背後的國民黨黨國體制贏了。
亖٩( 'ω' )و炒山蘇🎠
導演點出了她的看法,賦予黃鳳姿在身分證同的難題上,選擇外於「台灣式」與「日本式」的解答:「愛情」。這也是導演代替黃鳳姿在1997年那場研習營的回答:面對戰事的無能為力,總需要以抒情昇華,讓時代悲劇有個最簡單的解答。
亖٩( 'ω' )و炒山蘇🎠
戲裏,當「台灣式」不再可能,黃鳳姿並非選擇了「日本式」,而是選擇了池田——作為愛情的象徵。黃鳳姿在國族認同的岔路裡走失,池田成為她迷失中的收穫,只要能與他一起,那個地方便能是故鄉。愛情故事或許是悲劇時代下最完滿的結果。
亖٩( 'ω' )و炒山蘇🎠
看了這篇藝評,我忍不住想方學姊害怕選擇思想,而將希望寄託於愛情。

她是模範生、乖乖牌,卻也在校長相冊上塗鴉,短短一眼就辨識得出學弟抄寫的文章可能有問題,懂得禁書的話題。別忘了她可是徵文比賽第一名。她懂得該寫什麼、不該寫什麼。
亖٩( 'ω' )و炒山蘇🎠
她是模範生,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或許也知道另一方禁止的事為什麼要禁止,或至少知道禁止哪些東西。

劇中沒明文提到她的思想偏向哪裡。但我想她是懂得,但她可能不敢說、不會說、不懂可以說,畢竟原生家庭老爸就是黨國份子。
亖٩( 'ω' )و炒山蘇🎠
最終寄託於愛情。

水仙神話,水仙愛上自己的倒影,最終投水而死。(張老師根本就學生未來想成為的樣子)
亖٩( 'ω' )و炒山蘇🎠
或許學姊不是歲月靜好不管事類,而是早已被原生家庭拔除舌頭,最終只剩愛情為寄託?
亖٩( 'ω' )و炒山蘇🎠
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
莎韻神話的用意乃是在「日本人男性─原住民女性」之間建構「師生」關係,作為霧社事件中「蕃婦問題」的解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此之前,總督府便已展開對「日原關係」的詮釋,山路勝彥曾對此做出精闢分析。
亖٩( 'ω' )و炒山蘇🎠
山路勝彥指出,相較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主義多以「女性」隱喻東方,日本則以「孩童」來譬喻原住民。由於八瑤灣事件的影響,日人於統治初期大多將原住民想像為「獰猛的殺人者」,唯獨將蘭嶼視為「桃源鄉」,而將雅美族(達悟族)的「未開性」過度地浪漫化;針對後者的浪漫主義傾向,更隨著殖民統治的展開,遍及到原住民全體
亖٩( 'ω' )و炒山蘇🎠
並實際接觸原住民之後,開始將之視為「純真無垢」的「可愛孩子」;從官僚們的記述看來,這種譬喻不僅用於學童及青年,有時也意指原住民全體。山路認為,這是為了讓站在殖民統治前線的官僚們,能夠在心情上更親近原住民,而實行的政治理念操作手段。

山路勝彥指出,「親子」譬喻是日本的殖民主義孕育出的巧妙「裝置」。
亖٩( 'ω' )و炒山蘇🎠
特別是一九二○年代中期以降,殖民地教育已有相當的成果,青年更容易接受官方的宣傳,導致此一譬喻也深入人心,從而形成同時存在於殖民者/被殖民者腦海中的「虛像」。
亖٩( 'ω' )و炒山蘇🎠
「蕃婦問題」破壞了此一「裝置」:由於對原住民族的殖民主義原理是藉由「親子」關係所建構,如果認同「蕃婦問題」是霧社事件的主因,就等於承認存在於統治現場的並非「親子關係」而是「男女問題」。莎韻神話是為了彌補此種「理論」與「現實」間的差距所建構。
亖٩( 'ω' )و炒山蘇🎠
莎韻作品中的「恩師」都因為與「內地」的家父長發生衝突而來到「蕃社」,致力於「蕃人」教育的同時,與原住民女性發生淡淡的戀情,此書寫基調繼承了佐藤春夫與中村地平的創作主軸:將台灣視為「南方憧憬」與「癒療之地」的象徵。
亖٩( 'ω' )و炒山蘇🎠
而作中「知識青年」的人物設定,也與官方神話中的「警察老師」大異其趣。吳佩珍指出,官方神話中的「警察老師」乃是殖民統治的「帝國尖兵」,可是因為對父親乃至於男性抱持著憎惡的感情而來到山地的村西,可說是「家父長制的逃兵」。此外,村西在母親死後拒絕了「叔叔的照顧」(=「父權的恩惠」)輾轉來到台灣山地,而〈囑咐〉中的「恩師」露原友二郎,也是在類似的情況下來到山地,並藉此回復創作意志;吳認為這是二十世紀初葉的現代化社會男性知識分子之間的普遍現象:企圖尋求原始力量以謀求療癒在文明社會中遭遇的精神創傷。在大鹿卓的作品〈野蠻人〉中也有類似的設定。
亖٩( 'ω' )و炒山蘇🎠
---
知識青年與警察老師,張老師和白教官
亖٩( 'ω' )و炒山蘇🎠
然而藉由描寫殖民地台灣確立自我認同,仍舊是真杉文學的特徵之一。在上述背景下,真杉將自身投影於女主角「我」,再藉由「我」的視線虛構出知識青年的「恩師」形象。因此在莎韻作品中,「恩師」都缺乏自己的個性,只是一種「模擬」後形塑出的理想形象,其目的在於為了讓「我」受到感動,而為結尾先做鋪陳。
亖٩( 'ω' )و炒山蘇🎠
「我」透過鐘聲繼承「少女」的遺志,而鐘聲與「我」的心情緊密相繫。換言之,「少女」不僅是支撐「恩師」的存在,也是補完「我」的客體。為了支撐「我」的存在,「少女」的形象消失了,只留下一片「鐘聲」。「知識青年的理想形象」與「化為鐘聲的愛國少女」──兩者皆為支撐「我」的形象而存在。
亖٩( 'ω' )و炒山蘇🎠
哇,這樣師生戀是否台灣文化母題,就像台灣作品一堆沒爸的孤兒。
亖٩( 'ω' )و炒山蘇🎠
這種現代學校(西式)當初就是日殖體系的一環,國民黨無縫接軌繼續殖民。
亖٩( 'ω' )و炒山蘇🎠
統治者強加於被統治者的教育,算不算另一種更強烈、更持久的「暴力」?
亖٩( 'ω' )و炒山蘇🎠
《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分為上、中、下三冊
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中)

《莎勇之鐘》在殖民地政府的「操作」之下,原住民少女──莎勇如何以多元的文學形式(小說、教科書、電影、劇本)成為由上而下教育大眾的「工具」

在中這本
亖٩( 'ω' )و炒山蘇🎠
在臺灣的廚川白村──持續性普及的背景、主要原因與方式

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下)
亖٩( 'ω' )و炒山蘇🎠
要了解老師,根本日殖歷史不可避。

黨國教育體制下,日殖時代出身的菁英竟是學生們崇憬對象……真的頗丟臉。

帥氣外省老師只剩殷老師(女)。其他白教官、高伯伯和老爸……
亖٩( 'ω' )و炒山蘇🎠
然而回到台灣史來看,當權者把「教化」原住民當成誇口的政績,也不是從馬英九開始。

從男主角由老師換成了警察,可知編劇很有概念,也怕被觀眾誤會成逆倫的師生戀。

台語片老導演何居明事後回憶,當時他擔任台中州映像放送會雇員,經常背著沉重的放映機攀爬山路,巡迴各部落放映《莎韻之鐘》,原住民感動萬分,爭相到派出所登記從軍
亖٩( 'ω' )و炒山蘇🎠
曾任「高砂義勇兵」,戰後擔任仁愛鄉長的高聰義(布農族人)回憶,部隊遠赴南洋前夕,在台北公會堂(現在的中山堂)觀賞《莎韻之鐘》,當時被電影感動得淚流滿面,一心想效法莎韻;但後來到了戰場才發現,原住民僅是炮灰。因為他們都被派到最艱困的森林,所以傷亡比例比正規軍高,而且戰後也未獲得任何官方賠償。
亖٩( 'ω' )و炒山蘇🎠
甚至還有一部複製的台語電影《沙容》,但從軍不是為了「大東亞聖戰」,而是要「反攻大陸」。原住民也從日本人口中的「高砂族」,成了中國人口中的「山胞」
亖٩( 'ω' )و炒山蘇🎠
亖٩( 'ω' )و炒山蘇🎠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是說黨國教育也有這類研究嗎?
亖٩( 'ω' )و炒山蘇🎠
啊啊啊好像有……先睡 不知不覺弄到現在
亖٩( 'ω' )و炒山蘇🎠
亖٩( 'ω' )و炒山蘇🎠
貓葛-推特受災戶 on Twitter
家裡賣車給姚嘉文,也因此被監控
亖٩( 'ω' )و炒山蘇🎠
Jennifer Y.C. Lee on Twitter
推友們分享自己家族的白恐經驗
亖٩( 'ω' )و炒山蘇🎠
JEZLYN on Twitter
推友長輩分享的白恐:孩子數著軍車➡被消失
亖٩( 'ω' )و炒山蘇🎠
❜ ¾ on Twitter

「 人時常是肉體長大了,精神卻沒有,因為你內心的孩子在受到傷害的時候就永遠停在那個當下了,你沒有處理好它,你就無法繼續前進。痛苦就卡在你的世界裡,讓你無法長大。」 宋尚緯

重新看這句,有些新感觸。台灣在許多藝文作品中都是少年少女的形象。

明明從最早考古遺跡可追溯至少6000年。/每次承平時代的積累都會被下一個政權抹殺……毀了又長,長了又被毀。
亖٩( 'ω' )و炒山蘇🎠
又想到很多過往例子都是女性原生家庭與環境很差,但沒有自己獨立的活法,往往趕緊找個人嫁了以脫離原本困境。(殊不知常常只是換個牢籠&主

🌈BBBBBBBBBB on Twitter
刷到這則推有感。
弱勢的選項很少。
亖٩( 'ω' )و炒山蘇🎠
《返校》:威權崇拜讓你我失去感同身受的能力 | 林艾德 — vocus

這正是為何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帶著長輩好好地看一次《返校》,因為威權政府剝奪了他們的思想及自由,令他們無法接受其政府以外的思考模式,更殘忍的,是因此也剝奪了他們體會他人感受的能力。

而這幾乎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能力。

-----
那些長輩都是黨國教育下的模範生,方學姊醒悟了,而他們還沒。
亖٩( 'ω' )و炒山蘇🎠
為什麼要讀禁書?為什麼要吸取不同的想法?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都是透過了解思想的多樣性,進而得到理解他人的能力。上一代的長輩們,在人生成長最重要的階段被囚禁了幾乎所有思考的可能,也導致他們變得輕信及難以溝通,但這都不是我們可以放棄溝通的理由。
亖٩( 'ω' )و炒山蘇🎠
學校強制教唱《檢防歌》:「檢舉大匪諜,有功又有錢,獎金真正多,銀元有六千。你不檢舉他,他要把你害,匪諜最可恨,檢舉莫留情。」
亖٩( 'ω' )و炒山蘇🎠
甚至有檢舉他人沒收財產還可以分紅(贓)的條例:
「懲治叛亂條例」(1949/5/24通過)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1950/5/23通過),
再加上強制設置兩人以上保證人互相監視連坐出事可處死的法律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辦法」(1953/8/18通過)
這些條款的實施,每當有人被覬覦財產陷害,背後往往就是至少兩個保證人跟著遭殃。整個臺灣成為了猜忌、懷疑、陷害與謀財害命之島,不知多少人因此入獄甚至被處決。

----
這種“鼓勵” 互相猜忌的社會體制,成功分化群眾,使之無法順利團結。
亖٩( 'ω' )و炒山蘇🎠
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蔣介石自從1950年代開始,就已經不太管事了 從國民黨統治臺灣的早期,蔣經國其實就是實際統治者。在他統治的近三十多年間,也正好是臺灣政治最恐佈的時期。根據官方宣布的數字,從 1949 到 1987 年間,臺灣總共有29404名政治犯。而根據他的左右手、軍中政戰系統的長年負責人王昇的估計,這近三萬名政治犯中約有百分之十五(四千多人)遭到槍斃。」

這就是許多依然活在過去的人心目中「清廉愛民」、「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蔣經國,帶來的「社會一片祥和」時代。
亖٩( 'ω' )و炒山蘇🎠
比「返校」更恐怖的真實臺灣
---
小蔣的背景:俄共
學以致用
亖٩( 'ω' )و炒山蘇🎠
亖٩( 'ω' )و炒山蘇🎠
动物农庄里的小蚂蚁 on Twitter

中國現況

今天早上到現在,都經歷了7次安檢了,拉個箱子妨礙誰了,老子不過回家,順帶給親戚朋友帶點土特產,一次次開包檢查煩不煩,真他娘的想給這幫狗東西砸過去。本來我不想關心政治,只要有口飯吃都忍了,你們愛怎麼慶禍怎麼慶禍,可是政治天天關心我
亖٩( 'ω' )و炒山蘇🎠
心悦白云 on Twitter
國慶期間,不准發推
亖٩( 'ω' )و炒山蘇🎠
三爪1 on Twitter
隨機查手機
亖٩( 'ω' )و炒山蘇🎠
拉瑟爾:我應該提到,視頻顯示,當局當時可能是在轉運這些囚犯到其他看守所,而並不是“再教育營”。但從人權角度來講,它們兩者之間並沒有太大區別,因為新疆人進看守所很容易。我們注意到,有當地人只因為收受國外匯款就進了看守所。

澳洲小伙十五分钟定位新疆视频 他是怎么做到的?
亖٩( 'ω' )و炒山蘇🎠
Death of Chinese activist in police custody prompts ...

只不過舉個標語

“這些白痴。他們無法理解,即使經過了多年的逼迫,包括被禁水三天或遭受了兩個小時的電針刺傷,導致我嘔吐血,我也不會投降。”
亖٩( 'ω' )و炒山蘇🎠
新疆旅遊業:被迪士尼化的維吾爾族文化 - 新聞

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想轉給為中國對新疆政策辯護的前日友看……
亖٩( 'ω' )و炒山蘇🎠
道布森指出,今日的獨裁者知道,在全球化的世界裏,較為殘暴的威嚇方式——大規模逮捕、行刑隊和血腥鎮壓,最好以柔性的強迫方式取代。今日最有效率的獨夫,不再強行逮捕人權團體成員,而是派出税吏或者衞生局官員讓反對團體關門大吉。政府把法律寫得很寬鬆,但遇上它們視為有威脅性的團體時,運用起來卻像手術刀一樣精確。

原文:《徐賁:文革後四十年間的「獨裁者學習曲線」》
徐賁:文革後四十年間的「獨裁者學習曲線」|端傳媒 Initium Media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亖٩( 'ω' )و炒山蘇🎠
今天的所謂「法治」依靠的不是正義,而是恐懼。現有法治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民眾從毛時代就被培養起來,習慣成自然的自我審查。

法治恐嚇手段的奧妙,在於它的模糊曖昧:不向當事人明說他犯了什麼法、違了什麼規,不讓當事人充分明瞭法規的界限到底在哪裏,這樣才能更加令他們害怕。這是用自我審查來進行專制統治的靈活方法。

------
想到白恐受害者很多根本不知道自己作錯了什麼事➡終生活在恐懼之中。
亖٩( 'ω' )و炒山蘇🎠
壓倒性的警察力量威攝,和嚴厲的新聞控制都在心理和信息上最大程度地孤立了每一個可能心懷不滿的民眾,讓他們處於互不聯繫的無力感和恐懼之中。專制統治有效地利用每個人自然的自我利益意識和患得患失情緒,徹底控制了社會群體共同行動的任何可能。
亖٩( 'ω' )و炒山蘇🎠
由於中國的經濟發展,老百姓有了更多害怕會因「動亂」失去的東西——房子、汽車、存款、安逸的生活。他們對民主和自由的要求,與1989年相比,已經變得相當次要而微弱。
亖٩( 'ω' )و炒山蘇🎠
在返校裡,中國國民黨消失了,一切都用政府為存在形式,警備總部是政府的,憲兵是政府的,白教官是政府的。更奇妙的是,當時存在的中華民國,也只有出現在一個封條的底部,出現過一次,字體小小的。封條上出現的是台灣省政府。影片上不斷的說,台灣在五十年代是戒嚴時代。網路上所謂好事中華民國,壞事台灣,在這裡也不例外。重點是,加害者的頭,蔣介石也完全未提及。中國國民黨五個字,只有在工友的一句話『我幫這個黨二十年』的形式存在。

---------

我覺得可以和視覺參照著看:黨徽國徽不分、出現次數多/卻消失在言談間,這不就是那個不能說出名字的人:佛地魔嗎?
亖٩( 'ω' )و炒山蘇🎠
一個有時間有地點的歐美電影,幾乎不會用這樣隱晦的方式提到一個加害者的政黨和魔頭。美麗人生雖然虛構,但納粹和希特勒一定存在,同樣在虛構的羊男的迷宮,談到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和其政黨,也毫不隱瞞,只有在這號稱提到白色恐怖的返校,對加害者和政黨一字未題。

----
老實說我也對這點失望
亖٩( 'ω' )و炒山蘇🎠
其實這是一種很聰明的『不提及政治』的方法,這種方式提供了一種情境,讓人可以對號入座,而且不會有任何違和。

---
而且真的奏效,看看那麼多人回報聽到其他觀眾以為是日殖時代。
亖٩( 'ω' )و炒山蘇🎠
有可能也最荒謬的,是情境的置換。台灣作為這樣的戲劇存在的地點,加害的黨是無名黨,那當然可以讓人隨意填空。只要在台灣的政黨,都可以被填入,『重點是未來不再發生』,所以要防止可能發生的政黨有任何『跡象』,所以全民用放大鏡檢視沒有加害過的政黨,民進黨首當其衝。又由於黨國的存在,對於加害的中國國民黨卻輕輕放過。這樣的荒謬情境,在這樣的戲劇結構裡,絕對會發生。吳佩容指責民進黨東廠,卻讓真正的東廠選上縣市首長,高雄臺中都是。所以高雄議長可以像流氓的指揮議會,議員需要抽籤才能質詢;台中盧市長被人取笑顏市長,真正的東廠上演。這樣的情境置換,將會不斷發生。以後你就可以看到,有中國國民黨黨員指著民進黨說,以後你們還會造成返校再次上演。
亖٩( 'ω' )و炒山蘇🎠
張老師對著告密者說,『妳是犯了錯,但不是妳害了大家,妳只是被利用而已。』 這個結局已經告訴我們導演和製片要的是什麼。原諒。原諒那些做錯的告密者。甚至原諒加害者。加害者在可怕的夢靨中,還是繼續以加害者的身分存在,在外面,已經被原諒,隻字不提誰是加害者。甚至我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誰是告密者。但原諒,已經是被既定的結局。這也是台灣轉型正義被大家強塞的結局。只可以原諒,沒有其他。
亖٩( 'ω' )و炒山蘇🎠
民眾對於返校的滿意程度,來自於過去的匱乏。

---
yes
亖٩( 'ω' )و炒山蘇🎠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一致,都必須在返校的議題中得到彰顯,才有可能反制返校所造成的錯誤情境置換結果

但,在黨國未消的中華民國,我是不樂觀的。

大家對返校的一致好評,沒有批判,讓我更加悲觀。
亖٩( 'ω' )و炒山蘇🎠
亖٩( 'ω' )و炒山蘇🎠
又被狠狠戳中……這解釋了為什麼泛藍&自以為中立選民敢罵民進黨綠色恐怖和東廠。
亖٩( 'ω' )و炒山蘇🎠
亖٩( 'ω' )و炒山蘇🎠
幼體化……
亖٩( 'ω' )و炒山蘇🎠
楊翠也按讚了這篇臉書文。
亖٩( 'ω' )و炒山蘇🎠
亖٩( 'ω' )و炒山蘇🎠
戴錦華在《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中指出,這一次「毛澤東熱」意味着政治權力和消費主義的置換與合流,不僅折射出人們對現實的失落和不滿,對社會安全感和信託感的需求,也體現了主流話語借用毛澤東形象進行的意識形態再生產。

五十年文革記憶,如何檢視後文革時代的政治文化?|端傳媒 Initium Media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亖٩( 'ω' )و炒山蘇🎠
同時,隨着「六四」成為政治禁忌,新一輪的意識形態管控加強,反右、大饑荒、文革等一系列涉及歷史創傷和政權合法性的議題,開始被刻意地遺忘。然而,在民間普遍淡忘文革的情形下,「陽光燦爛日子」式的文革懷舊和商業化的文革物品消費,因為更容易得到官方的默許,反而成為更流行的文革記憶。文革逐漸成為一種消費對象,而不是反思對象。
亖٩( 'ω' )و炒山蘇🎠
市場的力量正在協助政治權力,將文革更進一步去政治化。
亖٩( 'ω' )و炒山蘇🎠
文革並不是孤立的歷史時期,它與文革前後革命的政治文化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對文革的記憶和反思,必須要回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脈絡中,毛時代與後毛時代的關係之中,去理解它們之間深刻的連續性與轉型。

----
這點返校也是,學校作為一組殖民的機構,日殖、國民黨殖無縫接軌。
亖٩( 'ω' )و炒山蘇🎠
尤其是紅衞兵一代,在毛時代所形塑的心智結構也往往沒有真正轉變,還無意識地維繫著那些長期被主流文化所形塑的習慣,那些在文革政治文化中,不自覺地追隨的種種感知、思維、話語和行為方式。
亖٩( 'ω' )و炒山蘇🎠
「雙重思想」(doublethink)是喬治·奧威爾在《1984》一書裏首創的說法,現已成為英語中的一個標準詞彙,美國《藍登英語大辭典》對 doublethink 的定義是「同時接受兩個相互矛盾的想法或信念」。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語指南》(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在「兩個都接受」之外,還加上了一條,「以為兩個都正確」,並指出,「這種弔詭在小說中最精煉的表達就是《1984》裏的「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愚昧即力量」。奧威爾所關注的是極權主義制度下的雙重思想,是權力話語洗腦的結果,洗腦越徹底,雙重思想者就越是會對自己頭腦裏的矛盾和不一致無所察覺、麻木不仁。
亖٩( 'ω' )و炒山蘇🎠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認知失調是一種一般社會狀態,而非特殊極權社會狀態下的雙重思想。它指的是,人在同一時間有兩種互相矛盾的想法,因而產生了不安的緊張狀態。「失調」是兩種認知之間所產生的一種不兼容的知覺,這裏的「認知」指的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緒、信仰,以及行為。

社會心理學認為,相互衝突的認知會成為一種原初趨動力,強迫心靈去尋求或發明新的思想或信念,或是去修改已在心裏存在的想法,好讓不能彌合的認知衝突程度減至最低。
亖٩( 'ω' )و炒山蘇🎠
原文:《徐賁:文革後遺症──國民認知失調》
徐賁:文革後遺症──國民認知失調|端傳媒 Initium Media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亖٩( 'ω' )و炒山蘇🎠
你每天不得不與你不喜歡的上司相處,每天假裝喜歡他,不僅神經緊張,而且心情壓抑、覺得自己憋屈窩囊。因此你會告訴自己,我其實也不是那麼不喜歡他,他有缺點,但還算是個不錯的領導。這麼一來,你喜歡他就不是假裝的了,更不是違心的拍馬諂媚。一旦親近的行為顯得真心實意,可以問心無愧,認知失調也就消除了。

----
照樣造句:國民黨也不是沒缺點,但是00,所以我還是會投給它。
亖٩( 'ω' )و炒山蘇🎠
但做出來並不光彩,不得不運用暗示而非明言。懷念文革,經常會用一種雖不直接頌揚,但卻明白懷念文革的方式來進行, 那就是「唱紅歌」。
----

唱夜襲
亖٩( 'ω' )و炒山蘇🎠
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信仰越是幻滅,或者越是意識到信仰的荒誕,反而會越堅持這個信仰或行為看法,這二者之間是失調的。堅持信仰其實是削弱失調感的一種方式。在社會生活中有一種常見的情形:人為了某個目標作出種種努力,但後來發現結果與原來所期待的相差甚遠。在面對與期待不一致的結果時,有的人不能正確地調整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卻堅持原來的看法,甚至變本加厲。
亖٩( 'ω' )و炒山蘇🎠
比如找些看上去還說得過去的理由來開脱,或是簡單地承認在一些活動中有些小失誤,但總的信念或信仰是正確的。這在文革一代人的往昔回憶和回顧中是常見的。他們有時候也會對年輕時所幹下的一些事情表示追悔,如迫害無辜的老師、參加暴力的武鬥、出賣和背叛的行為等等。但是,在作出些許讓步的基礎上,有的人會以更加堅定的方式信奉原來的信念
亖٩( 'ω' )و炒山蘇🎠
-----
照樣造句:戒嚴那時候的確很慘,但他們是共產黨。
亖٩( 'ω' )و炒山蘇🎠
增強信念是為了削弱失調感,這也被稱作「決策後效應」(post-decisional dissonance)。這指的是:人對幾件各有利弊的事情做出唯一的選擇是個決斷過程。如果決斷之前每個事物的價值,在決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那麼選擇者便會覺得難以決斷其優劣。但是,作出選擇之後,他對這些事物的態度評價就會發生改變
------

比如說學姊選擇愛情,之後催眠自己只不過選擇了自己覺得更重要的愛情。
亖٩( 'ω' )و炒山蘇🎠
文革中的個人其實沒有真正「自由」意義上的選擇或決策,但卻給人以這樣的幻覺,每個人都覺得是他自己選擇了捍衞毛主席革命路線的立場。他對被他選中的事物會變得更加偏愛,對未選中的事物也會更加採取貶低的態度。

文革的「決策後效應」,使得當年的「選擇者」直到今天仍然覺得自己特別熱愛毛的路線(社會主義),特別厭惡反毛的路線(資本主義),他們因此也成為對文革時代的所謂「公正」「平等」「人心純潔」特別懷有幻覺和臆想的懷念者。

---
韓粉
亖٩( 'ω' )و炒山蘇🎠
所有參與者們都被迫陷入這樣一種認知失調,「我告訴別人這件事情很有趣,而實際上我覺得它非常無聊」。這明明是在說謊,但是,有意思的是,得到1美元報酬的人比得到20美元報酬的人在說謊時更心安理得,因為他們更容易相信,我不是為了錢才這麼說的,我真誠地認為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那些得20美元報酬的人卻會覺得自己是在為了錢才說的謊,因此反而更願意承認「我不是一個說謊者,但我卻說了謊」這個事實。

----
想到一堆民眾明明沒得到好處,卻還投藍吧
亖٩( 'ω' )و炒山蘇🎠
這種改造豈止始於文革,葉淺予說:「思想改造的目的,就是要改造到人人都能自覺地說假話。」

---
學姊已被成功教化,徵文比賽常勝軍。
亖٩( 'ω' )و炒山蘇🎠
新華網博客上有一篇《中央黨校教授建議開除118萬裸官》的文章說,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118萬官員的妻子兒女全部移民國外,自己在國內擔任官員。
--
反美是工作,移民美國是生活。
亖٩( 'ω' )و炒山蘇🎠
一般人會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降低或消除認知失調
1.改變行為
2.改變想法,與行為一致
3.減少自主選擇的感覺。(別人都這麼做,我有什麼辦法?

4.改變此事的重要性(講歪理:發大財!政治不重要,經濟才重要

5.過度補償(誇張的愛國演出,韓粉:氣氣氣氣之類的
亖٩( 'ω' )و炒山蘇🎠
---
文中舉的是移民官員的例子,我改以台灣的例子。

雖然以前就看過認知失調這講法,但一條條因應策略對照下來……還真符合。
亖٩( 'ω' )و炒山蘇🎠
在一個認知失調普遍化的社會裏,很難有誰能獨自保持健全的理性,因此非理性的認知失調會成為一種被「共同確認」的思維方式,被視為一種正常狀態。

--

韓粉被視為只是遵循民主法制,一種正常的政治表態。
亖٩( 'ω' )و炒山蘇🎠
文革50年|端傳媒 Initium Media

文革專題,很多文章!存參
亖٩( 'ω' )و炒山蘇🎠
觀影心得:返校Detention

自從這部作品要被改編,基本上我是非常期待,但有有點擔心的,畢竟監製是有名的黨國背景藝人,基本上我是不大信任的,尤其是上映前的發言。
---
我也是挫著等的人+1
亖٩( 'ω' )و炒山蘇🎠
說到佔有,值得一提的是方芮欣的母親,她母親的省籍不明,但也有可能是台灣人(不然一般來說不會主動去聽台語歌,「血統純正」的家庭幾乎都只會歧視而已),因為當年這樣的例子很多,我自己就有個姨婆,是被中國兵拿手榴彈到家裡來逼婚搶走的,走之前跟家裡說:「就當她死了。」

違反自由意志的,不會有好結果。

-----
其實我也想過這個可能……不過覺得好黑暗喔……雖然很真實。
亖٩( 'ω' )و炒山蘇🎠
總之黨國的邪惡瀰漫整部電影,濃厚到「不用講」。有些人提到怎麼沒講出真凶就是國民黨,但問題在於,那個年代「只有國民黨」,所以活在那個年代,根本不用特別去強調國民黨,一句「國家殺人」就足以解釋黨國的罪行了(至於有些人看不懂⋯⋯那是還沒脫離洗腦狀態,拿這點責怪電影就有點過頭了),何況電影裡到處都是國民黨圖騰。

-----
爬了這麼多心得文,大概可分為兩類反應:我們這些關心歷史的人自然可以解讀出黨國一體的問題,但很多對政治冷感或自以為中立的人,根本不會去看這部,或是看了也誤解、逃避國民黨犯錯且無贖罪這件事。
亖٩( 'ω' )و炒山蘇🎠
不過身為受難者的父親看完的感覺到很單純,就是「沒經歷過的人看得懂嗎?」

因為對他來說,電影的表現的確稍嫌平淡⋯⋯只能說,這也算經驗值差距。不過依然很高興有人願意拍這段歷史的故事,但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類創作,尤其真正以臺灣人角度出發的(我上面提過,這部基本上還是眷村環境當背景。)

悲哀的是,那句「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對某些人來說,是「什麼都不知道。」

更可憐的是,不願意知道,只因打定主意要當奴才。

這正是黨國教育最邪惡的地方。

國民黨不死,台灣不會好。
亖٩( 'ω' )و炒山蘇🎠
電影《返校》配樂分析 - Peilin Wu - Medium

專業配樂者寫的返校配樂分析
亖٩( 'ω' )و炒山蘇🎠
牯嶺街整部都在miss來miss去 應該是相近的年代?
致敬梗

在遊戲中,做出這選擇的角色是玩家。妳必須面對自己的影子,回答各種問題,只要答錯 一題,沒有任何轉圜,直接進入BAD END。於是妳能知道,藉著妳的選擇,方芮欣已經改變

但在電影中如何處理呢? 我們只看到方芮欣找回記憶,被嚇,辯解、自殺、對老師(愛人)認錯、「老師告訴她該怎麼做」。 這種改變方式其實是很突如其來的,前一秒還被各種怨靈逼迫哭喊著「我只是想拆散他們」 後一秒,讓張老師告訴妳:妳應該做什麼 ,然後像被告密前私會的標準模範生一樣,乖乖聽老師的話。
亖٩( 'ω' )و炒山蘇🎠
[微好雷]返校 值得一看但也些許可惜

可以回應上面台灣總在政治隱喻中作為學生&愛情作為最後依歸的政治考量。
亖٩( 'ω' )و炒山蘇🎠
隱喻如何偷偷改變你的思考方式|MPlus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發現,閱讀一段對虛構城市不同的犯罪描述,可以讓受試者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組受試者接收到把犯罪比喻為「感染」城市的「病毒」的描述;另一組受試者則接收到將犯罪比喻為「野獸獵食」的描述。除此之外,其餘段落皆相同。
亖٩( 'ω' )و炒山蘇🎠
當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提出解決方案時,閱讀到「野獸獵食」的受試者認為,應該要實施更嚴厲或更重的刑責解決犯罪問題,例如加重刑期;而閱讀到「病毒」的受試者覺得,應該找出問題源頭才能根除犯罪問題,例如改革某部分的政策措施。只是調整一段描述裡的幾個詞,便極大改變了人們對於解決犯罪的態度。

----
想到沈伯陽提到資訊戰中的標題操作。
亖٩( 'ω' )و炒山蘇🎠
隱喻也會加劇根深蒂固的文化刻板印象。康乃爾大學的克里斯汀‧埃爾莫爾(Kristen Elmore)發現,將想法比喻為「燈泡」而不是「種子」時,受試者對艾倫‧圖靈(Alan Turing)等男性發明家的評價會更好。然而,當這個隱喻套用在女性發明者身上時情況正好相反,用「種子」才會讓受試者對女性發明家的評價更好。
亖٩( 'ω' )و炒山蘇🎠
---
連結到上面日殖政府刻意宣揚的師生隱喻。
亖٩( 'ω' )و炒山蘇🎠
喬治.卡林 (George Carlin):白人霸權 (White People) (中文字幕)

白人為什麼不該演奏藍調音樂、中性詞彙的使用是在逃避什麼?
亖٩( 'ω' )و炒山蘇🎠
不小心看到,覺得可以思考一下。
亖٩( 'ω' )و炒山蘇🎠
目前通行習俗,凡家中尊長或父母逝世者,每每以白紙書﹝忌中﹞二字貼於門上,日久相沿,照用不誤。卻不知這是日本習俗。我國古禮,遇父、母喪,則書[嚴制] 、[慈制],未見有稱[忌中]者,父母尚存,而子女逝世時宜用[喪中]。

改進事項

哇!這樣看下來,真的可能在隱喻國民黨政府拔除日本教育的影響(張老師)

備份/嚴重劇透.劇情ネタバレ/2019-09-21習俗百科■從習俗看《返校》 這些背後意義你懂嗎? 從習...
從這噗看來的,忌中在台灣民俗的脈絡,台灣從日本那學習來的獨有習俗,與中國習俗不同。(可能那時此時的外省/國民黨不懂)
亖٩( 'ω' )و炒山蘇🎠
ಠ_ಠ - 有雷看完返校後,我對方芮欣家佛堂擺放的芒果感到超級問號。表皮為紅色的芒果,查過資料只有愛文跟...
方家芒果品種考察

原來台灣本土紅皮芒果1974年才出,如果50年代有的話就是高級進口水果➡方爸收賄或有一定地位。(其實只是疏忽吧XD
亖٩( 'ω' )و炒山蘇🎠
>>遙想溫子仁2004年打造長片處女作《奪魂鋸》,只用了快四千萬台幣就快嚇死人,而《返校》卻花了快一億。

這作者舉了很多經典懸疑、恐怖與表演手法+鏡頭語言。是說拿經典來與返校相比,可以看出作者對台灣電影期望很大。

https://m.facebook.com/notes/silencemontage/%E9%97%9C%E6%96%BC%E8%BF%94%E6%A0%A1%E8%87%BA%E7%81%A3%E4%BA%BA%E7%9C%9F%E7%9A%84%E9%80%99%E6%A8%A3%E5%B0%B1%E6%BB%BF%E8%B6%B3%E4%BA%86%E5%97%8E/688371261669124/
亖٩( 'ω' )و炒山蘇🎠
複習:差異統治與工具化就是殖民統治的核心特徵。

「一國兩制」的制度設計也具有明顯的殖民性格。表面上,它看似某種區域性聯邦制,但本質上卻是一種現代化與官僚化的「間接統治」模式。所謂「間接統治」(indirect rule)是19、20世紀之交大英帝國在印度和非洲創造的殖民統治模式,主要特徵是透過在地菁英依據本地慣習進行治理,而殖民政府則隱身幕後進行操控,目的在減少統治成本。

這種「港人治港」只是菁英收編,不是真正的港人自治
亖٩( 'ω' )و炒山蘇🎠
中國領有香港不到20年,北京已經逐步展開「內地延長主義」政策,不只將中港融合提上議程,更有步驟地展開漸進整合工程,如以單行證中國移民改變香港人口結構(已經超過100萬人)、逐步替換香港各領域菁英、教育與語言同化、宗主國管轄權的滲透(一地兩檢),乃至區域整合(大灣區計畫)。

---
內地延長主義……日殖
亖٩( 'ω' )و炒山蘇🎠
港版「一國兩制」的終極目標,是實質取消香港自治,完全納入中央控制,但保留「兩制」形式,使香港得以為中國持續「充分利用」,扮演中國對外擴張的「紅色前哨」(方志恆語)。換言之,香港將完全喪失自身主體性,徹底從屬、服務於宗主國的發展目標。
亖٩( 'ω' )و炒山蘇🎠
2016年以來北京對香港嚴厲的政治鎮壓,目的即在把香港自治限縮在經濟功能範圍之內,以防止港人政治主體性的形成。

這和1920年代台灣總督府以「是經濟台灣,不是政治台灣」為理由壓制台灣民族運動的作法 (以及當代台灣民粹主義者的「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異曲同工,是殖民統治者慣用的控制手法
亖٩( 'ω' )و炒山蘇🎠
但香港的經驗讓我們清楚理解到任何版本的「一國兩制」都必然反映北京的本位主義,亦即北京為主、台灣為從的殖民主義態度。
亖٩( 'ω' )و炒山蘇🎠
然而武力征服代價太高,只能做為最後手段,因此中國改採地緣經濟學式的侵略──收編台商並進行跨階層、地域的廣泛經濟收買,創造島內代理人,以及銳實力攻擊──收買媒體、智庫、學界、政客,同時操作俄羅斯式的假新聞攻擊,介入台灣選舉。最終的目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使台灣人經過民主機制展開「民主自殺」,主動投降,接受「一國兩制」的兼併與殖民。
亖٩( 'ω' )و炒山蘇🎠
所謂「一國兩制」的真實意義,乃是「以一國之名,行帝國之實;以民族之名,行殖民之政」從香港開始,中國當代領土收復主義的興起,意味著中國民族主義由防衛轉向攻擊與擴張,這就是帝國主義的起點。「一國兩制」,就是當代中國帝國主義擴張的原型,香港是擴張的第一站,接下來就是台灣了。
亖٩( 'ω' )و炒山蘇🎠
不搞笑:中情局保藏前苏联段子解密

一個美國人向俄國人解釋為什麼說美國是一個真正言論自由的國家

美國人說:“我可以走到白宮前,高喊讓雷根下地獄!”

俄國人很不以為然:“你這算什麼,我也可以走到紅場上高喊,讓雷根下地獄”!

----
我有翻牆罵蔡英文的自由by小粉紅
亖٩( 'ω' )و炒山蘇🎠
兩隻兔子在街上碰面。
兔子甲:“?出了什麼事你怎麼這麼急慌慌的”
兔子乙:“你沒聽說嗎傳的很兇呢,所有的駱駝都要被閹割。”

兔子甲:“你又不是駱駝。”
兔子乙:“等人家把你抓住,閹了,你再去想法證明自己不是駱駝吧。”

---
對啊,為什麼有台灣出身的人覺得可以向中共證明自己不是台獨份子?

想想二戰日本不敢派台灣人去中國從軍、中國看到台灣人都覺得是日本的間諜。這兩國不是都說台灣人是自己國家的人嗎?
亖٩( 'ω' )و炒山蘇🎠
一個地方黨支部舉行慶祝蘇維埃十月革命週年紀念座談會支部書記發言說:

“親愛的同志們!讓我們看看自十月革命以來我們黨取得的輝煌成就。舉個身邊的例子吧,你看瑪麗亞,革命前她算個什麼?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只有一條裙子,連鞋都沒有。現在?她是全區最知名的模範擠奶工。

再看看安德烈夫,他曾是村里最窮的漢子,沒有馬,沒有牛,連把斧子都沒有。現在?他是拖拉機手!他有兩雙皮鞋。

再看看埃列謝夫,他過去是遠近聞名的混球,酒鬼,潑皮,沒人信他的話,他什麼都偷。現在?他是我們的黨委書記!“
亖٩( 'ω' )و炒山蘇🎠
政府說他畏罪尋短,但真相卻是...《返校》真實版|陳文成之死|【懸案100】
看了河道流來的影片……資料很好。
不過大家真的都不敢提國民黨名字wwwwww

有提蔣介石等,但沒有直說這個極權國家是以前國民黨黨國不分,任意操縱國家機器而造成的。

這樣的填空題就會產生上面心得提到的結果:泛藍稱民進黨是綠色恐怖、韓國瑜稱國家機器動得很厲害(拜託,國安局之前可是拒絕解鎖林家血案和陳文成等案……黨國的鷹馬根本還在體系之中。)

防禦性民主被罵、轉型正義被譴責。
亖٩( 'ω' )و炒山蘇🎠
其他白色恐怖噗
@422 - 1963年,《臺灣新生報》副刊舉辦理想丈夫、理想婚姻等徵文,迴響熱烈,隨後編纂為《理想丈夫...
起訴書:辦理想老公的徵文、介紹10/31(蔣介石生日)是萬聖節鬼節
刑罰:死刑

@422 - 「在這個時代,談論歷史比任何時候都還要重要,」史塔西檔案局局長楊恩說道:「如此一來.......
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德國與俄羅斯案例。其實最讓我訝異的是俄國拿起訴書上課……台灣白恐受害者說不定有的還不知道自己的起訴書長怎樣。
亖٩( 'ω' )و炒山蘇🎠
@422 - 台灣有好多這種歷史啊……9/24 更新看了這噗內的深刻訪談,上面的介紹文章根本過度美化or...

轉型正義進展
某年國民黨在校園就安排了超過五千位像馬英九料北亞那樣的職業學生。
亖٩( 'ω' )و炒山蘇🎠
我不懂耶……在水管看到有影片影評說:常有後來朝代把前朝寫的很糟、舉二戰例子日美拍不同觀點的珍珠島襲擊、說時間拉長看就不太一樣。

怕想起來就直說啊?
亖٩( 'ω' )و炒山蘇🎠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個人覺得是說過學姊聽的。
不會是給魏聽的,看看上面白恐受害者和家人的身心受到多大打擊。(從上樓就是邊點油管影評來看的感想……因為我很好奇大家怎麼看)
亖٩( 'ω' )و炒山蘇🎠
其中有泛藍該該頻道就略過,如果照他的邏輯只看標籤而不探究脈絡,當時是共產黨就都抓去槍斃。

那孫中山也被中共掛起來拜、對面人大有馬英九親戚、蔣經國曾用特殊管道與對岸以前同學鄧小平溝通,這些人是不是那時候也要被判刑?
亖٩( 'ω' )و炒山蘇🎠
【返校】票房破億!究竟該怎麼切入這題材? ft. 左撇子、太空小姐|週五電影趴
從這裡聽到:黃老師被捉走時,只升到半旗-->不好的意思。
亖٩( 'ω' )و炒山蘇🎠
@T680 - [轉FB]【elberethn12】「毆打!」回到家,繼續看課綱「微調」的成品。你知道嗎...

複習
比例原則
把政府組織性暴力和群眾衝突混在一起談。
亖٩( 'ω' )و炒山蘇🎠
《返校》男女主角外貌實在太美,而美有強大的政治性,以美貌來說服觀眾他們無罪。

衡量方芮欣責任的因素包括,方芮欣傷害別人,她對別人所受的傷害是否預先知情、同意
亖٩( 'ω' )و炒山蘇🎠
對此我感覺有口難言,就像是妹妹搶姊姊的寶物,拉扯間還弄壞了。姊姊要還手,妹妹就躲到媽媽背後。媽媽聽完了姊姊抱怨,就指著假哭的妹妹,對姊姊說:「好啦,你看她已經那麼自責難過了,你還追究什麼。就原諒她吧,不要那麼小氣。」妹妹就是方芮欣,媽媽就是《返校》的政治立場
亖٩( 'ω' )و炒山蘇🎠
還有苦肉計。方芮欣得知自己罪行後,在學校禮堂上吊自殺,「向全校承認罪行。」換成媽媽的話,就是:「你看她都已經自殺了,你還追究什麼。就原諒她吧,不要那麼小氣。」這符號化、無重量的死亡,反而成為概念上的免死金牌,阻止道德上的深入探究。而這種探究,卻是自由的基石。

---
照樣造句:人都已經死了、死者為大云云
亖٩( 'ω' )و炒山蘇🎠
片中許多安排來自電玩原作。即使電玩沒有的劇情,也都聚焦於向觀眾替方芮欣求情

 

她很美,表情無辜,惹人憐愛。

 

她不壞,她只是模仿母親,用檢舉替自己伸張正義。

 

她年紀還小,不知輕重,相信舉報只是開除殷老師一人,不知道會處決殷老師等師生。

 

方芮欣已有悔意,自責害死殷老師和學生八人,自殺謝罪。

 

受害者張老師高尚的原諒,說方芮欣只是被利用。
亖٩( 'ω' )و炒山蘇🎠
在升旗典禮上,她目睹黃老師被捕,全校嚇到噤聲;在家也目睹父親被上銬帶走,母親在旁裝作視而不見。所以她知道被捕很可怕。但若嚴格來說,她知道父親被捕不是因為禁書;黃老師因禁書被捕,但可能她不知原因。

 

學校走廊魏仲廷、方芮欣轉角相撞,方檢查手腕傷勢,撿起翻開的作業簿,發現手抄書上內容。魏仲廷求情說「你不會告訴別人吧」,方芮欣即使不知道也意會到危險,轉身離去,回頭反問:「我有什麼可以說?我只看到音樂科作業簿。」令魏仲廷感激。她懂魏仲廷在怕什麼,不是不懂
---

人家徵文比賽常勝軍呢XD
亖٩( 'ω' )و炒山蘇🎠
有影評說:「誰也沒有錯,錯的是時代。」讀出了電影的主題意識,全片是方芮欣的幻想。方芮欣才脫離了遺忘自己傷害別人的事實,又墜入另一個自我安慰:張老師生為她的人,死為她的鬼。

----
前面遺書有無的推論先不提好了(覺得還可另尋出路)

不過這段對我來說好具說服力。
亖٩( 'ω' )و炒山蘇🎠
對於「沒有權力的受害者,原諒有權力的加害者」實際上是怎麼回事,這篇小說(指張愛玲色戒)觀察精到:它不是出於真心,而是人的潛意識在受困中,說服自己認同壓迫者,這樣她會錯覺自己還有能力控制局面。而她受壓迫者控制,會令她更急切需要這種控制感。人們稱之為斯德哥爾摩情結。原諒,只有在自主的安全環境中才能顯出成色真偽。受脅迫簽下的契約無效,牢獄和子彈,也不能為原諒背書。
亖٩( 'ω' )و炒山蘇🎠
亖٩( 'ω' )و炒山蘇🎠
台灣的集體現實是,就算受害者本人出面也告不了。廣大加害者並沒自殺,被保護得完善週到,退休長居美國,回台灣用健保,等著活到一百多歲。廣大受害者就算想告也沒得告。他們多數不知道入獄是被誰誣陷,不知道是被誰刑求,不知道是被誰下令槍決,還沒等到正義就死了。說原諒加害者,要等到受害者有資格不原諒、有資格追訴加害者時,才有原諒的餘地。既然現在他們無權不原諒,那又何來奢言原諒的權力。

 

受害者原諒傷害自己的人,那種善良會讓人感動。在現實中,但願那種善良,不致讓加害者覺得好笑,覺得多餘,不需要,請你收回去。
亖٩( 'ω' )و炒山蘇🎠
Voicettank | 思想坦克
是不是太帥
亖٩( 'ω' )و炒山蘇🎠
傅如芝,她是新竹女中二年級的學生,因為在初中時期涉及「社會主義青年大同盟」案,判刑十年。(17歲女生因為初中的老師而判刑十年?你跟我說這是時代的悲劇,算了吧?)後來又被「認定」在綠島監獄裡傳遞匪書、發展組織,因此判處死刑,並於1956年執行。在判決書上是這麼寫的:

 

「該被告等加入偽同盟後,尚無積極顛覆政府之表現,然均應負參加叛亂之組織罪科刑。」

意思是,你沒做,但我還是要判你死刑
亖٩( 'ω' )و炒山蘇🎠
好的,什麼是匪書?只要牽涉到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毛澤東的書籍,當然都是匪書。所以現在想學毛澤東的人,以當年的標準,應該都要拖去槍斃。看馬克斯的資本論,為匪宣傳,槍斃;知道同學看資本論,竟然還幫忙組織讀書會,槍斃;看《湯姆歷險記》這本書,不用槍斃,但是關幾年一定要的。為什麼?因為這是馬克吐溫寫的,馬克斯跟馬克吐溫名字這麼像,肯定也是匪人匪書。

這不是玩笑,當時審查禁書的標準就是這麼的莫名其妙。

 -----
我記得賽珍珠的大地也是禁書,這樣我國小就要被抓去關了。
亖٩( 'ω' )و炒山蘇🎠
當時也有階層之分,大同公司當年曾經有一個標語,叫做「世界的國貨」,結果有心人把這句標語倒過來念,變成「禍國的介石」,如果不是因為董事長林挺生是國民黨中常委,這件事就大事化小,大同電鍋大概會消失在台灣人的記憶裡。
亖٩( 'ω' )و炒山蘇🎠
大家喜歡說「欠錢還錢」、「殺人償命」,怎麼遇到了政治,就可以接受,「過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了」呢?那可是無數人命、財產沒收、尊嚴消失、家破人亡的悲劇。

【返校】電影《返校》給台灣人的啟示:17歲少女被槍斃,只因參加讀書會...這段悲慘歷史你是忘記了,還是害...
亖٩( 'ω' )و炒山蘇🎠
@sleepatease - #家庭暴力 #受虐婦女 #心理諮商Lundy Bancroft《他為什麼這...
我從沒遇過無視伴侶人性的受虐婦女。問題恰恰相反,是施虐者忘了伴侶的人性。看清施虐者的虐待行為,堅強、坦白說出自己是怎麼被施虐者傷害,這是受虐婦女復原過程不可或缺的步驟。

唯有從施虐者的角度出發,才會覺得受虐婦女坦白說出施虐者對她造成的傷害,是對他刻薄。暗示受虐婦女「施虐者有權獲得同情比她有權不受虐更重要」。我一再發現受虐婦女的朋友與身邊其他人經常覺得他們有責任確保受虐婦女明白施虐者內心其實是個好人換句話說,其實是在告訴受虐婦女應該多多關注施虐者的需求,而不是她自己的需求。 (265)
亖٩( 'ω' )و炒山蘇🎠
「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應該得到情感支持/同情」的論點不該成為支持男人施虐的藉口。社會不該聽信施虐男性的說法。認為施虐者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不殘酷
亖٩( 'ω' )و炒山蘇🎠
但如果你想要真的體會白色恐怖是怎麼一回事,看超級大國民會更接近那個時代的氛圍,也更接近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的心境。

我男朋友說,返校呈現的是『恐怖』裡面『紅色的恐怖』,也就是暴力、血腥的那一塊。但是白色恐怖最恐怖的,卻是『白色』,但返校並沒有把『白色』的部分詮釋出來

《返校》呈現的是「紅色的恐怖」,但白色恐怖最恐怖的,卻是「白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
---
我覺得有試圖表現,但沒有很壓迫。
亖٩( 'ω' )و炒山蘇🎠
白色恐怖是政府以國家的力量透過政治檢控、綁架、暗殺、針對人民進行政治打壓,營造出恐怖氣氛,讓反對的人因為害怕而不敢反抗。
亖٩( 'ω' )و炒山蘇🎠
但在真實的白色恐怖中,你不會直接看到有人陣仗那麼大的去把人架走。而是有一天你去學校,你就發現某個老師不見了。有一天你就發現某個鄰居不見了。人不見了之後,你會發現,身邊的人,就自動的不再談論這個人,自動迴避所有跟這個人有關的話題,不再提起,彷彿這個人從來沒有在你的生命裡過

------
我有聽過高中國文老師說有一天他們某科老師就突然消失。真的是用這個詞。
亖٩( 'ω' )و炒山蘇🎠
白色恐怖的恐怖,在於政府利用恐懼,讓人民自我審查,自我噤聲,進一步的自我說服國家這樣是為人民好,而相信這樣的統治是必要的。但他絕對不是用這種大辣辣帶走人的粗糙方式讓人消失。

----
這手法看來還真是有用……聽到許多人談白色恐怖時還是這種論調。
亖٩( 'ω' )و炒山蘇🎠
白色恐怖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是這樣被消失的。但也因為被消失的過程,家屬怎麼問都問不到,而且到頭來,你連他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然後一直到有一天,家屬到戶政事務所換戶籍謄本,結果才發現,上面註明消失的家人已經被判死刑。你問怎麼一回事,他們也只會說,我不知道,反正就是這樣。

但也因為這樣,白色恐怖的家屬的執念才會那樣的深。因為你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也找不到真相。人死了,怎麼死,在哪裡死,為什麼死,都不知道
亖٩( 'ω' )و炒山蘇🎠
但是如果你有看過超級大國民,你就會知道,那個時代,用一個字形容,就是『悶』,那是一個鬱悶的年代。如果電影還是那樣拍,現在的年輕人會想去看嗎?會像我們去看的時候都滿場嗎?我覺得很難。所以我才說,這是兩難。你要一邊呈現真實,一邊又吸引年輕大眾,這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我只是覺得,如果今天把電影定調為『提醒世世代代不要忘記歷史』,我認為返校是成功的。但如果我們真心認同不要忘記歷史,那我們也必須提醒自己,要花更多的心力,去讀更多的資料,去真正瞭解白色恐怖那個年代,人民是如何在那種氛圍下,怎麼樣被恐懼控制,怎麼被馴化到真心相信政府這樣是為大家好。只有我們真的去瞭解那個時代,我們才有能力辨識與避免同樣的狀況在未來發生
亖٩( 'ω' )و炒山蘇🎠
像《返校》這樣從遊戲到電影,提供了一個對話的機會,而且看起來有相當不錯的效果,接下來要不要繼續去理解,要不要將之消化思考,就是自己的事了。
------

exuse me 🙄其實我覺得不是自己的事,明明該放在義務教育裡!看看德國怎麼處理納粹歷史!

國民黨利用義務教育洗腦,最近幾年也一直擋媒體識讀課程!
亖٩( 'ω' )و炒山蘇🎠
我是戒嚴教育養成的世代,教科書未曾提及228與白色恐怖,最初知道,也僅僅是一個名詞印象。雖然家族之中有位在綠島坐牢的表舅,長輩總說他是「思想政治犯」。不過,提及思想政治犯,不少人會偷偷豎起大拇指,當然我也不懂為何,完全處於台灣近代歷史的白紙狀態

----
這就是問題
亖٩( 'ω' )و炒山蘇🎠
14年前,我一個人的返校|米果/台北捌玖零|獨立評論
作者寫了一大堆自己如何考察自己白恐受難者的事……卻得到結論說認識這段歷史是自己的事?

我倒想說以前一堆中國歷史地理到底是啥鬼?
亖٩( 'ω' )و炒山蘇🎠
然而,國民黨敗戰而退守台灣的初期,在中共宣稱要武力解放台灣的情況下,「清除匪諜」或許有其急迫性與必要性;但在韓戰爆發、美國介入台灣海峽與美蘇兩大集團冷戰發生後,其急迫性已經消失。

----
應該說退守前才清了一波
228
亖٩( 'ω' )و炒山蘇🎠
根據1949年《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s),即使是在戰時,也應以人道原則對待敵軍戰俘,不得施予虐待或酷刑,並必須由獨立公正的法庭進行審判。其後聯合國通過的《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也明定縱使社會緊急狀態威脅到國家存亡時,禁止酷刑、思想與良心自由的保障,都屬於國家不得予以減縮的權利。

----
貼100張到說不得已云云的人眼前
亖٩( 'ω' )و炒山蘇🎠
而中華民國當時是聯合國一員,自應遵守這些規範。
亖٩( 'ω' )و炒山蘇🎠
如果一件隨機殺人事件都該互相的理解、道歉與安慰,威權統治時期國家暴力對數萬人所為的迫害,而且屈辱、正義數十年來無從伸張,我們不是更該以誠摯的態度面對嗎?怎會被理解成「清算」?
亖٩( 'ω' )و炒山蘇🎠
然而傅煒亮「時與劉女密談,狀至親暱」,因而招致傅煒亮妻子的嫉妒與誤會,傅妻在屢屢與傅煒亮溝通不成後,為了讓丈夫受到教訓,進而向新竹憲兵隊告發丈夫的「不法活動」,新竹憲兵隊隨即配合當地特務機關利用傅妻為耳目,循線逮捕傅煒亮、黎子松以及其他讀書會成員。
亖٩( 'ω' )و炒山蘇🎠
傅煒亮與黎子松因案被判處死刑,於 1951 年 12 月 19 日走向馬場町刑場,其他讀書會成員刑度七到十年不等,而傅煒亮的弟弟傅煒奇則因為幫哥哥購買收發報機及油印架,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該案讀書會成員傅如芝原判十年有期徒刑,後改為死刑)。現實中,傅煒亮的妻子沒有選擇自殺,他萬萬沒有想到原本只是想要把丈夫的注意力拉回家庭,卻因此意外把傅煒亮推向死亡,此時已懷有身孕的傅妻迫於家族的壓力,同時也為了扶養孩子成長,在事件後不久即改嫁中國籍特務;

而「傅煒亮案」的破獲過程也在後來被情治單位寫為經典教材,要求特務人員「多利用感情矛盾、桃色糾紛來破獲非法行動」
亖٩( 'ω' )و炒山蘇🎠
這種特務為了肅清異議分子,進而利用人性的脆弱,摧毀彼此的信任關係,在白色恐怖時期比比皆是。
亖٩( 'ω' )و炒山蘇🎠
要魏仲廷帶著希望活下去,把這段故事傳遞下去,隨後即走向刑場,而魏仲廷也在晚年回到已成廢墟的翠華中學,將張明暉的遺書遞交給方芮欣,使其放下心中的自責。這段場景安排或許也可以呼應省工委會副書記張志忠曾在牢內勸同志石聰金保住性命要緊,「不要大家都去當烈士」。直到解嚴後,石聰金將張志忠在獄中的談話告訴同為張志忠領導的蕭道應,這才讓當年因為「自新」背負多年罪惡感,一直內疚未能為理念、為組織犧牲的蕭道應頓然釋懷。
亖٩( 'ω' )و炒山蘇🎠
《返校》上映後14天,累計票房超過1.86億,各方討論激湧如潮,它的意義,在於撐開即使是間隙般的小小空間,讓台灣社會「願意想起來」
亖٩( 'ω' )و炒山蘇🎠
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還停留在最初的階段,喬治.歐威爾所描繪的「一個真相常在、既往也不能被抹殺的時代」,遠遠還未到來。
亖٩( 'ω' )و炒山蘇🎠
寫給未來或寫給過去,寫給一個思想自由的時代,寫給一個人人各異又不孤獨的時代——寫給一個真相常在、既往也不能被抹殺的時代。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一九八四》第二章
亖٩( 'ω' )و炒山蘇🎠
大都會提到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戴斯蒙.屠圖(Desmond Tutu),歌詠他所提的「和解」,卻刻意忽視他所談的「真相」,更做不到他所說的:「我們任何人都無權說『讓過去的事過去吧』,然後揮手間一切就真的過去了。……除非我們能徹底地解決一切,堅定地直視它的核心……」。
亖٩( 'ω' )و炒山蘇🎠
與歷史真相密切相關的《政治檔案條例》,直到2019年7月才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因此,我們至今還停留在「歷史真相需不需要揭露」的辯論中。《返校》以虛寫實,精準勾勒這樣的時代關鍵詞。
亖٩( 'ω' )و炒山蘇🎠
相較於《返校》以「忘記與想起」為關鍵詞,這兩部電影的訴求不同:

「女兒對不起,爸爸會晚點回家,這裡有事必須完成,有個人我一定要載回來……」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有個人白白枉死,為什麼你會無動於衷?」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亖٩( 'ω' )و炒山蘇🎠
韓國這兩部電影所訴求的,都與「行動」有關,無論主角是小人物或重要人物,在他們人生的某個時刻,都因為「有個人」,讓他們必須展開行動。不能只有想起、聽見、知道、了解,還必須行動,必須做些什麼。
亖٩( 'ω' )و炒山蘇🎠
確實,我們還沒有到達這個層次――因為「有個人」受到傷害,所以「我」必須挺身行動。我們還沒到達,但這就是2019年的台灣。我們有自己的課題,自己的節奏,固然比起世界其他國家,我們是遲緩的,但是,除非釐清並扣緊我們自己的問題,以我們自己的節奏行動,否則,「忘記」將會持續,「想起」更加困難。
載入新的回覆